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是一種傳統的水果,李子種植經濟效益如何?能不能賺錢呢?

露餡的紅豆包


我們信宜的前排鎮,茶山鎮種植三華李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現在已發展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家家戶戶都有種植,多的上萬棵,少的二,三百棵。市場收貨價也水漲船高,從剛開始的幾毛錢升到現在均價4-5元。隨著電商,物流業的發展,近年來興起網購三華李熱潮,每到6月份大熟季節,果農都忙於早上摘果,下午寄果新工作模式,新鮮現摘,24小時到貨,受到了各地吃客的歡迎,精選大果價格也賣到20-30元斤,是6月份的“網紅果”。信宜三華李以皮粉肉紅,鮮甜爽脆的特點成被評為“十大嶺南佳果”之一,其中以前排鎮首創“前排銀妃三華李”尤為出名。信宜三華李已成為當地農村人脫貧致富的“搖錢樹”,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雖然說種植李子有不錯的經濟效益,但是,在種植之前你需要了解多方面的因素:

1,

“桔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氣候差異大,每地方有不同的李子品種,南方種植紅心三華李,四川地方種植青脆李,浙江有桃形李,山東地方有黑寶石李等等,因此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土質特點,市場營商等綜合因素考慮,選擇品質優良,市場歡迎的品種種植。

2,

品質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消費者挑選購水果都會挑顏色好看,個頭大個的水果,水果的顏值,大小決定了果農的收購價高低,因此,想種植李子的朋友,一定要多學習種植技術,從施肥,修剪,打藥等方面做好管理,提高李子品質,才是取勝之道。

3,

要有投資的耐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種植業不如養殖業的產出輪轉快,很多水果都是一年一產,而豬雞一年可以出幾批,因此,種植的投資週期比養殖的長,要有耐心。很多資料介紹說李子3年可以掛果,是沒錯,3年確實是可以開花掛果,但從我們實際的情況來看,3年樹掛果是非常少的,這時候的李樹就像要長身體的小孩,所以掛果的容易掉果,裂果,我們這邊的做法是,有掛果的都在青果期摘了去賣青果,不要等果長熟了消耗長樹的養份。6-7年齡李樹就可以進入豐產期了。


今天就分享這麼多了,我是茶山古道,專業種植三華李,想了解更多種植李子資訊,請點擊關注我,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指正!


茶山古道


李子是一種大家熟悉的水果,酸酸甜甜的,很讓人都喜歡。說起李子,頓時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回憶,曾經因為李子而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扯遠了,馬上回到主題。現在農村種植李子,有經濟效益嗎?能不能賺錢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必須從市場角度好好分析一下。曾經的李子是多用途的,而現在好像只能當水果吃。如果只是當水果,那市場量會不會有很大侷限性?在李子成熟的季節,也有桃子等各種各樣的水果,眾多水果搶佔市場,李子能否搶到自己的市場佔有率?

曾經,李子是我家鄉的一項經濟收入,在我的老家,每家每戶都種有李子,即使現在也是如此。當年,每到李子成熟的時候,很多廠商到我們那去收李子。他們收了去做李子幹。農民們足不出戶就能把梨子賣了,只需要採摘下來稱稱重量即可,甚至不需要自己挑,廠商直接開車到家門口收取。但是現在沒有那樣的場景了,現在的李子沒人收購,只能當水果賣,賣不掉的只能爛樹上。

如果李子只能當水果賣,甜不如桃,營養也不如桃,並且還不能吃多。我們這有俗語說:“桃打擺,李拉稀,碰到楊梅多吃些”,意思是說,李子吃多了拉肚子,告誡人們要少吃。若只當水果,那市場銷量是有限的。如果自己開發李子幹、罐頭等農副產品,拓展思路多找銷路,那經濟價值還是很可觀的,也一定能賺錢。

李子在我們南方是很常見的水果,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而吃李子主要是南方人,北方人相對較少。當然,也不可否認,現在種李子的也有賺錢的,但是現在賺錢不等於將來也賺錢。從李子本身的特性和行業發展趨勢看,我個人的意見是:只當水果的情況下,李子不宜多種;如果自己開發李子副產品,可多種,並且多多益善。





貴州山妹妹


李子,就是平常我們口中說的李果。目前,正在陸續上市,價格各地方不一樣,有20元/斤的,也有40~50元/斤。看起來價格蠻高的,但原因主要是李果剛上市,市場供應量少,價格高,也就很正常。

那麼,種植李果能夠賺到錢嗎?經濟效益如何?

