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已統一北方,孫、劉歸順就行,為啥非要分裂國家、生靈塗炭?

長喜1690202815422


我覺得樓主的意思應該是:三國時期紛亂戰事和國家統一的關係。

首先說一個客觀現實:三國時期特別是曹丕時期,三足鼎力,所以戰事不多,但是戰爭規模很大。曹操赤壁之戰後還有徵西涼的戰爭,他事實統一北方時間很短。

因為三國時代已經是三家獨立,而且都是正統,所以他們的戰爭一般不是胡亂發動,而是有長期準備。

三國獨立後,三家戰爭本質是爭正統:曹魏來自漢獻帝,自認是正統。蜀漢劉備是來自漢獻帝衣帶詔,自認正統。孫權是因為你兩家掙正統,所以我稱帝,叫做孫吳。這三家都是一箇中國。

所以這三家的戰爭很正式,沒有民不聊生的事件。民不聊生大量是黃巾之亂後到三國之前,因為沒有正統,大家瘋狂搶東西殺人。只要是正統,一般都不會肆意殺人。

爭正統的特點是:民間安穩。戰爭正式。所以民不聊生不是這個階段的特點。

倒是很多自立為帝的人濫殺無辜,那個時代才是民不聊生。

除了三國,還有爭正統的例子是南北朝。比如遼國和北宋的戰爭本質是爭正統,而不是無謂的搶地盤。雖然法理上遼國是正統,但是北宋做了很多文章比如王道正統之類,劉備就是那個時期地位提升的。其實這種例子史不絕書,今天都能看到。


夢香寒冰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罵王朗一段裡,王朗認為天下是有德者居之,曹操掃平群雄,有大功勞於天下,該做這天下的皇帝,讓諸葛亮不要頑固抵抗,投降過來一起過安生的日子。諸葛亮痛斥王朗的言行違背了人臣之德,最後直接攻擊人身,把王朗給罵死了。

這一段其實王朗與諸葛亮討論的事情,是一個關乎政權正統的問題,就是誰應該來做這天下的皇帝。王朗沿用周代的政治倫理,說“以德配天”,有德者而居之。諸葛亮則認為曹家是漢臣,卻行篡位之事,是德行有虧,不能做皇帝。他們其實都是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解釋自家政權的合法性,王朗說曹家建有大功業,是萬姓推舉出來的皇帝;諸葛亮說漢家福澤綿延,國祚不絕,是從漢獻帝那裡繼承來的皇帝。

正統,這個詞比較玄乎,其實說白了就是統治合法性的問題。統治的合法性,就是要解決如果你來做王,別人為什麼要聽你的招呼的問題。這個合法性有幾個來源,一般來說是有民主選舉、君權神授、社會價值的反射性認同等幾種方式。傳統意義上,中國曆代王朝之所以強調正統,其實強調的就是君權神授體系。皇帝的權力是天神給予的,你敢不聽嗎?歷朝歷代都說是黃帝一脈,百姓而為同一家,善擇國號以明其德。

在劉備時期,就經常把“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的口號掛在嘴邊,這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勢力尋找合法性,甚至諸葛亮出師北伐也是在為蜀漢政權尋找合法性,不然為什麼蜀中民眾要聽從一幫外鄉人的命令呢?

那麼曹操能不能大度一些?只要孫劉兩家維持表面的恭順,大家和氣生財就好,這樣也就不用大動干戈了。從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這根本行不通。曹操不去打他們,他們也會找點事來打曹操,不然他們就沒有辦法說服他們統治區的民眾。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中國的地緣特點也決定了南北分立時間不可能太久,中原板塊的實力在農業經濟為主流的時代過於強大,只要中原安定,南方始終不能成為其對手。而根據禮法,大一統政治,又是正統的必要條件。所以自命正統的王朝皇帝,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就是完成大一統,這樣才能祭祀天地,封禪泰山,青史留名。

何為大一統呢?秦始皇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意即不僅僅是領土方面完成漢地統一,還要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乃至於思想上都完成統一建設。

