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只是在大同吃了一隻雞,為何當地的知府會花費白銀五千兩呢?

福心緣


慈禧太后一生奢侈,在與列強宣戰不久後,八國聯軍很快就打進了北京,作為大清的實權掌控者為了保住性命,慈禧太后選擇了西逃。

她與咸豐皇帝不愧能做夫妻,受到列強的進攻只會選擇自己逃命,而從來不顧及百姓的感受。試問這樣的清政府怎能不亡呢?

吃慣了滿漢全席的慈禧太后怎麼能受得了在西逃路上沒有食物的囧境呢,所以她每到一處就會想盡辦法剝削當地的知府。

由於老佛爺的身份,當地的知府並不能多說什麼而是竭盡全力的,討好老佛爺的歡心。畢竟當時大清國還在,軍而閥割據的地區都在南面,所以說西邊還是大清國的,半壁江山雖然沒有,但她的日子依舊過的很滋潤。

山西大同當時還受清政府的管轄,慈禧太后提出了一個很奇葩的要求。

要求山西大同知府進貢一道符合自己身份的菜,這樣的要求知府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即便還沒有想好怎麼辦,不過老佛爺既然已經提出了要求,自己就應該竭盡全力的去完成。

封建王朝的臣子認為只有掌權者,才能給自己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只能接受這個旨意,不過接到這個任務之後可算是愁壞了他。

他知道老佛爺是鳳,能配的她身份的只有鳳凰,但去哪裡找鳳凰來烹飪給老佛爺吃,不過這位知府的師爺是非常聰明的。

鳳趴窩

二人經常在當地有名的酒樓鳳凰樓中喝酒,曾經吃過一道,名為“鳳趴窩”的佳餚。當時鳳凰樓面臨著倒閉,就是因為這些官員每日在裡面胡吃海喝從不結賬。導致鳳凰樓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由於沒有收益鳳凰樓的老闆準備將它關掉。

知府知道這個消息後,立派人告訴鳳凰樓的老闆,真正的鳳凰來了你怎麼能關門。難道不應該好好招待招待老佛爺嗎?鳳凰樓的老闆哭訴:“小店已經沒有任何錢,繼續將這個酒樓經營下去,還請大人不要為難於我。”

知府聽了這話,居然無言以對,不過他的師爺說:“我們這次來只想要一隻鳳趴窩的菜,這樣的要求你不會不同意吧?”

老闆意味深長的說:“閣下有所不知,雖然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只是一隻公雞,但喂這隻公雞,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要用人參、鹿茸,等各種珍貴的食材磨成粉末,要知道這樣做出來的一隻雞,需要1000兩白銀,我們才賺幾十兩,就是因為這些食材太貴了。”

金鳳臥雪

知府一聽這話,知道只是鳳凰樓的老闆想要錢,不過為了獲得老佛爺得歡心,他選擇了用5000兩白銀買下五隻鳳趴窩。看到了知府掏出銀票,老闆吩咐要即將走的廚師做五隻鳳趴窩再走,並諾給這位廚師20兩銀子作為報酬。

最終這道菜被端到慈禧老佛爺面前的時候,慈禧太后簡直開心壞了,要知道當時她是在逃難,能夠吃到這樣的食物,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並且為這道菜賜名:金鳳臥雪,知府也被慈禧大大封賞。

當然,這道菜根本不值一千兩銀子,知府這樣做只是為了能往上爬的更高,最終賺到的是酒樓的老闆,反正花的錢都是剝削老百姓的,知府大人怎麼樣都不會虧,只要老佛爺高興就行。


