《水滸》中武松血濺鴛鴦樓,為何連端茶倒水的丫環也不放過?

LOVE琪少


其實在血濺鴛鴦樓之前,武松並非是那種濫殺無辜之人,但為何血濺鴛鴦樓這一回,連端茶的丫鬟也一個不留統統殺掉呢?

咱們從頭說起,武松在景陽岡成為打虎英雄後,棄金銀不要,而當知縣要他當都頭時,武松立即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這說明武松很重視自己的政治前途,希望在官場宦海中謀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即使在殺死潘金蓮西門慶之後,也沒有像其他梁山好漢一樣,跑路了事,而是投案自首,武松到這時還是懷著希望,希望上天再給他個機會,因為他這時候還堅信人間正道是滄桑。

而在遇到張督監後,武松更是視他為生命中的貴人,並以為自己將走向人生巔峰時,突如其來的被恩公說偷了東西,被捉起來投入大牢,這樣的大反轉,使武松呆萌地思索這個自認為美好的世界,還有他的未婚妻玉蘭。

或許此時他還抱有一定的幻想,直到最終,飛雲浦要取他性命,他才如夢初醒!

在飛雲浦脫險之後,來到鴛鴦樓——為何叫鴛鴦樓呢,金聖嘆解讀是:鴛鴦樓之立名,我知之矣,殆言得意之事與失意之事相倚相伏,未曾暫離,喻如鴛鴦二鳥雙遊也。

武松在鴛鴦樓聽到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的對話,才意識到人心之險惡,對人性和社會徹底喪失了信心。才要大開殺戒,“殺了一百個也只一死!”總共一十九條人命,莫大的仇恨導致丫鬟也丟了蟻蟻小命!

至此,武松的夢想徹底破滅,他要與過去說再見,與這個暗無人道的社會說再見,更要對這個世界說,升級改造版的武松橫空出世了!





平民之宴


殺丫環的武松,已經不再是景陽岡的打虎英雄、陽穀縣的鐵骨漢子了。

武松在刺配的路上,先殺了官差兩人、蔣門神徒弟兩人;繼而來到張督監家,遇到馬房的後槽,殺之;再遇到兩個丫鬟,殺之;找到蔣門神三人,殺之;遇見僕從兩人,殺之;遇見張督監老婆,殺之;再遇見養娘和兩個小孩,殺之;院內遇見三兩個撲婦,殺之!短短一天殺將近二十人,幾乎將張督監滿門殺淨!

武松殺人時的內心獨白:殺一人是殺,殺十人百人也是殺!這時候的武松完全沒有“冤有頭債有主”或者只誅惡首的意識,無論婦孺孩童,不分青紅皂白,只要遇到就是一個字:殺!

完完全全一個喪失人性的屠夫形象!

武松殺潘金蓮和西門慶時,情理可以得到理解。並且當時也並沒有濫殺無辜,甚至連王婆這個罪魁禍首也沒殺,殺人祭拜亡兄後,還主動向官府自首。這時候的武松眼中還有一點點律法,腦中還有一點點理智,心中還有一點點良知。

在淪為施恩的黑道打手後(醉打蔣門神,助施恩奪回灰色產業鏈),整日沉醉、自暴自棄,對律法的敬畏沒有了;在被張督監陷害後,僅存的理智喪失了;官差夥同他人要謀害他的時候,僅存的良知泯滅了。

這時候被武松的世界完全崩塌了,眼中只有鮮血,心中只有仇恨,脫變成了一個殺人魔王,再也不是景陽岡打虎的英雄,更不是為兄復仇的錚錚漢子了。

我是阿雲,善於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留言必回,感謝支持。


雲天明的視角


《水滸》中的殺人,不能以常理度之,因為作者塑造的這些英雄,是很能殺人的,有時候需要一個理由,有時候不需要理由,即便你是無辜的。

例子不少。

林沖在小說裡算是不胡亂殺人的了,即便這樣,剛上梁山時,被迫納投名狀,守在路上逮著誰殺誰,最後運氣不好,碰上了楊志,換個人肯定白白送命。林沖殺人時會問你是誰,家裡有無老小,好人壞人?不會,只是要殺。

