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能不能吃,真的大補嗎?

康存亮


胎盤,應該是人體最奇妙的器官之一。有人將其稱為“超級器官”,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大補之物?......

下面我們從生物學角度來認識(莊嚴敬畏地科普)一下胎盤。

胎盤——容易忽略的器官

在人體器官當中,胎盤幾乎很少被人注意,因為似乎只有女人懷孕的時候,才會涉及到胎盤,並且,在嬰兒出生後,胎盤就會被丟棄,或者被吃掉。很少有人去欣賞這個器官的奧妙複雜和深切的重要性。人們總是說,子宮是生命的搖籃;其實,如果你瞭解了胎盤的精密構造,驚歎之餘,你不得不承認,它是生命的“靈魂伴侶”。

卵子受精後,胎盤是最先發育的器官。最近有研究顯示,受精卵最初分裂為兩個細胞時候,其中一個發育成胎盤,另一個細胞則發育成為嬰兒。

  • 功能一:分泌重要荷爾蒙

母親一般在多個星期後才察覺自己懷孕,但早在受精第3日,發育中的胎盤細胞,稱為滋養層,開始分泌荷爾蒙,這些荷爾蒙確保子宮內膜準備好迎接即將植入的胚胎。之後數週,發育中的胎盤開始生產控制母親生理機能的荷爾蒙,確保有足夠的營養和氧氣提供給胎兒,兩者均對胎兒的成長十分重要。

受精約第5日包圍著發育胚胎的滋養層細胞開始合併,形成一個多細胞核的巨型細胞,稱為合體滋養層。

巨型胎盤細胞的首個功能之一,是入侵母體的子宮壁,這個奇妙的過程稱為胎盤植入。

  • 功能二:阻止胎兒被母體排斥

儘管發育中的胎盤和胎兒已經植入母親子宮充滿營養的厚子宮壁內,它們實際上並不屬於母體。胎兒和胎盤擁有獨特的基因,有別與母親的基因,胎盤的其中一個重要角色,便是保護髮育中的胎兒,免受母親的免疫系統攻擊。

對母體來說,胎盤和胎兒是外來移植物,會產生排斥,但胎盤在沒有關閉母體免疫系統的情況下,也能阻止胎盤和嬰兒被母體排斥,這其中的作用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胚胎植入母體子宮後,胎盤巨型細胞開始“入侵”多條子宮動脈和靜壁的血管壁,使母體的血液流經胎盤細胞的通道。

當胎兒發展處本身的血液和血管,胎兒的血液和母體的血液會有緊密的物質交換,然而兩者的血液從不會混合或有直接接觸。合體滋養層在母體血液和胎兒血液之間,形成一層薄而無縫的選擇性屏障,所有由母體血液傳送到胎兒血液的關鍵營養、氣體、荷爾蒙、電解質和抗體等,都必須經過這個無縫的選擇性過濾器;另一方面,胎兒血液中的廢物由過濾器進入母體血液。

“超級器官”——胎盤

在理解胎盤的神奇之前,需要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即除了心臟以外,胎兒的所有重要器官其實並未發揮作用。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而這正是胎盤的“超級”之處。胎盤通過與母體的緊密合作,以一己之力,擔當了所有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在母體血液的協助下,胎盤擔當了胎兒的肺部、胃臟、消化系統、肝臟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因此,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形:胎兒的重要器官有一個或多個發育不全,即使存在這樣嚴重的缺陷,胎兒依然能夠生存直至出世。而這,全部依賴於胎盤的卓越功能。

“好大一棵樹”——胎盤

在懷孕後期,流經胎盤的母體血液每分鐘達到0.5公升,為確保有足夠的表面積讓母體血液與胎兒血液進行物質交換,兩者的接觸面積呈複雜的摺疊、擴展形狀好像一棵樹,有樹幹、樹枝和樹葉。

成熟的胎盤一般有大約20個這種樹形結構,它也被稱為絨毛葉。絨毛葉內有胎兒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絨毛葉外面則有母體血液在流動,彷彿風吹過樹林的感覺。