歷史紅塵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一個段子。

大體是慈禧在庚子事變中逃出紫禁城,一路流亡到西安。

在進入山西之前,慈禧的衣食住行都很差。

但進入山西以後,就遠離八股聯軍,慈禧又開始奢侈生活。

那時候,慈禧逃到了大同。

大同知府想方設法巴結慈禧。當時慈禧很喜歡吃雞,大同知府就四處尋找珍貴的雞。

有一家酒店老闆,自稱有一種珍貴的珍寶雞,是用冬蟲夏草,靈芝,人參,枸杞,鹿茸,燕窩,紅棗,銀耳等八樣食材,曬乾之好,混在一起磨成粉喂大的。

所以這種雞特別值錢,數量也很少,全國只有5只,每隻高達1000兩銀子。

大同知府為了巴結老佛爺,咬牙買下了這5只雞,拿出了5000兩銀子。

其實,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知道,雞哪能吃這些東西,吃下去還不死翹翹。

知府也未必不知道,只是故意裝傻而已。

也許是心理作用,慈禧吃後卻大大誇耀,說雞非常好。


至於花費5000兩銀子,在慈禧開起來小事一件。

自然,這是段子,但真實慈禧也就是這樣。

慈禧在西安居住了1年多,奢侈無度。僅僅御膳房就設置八九個局,每個局由1名太監負責,有廚師數人到十多人,總數不下上百人。

慈禧夏天有吃冰飲的習慣,但西安沒有藏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竟然每日派人去太白山上取冰,運輸百里給慈禧專用。


而當時關中連續三年旱災,逃荒者擠滿西安街頭。慈禧不聞不問,也不撫卹,聽之任之。

慈禧回北京時,需要大量車輛。當地政府無奈,只能四面蒐羅農民的牛馬,強行奪取,有車抓車,無車抓人,搞得民怨沸騰。

至於太監之流,打著慈禧的旗號四處蒐羅勒索,無所不用其極。一個縣令被太監敲詐到身無分文,翻然摘下官帽扔在地上,等到坐牢,口中大呼“幹不了”!

看看,就這種人,大清還能不亡嗎?


薩沙


慈禧只是在大同吃了一隻雞,為何當地的知府會花費白銀五千兩呢?(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慈禧的奢侈是遠近聞名的事情,慈禧對吃這件事情是很挑剔的,每次光吃飯,就要上100盤左右的菜才行。她一個人肯定吃不了那麼多,剩下的自然就浪費掉了。

可是慈禧在大同吃雞的時候,是在逃命的途中,風塵僕僕實在是狼狽不堪。既然如此,為何還能因為吃一隻雞,就花銷白銀五千兩呢?難道是慈禧在逃命的途中都不忘享樂嗎?

事情還要從光緒26年(1900年)說起,在這年的八月份,慈禧太后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一反往常向帝國主義列強獻媚的嘴臉,居然向11國宣戰了。她逞一時之勇沒關係,可是她沒有考慮自身的實力。

結果就是八國聯軍很輕鬆就攻佔了北京,慈禧她老人家只能急匆匆的,在15日凌晨攜帶金銀細軟,同光緒帝在2000餘名官兵護衛下,倉皇出逃西安。西安距北京有1100公里,這一路上慈禧一行人長途跋涉,受盡了顛簸之苦。

侍衛宮女等下人就算了,可慈禧是千金貴體,又成年的養尊處優,自然是吃不消的。光是路程顛簸就算了,更可憐的是沒有飯吃。慈禧身為老佛爺還要出逃避難,可想而知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裡,普通的老百姓更是一言難盡。

慈禧出逃雖然帶了很多金銀珠寶,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有錢也未必能買的到可口飯菜。那些金銀珠寶只能是一堆冷冰冰的器物,毫無用處。

慈禧在宮裡吃慣了山珍海味,這一路的風餐露宿,可是讓慈禧吃盡了苦頭。連懷來縣吳永奉上的粥和蛋,都能被慈禧視作美味,還給他升了官。

慈禧離開懷來縣之後,下一站目的地就是大同。大同的知府齊福田,在慈禧到來的前七天就開始琢磨怎麼招待老佛爺了。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用大同府鳳凰樓的特色菜來招待慈禧。

這道特色菜叫做“鳳趴窩”,原料、做法都很簡單,就是大同當地最普通的雞。先將雞用油炸好之後,在周圍擺上一些蛋類食品,然後用炸過的豆腐和粉條進行裝飾。

這道菜色香味俱全,賣相也很好,遠遠望去,就像是一隻鳳凰,在雪中趴著。知府就準備靠著這隻雞,像懷來縣官員一樣升官發財呢。

老太后很喜歡鴨子,御膳房的大廚燉一隻鴨子,就需要兩至三天才能完成。所以齊福田為了菜襯得起慈禧太后的身份,決定這道菜不能用普通的雞。那用什麼呢?

