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七公主和九公主都是令妃所生,為何姐姐卻比妹妹高了一個品級呢?

raoyaoting


說乾隆皇帝的七公主比她的妹妹九公主高出一個品階,是因為七公主被乾隆皇帝冊封為固倫公主,而九公主僅僅是和碩公主。

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元稱帝后,開始始仿明制,將皇帝女兒稱為“公主”,並且按照級別分為“固倫公主”和“和碩公主”。所以一些影視作品中將清朝皇帝的女兒稱之為“格格”,是不正確的。

在滿語中“固倫”代表國家,“和碩”代表四方一角,泛指地方,所以“固倫公主”的級別是要高於“和碩公主”的。除此之外,兩個級別的公主,具體的差別還體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固倫公主一般為皇后所生之女才可以被冊封為固倫公主,也就所謂的嫡女;而和碩公主一般只是妃嬪所生之女或者是皇后的養女,即庶出之女;

其次,從品階上來看,固倫公主較為尊貴,相當於和碩親王品階,和碩公主相當於和碩親王世子品階,要比固倫公主低一等;

再次,從公主朝服裝飾來看,固倫公主的朝服裝飾比和碩公主的裝飾更加的貴氣,如固倫公主之朝冠,垂絛金黃 色。和碩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九,每孔雀飾東珠六。

由此可見,被乾隆封為“固倫和靜公主”的七公主,在級別和地位上,是要明顯高於自己的妹妹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


兩位公主為一母所生,但是被冊封的級別卻又高低之別,除了有乾隆喜愛的原因外,更重要的還是所嫁丈夫的級別和地位,有著明顯的高低差別。

按理說,令妃魏佳氏所生的女兒應該只能被封為“和碩公主”的級別,哪怕是後來的魏佳氏被乾隆皇帝冊封為“皇貴妃”,暫攝六宮之事,她也沒有到皇后的位置,所生的女兒也不能成為嫡出的“固倫公主”。

但是作為皇室的女兒,自從降生之日起就要承擔“政治聯姻”的責任,她們要犧牲自己婚姻自由來維繫整個國家以及朝堂內外的穩定,特別是清朝早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就已經定下了滿蒙和親的國策。因而,當皇室的女兒需要遠嫁蒙古,相對應的,如果蒙古一方的駙馬級別、地位較高,那麼也需要皇室的女兒們有著相對應的高級別,以示對於蒙古部落的尊重,以及對於滿蒙聯姻的重視。因而,皇帝的女婿的級別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也決定了,要遠嫁過去的清朝皇室公主的級別和地位。

乾隆給七公主找的夫婿地位非常高,是扎薩克和碩親王拉旺多爾濟。而九公主所嫁的夫婿扎蘭泰只是一等公爵,其級別和爵位根本不配迎娶“固倫公主”。

所以,嫁給扎薩克和碩親王拉旺多爾濟的七公主就被乾隆皇帝封為了“固倫和靜公主”,而嫁給一等公爵扎蘭泰的九公主,只能是“和碩和恪公主”了。


雍親王府


其實清朝的公主並不稱為“格格”,仍舊稱作公主,而清朝按照嫡庶一般也將公主分成兩種,皇后所生的為固倫公主,而妃嬪所生的為和碩公主,在品級上固倫公主的地位更高待遇也更好。雖說嫡庶之別無法更改,但清朝也有和碩公主受到皇帝寵愛而被冊封固倫公主的例外。

乾隆帝令妃也就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一生為皇帝生育四子兩女,兩個女兒分別是皇七女和靜公主與皇九女和恪公主,和恪公主的正式封號一直都是和碩和恪公主,而和靜公主卻因皇帝念其夫家門楣而破格抬升為固倫和靜公主,雖然是同母所出的姐妹,品級卻完全不同。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出身內務府上三旗的包衣,是個實打實的漢人女子。魏佳氏侍奉後宮深得皇帝寵愛,其位分也是噌噌噌地往上升。乾隆十年,才18歲成為妃嬪沒多久的魏佳氏就晉封為嬪成為了一宮主位。在乾隆帝后宮之中,魏佳氏的寵愛可以說非常高,而且其生育的子嗣最多,與淑嘉皇貴妃一樣生育四個兒子,但魏佳氏還多生了兩個女兒

