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我看過的最鼓舞人心的電影是來自於美國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每當我困惑、迷茫的時候,我總會情不自禁地重複觀看電影的情節。奇怪的是,它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給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上映於2003年4月,豆瓣評分高達8.1分。電影用著樸實、陰暗元素的特寫,來講述一個貧困女孩麗茲沒有妥協於生活、命運的絕境,以充滿光明、希望的內心態度,一步步成功逆襲的故事。

我在第一次觀看電影時,就被麗茲強大且光明的人生心態感動不已。隨著看的次數逐漸增多以及進入教育行業多年的思想轉變,我也對電影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思考。在我看來,相比於麗茲逆襲背後的精神,她身上具有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更值得我們學習。

接下來我基於電影《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的角度淺析女主角麗茲是如何從困境一步步走向成功,並在最後一部分基於電影,講述如何給孩子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麗茲從最貧窮的女孩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一步步邁進哈佛大學,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這是她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獨特魅力

在生活中面對困難或者挫折,人們都有兩種選擇,即逃避或者迎面直上。 然而選擇逃避的人們,不得不正視這樣的一個現實,那就是:你逃避的最終結局肯定是失敗。在影片《風雨哈佛路》中的女主角麗茲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後者,毫無疑問她取得最後的成功。

影片中一開始,8歲的麗茲本該享受美好的童年,父母雙雙染上毒品,從此她便步入了暗無天日的生活。在那段黑暗的時間裡,麗茲並沒有放棄,她逃學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沒過多久,母親染上艾滋病去世。痛苦之後,她開始認真規劃自己的人生,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一步步邁進哈佛大學,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在這一系列的奮鬥歷程中,我想這離不開她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2006年,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博士在《終身成長》中,根據對人們能力發展的認知,在面對困難或者阻礙時,人們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她認為兩種思維模式均屬於人們的信念體系,唯一的不同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信念體系較比固定型思維的信念體系更具有動態性。

卡羅爾博士認為:

固定型思維模式即:人們的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的努力無法改變。

成長型思維模式即:天賦只是起點,人們可以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走向成功。

在我看來,固定型思維是一種“認命”的態度,其實就是遇到事情,就感覺害怕、退縮;而成長型思維是一種“人定勝天”的態度,更多的是人們具有較強的抗挫能力。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①、父母雙雙染上毒品,8歲的麗茲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她毫無怨言毅然承擔起照顧父母的重責,體現了她已初步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雛形”

影片中,父母雙雙染上毒品之後,家庭已是千瘡百孔,就如同一個龐大的垃圾場。8歲的麗茲渾身散發異味、髒亂不堪,不僅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而且母親還經常拿她的生活費去吸食毒品。飢餓難耐的她,不得不撿拾垃圾桶的食物。在這糟糕無比的家庭環境之下,她並沒有過多的厭惡父母。在默默地承受這一切的“苦難”的同時,毅然決然地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在她的心裡始終堅定著一個信念,那就是父母是一直愛她的。

麗茲說道:

我不會因為自己受傷害而責怪我的父母,我不生他們的氣,我不憎恨他們,我憎恨那些毒品和毒癮,我知道他們很愛我,這點我深信不疑。

細細品味麗茲所說的這句話,我認為在麗茲的心裡,她已經初步形成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雛形”。首先她並沒有因為父母的原因,將自己固封在一個黑暗的家庭陰影之中;其次,她雖然還處於弱小的年紀,但她依然可以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照顧父母,試圖通過自己去改變現有的生活;最後她看到的全是父母滿滿的愛。這三點足可以說明麗茲已經跳出了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信念體系——認命。在那糟糕無比的家庭環境,她的內心始終有著自己一把尺子,去正確地丈量一切的苦難。其實,這就是成長。

生活中的每次考驗都是為了我們更糟或更好,每個問題的出現,讓我們去選擇你要選擇成為受害的還是成為勝利者。

——錫.瑪塔吉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②、麗茲到處流浪、乞討的黑暗生活,沒能讓她妥協於命運,反倒在她的心裡充滿著炙熱的希望。體現了麗茲身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發展”

很多人在面對貧困、迷茫的生活,通常情況下出於“常識”,總是自我認為沒有希望,更沒有任何繼續前行的動力。例如貧困,極端貧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內心不可緩解的“惡魔”,是制約人們繼續奮鬥與努力、與命運進行抗爭的潛在因素。其實生活並不總是那麼簡單,有時它總會導致人們做出愚蠢的決定,最終弊大於利。如果人們盡全力以赴,就能獲得有效、理想、讓自己欣慰的成功。

然而面對貧困、迷茫、千瘡百孔的家庭,影片中的女主角麗茲並沒有妥協於命運,在她的內心無時無刻都充滿著炙熱的希望,她一直相信自己通過努力能夠擺脫貧困、擺脫現在糟糕的處境。麗茲暗暗對自己說道:“我只是需要一次機會需要一次機會,爬出那個環境。”

難道麗茲就真的知道自己一定會成功嗎?答案是否定的,她只知道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註定失敗。其實麗茲從“不妥協於命運”到“內心充滿希望”,這在很大程度上她身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已經開始逐步發展,正因為如此,她不相信所謂的命運,她只知道自己的態度必將影響自己的一生。

正像一個年輕的老婆不願意摟抱那年老的丈夫一樣,幸運女神也不摟抱那遲疑不決、懶惰、相信命運的懦夫。

——泰戈爾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③、母親染上艾滋病去世,短暫傷心過後,麗茲開始求學之路,2年學完4年高中課程,最終獲得紐約時報的獎學金進入哈佛。此時,麗茲身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已經“完美定形”