齊福田轉念一想,肉疼的決定要用八寶御用雞。所謂的八寶御用雞,就是將冬蟲夏草、鹿茸、人參、燕窩、靈芝、枸杞、紅棗、銀耳等八種名貴食材曬乾,再磨成粉末狀,餵給雞吃。這樣子養出來的雞,就變成了八寶御膳雞。

於是齊福田給了酒店老闆5000兩白銀來飼養5只八寶御膳雞。之所以飼養5只,是因為怕慈禧一隻不夠吃。齊福田是奔著升官發財去的,所以感覺“鳳窩趴”這個名字不好,聽起來像是在諷刺慈禧如今落難,是斷斷不能用的。他當即將這道菜的名字,改為了“金鳳臥雪”,聽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

七天之後,慈禧到了大同,齊福田夾道歡迎老佛爺到來,給足了慈禧排場,隨後又趕緊端出了精心準備多日的“金鳳臥雪”。慈禧吃了多日的清湯寡水,猛地吃到這雞,竟一時讚不絕口,滿意至極。

所以等慈禧離開大同的時候,特意封大同為“福地寶城”。可見齊福田沒有白費心思,也沒白花這5000兩白銀。其實這5000兩,在慈禧眼中實在是九牛一毛。

慈禧的60大壽,足足花掉了1000多萬白銀,是整個北洋艦隊的軍費。據估計,慈禧的隨葬品更是價值白銀億兩。若不是慈禧如此的敗家,揮霍無度,大清也不會一味忍讓討好西方列強,當時我中國也不會蒙羞至此。





葛大小姐


這一天,慈禧帶著光緒以及一眾大臣來到山西大同,當地知府齊福田率領百姓夾道歡迎,還為慈禧獻上了一道價值不菲的菜。看到這一幕的慈禧不禁有些感慨。

1900年,慈禧突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公開與西方列強宣戰,這一舉動,一下挑戰了十一個國家。結果可想而知,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帶著皇帝光緒倉皇出逃。

一路上風餐露宿,比起以前在皇宮的日子,這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以前一頓飯是一百多菜,個個菜都是人間美味,而西逃路上呢?菜品不多不夠精緻就算了,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還得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這不,終於到了山西,遠離了北京,也不用擔心八國聯軍突然到來取走自己的小命。

山西的知府一聽說,慈禧太后要到了,趕緊準備好吃的住的。為何,慈禧的到來是山西知府的一個機會啊。只要將慈禧這次伺候好了,以後升官還是很容易的。

慈禧太后要來這裡,該用什麼來招待呢?家常便飯肯定不行,一定要是最名貴的才行。山西大同的鳳凰樓可是這裡的招牌,而裡面的“鳳窩趴”更是拿手好菜,聽起來如此高級,不過就是將雞肉用油炸,在加上一些菜品做裝飾。

但是慈禧太后吃的雞一定不能是普通的雞,大同知府為了討好慈禧,特意花高價買來了“八寶御用雞”。

八寶是哪八寶呢?冬蟲夏草、鹿茸、人參、燕窩、枸杞、紅棗、靈芝、銀耳。

用這八樣食材,磨成粉末、曬乾,餵給雞吃,將雞喂大,再取雞肉做菜。

也不知道這所謂的“八寶御用雞”是否真用這八寶來餵養的。據說鳳凰樓的老闆是故意坑知府齊福田的,因為他仗著自己是官,數次來鳳凰樓賒賬,欠錢不還,鳳凰樓的老闆就想出這個辦法好好敲詐齊福田一頓。不管這雞是不是真正的御用雞,但是太后吃飯,面子上一定要過得去,齊福田雖然心疼這些銀子,但還是一咬牙,花了五千兩白銀,買了五隻御用雞,給慈禧太后享受。

太久沒有吃過這些“奢侈品”的慈禧突然嚐到如此美味,一下子停不下來。當然,抓住了慈禧胃口的大同知府齊福田所期待的賞賜自然不會少,雖說慈禧現在流落在外,但是有些賞賜是非金錢可以估量的。慈禧為這道菜改名“金鳳臥雪”,還賜山西大同“福地寶城”的稱號。這口頭上的獎勵雖沒什麼實際用處,但是卻為大同的發展帶來了好處。

