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都是什麼?

新大風歌


農村的俗語是農村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這些從上一輩人流傳下來的話,不會在意修辭和美感,更多的是接地氣的描述前人的經驗。

這句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在農村老人家口中唸叨的還是挺多的。

我們來分別看一下它都是什麼意思。

“人老兩年砍”

“人老兩年砍”中的“兩年”主要指的是“73歲”和“84歲”。

老年人對這兩個數字都是比較敏感的,也是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

在查資料的時候我發現,原來這個看上去迷信的說法背後其實還和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有關,一個是春秋戰國的“聖人”孔子,一個是戰國時期的“亞聖”孟子。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病逝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七十三虛歲;孟子出生於公元前372年,病逝於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四虛歲。

正因為兩位的影響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連兩位聖人在這兩年都沒有扛過去,於是“人老兩年砍”這句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人們也更傾向於把73歲和84歲這兩個數字稱為不吉利之年。

俗語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在這兩個歲數不需要叫閻王,它自己就會到了。農村人經常在過73歲或者84歲的時候,都會提前把74和85歲的生日過了。

“暗九大關口”

“暗九”不是90歲的意思,而是指9的倍數。

當遇到54,72等這樣的年齡時,需要非常小心,因為老人認為在這些暗九的年齡中比較容易發生一些疾病或者意外。我們也聽過這樣的一個詞叫“九九歸一”,而且9是奇數中最大的數字,所以很多老人都非常忌諱。

總結

孔子和孟子雖說是我們口中的聖人,但是他們也是普通人,所以生老病死也是不受任何控制的。

過去有人說人的身體機能都是11年為一個循環,在60歲之後老人的身體機能就會開始下降,身體也會跟著出現一些小毛病。

剛好73歲和84歲時循環的末尾,也是身體出現問題的高峰期,所以老人們在這個時候應該格外的注意自己的身體。

很多農村的俗語並沒有什麼科學的證明,但是這些卻也都是幾輩人總結出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把它當做警示,在“兩坎”的時候注意一下,總沒有什麼壞處。


早安讀書


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暗九是啥意思?人上了年歲有了閱歷,這意思易懂了,年輕人少閱歷就不易明。

過去人到六十歲方稱有壽,六十為初壽,八十為中壽,一百為上壽。有壽才可稱老。人不滿六十不稱壽不說老。人老就是指活滿花甲之後。過去有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舊時人的平均壽命不長,能活過七十的不多。俗語有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原因是古時兩大名人,孔子孟子,一個活了七十三歲,一個活了八十四歲,後人便以這兩人的壽數為“兩年坎”來忌。即人老之後,要特別小心防範七十三歲,八十四歲,這成了人生兩道坎,成了心理負擔,樂觀者易過,憂愁者就真的難邁這兩坎了。

暗九實指九的倍數,十八,二十七,三十六,四十五,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九十,九十九,百零八等都是。這裡暗九應是指六九之後,之前不算,嚴格說是七九之後,才是人壽大關口。人生忌滿,九之後是十為滿。所以人老後總有心理負擔,怕九忌滿,既怕暗九大關,也怕明九關。如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這些九都會給老人帶來心理負擔的,有的做壽,就避九忌十,而大做出一。人要樂觀豁達,不應有太多憂愁,心理負擔為好。


樹德漢碩


人老以後,會面臨兩個年齡的坎,一個就是73,另外一個就是84,古話說“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就是人活到這兩個年齡段,很容易就歸西了,而暗九是9的倍數,9-18-27-36-54-63-72-81所,所以在54-63-72-81這幾個時間點,是比較難過的時間點。

以前的農村為什麼會相信這句話呢!首先這也是一個數據的統計和總結,以前的老百姓沒有像現在有電腦那麼發達,他們採集數據一般都是從周圍的人來統計,以前的老百姓,因為醫學比較落後,人生病之後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很容易就死亡,人步入50歲之後,出現的疾病就會越來越多,以前沒有發現出的疾病,在50歲之後就開始爆發出來。

以前因為身體的系統調理比較好,但是人老以後,身體調節能力就越來越差,很多潛伏的疾病就凸顯出來,而以前的人主要是以中藥為主,當出現疾病的時候才開始吃藥,而以前都是因為做工比較勞累,沒有養生的說法,而中藥是以調理為主,沒有像西藥壓制那麼快,所以也導致了人病之後,中藥還沒有調理過來,人已經去了,所以死亡率會比較高的原因。