乾隆一朝,除了富察皇后所生的三公主和敬公主是固倫公主之外,還有兩個生母本為妃嬪的公主被冊封為固倫公主,一個是後來惇妃所生的著名的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還有一個就是魏佳氏所生的七公主固倫和靜公主。和孝公主能夠被破格晉封為固倫公主,主要還是因為皇帝的寵愛,而和靜公主得以晉封,主要因為其夫家地位

乾隆二十一年,剛出生才幾個月的和靜公主,就被許配給了蒙古貴族拉旺多爾濟,這個拉旺多爾濟出身非常高貴,姓博爾濟吉特氏,與當年的孝莊太后孃家同出黃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拉旺多爾濟的祖父策凌為清朝戍守漠北有功,雍正時就晉封親王,祖母是和碩純愨公主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個女兒,兩家也是世代姻親

不僅家世顯赫,而且拉旺多爾濟一家時代駐防漠北,對於清朝北域的安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拉旺多爾濟的父親成袞扎布也是著名的蒙古將領。按照拉旺多爾濟的家世,想要求娶嫡出的公主也無可厚非,可乾隆皇帝膝下的嫡公主在生的僅有和敬公主一個。為了顯示對拉旺多爾濟家的籠絡,乾隆帝破格將和靜公主抬為固倫公主許嫁。

相對於姐姐,和恪公主出嫁的夫家家世就遠遠不如了。和恪公主的額駙札蘭泰,其祖父是著名的清朝大將兆惠,然而札蘭泰八歲時兆惠就已經去世,烏雅氏就此家道中落。由於兆惠對清廷貢獻巨大,乾隆帝親自為其立奠,並且在祭禮之上親自將尚且年幼的九公主許給了札蘭泰。乾隆帝將公主許給功臣的子孫,也算是一種安撫眷顧。

但烏雅氏本身也不是大族,而且兆惠身後其家族中落,札蘭泰的職缺也就是個散秩大臣不是太顯赫,皇帝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已經算是天大的恩典了,如果和恪公主也被封為固倫公主,那迎娶了和敬公主與和靜公主的蒙古黃金家族又該做如何感想。公主大多都是身不由己的命,婚姻不能自己做主,而和靜和恪雖然是同母所生,但地位卻因為夫家而完全不同


澹奕


乾隆朝,令皇貴妃魏佳氏為乾隆帝生育了兩個女兒,皇七女和靜與皇九女和恪。然而最終和靜公主得以晉封固倫公主,而和恪公主仍舊是庶出品階的和碩公主。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兩人所嫁的額駙地位懸殊,與其本身並沒有太多關係

清朝,只有正宮皇后所生的嫡出公主能夠冊封固倫公主,地位與親王相同;妃嬪所生的庶出公主都是冊封和碩公主,地位同郡王


令皇貴妃魏佳氏得寵,一生為乾隆皇帝生育眾多,可是其死後得以被追封孝儀純皇后,但其生前終究是妃嬪,她所生育的女兒按道理來說也只能是和碩公主

一開始,皇七女和靜公主並沒有正式封號,然而乾隆三十五年,14歲的和靜公主奉命遠嫁蒙古,嫁給蒙古王公貴族拉旺多爾濟。遠嫁之前,乾隆帝晉封其為固倫公主。拉旺多爾濟乃是蒙古科爾沁部貴胄,成吉思汗的嫡脈後裔,其父輩為清朝平定準噶爾立下汗馬功勞,非常受乾隆帝重視


和靜公主遠嫁拉旺多爾濟,地位自然也要相應提升,畢竟皇家之女,也是為了寬慰博爾濟吉特氏一族

後來的皇九女和恪公主,最終嫁給了烏雅氏札蘭泰,得以冊封和碩公主。相對來說,雖然札蘭泰的父親兆惠,是乾隆皇帝的寵臣,功勳卓越地位尊貴,但是與博爾濟吉特氏家族還是相差甚遠。當時的札蘭泰承襲父爵一等公,僅授散秩大臣,地位與拉旺多爾濟差得多。


風襲楚歌


令妃,嘉慶的生母。乾隆十年封魏貴人,同年升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令妃。乾隆三十年晉封皇貴妃。乾隆六十年,因所生之子永琰被冊封為皇太子,死後的令貴妃得已被追封為孝儀皇后。令妃一生一共生了4子2女,其中2女就是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看到這裡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皇七女的封號會是“固倫公主”,而皇九女確是“和碩公主”。