合體滋養層覆蓋絨毛葉的整個表面,形成一層無縫的覆蓋物。

實際上,它是一個表面積超過9.3平方米的巨型細胞,覆蓋在胎盤整個表面上。

“生死競賽”

在胎兒發育期間,胎盤利用絨毛葉的較大分枝牢固地貼在子宮內膜上。胎兒出生後,子宮便收縮,將胎盤排出產婦體外,這個過程導致子宮內膜部分被扯破,通常情況下,有大約20條子宮動脈因此被撕裂不細心檢查的話會造成產婦每分鐘流失約0.5公升的血液。由於成年女性的血液總共不足5公升,因此,不到10分鐘產婦就會流失所有血液。

禍不單行,懷孕期間,胎盤和子宮血管的血液凝固系統會被抑制,產婦的情況猶如一個有20條撕裂動脈的血友病患者。

這兩點致命因素一起施加在產婦身上,她是在和死神賽跑。

“奇蹟生還”

擁有這樣可怕的傷口,究竟產婦在分娩後,是怎樣保住性命的呢?

原來在每條子宮動脈上都有一條括約肌,括約肌的位置不偏不倚,在最恰當的位置,充當了止血帶的作用。當子宮動脈被撕裂時,括約肌猶如外科醫生的止血器,馬上將傷口勒緊止血,最終,順產的孕婦所流失的血液就只有約0.5公升。

生命簡直就是奇蹟,而新生命的誕生又是多少“勇士”前赴後繼的犧牲, 而胎盤就是最悲壯的一位勇士。瞭解這些以後,對於胎盤,除了敬畏,我們還有什麼其它的想法呢?你還會想到吃它嗎?

補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胎盤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營養價值,它和普通的肉沒有什麼區別。此外,胎盤一旦受到汙染,其安全風險大大增加。


科學薈萃


據悉,黑市倒賣人體胎盤事件時有發生,胎盤倒賣者動用各種關係大量收購人體胎盤,然後製作“胎盤膠囊”高價賣出獲利,說其具有滋補的奇效,甚至還可以用於一些疾病的治療。事實上,這些都是沒有醫學根據的言論,胎盤大補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現代醫學認為,胎盤是由受精卵分裂發育而成的一種器官,起到母體和胎兒連接的作用,胎兒的生命通過胎盤維持,並且提供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同時處理一些代謝廢物。雖說胎盤很重要,但就這個器官本身來說,仍然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非常常見的營養素組成。經過人體消化道之後,這些營養成分不管來源有多麼得神奇,其實營養價值都是一樣的。


此外,胎盤作為一種動物來源,含鐵量比較高,吸收率也比較高,但其實所謂的通過胎盤甚至是優質胎盤、極品胎盤來補鐵,它的性價比都是很低的。除了常見的營養成分以外,胎盤可以合成並且分泌多種激素,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還有其他的一些生長因子、免疫活性物質,如免疫球蛋白、干擾素等等。但是,大分子物質經過烹飪變性、消化,食用後其所謂的生物活性並不能發揮作用。


食用胎盤不但不補,還會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母親攜帶著某些病原體,如艾滋、梅毒、麻疹、乙肝等,胎盤就有可能在妊娠期間受到汙染,如果沒有經過有效的殺菌處理,就有可能會增加食用者感染的風險,再加上非法胎盤交易會使得不少人鋌而走險,其來源和安全性就更可疑了。


總而言之,胎盤雖然含有一定的營養物質,但這並不代表吃胎盤就能大補,還是不吃胎盤為好。對於想要補身體的人群來說,還是要通過科學的做法去補充,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增強體質。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火了起來,一位美國婦女生完孩子後吃了自己的胎盤,進而導致寶寶傳染了一種致命細菌,前後兩次被送進 ICU 病房。