曹操之所以天下三居其二也不稱帝,可能就是因為在孫劉那裡吃了虧。所以他說如果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意思是如果曹丕有能耐,就學周武王滅商之後,完成大一統再建立新的皇朝吧。可是人心都是肉長的,尤其是居於上位的人,即使你衣食無憂了,可是那些跟隨著你打天下的人可還想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誰不想攀龍附鳳,要個開國元勳噹噹?曹操是實幹家,自己有軍功,還能鎮得住場子;曹丕帶兵的機會少,軍功不顯,如果不立即篡位,把天下名器收歸己有,難保那些將領們不會分化瓦解。

所以,曹丕急匆匆的篡位,其實就是想坐實了曹魏王朝的天下,讓別人沒有挑選,只有這一個可選項。為了使曹魏政權更有合法性,曹丕不僅靈前火速即位,還立即開始了三辭三讓的禪讓流程,證明自己的天下不是搶過來的,自己的皇位是推選出來的。

這可能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而知而行的歷史


常言道,寧為雞首,勿為牛後。只要稍微有一點野心就會算計自己的利益。能夠割州據郡,稱霸一方的人都有他自己的過人之處,這樣的人肯定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明白自己的核心利益在什麼地方,他們做事情之前,都會前後比較自己利益得失,他們的選擇都會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怎麼會輕易的送上門任人宰割?

東漢末年,董卓禍亂朝廷之後,各地軍閥紛紛割州據郡,然後為了擴張地盤,找各種理由四處征戰,經過十五年的征伐,公元205年,挾持漢獻帝的曹操逐步統一北方。這時候天下還有自己獨立武裝的只有馬超、韓遂、張魯、劉璋、劉表、孫權、劉備、公孫淵。等人。面對消滅主要敵人袁紹的戰績,曹操信心大振,按這個節奏,曹操自己都會覺得,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一統天下。

在這個願景之下,稍微休息整頓之後,曹操打算一鼓作氣,率軍南征荊州的劉表,天公作美,曹操還沒有到達荊州,劉表就自己病死,繼承家業的劉表次子劉琮直接投降,曹操大搖大擺的進入荊州,他不僅獲得了荊州的地盤,還有充足的糧草,訓練嫻熟的水軍,歪史猜測這應該給他另外一個錯覺,是不是立刻威嚇孫權,迫使他投降?

果然,曹操立刻調整戰略方向,將兵鋒指向了佔據江東的孫權,沉浸在劉琮不戰而降的錯覺中曹操給孫權寫了一封信: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速賜迴音。”‘

在演義中,曹操將矛頭指向劉備,好一個假虢伐虞,這樣的信無論是誰都要懷疑,因為當時的劉備無尺寸之地,本來寄居的荊州現在歸了曹操,不知道曹操要和孫權共分劉備的什麼土地?難免讓人生疑。而資治通鑑中,就委婉的多,僅僅是說劉琮投降之後,我整治水軍,為的就是和你一起在吳中打獵!

《資治通鑑•卷六十五•漢紀五十七》曹操遺權書曰:“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無論演義還是史書,不管曹操是不是真的有給孫權寫過這樣的信,總之來說,本來曹操劉表之戰突然間變成了曹操孫權之戰。事實上,斷定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的曹操低估了孫權,高估了劉備。這封包藏禍心的信讓江東人心惶惶,恩威並用的措辭讓孫權不得不做出決定,要麼和劉琮一樣投降,要麼和劉備結盟,同曹操大幹一場!


