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郭德綱總是說同行一直在排擠他?

創戰紀喜味兒


相聲界擠兌郭德剛的事是聳人聽聞,最低,我沒有看到白紙黑字的條文,沒有針對性的東西老郭知道如何處理,我不操心;小道消息說曲協、國家文化部門有排斥的意思,我也沒有見到對老郭有何與眾不同;這事儘可能看作是同行競爭時,在以上單位工作過的人使用了點伎倆,真正上面兩個單位要滅老郭還不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所以,老郭自己杞人憂天了!

德雲社在風雨飄搖中一路起來,歷經滄桑,儘管幾度搖搖欲墜,但終於仍然還在觀眾笑聲中屹立,說明老郭有過人之處;目前群眾對德雲社口碑不壞,有說他撐起了中國相聲的半邊天;在主流相聲幾乎銷聲匿跡的今天,老郭獨家坐大,這是不爭的事實,還有哪個不長眼睛的人來擠兌,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德雲社順應改革開放潮流,弘揚民族文化,在高頻率的生活節奏中,讓人們的靈魂有了休息的場所;由於頗接地氣,現在全國各處開有分社,而且有好幾個專業演出隊,商演也是順風順水的,甚至把相聲說到國外;這是在好的政策下,自己努力奮鬥的結果,又沒叫國家投資半分,賺錢吃飯無可厚非吧?

中國有搶打出頭鳥的傳統,遵循中庸之道的人不在少數;老郭看準形勢,抓住機遇,敢為人先,紅了一把,賺了一筆,大概羨慕嫉妒恨的同行,有上綱上線的想法,但現在不是清朝,文字獄很難興起,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為板倒老郭而處心積慮的人會收斂!操什麼心啊?



希望星晨58298869


中國傳統藝術相聲是一門對演員技巧、反應能力、技藝要求很高的藝術門類,這也是很多人雖然說相聲但是一直不火的原因。很多人說了一輩子相聲就是說那麼幾段,跟很多音樂明星一樣,一首歌吃一輩子如蔡國慶、付笛生夫婦等。傳統藝術生搬硬套,不與時俱進只能被歷史進步潮流淘汰,相聲傳到現在能夠被大傢伙熟知很大功勞歸功於郭德綱。郭德綱創辦德雲社以來,領帶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的添加很多當下流行包袱,使得相聲大火起來,他對相聲的功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為何很多相聲同行那麼恨郭德綱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所謂的主流相聲界老藝術家、大咖雲集,個個都是國家一級演員,各種特種津貼待遇,在郭德綱沒出現之前,沒有對比的參照物,沒人知道他們相聲功底和這些年幹了啥,所以相聲內部很團結,一派祥和。郭德綱出來之後有了對比才發現這幫拿著國家津貼、工資的“藝術家”沒有一個像樣的作品拿出來說服觀眾,再加之人們本能的對體制內這種旱澇保收模式的不滿,瞬間激起了觀眾對他們的仇恨。不知不自覺間主流體制內的演員們成為了人人討伐的對象。但是體制內相聲演員是掌握話語權的,他們地位或者形象受到衝擊,必然會招致他們的猛烈回擊,比如不可以參加很多衛視的綜藝節目,以官方名義對其個別不足進行公開批評。

第二、郭德綱的相聲產業是越做越大,錢是越賺越多,粉絲認可度是越來越高,一度成為相聲界的“寡頭”,無人能與之抗衡和競爭,一家霸佔了整個相聲市場,你吃肉別人天天喝湯,人們常說商場如戰場,有競爭就又會相互詆譭和利益的爭奪。其他相聲同行都快餓死了,你這邊快撐死了,能不仇恨你,畫個圈圈詛咒你嗎?

第三、反觀近幾年郭德綱相聲確實俗了一些,這也給很多同行反對他留下了把柄。德雲社這幾年市場化推進過快,為了盈利也確實很多地方放棄了相聲傳承的初衷,更多的是考慮經濟效益而忽略了文化屬性極社會責任。很多德雲社內部成員為了吸引觀眾眼球可謂是無底線無下限,屎屎尿尿的包袱更不用說,很多時候18歲以下的都不宜聽郭德綱德雲社的相聲。

總而言之,相聲藝術家們當時期望的局面主流和非主流都沒有做到,主流相聲不好笑沒人聽,非主流相聲搞笑不乾淨,目前還沒人能做到像馬三立、劉寶瑞、侯寶林那一代人的相聲既乾淨又搞笑。。。