都已經在西逃的路上了,八國聯軍都將自己的老巢給端掉了,慈禧這時還不忘記享受生活,還要勞民傷財,可見大清朝毀在她手裡是有一定道理的。


雨霽視角


提到清朝晚期的統治者慈禧太后,李昆就來氣。當時國難在即,她不管不顧執意花大量銀兩籌辦她的大壽,這也加速了清朝滅亡的進展。傳言,八國侵華時期,慈禧一路西逃到山西大同,當地知府花費五千兩白銀買了只雞孝敬慈禧。要知道五千兩白銀是當時老百姓奮鬥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而這隻雞為何能賣出如此高的價格呢?聽李昆講解一番。




清末時期,由於列強長期無底線的欺凌,同時中國人民也站了起來,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與洋人對抗。慈禧太后聽信義和團擁有刀槍不入的神功,愚蠢的向八國宣戰,結果中國遭到了各國的侵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事情發生的主要人慈禧,在聽到八國聯軍已經打到京城的消息,立馬拖家帶口連夜逃亡。說到這,我只能表示清朝不滅才怪,如此不負責的國家掌權人就這麼跑了,當初宣戰時的勇氣都哪去了?

當然逃跑也不是容易的事,為了防止被八國聯軍發現,慈禧化為素人,在太監們的掩護下成功出城。逃竄的過程,慈禧估計吃盡了這輩子沒吃過的苦,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飽。習慣奢靡生活的慈禧哪受得了,當務之急就是找個安全的地方落腳,於是經過漫長又顛簸的路途,最終來到了山西大同。

當時大同的知府聽聞老佛爺要來了,激動地上躥下跳,這是他將來升官發財的機會!在慈禧快到達之時,知府才從緩過神來,準備迎接之事。先是將府裡最好的房間騰出來,在命令下人必須穿乾淨整潔的衣服,再將當地最好的飯店給包場下來。萬事俱備後,慈禧的隊伍也剛到山西,知府便急忙趕來迎接。一路上邊向慈禧介紹當地風景又間接誇耀在自己治理下,百姓們的衣食無憂。脫離危險的慈禧心情自然很開心,面對這些民事,今日她也認真的聽進去,知府馬上獲得了慈禧的好感。

回到府中,慈禧安頓下來後,知府便提議去飯店給慈禧接風洗塵。來到飯店後,桌上早已擺滿琳琅滿目的飯菜,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中間那盤栩栩如生的“鳳趴窩”了。它是由一隻價值五千兩銀兩的雞做成的。在聽聞慈禧喜歡吃雞的時候,知府便四處蒐羅最貴的雞。據老闆娘介紹,這隻雞可是用無數高檔食材和藥材才喂大的,做出來的湯更是大補。這道“鳳趴窩”慈禧吃後連忙稱讚(一口就是上百銀兩,能說不好吃嗎),要知道慈禧在宮裡頓頓滿漢全席,每頓飯光是菜就有108道,全國各地的菜她什麼沒見過?但這樣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對於這頓知府精心安排的菜上,慈禧自然不能用宮中的標準來衡量,但整體來說還是很滿意的。

李昆認為這隻雞有很大水分,可能是老闆娘忽悠知府而吹噓的。畢竟在那個時代,知府這樣的大人物,吃飯都是用賒賬的。老闆娘此舉也是為了收回一些帳,而知府也不傻,只是因為當時時間緊迫,萬般無奈下才咬牙買下了這隻雞。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清朝末年社會動亂的表現,當官的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力極力討好皇族;商人為了利益,不惜代價欺詐他人;最悲慘的就是平民百姓了,慈禧一生鋪張浪費,國家在她手裡“千瘡百孔”,代價也是由百姓們承擔。


