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圖中的是日軍的一個小隊(事實上是一個小組)

最左邊的是個軍官,配94式軍刀,以及94式手槍,是的,他不同於我們所在影視劇中熟知的日軍軍官形象,他還佩戴了一頂鋼盔,這也是戰場形式所迫。(他的軍銜不高,類似於曹長)

往右邊端著百式衝鋒槍聚精會神射擊的是衝鋒槍手,二戰的日軍百式衝鋒槍為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量產的衝鋒槍。昭和5年(1930年),日本陸軍將研發衝鋒槍的工作全交由南部麒次郎所建立的南部槍械製造所進行(後與數家工廠合併改組為中央工業),並決定子彈規格使用與十四年式手槍相同的8毫米南部子彈。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早期型號百式,關注槍口下方與後期型的區別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後期型百式槍口簡化了。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摺疊傘兵式百式衝鋒槍

1935年,日本陸軍在實戰中領教中國軍隊衝鋒槍的威力後,方才開始試製衝鋒槍。當時是由中央工業公司的南部槍械廠具體負責這一工作,試製人員將其稱為南部式衝鋒槍,其彈匣可放50發子彈。彈匣呈弧線形,插在槍的左面,為弧形。隨著試製工作的進展,彈匣逐漸被移至左側面並呈水平狀,相仿於德國的MP18衝鋒槍,這是為了臥射時更方便,這一設計方法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最後該槍於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紀年2600年,所以起了“百式衝鋒槍”的名稱,於1941年2月起裝備部隊。日軍因其島國資源的匱乏,對物資的節省可以說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對於衝鋒槍,他們並不是之前沒有想過,但衝鋒槍較之步槍彈藥消耗過快,所以要攜帶許多彈夾而且精密複雜,成本是步槍的數倍,所以遲遲沒有研發衝鋒槍,但太平洋戰場美軍的火力兇殘到了打怕日軍的地步,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日軍把好的武器優先調配往太平洋戰場了,這其中也就包括了百式衝鋒槍和99或96式輕機槍。

這不,兩個人一組的機槍小組,一名機槍手正架著99式輕機槍對美軍進行火力壓制,另一名供彈手匍匐在他身旁為其供給機槍彈夾,以在最短時間內續上機槍火力,而機槍則可以稱為是日軍一支小隊裡的火力支柱了。所以同樣的,要想提供長時間的火力支援,就必須攜帶足夠多的彈藥,這名機槍手腰上背的彈藥包就有許多這樣的99式輕機槍的機槍彈夾。可以為其提供長時間的火力輸出。

日軍對戰場上繳獲的ZB-26機槍帶回國內測試,評價良好, 比十一式機槍優越,決定進行仿製。最終做出了一把6.5mm口徑的輕機槍,跟三八步槍通用子彈,命名為九六式輕機關銃。 後來發現6.5mm子彈殺傷力不足,改用7.7mm子彈,跟九九式步槍通用彈藥, 並命名為九九式輕機關銃。

由於九九式使用子彈比較小, 可以多裝幾發, 是30發彎彈匣, 而捷克ZB-26是20發直彈匣. 而且九九式要比ZB-26短一點輕一點,但捷克的上產水平要遠遠高於曰本,槍管使用優質鋼材,打紅了可以直接放入水中冷卻。

九九式7.7mm輕機槍是九六式6.5mm輕機槍的改進型,而且99和96式機槍可以裝刺刀,全世界只曰本一家

在96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口徑提升到7點7毫米,槍口上安裝了喇叭形狀的消焰器,其他方面與96式基本一樣。這種1939年研製的輕機槍在太平洋戰爭與美軍的作戰中大量使用。

九九式用的是7.7毫米槍彈,口徑比九六式的6.5毫米大,它的射速也比九六式快。但這些特徵,都是用起來的時候才知道,要從外觀上辨認,需要找竅門。

由於日軍基本沒有裝備衝鋒槍,更沒有類似M-1半自動步槍這樣的壓制火力,所以日本人的輕機槍經常起著衝鋒槍的作用,提把向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九九式7.7mm輕機槍是九六式6.5mm輕機槍的改進型,而且99和96式機槍可以裝刺刀,全世界只曰本一家。不僅如此,它還能裝備光學瞄準鏡(合著那時候就有99連狙了)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由於日軍基本沒有裝備衝鋒槍,更沒有類似M-1半自動步槍這樣的壓制火力,所以日本人的輕機槍經常起著衝鋒槍的作用,提把向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而機槍手的供彈手所裝備的是最平常不過的日軍友阪99式步槍,口徑較之前輩三八大蓋要大,威力也要大,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後,還有一名日軍的擲彈兵,擲彈兵兼步槍手,玩過紅色管絃樂隊2的朋友們都知道,擲彈兵手中的89式擲彈筒可是火力壓制的利器,找準位置就能炸得美軍血肉橫飛。而同時它也是曲線射擊,也就是拋物線射擊,所以89式擲彈筒也被稱為"輕型迫擊炮"。炮彈有一個保險,和手雷一樣,需要拔掉才能引爆。

所以二戰時日軍常常利用99式機槍的火力壓制住美軍,再用89式擲彈筒對隱蔽的美軍進行火力打擊。讓美軍很是頭疼。日軍的擲彈筒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主要和日軍輕機槍手配合,構成組合火力網.首先由日軍機槍利用叢林和山地的優勢地形將美軍士兵壓制,擲彈筒由於可以在任何地形使用。它可以在日軍隱蔽工事中發射,利用曲線的彈道將隱蔽的美軍士兵殺傷。

本人原創二戰日軍傘降部隊作戰圖


實戰中這種戰術效果頗佳,很多時候日軍對於擲彈筒的需求甚至超過機槍。日軍機槍只是胡亂射幾槍讓美軍士兵隱蔽,之後主要由擲彈筒完成殺傷任務。

後方是隨處可見的日軍碉堡,美軍每次攻克一個碉堡就要用噴火器或手榴彈一個一個清除,碉堡的92式重機槍讓美軍吃盡苦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