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交“怪異”全家福,老師以為出了心理問題,寶媽:一場誤會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從嬰幼兒時期對父母無比依賴,到逐步有自己的小心思。

或許這個過渡會突然發生,如果父母沒有在意,沒意識到孩子的變化,就會讓孩子被問題和煩惱所困擾,甚至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好在如今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心理狀態都比較關注,已經能通過孩子的外在表面發現問題。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烏龍事件”。

孩子上交“怪異”全家福,老師以為出了心理問題,寶媽:一場誤會


幼兒園作業,孩子上交“怪異”全家福,老師以為出了心理問題

小天在一所幼兒園做老師,前兩天給小朋友們佈置了“畫全家福”的作業,以此鍛鍊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收到小朋友們的成果之後,小天對這些作品讚賞有加。

她發現,每個小朋友心中對父母都有不一樣的定義,畫出來的形象特別有愛。有個孩子畫的父親特別高大,母親頭髮長長,依靠在父親身邊,同時牽著孩子的手。

但與此同時,在諸多全家福中,一個小朋友上交的“怪異”全家福,也引起了小天的注意。

只見這張全家福上,爸爸、媽媽和孩子脖子上都套著一根很粗的繩子,嚇了小天一跳,整幅畫看起來有些窒息感。

孩子上交“怪異”全家福,老師以為出了心理問題,寶媽:一場誤會

小天想,孩子可能覺得家庭不夠幸福,畢竟畫作是孩子的心理折射。

思慮良久,小天還是決定還是跟孩子的父母溝通一下,於是打電話找到了家長,讓她早早來接孩子放學,方便了解一下家庭情況。

寶媽到了之後,小天就把這幅全家福給她看了,並說明了自己的擔憂。

誰知寶媽看了後非但沒有驚恐,反而還笑著對老師解釋說:“老師,這是一場誤會。上星期我們帶孩子去潛水了,沒想到過了一個星期他依舊記得。”

聽孩子媽媽這麼一說,小天鬆了口氣,仔細一看果真是潛水裝備,才知鬧了烏龍。

儘管如此,但這位老師能有這種意識,也是種負責任的表現,寧可弄錯不可放過。

孩子上交“怪異”全家福,老師以為出了心理問題,寶媽:一場誤會

孩子上交“怪異”全家福,老師以為出了心理問題,寶媽:一場誤會


家長想了解孩子,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覺得迷茫,不瞭解孩子在想什麼,尤其到了某個階段,孩子不願意向父母透露自己的心聲。

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了解孩子的想法。

1、肢體表達

孩子年齡尚小之時,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有時並不能讓家長了解背後的真實意圖。

此時,就可以多關注孩子的肢體表達,這是孩子出自內心的一種本能,能更準確地反映孩子的狀態。

比如有些孩子在一定的年齡段喜歡打啞語,用手錶示自己的想法,畫畫同樣是孩子內心的一種折射,可以多加關注。

2、聽孩子講故事

家長想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學會聆聽,不要嫌棄孩子煩。

多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然後耐心傾聽,孩子講述故事的過程,就是家長了解孩子的過程。

孩子上交“怪異”全家福,老師以為出了心理問題,寶媽:一場誤會

3、多和老師溝通

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家長除了通過從孩子身上探討之外,還可以多和老師溝通。這樣既有便於老師對孩子的管理,也便於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

希望所有小朋友都可以遇到像小天這樣負責任的老師,畢竟在幼兒階段,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和身體成長同等重要。

老師發現孩子心理的問題之後,也一定要第一時間和家長溝通。

作為父母同樣如此,即使把孩子交給了學校,也不代表自身就沒有責任。還是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給他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環境。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