新聞中說道的致命細菌是一種叫做 B 族鏈球菌(GBS)的細菌。疾病控制和防禦中心的科學家們認為,寶寶之所以感染,很可能是因為這位媽媽吃了胎盤。

後來證實了,雖然這條新聞不算嚴謹,沒能論證吃胎盤和感染這種可怕的病菌有直接關係,但胎盤確實不可以隨便吃。

就胎盤的組成成分而言,它跟其他內臟器官是一樣的,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等。此外,還含有激素等各類與生長和免疫有關的活性物質。

傳說中大補的成分,其實就是指胎盤中含有的蛋白質與激素。

1.蛋白質

首先,這些活性物質中一大部分是蛋白質大分子,但在經過烹飪、炮製、消化之後,便不再具有本來的生理活性了。

也許有人會問,把胎盤中提取分離出「胎盤素」製成類注射液,不就可以保持蛋白質的活性了嗎?

這話聽起來並沒有錯。

只是,直接把大分子注射進血液,產生過敏或者其他輸液反應的風險很高。

為了「無所謂有的好處」去冒「不可忽略的風險」,太不值當。

運氣稍微差點,就會「偷雞不成反蝕米」。

2.激素

胎盤中還有一些小分子活性物質,比如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被直接吸收。

但是,隨意補充性激素是相當危險的事情,比如雌激素過多會增加女性的乳腺癌風險,而男性則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

至於那些因為身體狀況確實需要補充雌激素的女性,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劑量明確、質量可靠的雌激素產品。

胎盤或者來自於胎盤的產品,雌激素的活性不清楚,其他雜質成分不明確,貿然服用,無異於拿自己當小白鼠。

關於吃胎盤的科學研究

為了證實它是否有傳說中的功效,也有過一些科學研究。

查看 1950 年以來公開發表的關於食用胎盤對女性功效的研究,結論是「健康功效和風險需要進一步研究」。

這句學術結論,翻譯成日常用語的話,就是:

食用胎盤是否有用?不清楚。

食用胎盤是否安全?也不清楚。

為了未知的「大補」「美容」「抗衰老」去冒未知的重大風險,可能真的不值得。


文章參考:吃胎盤大補、抗衰老?結果可能會讓你失望

作者:雲無心 | 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


丁香媽媽


胎兒發育時,在子宮中就是依靠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的,胎盤不過是器官,用來給胎兒和母體之間交換物質。胎盤就是長這個樣子的,手裡這團血肉模糊的就是,這下還有食慾不?

它應該是想不到人類怎麼這麼兇殘,陪伴寶寶九個多月盡職盡責的,剛來到世間就有人想要拿它煎炒烹炸。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老爺子是這樣描寫胎盤的:其味甘、鹹、性溫, 具有安神養血,補氣益精,解毒補血的作用。

歷史上對吃胎盤的行為少有記錄,縱觀全球也沒有哪個地區有吃胎盤的習俗或文化。不過動物中吃胎盤倒是非常常見。像家裡養寵物的,貓狗之類的,如果胎盤不及時清理,就會被剛產仔的母性動物吃掉。即使像牛羊這種,也會舔食吃掉幼仔身上的胞衣,要知道他們可是植食動物。

動物吃胎盤的行為並沒有什麼科學結論。人吃胎盤有什麼好處或壞處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胎盤中含有多種激素、酶類及細胞因子、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吃胎盤能夠養生美容。反對的人認為吃了也白吃,一經消化幾乎沒什麼作用,而且加工過的胎盤,許多有效物質也會被破壞掉,吃胎盤跟吃塊肉沒什麼區別。

有人認為胎盤裡有有大量的鐵元素及維生素B6,對於消除疲勞及產後抑鬱非常有效果。反對者認為這些直接通過藥物補充就可以實現,根本不需要通過吃胎盤獲取,而且吃胎盤也未必能補充維生素B6,沒有科學依據。

有人提出一個假設,就是胎盤作為胎兒與母體交換物質的器官,可能會過濾出有害的物質,像代謝廢物、重金屬,保留下來,最後隨胎兒排出體外,相當於一個廢棄的淨水裝置。在試驗中確實在胎盤中能檢測到有害重金屬,不過似乎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因為其中也有有益的微量元素。