立體視角


郭德綱一直說同行排擠他,從“非著名相聲演員”說到“著名相聲演員”,再從“著名相聲演員”說得今天。他這麼說一定有他的理由。不過,姜昆也說過這麼一句話:“他(指郭德綱)這個弱勢呢,我覺得也是有一部分炒作。你看他誰都敢說,你看相聲界沒有人說郭德綱的,但是他呢,就可以在相聲裡講相聲界不容我。他就可以把相聲界都給說了。“郭德綱說同行排擠他,姜昆說郭德綱在炒作。

我既不是綱絲,也不是相聲圈裡的人。作為第三者(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彆扭,但我還沒找到別的合適的詞),我覺得過去說同行排擠郭德綱還站得住腳,如今再說這句話就得仔細掂量了。按老郭現在的實力,誰排擠誰還不一定呢。既是如此,那麼有沒有炒作的可能呢?各位自己去想。更何況郭德綱自己也說過:“如果不能跟你做朋友,不如站在你對立面。”這句話,說白了就是要沒個對手,那多沒意思呀。反過來說,如果曲協招安,郭德綱會進曲協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有網友說,我們不管他們之間的是非,誰說的相聲好聽,我們就聽誰的。這是從觀眾角度看問題,這話說得沒毛病。

最後做個預告,明天會在蕭陶頭條號裡發一篇檄文,敬請關注。


蕭陶


人紅是非多,人怕出名豬怕壯。

1.動了別人的蛋糕嘛。主要是動了同行的蛋糕。郭德剛也說了說相聲盼著死同行,正是因為他日漸受到歡迎,日漸出名,票房賣得比較好,擠兌的其他相聲演員沒有了市場。 難免樹大招風,所以遭受非議,同行難免在背後使壞。

2.郭德綱本身的問題,早年間他性格比較耿直,有話直說,直來直去。不能容不能忍,睚眥必報。當然,這些年有所收斂。早年間是,但逢對手都必然要抗爭。這些也可能和他早年間遭受的各種苦難有關,心裡的仇恨值相對較高。別人對其的各種欺辱他都有超出正常的敏感值。

3.有些爭鬥其實是為了製造話題,製造炒作,製造熱度,這也是他及德雲社的一個營銷策略。有些事情可能本來無關緊要,無關重要的,通過罵戰故意將話擴大了。

娛樂圈兒嘛,不怕有好新聞也不怕壞新聞,就怕沒新聞。

4.郭德綱的相聲。其實存在的電視臺不能播的地方。也只能在小茶館、小劇場演出。色情哏、倫理哏、屎尿屁哏。這些確實是難登大雅之堂。

其實從文化建設的角度來說,這些東西即使搞笑,也建議剔除出去。侯寶林大師將相聲從撂地搬進劇場,好不容易把這些東西摘乾淨,現在郭又撿回來了。

雖然說這些東西有市場,但未必就是合理的,因為這是與追求健康積極的文化建設這個大方向相沖突。

4.郭德綱的水軍也比較厲害。網上凡是郭德綱的段子都有各種各樣的好評,有的時候甚至不是太搞笑的,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會有很多人認為他搞笑。而且只要是有衝突的,凡是批評郭德綱的,絕對會有一大批跟帖來反駁抬槓,辱罵攻擊。

怎麼說呢,郭德綱每年掙幾千萬,而這些年掙幾千塊的水軍,在替年掙幾千萬的郭德綱操心,奔波。

說了半天郭德綱的不好的地方,估計一大批郭德綱的水軍正在蜂擁而來。哈哈哈哈!

最後也不得不說。郭德綱還是有其自身的才能。他的有的相聲很好的,大家也經常聽,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歡笑。

他的一些京劇的、太平歌詞的、大鼓的唱功確實是一些其他的相聲演員難以匹敵的。

再比如看他的微博,有的微博還是發的很有文化含量的,他也是飽讀詩書。


也許等郭德綱日益成熟,成一代大師之後,之前的是缺點就會慢慢兒的摒棄。

資本的原始積累嘛,之前都是有一些不堪的歷史。歐洲人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掠奪了非洲人。溫州人在發家之前也賣了假貨,這都是成功的“原罪”。

祝郭德綱越來越好。


輕奢飲食


因為老郭太厲害了,不虛偽有什麼說什麼,相聲幾乎快死他拯救了相聲,而且賺到大把的錢,現在看的相聲幾乎都是他的,相聲源於天橋茶館的老藝術。接地氣觀眾樂於接受。就是因為他沒有脫離群眾。不像一些道貌岸然的人滿口的仁義禮智信。背後盡做一些殺雞屠狗的事。有些的同行如今都混不下去了。你說能不排擠老郭嗎?眼紅著能。想到相聲就會提到他,幾乎想不起別人來。這是事實吧,某些人能不氣嗎。尤其是那些自詡大師的,端著的裝逼的背叛師門的。看不得老郭強。都想壓著他。