就當前的市場行情來說,李子種植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不過,種植戶本身的選擇也很重要。



李子種植有這些選擇需要注意

首先,面臨的第一個選擇就是李子品種。李子品種非常多,有些品種味道偏酸,有些則偏甜。偏酸,可促進胃酸,改善食慾。偏甜,則非常適口,喜歡的人很多。那麼,選擇哪一種比較高呢?個人比較建議選擇偏甜的品種,比如三華李、鳳凰李、南華李等。

其次,李子種植密度的選擇。一畝地,應該以3~4x4~5米為株行距,栽種33~56株。土地選擇,應該是土質肥沃、訴訟的土壤。

最後,施底肥一定要選用土雜肥,每株的施用量大約在200~300斤,每畝不少於20000斤。

當然,種植李子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總之,學好李子種植技術,很關鍵。



李子種植的效益分析

李子種植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夠掛果有收入。具體的種植成本投入有,一是固定成本投入。苗木,支出800元;整地挖坑栽種,1000元;租地,每年600元,3年一共1800元。合計:3600元。

二是,每年需要持續投入的成本。肥料,第一年,底肥+追肥,大概1000元。以後每年投入600元。那麼,3年一共需要投入2200元;農藥,平均每年需要投入60元,3年共計180元;澆水費用,3年一共需要投入400元;人工費用,每年需要投入2000元,3年一共需要投入6000元。合計:8780元。

這樣,種植李子3年時間需投入12380元。

3年後,李果的產量大概在4000斤左右,按照李果的收購價格6元/斤計算,畝產值可以達到24000元,減去成本,獲利11620元。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大家好,我是客家小析,李子是我們那裡的傳統水果,是三華李的產地,在廣東一帶無所不知、家喻戶曉。


三華村三華李開花時拍攝


廣東翁源三華李的種植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無論是《中國土特名產辭海》還是《辭海》都有對其記錄,足以說明其歷史悠久,同時也證明了翁源三華李才是三華李的產地,翁源的三華李才是最最正宗的三華李。


其中《辭海》中是這樣描述的:

翁源縣,廣東省北部,南朝梁置縣,農產有稻、甘薯等,特產“三華李”。

《中國土特名產辭海》也有相關記載,它是這樣描述的

翁源縣三華鎮(現歸屬龍仙鎮)是三華李的發源地。明朝崇禎年間,山西布政司翁大立久聞翁源人傑地靈,千里尋源而來,其時縣令朱景運獻上羅江蜜李,入口異香貫體,翁大感驚奇,問是何物,答曰:“三華李”, 從此,“三華李”名一直沿用。

那麼李子的種植經濟效益如何呢?能不能賺錢呢?

第一,政府扶持補貼,銷售有保障。

在我們翁源縣,因為三華李是我們的特色水果,政府為了打造這個品牌,在很早就會對果農進行前期的投資補貼,大概20畝以上會補貼10萬左右。就以我舅媽家來說吧,三華李的單棵產量在200斤左右,每斤在10元左右,每年價格會隨著產量有所浮動,她家種植了100棵左右,收益大概是20萬左右。除去成本,也有十多萬收入。最主要的是政府會對三華李有收購,果農不愁賣。


和舅媽上山施肥時拍攝 19年5 月17號

第二、從全縣的種植面積就能看透經濟效益情況。

翁源縣的三華李種植面積每年都在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大概有五萬畝種植。如果沒有經濟收益,果農怎麼還會種呢?只要還是政府已經為果農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平臺和宣傳,水果自然不愁賣。

以上就是根據我們那裡的情況做的回答,有很多回答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客家小析


李子傳統水果,它的價格既不會象發財果那樣讓人一夜暴富,也不會象殺人桔那樣讓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李子果下樹價也是平常年景的情況來看,其價格在眾多水果當中只能是一般,所以種植一畝李子果仍有一定的利潤可賺而已。

從我身邊很多人喜歡吃李子果的加工產品,卻不太喜歡吃李子果的情況看,種植李子經濟效益要從二個方面來分析才比較適合:

1、若只是把李子果當作一種水果來賣,其下樹價不可能會出現因發財果一夜暴富的經濟效益,在好年景的時候,一畝田總還有相當可觀利潤。

2、若是有機會有能力將李子果加工成罐頭、果乾果脯、果醬果汁、果酒等產品,那李子果的消費量很大,其發展前景就是一個較為陽光的產業。

綜上分析可知,種植李子果的果農朋友也許不會有很多錢可賺,但是做李子果加工產業的人,只要做好市場的銷售渠道就會有較為豐厚的利潤到手。


荔浦青山


我也是剛剛種植,效益我也不知道,不能給你有效的建議


吃竹子的貓


大面積種植是好事情,美化了環境又發展了產業,但是深加工跟不上,豐收就是種植業的悲劇,體會深


獵人579


賺錢基本是可以的。李子的品種多樣,關鍵根據你那裡的氣候條件選擇實行性強的品種種植,選擇大於努力。











我是山裡娃娃


有後續加工,有銷售路線,種啥都賺錢


滄海一笑藍莓


一般,只是穩定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