吃胎盤的行為目前在美國或英國也有少量存在,目的無外乎養生啦美容啦,雖然國外也有專家說胎盤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功效。

我國對胎盤的管理是,產婦產下的胎盤是產婦所有,任何機構禁止買賣,所以如果你自己產下的胎盤,想吃也沒什麼人能攔著,但是如果在市場上買,是買不到的,只能通過黑市買賣。

黑市的胎盤來源質量是很難保證的,假如產婦攜帶傳染病,可能你吃胎盤也會有風險。黑市上的胎盤很有可能是其它動物的胎盤冒充的,所以嚴重建議你最好不要嘗試去買去吃,免得沒吃出什麼好處,反而吃出一身病。

再就是對吃的東西,儘量還是不要懷有什麼獵奇的心態,好吃好喝心態好,比什麼都好。胎盤畢竟還是人身上掉下來的,吃著人的肉,也未必那麼舒服。


朱毅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社會環境還沒那麼亂,我家地標浙北農村,鄉鎮衛生所的負責接生的醫護人員會把健康婦女娩出的胎盤預留給打招呼的人,供不應求

當時社會環境比較單純,沒那多性病傳染病。來鄉鎮衛生所生產的婦女都是知根知底的,一般首選是頭胎、健康年輕產婦的胎盤。我知道的個例都是拿來給體虛多病的孩子吃。有一家還是我親戚的女兒,早產兒,出生體重4斤都不到。兩三歲的時候確診哮喘,半夜半夜的只能坐著抱著睡覺。後來聽說吃這個好就從相熟的醫護人員那兒要了幾副胎盤,就當是普通肉食那樣做一下,只給孩子吃、大人是不吃的。那孩子後來還真慢慢就好起來了,上學之後看著比同學身體還好些,連感冒都很少有。反正我親戚一口咬定就是胎盤的功勞。

我是做醫學基礎科研的,知道有好幾個兄弟院校的基礎教研室跟附屬醫院的婦產科合作生產胎盤粉,工藝非常簡單。有同事還托熟人買回去給家人吃,據說安神助眠效果較好。

以上都是生活小經驗。我自己搞科研,上面諸位說的胎盤理論上無效的道理聽起來都是合理的。具體到我所說的個例,我只能說保證真實性,但是具體機制確實不明。胎盤是連接母體和胎兒的關鍵組織,結構複雜,富含眾多激素和免疫蛋白,到底是什麼在起作用目前都不知道。我只是覺得對於一個未知的事物,不要想當然的說一定沒用。說不定未來提純、分析技術更加先進之後,胎盤的藥理作用能搞明白呢!


子樂健康科普


胎盤農村人又叫衣包,顧名思義就是包胎兒的衣服。

不知道現在是社會進步了,人類文明瞭,還是我與外界隔離了,幾乎沒聽到有人吃胎盤。90年代以前在農村吃胎盤的人很多,胎盤還是緊俏品,醫院沒有熟人根本弄不到。人可靠不要錢,人不可靠一條胎盤收費100元,就是這樣也很難搞到。

都說胎盤是大補。弄到胎盤的人把胎盤洗乾淨,有爆炒的,有煮熟白水吃的,還有把胎盤焙乾搗碎用開水沖服的。胎盤聽起來噁心,吃起來更噁心,但是吃胎盤的人為了治病什麼都不管了。

據搞胎盤的人介紹,胎盤尤其適合女士吃,它可以補氣養血,提高免疫力,對婦科的一些疑難雜症,肺結核,乙肝等慢性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不過還有一個講究,自己孩子的胎盤不能吃,那是自己孩子的衣服。

最後胎盤越來越難搞了,聽說由醫院統一管理,不知是何用途。

反正胎盤是緊俏貨。


大漠甘露2


不請自來。胎盤絕對是好東西。我爺爺年輕時腿疼癱瘓在床三年,具體什麼病不知道。那個年代經濟條件醫療都缺乏,後來用胎盤治好了。好人一個活了八十多無疾而終。用的牛胎盤,必須全黑母牛下的頭胎是全黑尖子牛得胎盤。我的理解是腎的問題。黑治腎。