就像小說裡武林大會一樣出來一個高手。那些所謂名門正派人士就會暗地裡使手段,打壓這個高手,怎麼卑劣怎麼使,就是讓你起不來,讓你永遠消失是最好的結果。


我就打壓你,讓你沒有機會展示你的才華。讓你失去很多。在你輝煌的時候再來個釜底抽薪,玩死你為止。他說沒有那麼直接而已。


李金橋v


看到有人說,郭德綱這是在炒作博同情,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郭德綱帶著德雲社走到今天,隨便一場演出都坐滿上萬觀眾,他完全可以躺著賺錢的。說為了這事還要炒作一番,完全是多此一舉,老郭恨不得低低調調做人呢,現在就他德雲社最火,帶出的徒弟個個都是角,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業界的關注,就等著他犯錯揪他的辮子呢。你說郭德綱炒作把自己放到輿論的焦點上?除非他腦子和苗阜一樣,瓦特了。

說沒人排擠他的,看看前陣子苗阜在微博上發的長文,表面說的是江湖相聲低俗上不了檯面,實則是有所指,因為郭德綱和他弟子表演的東西就好這口,而且相聲要貼近生活,屎尿屁和葷段子是少不了的。苗阜現在相聲說得不成氣候了,就來拉別人下水,卻忘了自己以前的作品更俗氣,低俗的段子張口就來,比如“夸父逐日”說成“寡婦追日”。苗阜這種諷刺同行的手段,真的顯得自己又沒氣度又沒智商。

除此之外,之前還有媒體批評張雲雷的相聲表演,說他讓粉絲帶熒光棒經常破壞了相聲表演的傳統秩序,後患無窮。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個組織火了他們無從下手,就從個人身上揪毛病,張雲雷的創新方式被他們說成了背叛祖師爺。說白了,這些人指責他的徒弟,其實就是指責老郭,畢竟子不教父之過,徒弟也一樣。話說人家師父郭德綱都沒說什麼,其他人有什麼資格指指點點的?

郭德綱走到今天不容易,之前沒走紅之前被別人看不起,一個小角色去到哪裡都沒有存在感。現在好不容易能賺點錢了,以前看不起的人又想方設法打壓他,想看他笑話。老郭這樣的人真的是有大智慧的,活到現在經歷過這麼多事情,相信他也早就看透了,那些耍小手段的人,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

關注頭條號“星途迷影”,看更多獨到、精彩點評。

星途迷影


以前郭德綱如此說,其實就是一種營銷手段,為什麼現在不如此說了?這種話題不能一直說,一個人排擠你是嫉妒,十個人排擠是羨慕,一百個人排擠是恨你,所有的同行都排擠能說是所有的同行都羨慕嫉妒恨嗎?是不是自己也得找找原因?18年走了好多位相聲名家,出殯的時候,很多相聲界的人都去了,為什麼就老郭沒出現呢?鋼絲,粉絲再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是在咱們一個最講人情禮節的國度,是不是有點不妥?特別是師老師的葬禮,常貴田老師的葬禮,那可是郭德綱的保師,帶師,拜師的時候,先拜引保帶師才拜師父師孃的,可想而知保師帶師的地位。藝術是藝術,為人是為人。就憑這種做法,郭德綱以後在相聲界就不會站的很高,在一個行業裡面有什麼樣的地位,不是單純的粉絲捧出來的,而是同行之間的認可,真正懂相聲的觀眾的抬愛。


歲月無痕78486


嗨,我是孫活軌跡!

我是被老郭薰陶喜歡上了傳統曲藝!

早些年聽郭德綱的相聲,老郭說同行排擠,所謂同行主要指的是主流相聲演員!老郭自己也說過,在專業上打不到對手,就從道德上下手!這方法好使!

1:郭德綱和姜昆的恩怨情仇。感覺有點像王太醫跟喜來樂的關係。一個是奉旨說相聲拿朝廷薪水,旱澇保收!一個是草根英雄,憑能耐養家餬口!接地氣,人氣旺!

2:主流相聲還包括好多人總是抓住屎尿屁來開撕老郭,作品中提到這三字就是低俗,不提就是高雅了!屎尿屁三樣每個人都離不開。舞臺上說一下怎麼就低俗了呢?這個我想不通!主流相聲異口同聲說:不能說!電視劇電影都可以來表現上廁所,尿尿,為什麼舞臺上就變成三俗了!

3:還有就是能力,今天的相聲又能夠火起來,老郭功不可沒!沒有老郭,相聲也會像京劇一樣只出現在春晚舞臺上了。老郭的相聲國內一票難求,國外上演也是盛況空前!出國上演,在有相聲的歷史上老郭是開天闢地第一人!