以前的人不重視看病,而且也沒有錢看病,總覺得熬一熬就會過去了,直到現在,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以這種方式來治療自己的感冒,但是人老以後,很多不及時治療,就容易病情加重,最後損傷更加的大,所以以前的死亡率會那麼高,就是醫學水平比較差,人沒有錢治療,而且以前的人,不注意洗澡,特別是老人,行動不方便,虧沒有洗澡,但是這樣引發疾病就會越來越多。

以前的老人一般在60—75離去,現在出現100歲的也不少,廣西的巴馬長壽村,100歲還下地幹活,而且還特別麻溜,就是因為他們水源,還有他們生活特別的規律,而且實物都是野生的多,都是自己供應的,所以激素不存在。


對於上面的農村俗語,是以前老百姓的一個生活總計,在現在看來是不準確的,而且還特別的荒唐,但是人老之後,人可能都有離去的可能,就像足月的胎兒以後,隨時都有可能出生一樣,而老人也有可能在睡覺以後,再也沒有醒過來,也有可能摔一下就沒有了,有時候生命特別的頑強,也有特別脆弱的時候,有時候不信天,但是又感覺特別準確。


藝跡三農人


以前老人們農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說農村諺語,那我們今天瞭解一下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首先我們先說兩年坎指的是什麼,兩年坎指的是我們的兩個歲數,那暗九指的是什麼那,有的農村大一點的老農民把暗九的意思是說年齡九的倍數,比如27,36,45,54,63,72,81,等等但是這麼老人為什麼害怕暗九那,因為九是數字中最大的奇數,在古代九是代表身份都是最大的,所以每到關係九倍數的年齡後,老人們都非常在意的,必須要小心謹慎,萬不可大意?



農民小剛


古代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啥意思?什麼是“暗九”?

老年人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不管是飲食方式、還是生活作息等,都不能和年輕人相比,若是一個老年人還想學著年輕人泡吧熬夜,那麼最後遭罪的還是他自己的身體。而當你步入老年的門檻時也就意味著你的身體隨時會出現各種毛病,所以活著的每一天都是上帝贈與你的。

在我們古代,關於老年人有這麼一句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啥意思呢?老人們不妨留意。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抽象,大概的意思是老年人要注意晚年時的兩個歲數,另外還要注意暗九的每個關口。接下來老吳就為大家解析一下老人家在哪兩年會遇到坎坷,暗九指的又是什麼。

孔孟之道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心,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在邊遠的農村,只要說到孔子和孟子這兩個偉人,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他們的仁義之道,而事實上很早中國的老百姓也是尊奉著孔孟之道,為人處世都是很仁義的。

而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這兩個年齡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算是比較高壽的年齡,所以很多農村人便將這兩個年齡作為每個老年人的坎,當處於這兩個年齡的時候,很多人在一整年做事都會非常小心,生怕自己活不過這個特殊的年齡,若是能夠順利的活過73歲和84歲,那麼便成為別人眼中的有福之人,連閻王爺都捨不得來收的人。

而暗九指的不是尾數為九的歲數,而是指九的倍數,若是你步入老年後,遇到了54、63、72等這樣的年齡時,同樣也要非常小心,古人忌諱奇數,認為在這些暗九的年齡時,比較容易發生一些疾病或者意外。

很多人認為這個說法完全是封建迷信,其實從我們現在的醫學角度來分析的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的身體是有周期的,年輕人的身體不管怎麼折騰都比較少生病,而老人家就算每天都早睡晚起照樣會出現一些小毛病,這就是人的生理規律。

而醫學家發現步入老年後,特別是在60歲之後,人的身體差不多每11年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到了73歲和84歲剛好是疾病的高峰期。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給老家人過大壽,每過一年的大壽就代表著老人家又陪伴著我們一年,通過這種方式來紀念彼此相伴的時光,同時也希望老人家能夠更加長壽。

其實不僅是這些特定的年齡需要注意,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健康和平安。








西貝二哥走鄉村


我是一個山區人,對於“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這句話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因為在我們皖西大別山區有很多人都相信這樣一句話,特別是老人,經常會掛在嘴邊,那麼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先來說說前半句話:人老兩年坎