影片中,母親的離世,麗茲無比悲痛。她安靜地躺在母親的棺材蓋上,一點一滴地感受母親曾經的愛。看到這個場景,我無疑是辛酸的,生怕麗茲從此一蹶不振。然而麗茲沒能讓我失望,她在短暫傷心過後,告別了自己的好友克里斯,開始走上了自己的求學之路。

麗茲憑藉自己的真誠和執著,博得了一所公立學校的信任。在校園學習期間,她展現了自己對學習不一樣的思考。她勤奮,她努力,她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她在2年的時間裡學完了4年的高中課程。最後的她獲得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順利進入了哈佛大學。

可以肯定地說,上帝永遠不會虧待每一個勤奮、努力的人。麗茲如果像影片中的克里斯不斷質疑自己,那麼她肯定不會有所收穫。她利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使自己擺脫困境,併為自己創造了更優越的條件,獲得體面上生活的機會。她的成功,其實已經表明她身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已經“完美定形”。一時之間的勤奮和努力,很容易做到,但難的是長時間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

命運並不存在於一小時的決定中,而是建築在長時間的努力、考驗和默默無聞的工作基礎上。

——羅曼·羅蘭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基於電影《風雨哈佛路》,我想談談在現實生活之中,如何給孩子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讓他們能夠擁有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的學習與生活

☆、教育孩子認清自我,學會接受自己的缺點或者錯誤,並抑制缺點或者錯誤繼續成長

很多人總是誤認為接受缺點或者錯誤,就代表不會改變,而且缺點始終存在。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接受缺點或者錯誤,從某個方面來說,就是讓自己認清自我,並抑制缺點或者錯誤繼續成長,從而進行本質上的改變。從教育的意義上,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

——莎士比亞

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必有弊。我們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會有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思考方式。而接受缺點或者錯誤,從字面上理解,代表個人處於固定型思維模式,是一種“認命”的態度。但我們可以接受它們的存在,並不就是說接受它們給我們帶來的危害。誰都知道這個世界不可能會存在一個完美無缺的人,我們只能在各種缺點與錯誤之後做到改正,才能讓我們無限接近完美。

因此生活中,作為父母或者老師應儘量利用生活中的契機,教育孩子認清自我,客觀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缺點或者錯誤,避免他們陷入某件事物中無法自拔。這對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尤為重要。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父母或者老師對孩子應該表揚得當,更多的時候應該表揚孩子們的努力和勤奮

在我們很多人的“常識”中,他們總認為孩子們表現優秀就該表揚。然而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們陷入一種誤區,那就是他們重視最後的結果,忽略了他們努力的過程,並逐漸將自己定位於:“我天生就是表現優秀的孩子,這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一旦孩子們這種思想不斷強化,就會出現錯誤的認知自己,很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維。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或者老師更多的時候應該表揚孩子們的努力和勤奮,將他們取得的成功歸功於他們的努力,讓孩子們無時無刻都明白,努力對於學習或者生活的重要性。這才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目的。例如一個孩子在一場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可以從他如何努力、刻苦等方面進行表揚。在此過程中,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下一個目標,繼續培養孩子們敢於挑戰的能力。

當然以上只針對表現優秀的孩子,那麼對於表現不好的孩子,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表揚呢?

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們應該摒棄那種厭棄的心理,應該給予孩子多些耐心;其次可以從表揚孩子的努力、勤奮等方面,然後給孩子總結、分析失敗的原因,培養孩子正確面對失敗的心態;最後給孩子制定下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讓孩子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例如:學生失敗時,老師可以表揚孩子說:“你很努力,只是方法不對。你可以按照老師給予的方法,總結上次的經驗,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積極面對失敗,並在失敗中尋找機會提高自己。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教育孩子正確看待生活或者學習上的逆境,以樂觀且積極的心態重新揚帆起航

我們都知道,誰都可能會遇到生活的逆境。其實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逃避逆境的心態。因此說,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教育孩子正確看待生活或者學習的逆境,並以樂觀且積極的心態重新揚帆起航。

逆境有一種科學價值。一個好的學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

——愛默生

在我看來,有些時候既然逆境在所難免,那我們何不讓它們成為我們成長的機遇。在《風雨哈佛路》中麗茲所面對的逆境,我想那應該是黑暗無比的。可是她始終如一的去奮鬥,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所以她取得了成功。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當充當孩子最堅實的後盾,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和愛,幫助他們不斷前行。這對孩子成長型思維的建立會帶來巨大的幫助。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思維淺析麗茲成功逆襲的原因及教育思考

結束語:

《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中的麗茲一直籠罩在黑暗之中,然而她所注視的並不是黑暗的陰影,在她的心裡始終都充滿對生活的希望。當那些希望一點一滴被炙熱的激情點燃,也正預示她向成功的通道一步步邁進。

然而麗茲成功的關鍵,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其實無處不在都蘊含著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獨特魅力。因此我認為我們在觀看電影的時候,並不僅僅是被麗茲的勵志精神所感動,更重要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帶來幫助。最後用麗茲的一句話做結尾,希望能夠時刻鼓勵大家:

“我希望能和別人平起平坐,而不是低人一等。我希望能去哈佛,接受良好教育,讀遍所有好書,於是,我情不自禁的想,我是不是該發揮自己的每一分潛力呢?——我必須成功,別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