熟悉清朝公主封號制度的,都知道清朝的“固倫”這一封號一般情況下只有皇后所生的嫡女能夠獲得,而像康熙固倫榮憲公主、乾隆固倫和孝公主這樣非皇后所生之女被冊封為“固倫公主”的則是少之又少。而一般情況除皇后之外的妃嬪所生之女封號都只會是“和碩公主”。



那為什麼皇七女和皇九女都是當時還是令妃的孝儀皇后所生,她們的地位會相差那麼多呢?一個頂著只有嫡女才能獲封的“固倫公主”頭銜,而另一個卻只是“和碩公主”呢?當然啦!這原因肯定不是因皇七女受乾隆的寵愛,然後就像乾隆最寵愛的女兒和孝公主一樣,被授予“固倫和孝公主”。實際上皇七女在當時並不受乾隆的喜愛,這點從皇七女出嫁後只賞了9萬兩白銀,然後只給了和碩公主待遇的伙食標準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我們要知道當年和孝公主出嫁的時候,乾隆可是給了估值超過百萬金的嫁妝,而且和孝回孃家的時候,乾隆還給了她30萬兩白銀,你說誰受寵,還不清楚嗎?所以皇七女能被晉封為“固倫公主”絕非是乾隆寵愛她,那皇七女真正受封“固倫公主”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只要看看皇七女是什麼時候晉升“固倫公主”的,就大概知道原因是什麼啦!史載固倫和靜公主“乾隆三十五年正月封今位號。七月,下嫁拉旺多爾濟。”,也是說皇七女是在要嫁給拉旺多爾濟的前六個月被晉封為“固倫和靜公主”的。那拉旺多爾濟到底是何許人也呢?為何他能讓乾隆如此重視,甚至為了他還晉升了和靜公主的地位呢?



拉旺多爾濟是超勇和碩親王博爾濟吉特·策稜的孫子,扎薩克和碩親王博爾濟吉特·成袞扎布的第七子,也是“扎薩克親王”爵位的繼承者。看到這裡,很多就會疑問他不就是蒙古的一個親王的世子嗎?有什麼稀奇的啊!對於皇帝來說和碩親王有啥了不起的啊!為什麼他就那麼值得乾隆的重視呢?



是的,一個和碩親王的世子的確沒啥了不起的。但是我們不要忽視拉旺多爾濟的姓是什麼,他的姓可是博爾濟吉特氏,這個姓氏在漢語中還有一種譯法,那就是“孛兒只斤氏”。看到這裡我想應該有很多明白了,沒錯這個姓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姓,也就是說拉旺多爾濟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也就是曾經蒙古的皇族。那麼又有人說不就是落寞的皇族嗎?此時蒙古早已不是清朝的對手,而且實際上蒙古也早已落入清朝的掌控,乾隆有必要這麼給一個落寞的蒙古皇族的面子嗎?



實際上還真的有這個必要。眾所周知早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八旗兵就已經不堪重用,曾經那個不可一世“滿萬不可敵”的八旗兵在此時就連打的勇氣都沒有,若不是綠營兵的幫助,恐怕三藩之亂早已讓清朝亡了國。但是我們也都知道清朝上下都是十分忌憚漢人,畢竟此時清朝可是有上億的漢人,而滿人卻只有數百萬,所以一旦漢人再次團結起來,以此時八旗兵的戰鬥力,顯然已經保護不了清朝。



那麼清朝不能靠,也不敢靠漢人,那能靠誰呢?當然就只有蒙古人。實際上早在皇太極時期,滿族為了獲得蒙古人的支持,那是使命的與蒙古人進行聯姻,皇帝不但自己娶蒙古族的女人,同時也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蒙古的皇族。比如皇太極的孝端皇后、孝莊皇后、元妃、懿靖大貴妃、淑妃都是蒙古族人,且都出自於博爾濟吉特氏。亦如皇二女固倫溫莊公主嫁給了孛兒只斤·額哲,皇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嫁給了博爾濟吉特·索爾哈,皇七女固倫淑哲公主嫁給了博爾濟吉特·鏗吉爾格。



可以說在皇太極時期,滿蒙兩族就是一家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順治帝當初能夠坐上皇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既有滿皇族的血統,也有蒙古皇族的血統。可以說自順治之後,清朝的皇帝都有蒙古皇族博爾濟吉特氏的血統。當然到了康熙年間因為國家已基本大定,所以皇帝就很少再娶蒙古族的女人。