人老兩年坎什麼意思呢?我把這句話在說的直白點吧,在我們山老人們又經常說這樣一句話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所謂的兩道坎,就是指老人在73歲和84歲這兩年要格外注意,這兩個歲數,是老人極容易去世的年紀,山區農村自古以來,很多老人都是在這兩個年紀去世的,所以就有這樣一種說法。

像我們山區很多老人到了73歲的時候就會格外留意,有些老人甚至提前把自己身前縫製的老衣拿出來曬曬,生怕自己過世了,子女還找不到老衣,只要過了這個歲數,他們就相對輕鬆一點,輸了一口氣,就等著下一個坎,84歲,如果84歲以後依然健在,那麼他們也就真的看開了,也就認為這輩子已經活的夠了。

暗九大關口是什麼意思呢?

9這個數字一直是比較神秘的一個數字,自古以來就如此,有人說這個數字暗藏很多命理玄機,所以古人格外重視這個數字。那麼什麼是暗九呢?暗九一般來說是指9的倍數,也就是一個人在18歲、21歲、27歲、36歲、81歲、99歲等這種逢九的倍數的年紀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因為這些歲數的時候容易遭受變故,要目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要不就是容易大禍臨頭,所以古人就有了這樣一句話,意思是提醒人們處在這樣的年紀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


作為一個山區農村人,雖然不迷信,但是有很多事情確實用科學難以解釋,我個人認為對於這句話來說,是一個善意的提醒,對於每個人而言,我們都應該有所畏懼,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迷信這句話,但是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善意的提醒。


醉美皖西大別山


記得爺爺說過,老人最不好過得就是73歲,84歲,這就是所謂的“兩年坎”吧。一般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是在這樣的年齡附近去世的。據說孔子和孟子分別是73歲和84歲去世的。大多數老人都十分忌諱這兩個歲數。

“暗九”是什麼意思呢?中國人在生活中有時候會很刻意的避免單數,無論是吃飯點菜還是別的,都追求好事成雙。而九是個位數中最大的單數,老人們十分忌諱9的倍數的歲數,如果說在九的倍數那年歲平安度過就算是度過了一個難關。




農村妞兒小慧


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都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來說說“人老兩年坎”。

所謂的“兩年坎”是指“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因為,在民間有一種說法:許多人不是死在七十三歲那一年,便是死在八十四歲那一年。因此,便有了“人老兩年坎”的說法。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可能說的更形象一些,那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那麼,這種說法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兩位聖人,那就是孔子和孟子。孔子和孟子在當時那個年代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兩位“聖人”,他們倆的一言一行,乃至生辰八字都會對社會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因此,整個社會對於他們倆都推崇備至。因孔子死亡時的虛歲年齡是七十三歲;而孟子死亡時的虛歲年齡是八十四歲。所以,人們便以為連聖人都無法“逾越”的年齡坎兒,普通人還怎麼能夠“逾越”呢?於是,便有了“七十三”與“八十四”的說法。

其實,真實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有醫學專家做過統計,老年人在“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時的死亡率與其它年齡段的死亡率相比,並沒有什麼差別,其統計結果基本上來說是相當的。因此,這種說法完全沒有任何科學道理,是不能相信的。

接下來說說“暗九”。

所謂的“暗九”是指“九”、“十八”、“二十七”。。。“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之類的年齡段,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這個年齡段、尤其是“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這個年齡段的人容易死亡。其實,這也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無稽之談。據醫學專家統計,在某一個年份也許七十歲的老人會死亡的多一些;而有的年份可能七十四歲的老人會死亡的多一些。而這些年齡段都不在“暗九”之列,因此說,這種說法都是唯心主義的論調。切莫相信。

綜上所述,無論是“兩個坎”也好,還是“暗九”也好,都是唯心的,都沒有任何依據可以作為佐證,因此,是不能相信的。作為現代人來說,還是應當相信科學,時時處處用科學的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把“非科學”的東西徹底擯棄為好。


老胡說三農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溝溝坎坎過不去,過去農村人一直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是什麼意思呢?兩年坎就是分別指七十三和八十四,如果老人能夠順利度過這兩個年坎,那麼他就能繼續往下走。

