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果得了天下,漢獻帝如果還活著,劉備會擁立他嗎?

kurenai


個人認為,如果劉備真的統一天下,而漢獻帝還在的話,劉備不會也不能交回權柄,擁立漢獻帝。

一、劉備有野心,自己不願意

劉備是志在天下的梟雄,小時候就曾經說過“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這樣的話。劉備一直以“匡扶漢室”為政治口號,但真到了那麼一天,他絕不會像周公一樣,還政於天子。歷史的事實也證明,漢獻帝禪讓之後,劉備即便三分天下只得其一,也很快稱帝了。指望這樣的人擁立漢獻帝,是不大可能的。

二、宗親身份,輿論壓力小

劉備的宗親身份是一個絕好的護身符。雖然當時散落在各地的劉氏子弟多了去了,漢室宗親這個稱號在前期沒什麼含金量,但如果劉備真能統一天下,那這個身份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當時人心還是向漢的,如果是曹操、曹丕這樣的權臣篡漢,那麼朝野輿論的反對聲音會相當大。而如果是宗親,那就是皇家內部的事情,加上劉備平定亂世的威望,真要走出那一步,各方面壓力都會小很多。

三、劉備手下臣子不同意

即便劉備本人同意擁立漢獻帝,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們也不會答應。那些重臣們,不僅僅是代表個人,還代表著他們背後的家族與利益集團。如果劉備交還權柄,那麼這些勢力多年的投資幾乎都是打了水漂,這是不可接受的。在歷史上,劉備無論是進位漢中王,還是建立蜀漢,背後都有這些利益集團推動的影子。

由此可見,如果劉備真的得到天下,無論從他的個人野心,還是從他手下各方勢力的利益訴求來說,劉備都不可能再去擁立漢獻帝。


歷史步行街


如果劉備得了天下,在漢獻帝有用時才會被劉備擁護,在妨礙劉備時就漢獻帝應該會在適當的時候病逝。

劉備的野心

劉備的野心最好的體現就在於劉封、劉禪得名字,封禪。如果在劉備還沒有取得天下的時候漢獻帝若是在劉備手中,那麼劉備必然會非常的擁戴漢獻帝,但是漢獻帝的處境及待遇肯定不如在曹操處。

劉備從發展開始一直就沒想過要救漢獻帝,而且一路走來劉備只在意自己的生死,並不在乎他人是否存活。幾次的拋妻棄子、扔下部將自己逃命而走。

漢獻帝若是在劉備手中,漢獻帝活不到統一

漢獻帝在三國時期就是一個招牌,在一些人才都迷茫不知道怎麼選擇主君時把漢獻帝的名號往前一擺,那麼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效忠。再者就是還有一些地方的小股勢力是支持漢獻帝的,這些人一旦歸宿了劉備那麼劉備實力就是一種壯大。

三分天下,若是劉備打敗了曹操並且收編了曹魏的兵力及領地,那麼這時就是漢獻帝病逝的時候了。因為曹魏一滅東吳就再不是隱患了,如果漢獻帝活到了統一那麼劉備心裡不甘,手下的武將謀士也不會同意。

總結:劉備統一了必然不會擁立漢獻帝。雖然漢獻帝和劉備是同宗同源,但是劉備在一統天下時必然不會心慈手軟。


感謝大家閱讀,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歷史。


青梅煮酒品三國


引言:漢獻帝曾對曹操說:"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要是願意輔佐我,就優厚的對待我;你要是不願意,就請將我捨棄吧!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漢獻帝的劇本,劉備是不會擁立漢獻帝的。原因有三:

一、血緣關係淡薄

漢獻帝劉協,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劉備,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曾以織蓆販履為生。

劉備和劉協,一個是皇室正統,一個是傳說中的皇室後裔。他們的血緣關係幾近為零,更何況,劉備可能只是假借漢室名義。無論是哪種情況,劉備也不會擁立劉協為帝。

二、漢獻帝的政治作用就會終結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可在所有人的心裡依舊是漢室天下?所以曹操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政治輿論。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劉備,起於微末,曾以織蓆販履為業。劉備心懷壯志,以鎮壓黃巾起義而聞名。劉備能夠在亂世中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打著興復漢室的名義在戰鬥。如果天下一統,漢獻帝便沒有了任何的政治作用。劉備怎麼會給自己找個爹呢?