李昆看歷史


痛徹心扉的“庚子國難”裡,慈禧太后一路從北京撒腿跑西安的逃亡路上,她在途徑山西大同時“五千兩銀子吃一隻雞”的雷事,是樁流傳甚廣的故事。

這樁故事的版本很多,但內容大差不差:一路吃糠咽菜跑到大同的慈禧太后,剛喘勻一口氣,就鬧著要吃山珍海味。可當時正兵荒馬亂,哪來的好酒好菜。大同知府急中生智,請來當地一位酒樓名廚救場,硬是用當地的土雞,給慈禧做出一道名菜來,叫吃得心花怒放的慈禧太后,吃幹抹淨後大手一揮,竟命大同知府打賞給廚師五千兩白銀。是位“五千兩銀子吃只雞”的故事。

不過,很負責任地說,雖說這則故事很天雷滾滾,也生動展現了慈禧太后的敗家風格,但對照相關史料,卻並沒有發現其確鑿出處,只能說是野史一枚。所以,若說慈禧“五千兩銀子吃只雞”?那是真冤枉!

但是,這則雷故事,卻也非空穴來風。如果參照慈禧逃亡路上,在包括大同在內的晉北地區的“基本表現”,說慈禧“敗家敗國”,卻是真不冤枉。

當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整個北京陷入到一片人間地獄時,對於拍屁股跑路的慈禧來說,晉北地區就是她逃去西安的重要一站。從1900年8月27日慈禧一行逃入山西天境縣開始,他們在晉北地區呆了整十天。當時的山西,正遭受空前的旱災,以《臨晉縣誌》形容說“赤地千里”。慈禧逃入山西的這一路,看到的全是滿目瘡痍。可她的腦筋裡,全無半點“恤民疾苦”的意識:鬧災又怎麼了,誰也不能妨礙我享受!

結果,困於災難的晉北百姓們,也只能繼續勒緊褲腰帶,咬牙給慈禧一行人送孝敬。當地官員們更是倍兒來精神,誰也不肯放過這個抱粗腿的大好機會,當然也就可勁壓榨百姓。明明是逃難的慈禧一行人,在受了不少洋罪後,這下生活水平迅速翻身。

比如在山西“第一站”天鎮縣,當地縣令就不惜血本,提前準備好了豪華盛宴,誰知慈禧走得太慢,到了天鎮縣時,這些美味佳餚竟都已腐爛發餿。這位積極過頭的知縣非但沒拍上馬屁,反而被慈禧身邊官員一頓臭罵,竟嚇得服藥自殺。有了這教訓,沿途其他知縣們,當然各個戰戰兢兢,哪個敢不盡心?

於是,短短十天左右,慈禧太后一行人的“生活水平”,就是迅速水漲船高。到達大同縣時,山西布政使李廷蕭就顛顛趕來,還帶來了十萬兩銀子的見面禮。慈禧的“行宮”被安排到了大同縣鎮臺衙門,這裡安排了大量美味佳餚,

吃得慈禧連連稱好,順手把大同知縣齊福田提拔成了直隸知州。有了這“好榜樣”,其他知縣當然也深受鼓舞,跟著玩命獻殷勤。

又比如當慈禧到達晉北的朔州山陰縣時,當地首富就把宅子獻出來供慈禧享用,周邊各縣縣令也紛紛表忠心,大批的物資紛紛送來,甚至還有鼓樂齊鳴的戲班子。慈禧到達山陰縣時,當地縣令帶著戲班子,在五里外吹吹打打跪迎。熱鬧背後,又是多少民脂民膏——僅山陰一個小縣,單供應慈禧一天的吃喝,就花費了白銀數萬兩。

如此鋪張浪費,慈禧有沒有感到心痛?她只覺得花得不夠。她身邊的隨從們,每次都提前打前站,到處橫徵暴斂。那些跟著一路逃難的太監們,更是趁機渾水摸魚,打著慈禧的旗號敲詐勒索。有些太監甚至公認闖入百姓家殺人搶劫,權力大點的太監,就大搖大擺朝沿途官員們索賄。慈禧每到一縣城,單是賄賂其身邊太監的花費,就動輒上萬兩白銀。