在孫權收到信以後,躊躇不定,正好魯肅一句話指出了孫權的關鍵要害:

肅曰:“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嘆息曰:“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魯肅所說的正是人性的弱點,孫權歸降的後果是好不到哪裡去。孫權也明白這個道理,一旦屈膝投降,恭迎曹操就不可能有好果子吃,面對這樣的局面,只好賭一把,戰場上的事情,鹿死誰手不一定呢。於是主動派人聯合劉備一起抵抗曹操。

那麼,劉備呢。十多年以來一直以漢室宗親的身份打算恢復漢室,和曹操差不多同樣的起點,但是兩人南轅北轍,背道而馳,但是即使這樣,不甘居於人下的他根本不投降曹操,要投降早投降了,何必等到曹操南下,劉備寄居的荊州不戰而降,在長坂又被曹操打的丟盔棄甲,這時候如同喪家之犬。

但是這時候,劉備即使這樣落魄,仍然有自己的信心來抵抗曹操。因為劉備的班底一直在,當初跟隨自己的人馬幾乎沒有損耗,只要有這一班人他就隨時有再起的可能。或許當初青梅煮酒給劉備一劑強心針,讓他堅信自己也是英雄,既然是英雄就不應該寄人籬下委曲求全。所以還是仍然一副打不死的小強的姿態屢敗屢戰,等待命運的垂青!


歪史


東海末年群雄並起,冀州袁紹,徐州呂布,兗州曹操,宛城袁術,益州劉焉,荊州劉表,漢中張魯,西涼馬騰等諸侯割據一方。196年漢獻帝從長安逃亡到洛陽,被曹操迎接回許都,從此開啟了奉天子以令諸侯。

魏武揮鞭:曹操消滅了袁術,呂布。 200年官渡之戰消滅了袁紹。緊接著平定烏桓,曹操最終統一中國北方,劉琮投降曹操之後,曹操應該在荊州水軍的基礎上,苦練水師兩年,再水陸兩路從長江和荊州南方進軍東吳,一鼓作氣可以滅了東吳。 但是208年劉琮投降後,曹操立馬進攻了東吳,犯了不知彼的重大錯誤,以自己佔優勢的步兵和騎兵和東吳優勢的水軍在長江上大戰,曹操為了有利於步兵和騎兵竟然把大船首尾用大鐵鏈緊緊鎖住,結果給對方用火攻創造了很好的機會,結果可想而知。

赤壁之戰,曹操元氣大傷,丟了荊州,需要休養生息,不具備再次大規模用兵的實力,而且西涼馬騰,漢中張魯還沒有平定,曹操後方還是存在各種不穩定因素。

劉備趁勢崛起,圖了荊州,平定西川,漢中強勢崛起,後期孫權智取荊州,算是三國鼎立之勢形成,不容易被打破。


食傷生財


曹操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擊敗袁紹以後,具備了統一北方的實力。

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下在赤壁之戰被孫劉聯軍擊敗,赤壁之戰以後劉備打敗劉璋,攻佔益州,曹操雖然擊敗關中馬超和韓遂等關中聯軍,又打敗漢中張魯,但是漢中最後被劉備攻佔,曹操統一了北方,實力超過孫權和劉備,也無法消滅孫、劉兩方,曹、孫、劉三方鼎立之勢基本形成。孫、劉兩方不歸順曹操原因如下:

1、曹操軍事實力沒有強大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地步,孫、劉兩方也具有一定實力。

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了北方實力最強的袁紹,地方許多軍閥實力派還是不想真心實意歸順曹操,像關中馬超、韓遂,荊州劉表、劉備,江東孫策、孫權等,孫策甚至有乘官渡之戰時機襲擊曹操佔據的許昌的想法,只是被殺身亡計劃落空。

孫堅、孫策、孫權經營江東多年,有一定實力,孫策臨死時還告訴孫權守住這份基業,不會輕易歸順曹操的。劉備始終以興復漢室為已任,參與了董承衣帶詔事件,和曹操鬧翻了,不會輕易歸順曹操的。歷史經驗證明,一定條件下,軍閥實力派之間只有依靠戰爭才能征服管理對方。

2、長江天塹是曹操統一巨大障礙。曹操統一北方,軍事實力尤其騎兵戰鬥力強大,但是水軍實力弱,不善水戰,這也是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之一。而且孫權方面周瑜訓練的水軍戰鬥力較強。曹丕取代漢獻帝以後,也帶兵來到了長江邊上,只能望江興嘆,假如沒有長江阻隔,曹操極有可能會消滅孫權、劉備勢力。