三、劉備集團是不會允許劉備這樣做的

首先,劉備手下的勢力是以地域劃分的。

荊州集團、東州集團、益州集團三大部分,劉備如果讓位給漢獻帝,這三大勢力集團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如果劉備一統天下,那麼這三個勢力集團的官員就會成為開國元勳。

劉備的兒子雖然稀少,但尚有三子(劉禪,劉理,劉永),劉備恐怕不會做這樣自絕墳墓的事情的。


普通的歷史愛好者


必然是除之而後快!!天上只能有一個太陽!!

朱祁鎮迴歸朱祁鈺容得下他嗎?朱元璋奪得天下小明王下場如何?趙構為啥殺岳飛,不就是因為害怕岳飛口中的"迎回二帝"嗎?

漢獻帝註定是哪個時代的悲哀,再有劉備是以匡扶漢室為口號,皇帝還在,自己稱帝就名不正言不順了!所以漢獻帝必須死!


另一本歷史書


這是個假設的問題。假如劉備的蜀國打敗了魏、吳兩國並統一了天下,那他會不會擁立漢獻帝或其它皇族人員當皇帝呢?

要注意的是,蜀備已經建立蜀國了。如果他要擁立漢獻帝,在程序上,劉備必須向漢獻帝進行禪讓。但這一做法可能行不通,因為,他的部下,包括諸葛亮等人是不會同意的。而對於沒有實權的漢獻帝來說,就算劉備把皇位讓給他,他也是不敢接受的。畢竟,他還有基本的判斷力,他知道,他同意禪位之日,就是他的死期。

再者,劉備本來就是漢室宗親,他可以自己當皇帝的,何必又大費周章讓位給漢獻帝呢?所以,劉備如果得了天下,而漢獻帝如果還活著,劉備是不會擁立他的。


揚生解史


不會。

首先,漢獻帝沒有大才,不值得立。

漢獻帝名叫劉協,是漢靈帝劉宏的小兒子,東漢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他聰明睿智但是性格軟弱,在亂世中無能為力。他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最後為兩漢王朝送終。

其次,漢王朝氣數已盡。

從西漢歷史讀到東漢歷史,你會明顯感覺這個王朝已經搖搖欲墜、危如累卵。個人覺得,王朝蓬勃興盛最忌諱皇帝年少,一不留神就會導致外戚、宦官專權,最終是小人得志,良臣蒙冤。東漢時期經常皇帝無子或子嗣極少,年幼上位做傀儡。王朝興盛還要有明君,皇帝是傀儡,何來明君!

最後,劉備不會讓。

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名義。這樣出師有名,也會得到更多人的擁護,壯大自己的勢利。

經過三國混戰,世人對漢王朝氣數已盡是心知肚明,剩下很少的人在堅持恢復漢室。

皇帝位,那是至高無上的,人人都想得到,尤其是劉備歷經一生坎坷,絕不可能真正拱手讓人。


史海微事


漢獻帝本來就活著,曹丕當上皇帝后,劉備立即為劉協發喪,否則他怎麼可能登基?

曹丕的魏別管是怎麼來的,人家經歷的是正兒八經的禪讓。

劉備的漢,本來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只是因為姓劉,便強行搭上漢朝的順分車,這是說不過去的。

曹魏被奉為正統,緣由就是他來源有法理依據(別管怎麼來的,只要說的過去)。孫權的皇帝名號也一樣,靠祥瑞,意思是孫權的皇帝是老天爺讓當的。

當然魏蜀吳無論最後誰贏了,肯定自己的就是天下正統。

劉備贏了,他會舉著漢帝遺照,打著為漢室復仇的名義來獲得“漢”的旗號。

孫權也一樣,他最後一統天下,可能會繼續用“祥瑞”這種說法。

曹魏贏就更好說了,他本來走的就是正兒八經的禪讓,統一天下名正言順。

說完劉備的漢字旗,再來說說題主的問題:漢獻帝活著,劉備會擁立他嗎?