但是皇帝的女兒卻依然會嫁給蒙古的皇族亦或貴族,比如康熙的皇三女就嫁給了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再比如雍正時期因為沒有多少女兒可嫁,但是為了與蒙古聯姻,雍正就硬是收養了三個女兒,然後將她們嫁給了蒙古的皇族。

從以上我們可以得知滿蒙關係對於清朝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說的簡單點就是清朝對於整個中國的統治是絕對離不開蒙古人的支持的。再加上到了乾隆時期,雖然乾隆平定了準噶爾汗國,但是蒙古動亂的苗頭卻依然還存在。所以此時乾隆更需要穩定住蒙古,那麼要想穩定住蒙古就需要先穩定住蒙古的皇族。



也就是如此,乾隆重視與博爾濟吉特氏絕對是正常的。那麼拉旺多爾濟作為蒙古的皇族,又是扎薩克和碩親王的繼承者,亦是蒙古喀爾喀的首領,所以嫁給他的公主必定就得是“固倫公主”這一級別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彰顯乾隆對他們的重視,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被重視。

那麼很多人不明白,乾隆為何會選皇七女這個本是妃子所生的庶女呢?其實不是乾隆不願意將自己的嫡女嫁過去,只是在當時乾隆的唯一一個嫡女固倫和敬公主早已在乾隆十二年下嫁給了博爾濟吉特氏.色布騰巴勒珠爾。而剩下的皇四女也在乾隆二十五年下嫁給了福隆安。



也就是說此時乾隆還沒有出嫁的就剩下令妃所生的皇七女和皇九女,而大概符合條件的就只有皇七女。於是乾隆沒辦法,只能在前幾個月先晉升她為“固倫和靜公主”,然後再把她嫁給去,這樣也算是門當戶對,給足了拉旺多爾濟家的面子了。



就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令妃生的,但是皇七女的級別卻要比皇九女高一等級。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嫁的人不一樣,皇七女嫁的是蒙古的皇族,而皇九女嫁的確只是乾隆的奴才。奴才能夠娶到公主已經是十輩子修來的福分,還想要娶有嫡女之意的“固倫公主”幾乎已無可能,畢竟不是誰都能像和珅那樣的。


澳古說歷史


七公主即固倫和靜公主,九公主即和碩和恪公主。都是乾隆帝和令妃魏佳氏所生。為何七公主地位比九宮宮地位高,是政治聯姻的緣故。

七公主生於乾隆二十一年。同年就指腹為婚與蒙古貴族札薩克和碩親王成袞札布第七幼子拉旺多爾。當時就下詔讓拉旺多爾濟進內廷教養。七公主因聯姻才得以封號固倫和靜公主。


拉旺多爾濟。影視劇照片。

乾隆三十五年封七公主固倫和靜公主,固倫,滿語天下回家,尊貴高雅的意思。七月下嫁拉旺多爾濟。授固倫額附。乾隆三十六年封其超勇親王。乾隆四十年和靜公主薨,年僅二十歲。這是政治聯姻。同年乾隆封拉旺多爾濟領侍衛內大臣,尋兼都統。可見公主沒了駙馬也不一定涼。


九公主,因令妃不是皇后,封和碩和恪公主。和碩滿語,四方四角的意思。強調不是正統所生,是庶出。下嫁大清名將烏雅兆惠之子札蘭泰。乾隆四十五年薨。年僅二十三歲。



札蘭泰。影視劇劇照。

札蘭泰,滿洲正黃旗人,烏雅氏,父親是協辦大學士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祖父都統佛標,佛標系雍正生母孝恭皇后烏雅氏族侄。

回頭看,地位呢由於拉旺多爾濟家事世襲爵位,固倫和靜公主封號好一些。比自己的妹妹和碩和恪公主好一些。但是看看這姐倆的命運還驚人的相似。姐姐十四歲嫁人,二十歲就因病去世。同年其母令妃魏佳氏薨,年四十九。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也是十四歲嫁人,二十三歲薨。姐妹二人紅顏多薄命。母親令妃也沒有見證兒子嘉慶登基也去世了。


令妃,乾隆帝最寵愛的女人。為乾隆十年間生了四哥皇子兩個公主。十四皇子、十五皇子、十六皇子、十七皇子、七公主固倫和靜公主、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嘉慶帝是乾隆帝皇十五子。嘉慶帝登基後才追封其母魏佳氏為皇后。


喜怒無償


乾隆皇帝的七公主和九公主的母親令妃(魏佳氏)比乾隆帝小16歲,漢族血統,她出身低微,長相秀美、清純,心地善良,是乾隆最喜愛的妃子。她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間,短短10年先後為乾隆生下4子2女,她是為乾隆皇帝生兒育女最多的后妃。其中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七公主(固倫和靜公主)、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皆為她所生,一母所生但是姐姐卻比妹妹高了一個品級,這是為何?