3、孫權、劉備不是等閒之人,都具有很高水平。東漢末年軍閥林立,有的搞的不行只好歸順他方,像張繡在賈詡勸導下歸順了曹操,馬超武藝高強,是一時豪傑,但是政治水平一般,鬧內訌,後來歸順劉備。孫權能識人,善於團結部下,江東集團在孫權領導下團結穩定,孫策說孫權能領導好江東集團,連曹操都稱讚孫權有水平,曹丕也承認彼有人焉,不可圖也。劉備是出色政治家,政績卓著,始終有一批追隨者,而且善於韜光養晦,把握時機,少有大志,意志堅定。孫權和劉備領導治理下的範圍輕易不會歸順曹操的。

4、曹操名義上代表東漢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存在不被地方派認可現象。周瑜曾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諸葛亮也說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當時許多軍閥實力派不認可曹操正統地位,說曹操有篡漢自立的野心,曹操道義上站不住腳,留戀擁護漢室的人自然不會歸順曹操。曹操出身問題就讓一些人詬病,像司馬懿當初存在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而不願意為曹操效力的現象。

5、曹操勢力也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起步時沒有代表東漢朝廷,當時許多地方實力派軍閥都是逐漸發展起來的,有擁護追隨者,做大後很難主動歸順對方,像元末明初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諸多地方勢力一樣,只有靠兵戎相見,分個高低才會有結果。

黃巾起義和董卓之亂以後,東漢朝廷處於名存實亡境界,各地軍閥實力派招兵買馬,互相攻伐,有兵佔地盤就想說的算。曹操在家鄉也是散盡家產,組建軍隊,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在發展過程中,曹操曾遇到過不少次挫折,孫權勢力和劉備勢力也是逐漸發展壯大的,這樣發展起來的軍事地方實力派是很難主動歸順的。

6、曹操當時一些作法存在德𣎴配位現象,讓孫、劉等人找到不歸順理由。曹操是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文學家,對歷史發展貢獻不小,但是曹操領軍隊屠城、盜墓、殺伏皇后等等作法讓當時一些人意見很大,像最初歡迎曹操的張邈等人都反叛了曹操,曹操一些作法不符合封建傳統倫理道德標準,這也為孫、劉等人不歸順曹操提供了理論依據。


大白白野


得民心者得天下,三國時期,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軍閥割據、群雄逐鹿,曹操在征戰中逐漸統一北方大部分區域,孫權繼承父兄基業雄居江東,劉備在借得荊州後,又取得益州、漢中,建立蜀漢政權!三國鼎立時期,整個天下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對峙局面!如問題所說,孫、劉如果歸順,天下就會前進入太平,生靈也免遭塗炭,但這也是不現實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管是孫劉還是曹魏來說,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的基業,都想著統一全國,建立不朽功業!並且,魏蜀吳每一個都想打敗其他兩方,造成一統中原,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存在分裂國家的說法,而是都不承認對方入主中原的合法性,都覺得自己有資格有能力平定天下!

對於三方來說,任何一方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一個家族的利益,而是一個集團的利益,這個集團牽扯了很多的世家、很多的派系,每個依附其下人或家族或者派系都有這樣那樣的政治目的和利益瓜葛!即使孫權和劉備願意投降曹操,以結束紛爭,使天下民眾免遭塗炭,依附於他們的世家、小團體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並不一定願意,還會出現其他李備、王權式的人物!

對於三方的首領來說,沒有那一個願意做一個投降的人,都想做雄霸天下的霸主,投降意味著失去現有的一切,成為別人案板上的肉!對於依附於三方的人來說,也不願意,利益如何劃分?蛋糕就那麼大,如何能讓大家都滿意?

