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流傳一個段子:三千塊僱不來農民工,三千塊你只能僱一個大學生,你怎麼看這個段子?

宵緣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多:

①我國從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學歷越來越高,水漲船高的推動公司招人門檻的提升,過去只用中專生、大專生做的工作,現在基本都要求本科學歷。公司用人成本越來越高,利潤的壓縮導致公司不會給大學生太高的工資,導致三千塊錢就能僱一個大學生。

②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紅利逐步削減,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用工成本越來越高,農民工的工資也跟著上漲,導致三千塊僱不來農民工。


但這個現象的出現不是說學習無用、學歷無用,進入社會工作之後,學歷、起點的影響會越來越淡,更多的是看你持續學習的能力和工作的能力。


三千塊僱不來一個農民工,但農民工乾的是重體力活,這個工作不可能幹一輩子,而且,年輕的時候消耗越多,年老的時候就需要越多的錢和生命來彌補年輕時對身體的過渡性消耗。

不論一個月多少工資,農民工基本上是沒有節假日的,天天連軸轉才賺到這些錢。

三千塊錢只能僱一個大學生,但這是大學生的起步工資,而且一般剛畢業的大學生乾的都是最最基礎的事務性工作,體現不出他的能力和學識。大學生最初的職場時光是最累的,但也是進步和提升最快的,也許三年,這個大學生就能達到月薪一萬甚至更高。並且,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經過在職場上的歷練之後,這些技能會幻化成大學生自身的工作能力,隨著時間和歲月的積累,他的工作能力只會越來越強,而不會像農民工一樣,越老越不吃香。


這個段子乍一聽是有道理的,但不能深究,稍微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其中很多漏洞。因此,一方面,我們在生活中不能喪失獨立思考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聽誰說句話、在網上看個段子,就認為他們說的都是對的。另一方面,就這個段子而言,學歷、起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我們需要持續的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這樣你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未來。


成長的小泥巴


三千塊錢請不到農民工,三千塊只能請個大學生,這是去年招工的行情。在長沙一個月嫂月薪六七千。裝修建築工二三百元一天。酒店服務員醜女一個月包吃住至少四千。現在不是講文憑的時代,(當然去機關事業單位文憑越高越吃香)到企業大學生眼高手低,並不受待見。


老來得易


農民工與大學生不是一個層次,基本沒有可比性。農民工處於工作第一線,什麼活都幹,帶有危險性質的,髒活,累活農民工都幹,並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及技術含量,工資高點正常,而且他們工作地點,性質,季節也不同,工作環境相對較差,各種保障缺失,工資水平也不穩定,處於有活就幹,無活閒著再找活幹的狀態。而大學生就不一樣了,農民工能幹的工作大學生不一定幹得了,而大學生所幹的事業農民工也未必懂,並且,大學生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以及各項保障待遇會正規完善,這點農民工就辦不到。另外,大學生大都幹些技術含量高的工作,比如製作工作規劃,檢查驗收工程質量,看圖紙,技術指導以及人事管理等,是管理者,而農民工大都是生產第一線,雖然其中也有懂技術會管理的農民工,但決對是少數,所以,廣大的農民工是被管理者,孟子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農民工工資高於大學生是正常現象,也是表面現象。實際上,綜合考量,大學生的總體收入是遠高於普通農民工的。


草沾


這個段子不一定是調侃,有它的現實依據。

第一,現在的農民工大多都是體能與技能的複合式人力資源。

與以往過去的那種搬搬磚,剷剷土,看看大門等簡單技能性勞動相比,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具有更高的技能性和體能要求。如,我們常見的家裝中的鋪地磚,日工資大都在1000元左右,即使是除去正常的休息日,月工資也已經達到了2萬多元。還有很多與此工種相類似的工作,工資都超過了1萬元。如此高的工資,一個應屆畢業生是不可能與之相比的。

第二,大多數應屆畢業生所具備的知識、技能、經驗,還談不上較好的價值創造,而農民工所從事的工作崗位,所創造的價值都遠高於應屆的大學畢業生。

第三,農民工的稀缺性,決定了其薪酬會遠遠高於應屆生。雖然科技的發達,使很多體力勞動崗位被機械和智能機器所取代,但從目前企業的用工情況看,吃苦耐勞性的崗位仍然佔據了超過30%以上的用工量。然而現在我們超過80%的用工供應是應屆大學生。這就註定了農民工的高薪酬。

另外農民工的勤勞,善良,誠實品德,也吸引著企業使用更多的農民工。所有這些都表明,農民工的薪酬高於應屆畢業生的薪酬,將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孟廣橋說人力資源


這不是段子,這是事實。且讓我慢慢道來(地址海南海口)!