清朝有規定,皇后所生之女(嫡女)才可稱為固倫公主。“固倫”是滿語音譯,意思是“天下、國家、尊貴”,固倫公主是清朝公主裡的“老大”。“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這兩種封號,強調了嫡庶之別。

富察皇后去世後,令妃並不是皇后,因令妃漢族出身,而且她的孃家沒權沒勢,也沒有對清朝做過巨大貢獻,加上清朝政治規定,皇太后的反對,另外乾隆在1773年冬至,乾隆秘密立了令妃13歲的兒子永琰為皇儲,如果乾隆提前立她為皇后,會有諸皇子奪嫡的危險,所以乾隆未立她為後。但她因受寵享有皇后的待遇,她在乾隆后妃中是隨駕出巡最多的妃嬪。




乾隆21年2月,乾隆帝自宮中搬到圓明園長住,讓懷孕的魏佳氏隨駕。7月15日,七公主在父母的呵護下平安降生於五福堂,而這個地方是乾隆皇帝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這個小公主的降臨,令乾隆皇帝喜愛至極。七公主滿月後,乾隆帝才動身去熱河。


七公主之所以被封為固倫公主,除了因為受老爹寵愛,主要因為她要嫁的老公身份高貴。

七公主在出生3個月左右就被乾隆指婚給 :拉旺多爾濟。他的祖父是超勇親王策稜,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孫。拉旺多爾濟的奶奶是康熙帝的十女固倫純愨(què)公主。

拉旺多爾濟的父親是成袞札布是策稜的長子,他在征討準格爾和叛清蒙古部落屢立奇功。為清朝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拉旺多爾濟身份高貴,乾隆29年封他為世子(王太子,儲君嫡長子)。他在乾隆30年時世襲親王王爵。為了讓七公主和他的身份匹配,乾隆35年正月初四,封14歲的七公主為固倫和靜公主,7月份七公主和“七公子”結婚了。這時的魏佳氏(令妃)是皇貴妃,七公主因自己的婚姻享有皇后所出之女的封號和尊榮,可惜她20歲就死了,19天后她的母親因過於悲痛也去世了。

另外乾隆皇帝對七公主的喜愛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女兒奴”乾隆除了破例封七公主為固倫公主外,作為一個父親他還幫女婿拉旺多爾濟爭家產、開當鋪,乾隆的親家雙雙去世後,乾隆帝捨不得女兒遠去守孝而“百般阻撓”。

九公主的封號

乾隆23年(1758年)7月14日九公主出生,比她的姐姐七公主小2歲,乾隆36年(1771年),乾隆按照清朝慣例封13歲的九公主為和碩和恪公主,因她的母親魏佳氏生前是皇貴妃,孝儀純皇后的名號是死後追封的。九公主理應封為和碩公主,她應該沒有她姐姐受寵。


第二年8月她下嫁給了札蘭泰。札蘭泰之父烏雅·兆惠是,協辦大學士,一等武毅謀勇公,札蘭泰後襲爵一等謀勇公,乾隆僅授其散秩大臣。



比起七公主的夫婿地位差了很多。可惜九公主23歲就死了。也許是死的太早,沒有被追封,九公主死後8年,札蘭泰也去世了。他們有一個女兒被乾隆接回宮中撫養。

非皇后所生的公主,是否封為固倫公主這和乾隆的寵愛有很大關係

乾隆皇帝一共有17個兒子、10個女兒,除了富察皇后的固倫何敬公主、令妃的固倫和靜公主,另外他還有一個女兒被封為固倫和孝公主。

她是乾隆的第十女(惇妃汪氏生)固倫和孝公主,她是個美麗的意外。她是在乾隆六十五歲時所生,乾隆帝老來得女,對她喜愛非常。又因她下嫁給了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她本應封為和碩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倫公主”。