宋江身陷江州城,好漢們為了報仇,衝進黃文炳家裡,殺了大大小小四五十口,不分男女老幼。這個算是罪有應得,不過按照現在的標準,這也算亂殺無辜,混黑社會的不是也常說麼,做事不連累家人。

亂殺的代表人物是李逵。他出場詩裡是這麼描寫的:殺人放火恣行兇。這是真實寫照,比如三打祝家莊的時候,扈三娘已經投降,李逵還是衝進扈家莊,提起板斧殺了個乾乾淨淨,不分老幼。

梁山為了逼朱仝入夥,用計拐走知府的孩子,然後讓李逵劈成兩半。你看書上是怎麼說的:因見足下推阻不從,故意教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先絕了足下歸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看到沒有,吳用的計謀,李逵的手法,平白殺了一個四歲的孩子,這種行為算是好漢?只能說禽獸不如。

小說裡對草莽英雄的肅殺就是這麼寫的,像是慣例。

可能歷史上這種事並不少見吧,兵荒馬亂的時候,殺人吃人都很常見,比如黃巢把人舂成肉餅,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濫殺(書上就是這樣,要考證真實性很難,不過這麼說的書不在少數),梁山好漢也是農民軍,作者這麼寫可能是鑑於歷史。

好吧,話題轉到武松。

說了這一番話,這時再看武松的殺戮,是不是覺得就不那麼意外了?

武松被陷害到這個地步,心裡的火有幾丈高,理智早已泯滅,只要宣洩心裡的怒氣,所以見人就殺,不管是作者的習慣性寫法,還是武松自己的需要,鴛鴦樓上只能成為修羅場。

人不會總是理智的,比如喬峰,在我們眼裡算是真英雄了,但在聚賢莊裡單挑眾多武林高手,最後殺紅了眼,手下死去的人不在少數,那時已是盛怒,顧不了許多,事後他也不免後悔。

總之而言,梁山好漢用現在的標準嚴格批判,並不算是真正的英雄,因為英雄不會泯滅人性。《水滸》裡最符合我的標準的英雄,大概只能是魯智深,魯智深雖然粗魯,但是非觀明確,質樸純真,保留了最多的人性。


鬼山楓語


心理扭曲,報復社會。

如果說武松真是仗義之人,那麼冤有頭債有主,絕不會殃及無辜,只殺張督監,張團練,蔣門神三人即可,連張督監夫人都不必死。可事實恰恰不同,武松一氣殺了十幾個人,濫殺無辜。

如果說武松是殺紅了眼,見人就砍,那也不對。他從後門潛入督監府,第一個殺死的是槽頭,也就是養馬的馬伕。這時他的神智絕對清醒,並不是殺紅了眼,而是有意為之。

如果說武松是怕走漏風聲,殺人滅口,那就是純粹扯淡了。殺人後他在牆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他才不怕被人知道呢。

我腦袋愚笨,能想到的就是開頭那句話,心理扭曲,報復社會。從開始的江湖混混到打虎英雄,到陽穀縣步兵都頭,這是武松的人生巔峰。雖然不是什麼大官,但是憑藉打虎壯舉和都頭之名,在陽穀縣也是橫著走的人物。若是一帆風順,本可以裝逼到八十歲壽終正寢,可是偏偏出來個西門大官人,此人仗著有錢有勢有武功,竟然幹了武大嫂金蓮,還弄死了武大。這可是捋了虎鬚,把武都頭的臉面踩在地上摩擦,武松一怒殺了姦夫淫婦,好好的都頭變成了殺人犯,刺配孟州。這又是一個轉折點。

孟州道十字坡遇張青,孫二孃,肝膽相照。到了牢營,因為有本事,被管營公子金眼彪施恩拉去報私仇,痛打蔣門神。沒想到打到了根子上,蔣門神和張督監熟識,張督監仗義,為蔣門神出手收拾武松,後來有了大鬧飛雲浦的驚險一幕。就是因為幾個殺手和公差失手,被武松逃脫,才血濺鴛鴦樓。