當然對這事,太監們也有話說:你們當官的自己願掏啊。慈禧來這一趟,就是這些地方官們向上爬的契機,想見慈禧一面,當然要砸鍋賣鐵買通太監。比如潞安知府許涵度就捨得下本,一口氣砸重金買通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果然官運亨通,搖身一變成了冀寧道員,還獲准陪在慈禧身邊。如此“表率作用”,當然惹得官員們眼紅,紛紛跟風砸錢,叫大小太監賺了個盆滿缽滿。

可這錢,說到底,一分都不是官員們自掏腰包,全是苦老百姓買單。慈禧走一路,掙扎在旱災下的山西老百姓,就這麼買一路。甚至比起晉中和陝西等地的百姓,包括大同在內的晉北百姓,竟然還是“幸運”的:慈禧路過大同山陰等地時,每地個人開支不過兩萬兩。

可她後來在山西聞喜縣呆了兩天,竟然就花掉了十萬兩白銀。之後在西安等地,更是用錢如流水。她在“晉北吃雞”的時候,確實比較“節儉”。

《庚子西行紀事》裡,一句話戳中了當時山西百姓的辛酸:“此次亂事,唯晉人伸手蹂躪”。

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9月5日,當慈禧路過晉北代州雁門關時,看到了當地正盛開的野黃花。觸景生情的慈禧,瞬間想起了北京城,竟當場“泣下沾衣”。

可是,堂堂大清,為何會被人打到“太后出巡”的地步?看過慈禧這十天的“生活水平”,答案,發人深省。

參考資料:孫麗萍,陝勁松《流亡日誌:慈禧在山西的53天》、《庚子西行紀事》、《庚子西狩叢談》


我們愛歷史


一隻雞花費五千兩白銀是什麼概念,當時的歷史中還真有這麼一件事,慈禧在西逃的路上,看起來是逃難,其實每到一個地方都挺滋潤的。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父母官都要想盡辦法來巴結老佛爺,其中大同的知府就乾的非常漂亮,老佛爺吃了一隻雞,吃過之後非常的開心,並且還給大同知府齊福田升了官。

在大同有道名菜,這道菜名為鳳趴窩,齊福田決定讓慈禧吃一吃這道名菜,他先是找來當地最好的酒樓鳳凰樓的老闆商量,兩人認為鳳趴窩這道菜要是讓慈禧吃了,別說味道好不好,慈禧看到菜名,想到自己的處境後肯定毫不猶豫殺了他們二人,於是乎他們先給這道菜改了個名字,金鳳臥雪,非常的高大上。

鳳凰樓的老闆告訴齊福田,慈禧太后何等身份,當然不能吃普通的雞,一定要吃專門的雞,這種雞要吃大量名貴的補食,並且給這個知府列出了一堆清單,要價五千兩,齊福田當然是毫不猶豫的付錢,實際上有些大補之藥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是雞呢。

慈禧吃這道菜的時候,齊福田給慈禧介紹這隻雞都是吃哪些名貴藥材長大的以及做法,慈禧非常的開心,立馬給他升了官,實際上這雞就是最普通的雞而已,這件事官方的說法是這樣,官方是說鳳凰樓老闆趁機開出高價要回了齊福田在他那裡吃飯賒的錢,所以才開出五千兩的價格。

實際上一個酒店老闆敢趁機要這麼多錢嗎?當然不可能,齊福田之所以報價這麼高,原因非常的簡單,得配上慈禧的身價啊,以後如此慈禧還要吃,還能在錢上做做文章。歷史上還有皇帝喝碗粥都要幾萬兩呢,實際上他喝的那碗粥大街上只要幾文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誠邀,如題。慈禧去往大同,這件事應該發生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在國家危難之時,大同知府還有這麼多錢給慈禧置辦伙食,大清也真的氣數已盡

大同知府的做法,充分印證了慈禧的奢侈

雖說皇族是該有自己的威儀,不過用奢侈來體現威儀,這個皇族估計也是沒多少年可混了。當時的慈禧,奢靡程度已經是天怒人怨,御膳房集中了全國最好的廚工,又從各地採辦“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做成全國最好的名菜名點,供帝后享用。到慈禧當政的時候,御膳房更為她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菜餚、點心。每日兩頓正餐,照規定需上100碗不同的菜餚。這些錢要是拿來買武器,大清何至於淪為列強的競價場。