亂世當需英雄人物當需武力來平定,從歷史的進程和社會的變革進步來看,有種客觀的規律,沒有那一個亂世,是大家坐下來談談,你好我好大家好,縱觀人類世界史,其實就是一部爭鬥史,在爭鬥中進步和改革,革除弊端,沒有妥協和談判的餘地,而是直到一方滅掉另一方或者另外幾方,再建立新的王朝新的秩序。

所以,孫劉不可能投降,換做任何人也不會,除非被打敗或消滅,而且,這個不是分裂國家,而是三方都想打敗另外兩方,一統天下!


小任談史


赤壁戰鬥後,曹操回到北方以調整其策略,並在他周圍使用了一些分裂勢力。 他擊敗了馬超,並建立了關龍地區。 此時,劉備已經佔領了蜀國土地,並正在積極計劃向北發展。 因此,夾在曹操和劉備之間的漢中成為了雙方的目標。 漢中戰役可以說是劉備集團生死戰中的關鍵戰役,也是曹操統一世界的最後機會!

漢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它是秦,龍和蜀的主要喉嚨。 如果曹操要在蜀國土地上定居,他必須攻佔漢中,而劉備要想北下就必須贏得漢中,這樣他才能進入關中地區。 依靠自己的強大實力,曹操首先在漢中使用了士兵。 建安三年三月20日,他率十萬大軍征服漢中。

那時,張露與漢中分居。 他的士兵軟弱無力,無法抵抗曹操的軍隊。 到今年11月,張露帶領其餘人投降。 僅僅半年,曹操就完全佔領了漢中。 那劉備為什麼不帶頭? 事實證明,此時劉備和孫權在荊州問題上存在衝突,幾乎會面,因此拖延了奪取漢中的計劃。

當劉備和孫權完成和約時,張露被擊敗並逃往巴西。 劉備很快“派黃泉來歡迎張璐,而張璐已降臨曹公。” 消息傳來蜀有大地震,因為曹操可能進軍蜀。 但是,此時曹操犯了一個錯誤。 他拒絕了劉X和司馬遜的提議繼續前進。

曹操北撤離後,劉備集團進行了內部討論。 人們一致認為,為了保留蜀國土地,漢中必須被沒收。 法正分析說:“今天的戰略和戰略是無敵國家的指揮官。在克的那天,廣農吉谷,觀看戰爭,可以推翻敵人,尊敬王室,可以吃雍,梁,拓寬領土 “ [H]建安22年後,劉備在宜州立足,首先派遣馬超和張Zhang來,這對我很重要。” 第二年,劉備和夏厚遠陷入了對峙。 劉備把這本書修整給諸葛亮,並請蜀派兵,諸葛亮自然不敢輕忽,立即派出了數萬支援兵。

這時,劉備在法政的建議下改變了自己的策略,迴避事實,定軍山之戰爆發了。 在這場戰鬥中,退伍軍人黃忠將曹軍,夏厚元將軍斬首,並破壞了曹軍。在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率領一支大軍協助他。 儘管曹軍此時人數眾多,但士氣低落。 劉備充滿信心地說:“儘管曹公來了,但我無能為力,我一定要有漢川。” [H]劉備調整了部署,堅持危險而不參加戰鬥,曹操無奈。 曹軍人口眾多,自然對穀物和牧草有大量需求,但漢中的地形複雜,穀物和牧草的運輸非常困難。 同時,劉備也出兵攻打曹操的飲食路,致使曹俊兵無鬥志。 最後,曹操不得不於今年5月從漢中撤離。 漢中戰役奠定了蜀漢政權的基礎,也宣告了曹操統一夢想的破滅。 七個月後,曹操在洛陽死於疾病。


西域小夥講歷史


孫、劉兩家不認為自己是在分裂國家!天下大亂、兵戈四起只是重新建立穩定秩序的必要行為。

孫權、劉禪在曹操統一北方,成為當時最大的地方政權時,為什麼不認同他是新的天下之主呢,有兩點:

其一、還不到投降的地步,自身利益難以割捨。

其二、不認同,不服氣。為什麼你曹操和蜀國/吳國不歸順於我,讓我做這天下共主之皇帝!

彼時曹操勢力確實是三家最大的那一家,但還沒有到完全沒能力掰腕子的地步。不打上一打,怎麼可能!