但是事實上,農村很多老人就是倒在這兩個年坎之下,七十三和八十四,這兩個數字的出處又是哪裡來的呢?這兩個數字出自於中國古代兩位聖人,孔子是七十三歲駕鶴西遊,而孟子歸天時正好是八十四歲。聖人尚且這樣,何況是普通百姓,於是後來人們就把這兩個數字定為年坎。

在舊時農村,老人只要到了七十三或者八十四歲前夕,兒女們就會特別緊張,也許這就是傳統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兒女們會把老人看得好好的,有一點小問題就得帶他到醫院去進行檢查,分班輪流,一天二十四小時守著。

如果是過了一道坎,全家人會高高興興吃一頓,老人也會特別開心。其實年坎只是老人心理上的一種安慰,真的閻王爺如果想帶你走,什麼時間都可以,閻王爺哪裡管你什麼年坎不年坎的。

那“暗九”又是什麼意思呢?暗九大關口也是指一些坎,不過這是九的倍數,比如27、36、81等等。中國對於九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可能是因為它是自然數中最大的一個吧。能夠順利過九的倍數這道關口,人也就意味平安過了這一關。

但是這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其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為什麼很多人老人會倒在73、84的前面,這其實真的是一種巧合,舊時農村人均壽命本來就不高,能活到73、84已經是高壽中的高壽了,不比現在已經是常事。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過去,只要過了七十歲,人可能隨時會駕鶴西遊,所以73、84走路的並不稀奇。只是因為中國人太重視孔孟兩位聖人,這兩位聖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於他們的去世年齡都深深的影響著後世。

也許,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至於暗九大關口,也是人們心理上的一種正常反映,說白了也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總覺得凡事遇九是一個關,過關即是福,不僅是年齡上講究九的倍數,生活中的一些詞語也暗含著這種意味。什麼九九歸一,九死一生、九天九地呀等等。

當然對於現代人來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現在農村人均壽命普遍超過了七十歲,百歲以上的老人越來越多。生活水平提高了,醫療水平提高了,人們的健康水平也提高了。得了病能夠得到及時醫治,讓所謂的七十三,八十四兩道年坎變成了歷史。

而暗九大關口更是已經被大眾快要忘記了,但是作為俗語文化的一部分,我們還是要去了解它。因為只有瞭解,才能深刻體會到過去農村人對於健康的渴望和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才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


小小嬴政


古代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啥意思?什麼是“暗九”?

老年人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不管是飲食方式、還是生活作息等,都不能和年輕人相比,若是一個老年人還想學著年輕人泡吧熬夜,那麼最後遭罪的還是他自己的身體。而當你步入老年的門檻時也就意味著你的身體隨時會出現各種毛病,所以活著的每一天都是上帝贈與你的。

在我們古代,關於老年人有這麼一句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啥意思呢?老人們不妨留意。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抽象,大概的意思是老年人要注意晚年時的兩個歲數,另外還要注意暗九的每個關口。接下來阿義就為大家解析一下老人家在哪兩年會遇到坎坷,暗九指的又是什麼。

孔孟之道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心,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在邊遠的農村,只要說到孔子和孟子這兩個偉人,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他們的仁義之道,而事實上很早中國的老百姓也是尊奉著孔孟之道,為人處世都是很仁義的。

而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這兩個年齡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算是比較高壽的年齡,所以很多農村人便將這兩個年齡作為每個老年人的坎,當處於這兩個年齡的時候,很多人在一整年做事都會非常小心,生怕自己活不過這個特殊的年齡,若是能夠順利的活過73歲和84歲,那麼便成為別人眼中的有福之人,連閻王爺都捨不得來收的人。

而暗九指的不是尾數為九的歲數,而是指九的倍數,若是你步入老年後,遇到了54、63、72等這樣的年齡時,同樣也要非常小心,古人忌諱奇數,認為在這些暗九的年齡時,比較容易發生一些疾病或者意外。

很多人認為這個說法完全是封建迷信,其實從我們現在的醫學角度來分析的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的身體是有周期的,年輕人的身體不管怎麼折騰都比較少生病,而老人家就算每天都早睡晚起照樣會出現一些小毛病,這就是人的生理規律。

而醫學家發現步入老年後,特別是在60歲之後,人的身體差不多每11年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到了73歲和84歲剛好是疾病的高峰期。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給老家人過大壽,每過一年的大壽就代表著老人家又陪伴著我們一年,通過這種方式來紀念彼此相伴的時光,同時也希望老人家能夠更加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