話說回來,這價值五千年的雞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據說這種雞就是傳說中的“八寶御用雞”。據史書記載,此雞是將人參、鹿茸、靈芝、燕窩、冬蟲夏草以及枸杞、紅棗和銀耳八種食材曬乾,之後再磨成粉末餵食長大的。大補元氣,是帝王食用的首選,但現代人認為,這些藥材的藥劑太猛,雞估計是受不了的,所以很多時候,這種八寶御用雞都是養殖失敗,這才花費了5000兩銀子,5000兩,購買1000發子彈,可以幹掉1000個八國聯軍了,官員腐敗到這個份上,大清也確實該滅亡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清朝時期我們最討厭的一個人應該就是慈禧太后了,畢竟她所簽訂的一系列條約非常離譜,除此之外,她所做的各種各樣事情的顛覆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這樣一個在歷史上留有罵名的人,卻是一個在自己身前享受過無數榮華富貴,死後也不忘將金銀珠寶帶進棺材裡的女人。

然而更誇張的是,慈禧曾經在自己逃跑的路途當中吃了一隻雞,竟然讓當地的知府花費了整整5000兩白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慈禧太后對於整個國家的不負責任,導致了最後八國聯軍侵華事件的發生,而自己的美好生活也因為這個軍隊的入侵被打破,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選擇了向西逃竄。在逃竄的路途當中,她也是受盡了折磨和嚐遍了辛酸,可是她的本性卻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反而當自己稍微進入安樂區域的時候,更加變本加厲的放肆生活、縱情享樂。

在慌忙之間慈禧帶著自己的小跟班,一起逃到了山西大同這個地區,由於偏向西北,所以在很多方面還並未完全受到八國聯軍侵華軍隊的影響,因此她在這個地方駐紮了下來。

由於當地的知府知道了慈禧的行程,所以當慈禧一到當地他就前去迎接,然而在迎接之前他準備了一份大禮。這份大禮就是讓縱情肆意的老佛爺享受到人間美味。為了能夠讓慈禧過得舒心順暢,他不僅將她安排在了最名貴的酒樓,甚至還給她準備了一個御用的美食。這道美食就是一個當地的招牌菜叫鳳趴窩。這道菜其實原本是用當地的土雞製作而成,味道極具地方特色,在當時受到了很多當地官員的喜歡,因此用它來招待慈禧,也能夠彰顯地方上對他的重視。

然而這個知府的心思卻不僅限於此,畢竟整個國家還是掌握在慈禧手中的,只要慈禧稍微點點頭自己就能夠飛黃騰達,所以為了自己的官運能夠亨通,他將這道菜進行了一個再次的加工,甚至於想找當地最為昂貴的食物來招待慈禧。

當知府找到酒樓老闆娘以後,就要她做出這道當地的特色菜,而老闆娘聽說要招待的對象是慈禧,以後就立即給這個經常吃霸王餐的知府大人支了一個招,那就是讓他們吃一些高檔食材餵養出來的雞,這樣的話做出來的湯非常的滋補,對於慈禧的身份來說又十分的符合,但是價格非常昂貴,必須要1000兩左右。

知府平時十分小氣,在聽到這樣的消息以後非常的不情願,可是老闆娘不依不饒,除非知府大人答應支付這麼多的錢,否則她是不會給慈禧做任何一道菜的。知府大人為了能夠伺候好慈禧太后,最終答應了這個老闆娘的請求,直接拿出了5000兩給老佛爺做了5只雞。

當老闆娘拿到了這些錢財以後,並沒有用所謂的人參、鹿茸來餵養這些土雞反而是用原來的方式做了一道菜,端給了慈禧太后。讓人意外的是,慈禧在吃過這道菜之後竟然讚不絕口,並且沒有任何的懷疑,所以知府也以為真的是用名貴的食材餵養而成的,這裡面的烏龍也並沒有被揭露出來。老闆娘得償所願,慈禧也非常高興,自然是皆大歡喜的。

從這件事情我們能夠看出在清朝末年整個國家非常動亂的時期,官員上下所表現出來的滑稽可笑的態度。當然老闆娘之所以會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討回自己的債務,另一方面也嘲諷了這個知府的無知。