其實後來,諸葛亮北伐失敗身死,鄧艾大軍壓境,蜀國立馬很乾脆的投了;吳國一直認為自己地利優勢被晉滅國。

但是按道理講,如果某一勢力為了自身利益禍國殃民、生靈塗炭必定失道寡助,人人喊打的。為什麼蜀國、吳國仍然還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負的能臣志士誓死追隨呢?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人對國家和天下的認知。

孫吳兩家有足夠的人心資本

清代顧炎武先生就曾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今人講國家,有國才有家;古人講天下,修身、治國、平天下!我們和古代人的認知是有不同的,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即為天下,古時多個諸侯國組合為天下。漢朝國力、能力可以治理時,你為天下之主;國力衰落、大權旁落時,各諸侯國有能者居之,成為新的天下之主!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

1、 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人為認為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漢賊,是竊國大盜!你實力再強、勢力再大我們也堅決不屈服於你,一定要推翻你,還朝與劉,天下歸於正統!

2、 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會認為,我自己有能力、有德行、有一幫當今賢臣良將擁護我為新的天下之主,憑什麼天下就是你曹操的!

三國後期,曹操逐漸統一北方,僅存蜀國、吳國兩地。諸葛在世時仍在秉承“匡扶漢室,統一天下”的建國理念堅持北伐,一直耗盡最後一口氣,死在北伐途中。諸葛亮剛剛去世,鄧艾大軍兵臨城下,蜀國內部開始大面積出現投降曹操的聲音,最著名而且最終勸說後主劉禪的就是那位譙周:

“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今若入吳,固當臣服。且政理不殊,則大能吞小,此數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則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且若欲奔南則當早為之計然後可果今大敵以近禍敗將及群小之心無一可保恐發足之日其變不測/何至南之有乎”

你看看,勸降都是如此高水準!句句為劉禪自身利益考慮、字字為蜀地君臣人民思量,其實,以譙周為代表的士大夫階級,從沒有認為氣數盡後,投降其他更能代表天下的強國有什麼恥辱的,這是理所當然的。

有這兩點原因,讓孫劉不願投降和有了不投降的人心資本。


信步五千年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的《品三國》中曾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亂世出梟雄、英雄和姦雄。這就像是一個群龍無首的班級一樣,老師的話不管用,誰都想去當個班長管理班級,但是一堆同齡人在一塊,自然是誰也不肯服誰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劉備和孫權就是一個班級裡最出色的三個學生,這個時候雖然曹操最厲害,但是想要當班長,劉備和孫權自然不會願意。大家都在一個班裡,憑啥就是你呢?

我們都知道,在東漢末年的這個混亂的班級中,第一任明義上班長是董卓,第二任名義上的班長是袁紹,第三任便是我們稱為“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了。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大敗袁紹,自此成就了他中原霸主的地位,而此時的劉備還在流浪,孫權則是年少新立,勢力不穩。在這樣的情況下,按理說這天下已經有超過一半都落入到了曹操的手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和孫權為啥不投降,而是要分裂呢?

其實,這兩位兄弟也是身不由己呀。

劉備和孫權則是出來混的,也帶了一幫的弟兄,辛辛苦苦的拿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地盤,自己要為兄弟們負責啊。在這樣成王敗寇的格局下,劉備和孫權不得不與曹操對立,一是為了自己和跟隨自己的人活命,二是為了尋找機會看能否統一天下。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能笑到最後的還說不定的不是。

許多複雜的因素集合在一起,註定了劉備和孫權不會向曹操投降,畢竟,無論是誰,都不想做待宰的羔羊啊。


歷史消消樂


每個人都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他們的想法也確實是一樣的,那就是以我為主,由我來匡扶漢室,進而取代漢室。

天下我有,是每個人心中的終夢想。沒有人願意當安樂公、山陽公,除非是被迫無奈。而要達到天下我有的目的,除了戰爭別無它法,這就是戰爭的最原始動力。所以,只有被打垮,不會有自動投降的情況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