此時的武松滿心仇恨,見誰都像仇人,尤其是督監府的人,更是讓他分外眼紅,殺之而後快。只要是和督監府沾邊兒的,都在必殺之列,也算是被張督監牽連了吧。


禁街虎1


這該怎麼說呢?如果武松帶著大隊人馬包圍了鴛鴦樓,這時武松仍一個人都不放過,統統殺掉,那武松就屬於濫殺無辜了。

只可惜武松一個人,在飛雲浦鬥殺了兩個解差和蔣門神兩個徒弟,又長途拔涉趕回孟州城,他的體力已經耗去不少了,而要殺的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都能打兩下子,如不能速戰速決,驚動了張府的院公家奴,恐怕事情就不好辦了,所以武松只能採取偷襲的戰術。

既是偷襲,就不能讓人發聲報警,而端茶送水的丫鬟一但受到驚嚇“吱哇”亂叫是肯定的事情,如不果斷解決,那就等於是對自己殘忍。

別說當時的武松,就連現代化的戰爭你能區分出死傷人中誰有辜誰無辜嗎?

所以也就別說武松濫殺無辜了,只能說那些人運氣不好,自己撞進殺人現場找死了。


用戶2394723182969王


水滸傳裡面的武松其實是個悲劇人物。從他出場遇上宋江到最後的斷臂出家,都隱藏著悲哀。

雖然父母雙亡但是武松還有一個勤勞本分的親哥哥可以依靠。但是這樣的好人卻慘遭毒殺,長嫂居然還是殺人犯。武松報官卻因為官府黑暗不予受理,被迫殺人報仇。當時武松還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主動自首接受發配。

而武松因為參與了黑社會爭鬥,與蔣門神及其靠山張都監結仇。完全被這個水滸傳裡面最卑鄙的小人張都監毀了一生。

張都監心思縝密,故意對武松施予恩惠,收買人心。還許配親事,讓武松感動萬分,疏於防範從而被栽贓陷害,經歷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滑坡。這才徹底黑化。

要知道,當時武松被張都監的門人擒獲,經歷了九死一生的肉體嚴刑拷問和精神言語侮辱,所積攢的仇恨已經忍無可忍了。何況侍女玉蘭也害得武松調入陷阱。總之,武松對張府人恨之入骨了。

最後武松死裡逃生,還是捨命去張府報仇雪恨,滿門抄斬。還題字說明是自己武松殺人。手法殘忍,但是也為自己爭取了逃跑時間。如果有活口去及時報官,武松體力不支,肯定被捕。事後他被孫二孃徒弟輕鬆抓住就是證明。

總而言之,武松因為這次滅門慘案而被人詬病,但是看他黑化之路。也讓人感慨萬千。


亂神虎


武松殺張都監滿衙人口、是情理之中的事、滿衙人口參於了陷害武松的行動計劃。玉蘭姑娘武松最應該殺她!在陷害武松計劃中,玉蘭是主角演員、她讓武松產生人間最美的愛情夢想,然轉眼之間玉蘭關閉愛的門戶!成為武松命喪黃泉的勾魂使者、眼見武松含冤受曲,玉蘭不能為武松分辯,倒向權勢、足以證明玉蘭是個不為情終、而為利死的人。武松在飛雲浦死裡逃生、不激起殺奸除禍之心,那就不是武松了!殺人之後恐禍及其他無辜百姓!書寫血字、殺人者武松也!敢做敢當、真正英雄氣概!


弓千里


一開始武松對朝廷還有幻想,從哪之後他就和朝廷決絕了。丫鬟婢女也是欺騙他的人之一,他覺得被人玩弄了感情,所以要殺。


魏小道


Y環雖無辜,但無知的間接協助也成微弱幫兇,加上武松正處悲憤中,失去理念,殺得性起眼紅,又怕其走漏風聲才為之。


樂天派135319172


武松本來還相信世間還有可信賴的人和朋友,飛雲浦一場惡戰,誅殺眾殺手,深深刺激了他,此時徹底進入暴走狀態。見佛殺佛,見鬼殺鬼,此時滿眼裡是仇恨,已經失去理智了。施耐庵如此寫,刻畫出武松性格剛烈,快意恩仇的人物性格,武松是小說中形象最鮮明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