同時我們能夠看出慈禧的鋪張浪費不僅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更是讓自己手下的人對她趨之若鶩,這也是加快清王朝的滅亡的一個因素。這樣一個有著極大罪惡的人,在自己所做的錯事上並沒有任何的悔改之心,反而她的這些滑稽的笑話,在後世看來不過是在他的恥辱柱上更加用力的刻上了一筆而已。


貓眼觀史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清朝末年的時候,面對列強的欺凌,激起了中國百姓的憤恨,於是便造成了義和團的起義。他們以“扶清滅洋”為口號,毀鐵路、燒教堂、殺害洋人和教民。此外,他們還自稱自己是天上神仙轉世,有刀槍不入之功。當然了,理性的來說這不過是他們招攬成員的一個由頭。但是慈禧太后卻對此深信不疑,於是便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對八國宣戰。其結果就是導致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因為這一年是中國農曆的庚子年,所以人們也將其稱為——庚子國難。

而就在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的時候,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和皇后等人於同年8月14日逃往西安,並命令奕劻、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列強進行談判,將戰爭的責任全部都推到義和團的身上。此外,為了“討好”洋人,清廷還下令要對義和團“痛加剿除”。

關於這一點我們就不在過多贅述,我們直接來看看慈禧在出逃時都有哪些逸聞軼事。

慈禧太后像

慈禧上一次出逃是跟著自己的丈夫咸豐帝一起的,而這一次則變成了自己帶隊。與上一次出逃不同的是,這一次更為狼狽,更為落魄。慈禧太后一路從北京逃往西安的路上,在途徑山西大同時,吃了一隻“價值五千兩白銀的雞”的故事流傳甚廣。

但是,關於這個故事的版本有很多,下面,作者就簡單來說一下其中兩種。

慈禧太后出逃像

第一種是說,慈禧太后在逃亡途徑山西大同的時候,飢渴難耐,一路上吃的都是粗茶淡飯,連一點肉腥味都沒有聞到。於是便想在大同吃一頓好的,但是吃啥呢?以前在皇宮裡都是應有盡有,吃啥有啥,但現在不一樣了,生活拮据不說,哪一天命喪黃泉也說不一定。思來想去還是吃一隻雞吧,於是便叫當地的知府去給自己準備。

大同的地方知府一想,這是清朝的大當家,當今的太皇太后,可不能耽誤了,於是為了討好慈禧。知府的師爺便給他出主意說,去請當地赫赫有名的鳳凰樓的老闆來做一道“鳳凰趴”,其實也就是“燒雞”。但是這兒的燒雞可不一般,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珍寶雞”,也就是用各種珍貴的草藥飼養的雞,單是一隻雞就1000兩銀子。知府痛下血本,一次性就買了五隻。慈禧吃後大喜,立即封賞了知府。

八國聯軍侵華

第二種說法是:慈禧一路上都是粗茶淡飯,過得十分悲慘,剛到了大同就吵著要吃山珍海味。可當時四處戰火紛飛,哪有什麼好的飯菜給她享用。於是大同的知府急中生智,便請來當地一位名廚給她做了當地最有名的“燒雞”。慈禧吃完之後非常高興,於是便讓大同的知府獎賞了廚師五千兩白銀。如此便有了慈禧吃一隻雞,花了五千兩銀子的故事。

當然了,嚴格來說,這些無非都是野史秘聞,不能當作正史來看待,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慈禧的奢靡和權勢。奢靡的是,在國家危亡之際,她竟然只顧享樂,一頓飯吃五千兩銀子也毫不心疼。權勢的是,她自己沒有親自獎賞廚師,而是叫當地的知府代為獎賞。知府原本靠她幫助自己升官發財,可現在不僅還沒升官發財,卻先賠進去了。她完全不考慮當地的經濟狀況,僅憑自己的喜好肆意揮霍。

慈禧太后——劇照

所以,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實度不高,但是所反映出來的內容卻是很真實的。你們覺得呢?

參考文獻:

  1. 孫麗萍,陝勁松《流亡日誌:慈禧在山西的53天》

  2. 《庚子西行紀事》

  3. 《庚子西狩叢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