小姐姐講史


令妃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是魏清泰之女,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皇后。

令妃的皇后是她去世後,在她兒子嘉親王永琰被乾隆確定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為皇后的。在世時,依次為魏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令懿皇貴妃。

令妃為乾隆生育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皇十四子永璐(幼殤)、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皇十六子無名(幼殤)、皇十七子永璘(慶僖親王),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

其中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比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高一個品級。兩位公主出生時分別是乾隆二十一年、乾隆二十三年,此時其母品級還是令妃;冊封時分別是乾隆三十五年、乾隆三十六年,此時其母品級為皇貴妃。

清朝規定:皇后所生之女冊封“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養女冊封“和碩公主”。令妃此時品級是皇貴妃,按照規定的兩個女兒都應該封為“和碩公主”,然事實上其長女被冊封為皇后之女才能擁有的“固倫公主”稱呼。

其實,清朝皇帝在冊封公主時候也不一定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公主冊封也會受到皇帝的寵愛程度以及夫家的地位影響。

七公主在正月被冊封為“固倫公主”,七月就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明顯受到夫家地位影響。拉旺多爾濟是喀爾喀賽音諾顏部超勇親王策凌之孫、札薩克和碩親王成袞札布第七子。喀爾喀賽音諾顏部作為外蒙古部落,祖孫三代擔任定邊將軍,節制漠北數千裡,威望極高,乾隆稱“二百年未之有也”。七公主下嫁到蒙古親王家中,乾隆額外冊封為最高一級的“固倫公主”封號。



九公主在乾隆三十六年按照規定被冊封為“和碩公主”,第二年下嫁烏雅氏札蘭泰。札蘭泰其父為協辦大學士,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此時扎蘭泰襲父爵為一等武毅謀勇公,被授散秩大臣,其地位僅僅是滿族正黃旗的貴族之後,與蒙古親王家族不可同日而語。


安定郡小書生


在清朝,再多的寵愛也難以逾越嫡庶有別的祖宗法制,但是統治利益卻可以輕易做到。

七公主是固倫和靜公主,十公主是和碩和恪公主,兩姐妹同娘不同命最重要的原因是丈夫的身份。

皇家公主的等級制度講究嫡庶有別:固倫在滿語中有“天下”之意,而和碩則為“一方”。

公主被封固倫,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皇后所生,二是代表清朝和親,三是下嫁朝堂重臣。一般而言,後宮妃嬪生下的女兒都會封為和碩公主。

乾隆不是因為愛屋及烏封七公主為固倫和靜公主

歷史上的令妃是宮女出生,後因為得到乾隆的寵愛平步青雲,從令嬪晉升為令妃。雖然乾隆非常寵愛令妃,但是如果說乾隆因為對令妃的愛將七公主封為固倫公主,那怎麼會落下十公主呢?

等級不同在於婚姻

七公主嫁給拉旺多爾濟親王,必須匹配固倫公主的身份。

七公主幼時被指婚給拉旺多爾濟親王,她的丈夫背後是整個拉旺多爾濟家族。康熙時期拉旺多爾濟的祖父策騰大敗準噶爾等部,為清王朝立下赫赫軍功,整個家族得到乾隆祖孫三輩的高度重視。

十公主的丈夫是一等武毅謀勇公扎蘭泰,雖然一等公爵地位尊崇,但是相比較於拉旺多爾濟家族的赫赫戰功,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總的來說,七公主之所以被封固倫公主,是因為乾隆想要拉攏拉旺多爾濟家族,利用拉旺多爾濟家族的兵力鞏固大清的統治。若是十公主嫁給重臣,一定也會加封固倫公主。


大腳姑娘碎碎念


乾隆皇帝的七公主和九公主都是令妃所生,為何姐姐比妹妹高了一個品級?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們最感熟悉的恐怕應該是令妃了。從當年的《還珠格格》,到最近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為觀眾呈現了不同的令妃形象。令妃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我們先做個基本的瞭解。

令妃,魏佳氏,原屬正黃旗滿洲包衣,後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滿洲。清嘉慶皇帝生母,乾隆皇帝的令懿皇貴妃,因其子永琰被封為皇太子,所以死後被追封為孝儀皇后。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的皇后。令妃是為乾隆皇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共有四子兩女。兩個女兒便是七公主和九公主。

七公主是固倫和靜公主,九公主是和碩和恪公主,為何同為令妃一母所生的兩位公主,品級會有不同呢?