前段時間,家裡裝修,我也時常請過農民工,當初價格也真的是嚇我一跳,包天三至四百,包工當然算起來也差不多。他們說這是市場價,我也真去了解了,無論是建築工地還是臨時僱工,的確是市場價。按海口的平衡收入水平,看上去感覺工價是高了。通過了解,他們基本上都異口同聲說道“那得養家餬口呀”!是啊!農民工出來幹活,他們的家庭狀況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顧,異地打工吃喝拉撒住都得花錢,異地來回奔波都得花費,如果工資少了真的是難以接受。相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工資收入基本上是一個人開支,正所謂一人飽全家飽的狀況,因此,工資低點貌似也可以接受。如果已是成家或家裡需要照顧的大學生,工資低了當然是不行的。


改輛床車去旅行


大家好!我是湘西九哥,針對題主這個問題,說說個人的觀點:

一、是段子,也是真實情況;

二、是對那些不學無術的所謂大學生真實寫照;

三、是對那些無硬本事卻心高氣傲的所謂大學生無情嘲諷;

四、學歷只不過起到敲門磚作用,硬實力卻永遠是核心竟爭力。


湘西九哥自媒體


謝謝提問。這是模糊概念。所謂模糊概念,是指這一概念的外延,具有不確定性,或者說,概念的外延不清晰,是模糊的。本段子中所提及的,3000元錢僱不來農民,只能僱個大學生。其中,僱這一概念,就是模糊的。我們知道,僱,就是自己出錢,找人為自己做事,或幹活。而在本段子中,只說3000元錢僱人,也沒交待僱了人,做什麼事,或幹什麼活。再說,要論時間的話,也沒提僱用多長時間。顯然,段子裡即沒說做什麼事,又沒提僱多長時間,自然就無法計算,被僱人的勞動報酬。因此,至於3000元能僱誰的問題,無從評論。所以說,這是模糊概念。愚見,望笑納。


笑誹


不論是大學生,還是農民工,都是一個勞動者,僱主花錢購買的是你的勞動,不是你的學歷、年齡、顏值。現今社會上有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往往盯得是別人的所得,而忽略了別人勞動的艱辛。個人感覺,應該拋棄不勞而獲、少勞多獲思維,你對別人、對社會的作用多大,別人、社會才會給你多少回報,不論是什麼人,你必須努力讓自己對別人、對社會有用,只要別人、社會需要你,你一定會有價值,有用的程度越高,價值越大。


養中蜂栽蘋果的黑哥


說這種話的人是屎💩吃多了被屎💩衝昏了頭腦,農民工也是從學徒做起的,也是從低待遇做起的,並且農民工在日常工作中每年都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或者學習跨界技能,就是做小工也是要在工作中不斷的提高技巧性和熟練程度的,光有一身力氣是沒屁用的,我還是希望我的後代所有的人都做大學生,要是嫌待遇差可以再考研究生,要是待遇再不好那就多工作幾年等有了工作經驗待遇自然會提高,就算是自主創業或做個體戶也比沒文化的人學東西快!


wu農民工


說明大學生太多了,不值錢了。實際上,由於擴大了錄取率,導致大學生人數很多,這樣就使得大學生的平均能力下降,一些大學生的能力的確是不行的。但他又上過大學,還放不下身份,不願意去從事體力勞動。更導致體力勞動者人數減少,價值升高。所以,即使社會再前進幾百年,也不能讓大學生的錄取率一味地升高,必須永遠保持一定的梯度,才能使社會人力資源供給均衡。如果大學生的錄取率一直持續上漲,那麼大學生就價值下降,直至將來沒有價值。為了區分人的不同能力,社會還得尋找新的劃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