A00俞總傷寒藥會員流量


我是二胎媽媽,我當時的胎盤是在推銷人員的慫恿下做了膠囊,但是沒有吃,丟進垃圾桶了。宣傳胎盤效果大補的,大都是為了利益而巧立名目的商家。

關於胎盤是否有營養

胎盤在孕期是負責母體和胎兒之間的營養物質傳輸,當胎兒脫離母體,它也就失去了功能,成為廢棄物被排出體外。而胎盤主要由各種蛋白質大分子構成,並沒有什麼特殊成分,和我們平時吃的肉營養無疑。如果產婦有乙肝、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吃胎盤可能會讓你染上疾病。

有些商家吹噓胎盤裡含有“紫河車”,對延緩衰老有奇效,其實這種理論已經被推翻。2015年的《中國藥典》已經將“紫河車”除名。

孕期的孕激素、雌激素等都是由胎盤產生的,吃胎盤可能會讓你異性體徵明顯。有個吃了胎盤膠囊的女性朋友說,吃過後體毛旺盛,嚇得再也不敢吃了。

所以,胎盤還是由醫生當做醫療廢物處理吧,胎盤脫離母體後會沾染很多細菌,吃了真的沒啥好處,胎盤買賣也是違法的。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已開通維權騎士)

IF枕邊育兒


真沒什麼神奇的效果,並沒有大補的作用。

胎盤是由受精卵分裂發育而成的器官,是母親和胎兒連接的紐帶。主要為維持胎兒的生命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並處理各種代謝廢物。

聽上去好像很高大上的樣子,但是本質上來說,胎盤也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等最為普通常見的營養素組成的,說的直白一些就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而已,而這些常見營養素都可以從其他各種物美價廉的食物中獲得,例如魚肉蛋奶等。此外胎盤還可以合成並分泌多種激素、免疫活性物質及生長因子,例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激素、孕激素、干擾素、生長因子、免疫球蛋白等,這些大分子蛋白質在食用時經過消化、代謝等過程之後也基本被分解的差不多了,原本的生物活性也都成了過眼煙雲。

當然,有些小分子物質例如雌激素、孕激素等還是會倖存,然而正常情況下這些激素的水平在人體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平衡,不需要額外補充,貿然“進補”還可能打破平衡,反而不利於健康。理論上講,兒童攝入過量可能會引發性早熟,對於婦女也容易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而對於男性的作用則可以參考服用了大量雌激素的人妖,“他們”的壽命往往也就40多歲……

相對來說絕經期婦女更為需要這些激素,但使用時需要諮詢醫師且要控制劑量。然而胎盤這種東西具體成分、激素劑量並不明確也不好控制,如真的有需要使用激素治療,還是選擇劑量成分更為明確的正規藥品,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營養師顧中一


民間都說胎盤大補,那是在缺衣少食的時代。

胎盤的確是一味中藥材,學名是紫河車,能夠入肺經,心經,腎經,補腎,益氣養血之功效。富含蛋白質、糖、鈣、維生素、免疫因子、女性激素、助孕酮等,對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貧血等亦有良效。

那是缺衣少食的年代,什麼東西都當做好東西,古代,可能連肉都很少吃。

也有人拿回去吃的

據說有的人專門去買胎盤吃,黑市價格還滿高,但是也不想想,如果孕婦本身有乙肝或者其他疾病呢,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

還有的醫生問是不是要帶回時,很多讀者留言討論:有的帶回去炒著吃了,或者做成膠囊自己吃了,總感覺怪怪地感覺,畢竟曾經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

也有的拿回去之後埋在家裡的樹下,有紮根的意思。

現代一是科技相對發達,二是物產極大豐富。即便是胎盤有很多功效,其他很多有營養的食品也可以取代了,也不必非得吃上那一口是吧。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在育兒路上不斷學習修行,聽說關注我的都是長得好看的。來,一起修行吧。全部是原創,字字都是自己的實踐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