先來說說清朝的公主等級制度。它是在皇太極繼位後,效仿明制確立下來的。對於皇室所生子女,依母親品階不同,封為固倫公主、和碩公主。固倫公主一般為正宮皇后所生之女,和碩公主一般為嬪妃所生之女。那麼既然令妃生前只是嬪妃,並非皇后,按道理說兩位公主都應該是和碩公主啊。

這就是制度靈活性和特殊性的問題了,古代講究嚴格的等級,同時也講究門當戶對,既要有威嚴又得有面子。特別是皇帝的女兒,如果嫁給一個品級高的丈夫,自然也要有匹配的等級,否則皇帝太沒面子了!

乾隆皇帝的七公主就屬於這種情況,由於乾隆非常寵愛她,給她選擇的伴侶品級相當高,是札薩克和碩親王拉旺多爾濟,這是一個親王爵,所以需要用固倫公主的等級進行匹配,這才能相得益彰。

而九公主因為嫁給的是一等武毅謀勇公札蘭泰,只是一個公爵而已,所以和碩的身份足矣,否則就屬於資源浪費了,而且也不利於夫妻之間的團結啊,乾隆皇帝還是蠻精明嘛!

所以說,在這樣一個等級制度嚴格的皇族家庭,能得到皇帝老爸的寵愛真的是太幸福了,資源也會向你傾斜呦。這就是乾隆皇帝的七公主和九公主之間的那點兒事。

歷史就是這樣,越關注越精彩,越探索越有趣,越發現越著迷。




原告來講


現今幾年有好多,描寫清宮劇的電視劇都非常的火爆,今年最火的兩部電視劇,一個是延禧攻略,一個是如懿傳。他們所涉及到的人物,後宮的人物都完全的相似,甚至可以一一對應,也很有趣味。裡面的主人公有一個叫做令妃,我們都知道令妃是乾隆最喜歡的兩個女人之一,並非為乾隆生下了好幾個兒子和女兒。其中一個是七公主,另外一個是九公主。

為什麼七公主就沒九公主的品級多一級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揭秘一下。在延禧攻略中,令妃是絕對的主角,她嫉惡如仇,但是內心是十分善良的一個女人,所以令妃在對待那一些本性是惡人的人的時候,絕不心慈手軟。但是又面對那些有善良之心,令妃內心又非常的柔軟。所以令妃如意得水,登上了皇帝的後宮,甚至成為了貴妃。

令妃受寵的過程也非常傳奇,是後宮很多女子都羨慕的對象,本來令妃的出身不夠,按道理來說,根本不可能進到後宮中成為妃子的人選。由於機緣巧合,令妃本來做宮女的時候,由於繡工非常出眾,言談舉止引人注目,加上令妃的長相也是溫婉大方,讓人喜愛的。所以乾隆慢慢的愛上了令妃,把令妃慢慢提拔起來,後來逐漸成為了富察皇后去世之後,乾隆最喜歡的妃子。

雖然說令妃這一生沒有真正的當上皇后,但是,卻真實的得到過乾隆的寵愛。令妃後來為乾隆皇帝生育了六個兒女。今天小編要講的是七公主和九公主,大家對於公主的等級劃分有沒有一個概念呢?其實這個等級劃分也是非常嚴格的,如果是皇后生下的女兒,那麼她的級別是最高的,比如說固倫公主,這個級別就跟親王差不多。

如果是其他的後宮嬪妃生下的女兒的話,級別自然就會低一些,叫做和碩公主。按說令妃的女兒都應該是和碩公主,令妃一生都沒有當過皇后,只有在死後,她的兒子把自己的親生母親追封為皇后。但是歷史上記載令妃生下的一個女兒七公主,其實是被定為了固倫公主,這是皇后的女兒才有的待遇,而九公主就普通的只是一個和碩公主。

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乾隆皇帝非常的疼愛,比較偏愛七公主,但是令妃的級別太低了,本來不能夠封他為和碩公主的。但是,乾隆皇帝想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親女兒嫁給了親王,這相當於,給自己的女兒,等級提升了一格。所以七公主就升級成了固倫公主,但是九公主,只是一個普通的和碩公主,因為她嫁給她丈夫等級不算高。後宮的故事這麼多,小編今天就講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