答案是不會!為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備的天下不可能光靠自己拿下來的,身邊肯定聚集一些功臣集團,這些功臣集團可是劉備的臣子,並非劉協的臣子。

劉備已經是皇帝了,難道自己降一輩,變成王?好吧,哪怕劉備願意,他屬下自然也得降。

其實無論劉備屬下怎麼想,劉備的態度早在曹丕登基的時候已經表明:劉協已經死了!既然死了,再出現自然是假的,這事多簡單啊!


臥牛說歷史


漢獻帝曾對曹操說:"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要是願意輔佐我,就優厚的對待我;你要是不願意,就請將我捨棄吧!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漢獻帝的劇本,劉備是不會擁立漢獻帝的。原因有三:

一、血緣關係淡薄

漢獻帝劉協,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劉備,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曾以織蓆販履為生。

劉備和劉協,一個是皇室正統,一個是傳說中的皇室後裔。他們的血緣關係幾近為零,更何況,劉備可能只是假借漢室名義。無論是哪種情況,劉備也不會擁立劉協為帝。

二、漢獻帝的政治作用就會終結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可在所有人的心裡依舊是漢室天下?所以曹操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政治輿論。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劉備,起於微末,曾以織蓆販履為業。劉備心懷壯志,以鎮壓黃巾起義而聞名。劉備能夠在亂世中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打著興復漢室的名義在戰鬥。如果天下一統,漢獻帝便沒有了任何的政治作用。劉備怎麼會給自己找個爹呢?

三、劉備集團是不會允許劉備這樣做的

首先,劉備手下的勢力是以地域劃分的。

荊州集團、東州集團、益州集團三大部分,劉備如果讓位給漢獻帝,這三大勢力集團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如果劉備一統天下,那麼這三個勢力集團的官員就會成為開國元勳。

劉備的兒子雖然稀少,但尚有三子(劉禪,劉理,劉永),劉備恐怕不會做這樣自絕墳墓的事情的。


配桷y


如果劉備得了天下,是不會擁立漢獻帝的!曹操曾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將來和我曹操爭奪天下的就是你劉備!

劉備志在天下!他一直以仁義自居,這是他收攏人心的手段,而劉備也運用的非常成功,天下人都知道劉皇叔仁義宅厚!劉備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劉封一個叫劉禪,合起來就是封禪,封禪是隻有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在曹丕稱帝后,劉備也在成都稱帝!

劉備前半生沒有地盤,一直在寄人籬下,都是以獨立主公的身份投靠,而不是成為某個人的屬下,投靠袁紹、曹操、劉表、陶謙時,都不是成為了某個人的屬下,可見劉備不是一個甘願屈居於人下的人!這樣的人不可能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辛辛苦苦的讓出!

劉備的文臣武將也不願意這樣做,誰都想做開國功勳,光宗耀祖,而他們跟隨劉備出生入死,為的不就是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嗎?

劉備一生一匡扶漢室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但那是他自己的大漢,就像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一樣,劉備他也是大漢皇族血統,他建立的大漢也是延續了大漢的正統!

當劉備打下江山的時候,如果漢獻帝活著,那麼有兩種結局,一是將皇帝之位禪讓給劉備,自己做個富貴閒人,享受榮華富貴;另一種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因各種意外駕崩,劉備做為高祖後裔又是評定天下最大的功臣繼皇帝位!這就看漢獻帝識趣不了!


小任談史


如果劉備得了天下,即使漢獻帝不死他也不會擁護他即位。自古得了天下者都不會在甘心將唾手己得的皇位再拱手讓人,但也不會斬盡殺絕,應該會封他一個安享晚年的公侯之位讓其善終,畢竟他曾是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