4:德雲社那一年的徒弟出走風波!總有人拿此事來詆譭老郭,也包括出走的那幾位!德雲社是個公司,人員流動很正常!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話題總是綿綿不絕!拿老郭蹭熱度的,大概是這樣心裡!老郭人品有問題!記得岳雲鵬有一次接受採訪。說母親生病,到北京沒錢看病,還是老郭主動掏的錢,幫岳雲鵬度過難關!一大幫徒弟在家吃師傅,喝師傅,跟師傅學藝!即使這樣還有人說老郭人品有問題!這樣不但是排擠,是人身攻擊了!

總結一下,同行在專業上打擊不了老郭,因為老郭的水平比他們高太多!只能在道德,人品,方面下手了,但水平不夠!


孫活軌跡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相聲圈放在整個中國曲藝界、乃至娛樂界,其實也就是個千把號人的小群體,而真正以相聲為主業、甚至一門心思撲在相聲藝術上的、更是少之又少。

就是這麼一塊土壤,經歷了一代代相聲藝人的接棒和更替,逐漸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幾大門派及既有秩序。而且,源自江湖藝人的相聲行業、成規和門戶觀念又極具排他性,使得進入這個行業、甚至動到塔尖層既得利益的藝人,顯得舉步維艱,不受業內大佬待見或被排擠、實屬正常現象。

郭德綱三次北漂,說好聽了就是尋相聲夢而來,實際上就是在天津這個“相聲窩子”裡浸泡多年後、實在望不到出頭之日,只好到北京尋找另一種可能。畢竟,北京既是文化中心的首都、亦是相聲的發源地,發跡的機會遠比天津衛多得多。

前兩次進京,郭德綱都是奔著進入體制內相聲界而來的,結果都吃了閉門羹、灰溜溜回到天津——這大概就是郭德綱後來所說的“當年我想給你們當狗、你們卻怕我咬你”的情景吧。

懷才不遇、屢遭同行冷眼,一定程度上已經在年輕的郭德綱內心植入了“仇恨”的種子,只是還沒到後來那種“疾惡如仇”的程度。

德雲社稍有人氣之時,一些原本就勉強維持的小劇場變得更加無人問津,於是把氣撒向了郭德綱,隔三岔五的挑事找茬。那時,德雲社創始人之一的張文順沒少出面擺平,畢竟張文順是老北京相聲演員,人緣好、輩分也擺著,那些找事之人對他還是頗為忌憚。

如果僅僅是小劇場競爭找事倒也沒什麼,但事實遠不止於此。北京電臺主持人大鵬,是最早推廣郭德綱相聲的媒體人,早期很多德雲社觀眾都是通過電臺廣播才知道郭德綱、才慕名而來到德雲社買票聽相聲的。

後來,大鵬受到了某領導點名批評,理由就是傳播低俗相聲。不僅如此,德雲社擴張急需演員、到某藝校借演員,結果學校一個也不放——這才有了後來郭德綱自辦相聲培訓學校一事。

就連德雲社劇場演出,也總有人暗中盯梢,不是記錄演員一些“出格”的臺詞、然後向有關部門彙報,就是向消防舉報德雲社臨時給觀眾加座位。

第一次相聲界“反三俗”是在2006年,而德雲社小劇場相聲此時已經名滿京城,表面上是整治小劇場相聲之亂象,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劍之所指——槍打出頭鳥唄。而積極為“反三俗”搖旗吶喊的李金斗,自己就是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的主席。

“反三俗”徹底將郭德綱與體制內劃清了界限,更是在雙方中間留下了一條几乎無法化解的鴻溝。謀劃者顯然低估了郭德綱的抗打耐力,沒能擊垮德雲社、反而昇華了德雲社的知名度,更有郭德綱應景之名段《我要反三俗》。至此,郭德綱“睚眥必報、疾惡如仇”的秉性已經形成,“勸人大度小心遭雷劈”的理念也誕生了。

2010年的德雲社“八月風波”,明面上是郭德綱和北京某電視臺的一次較量,但事件背後隱隱約約有隻同行無影之手在推波助瀾。理由很簡單:離開德雲社的李何曹、為何旋即登上了春晚舞臺?這難道僅僅是巧合?

故此,郭德綱所說遭同行排擠是真,甚至栽贓陷害也是真。當然了,郭德綱也在利用舞臺上話語權、反覆提及禍起蕭牆之事,是警告那些躲在暗處的黑手、也是渲染自己“弱者形象”以博得觀眾同情、支持。


岑詮


1.孤膽英雄情結。老郭成名以前受過很多挫折,看著能耐不如自己的人卻能平步青雲,自己空有一番抱負無處施展,遂心死遠離那個群體自起江山,一路走來艱難險阻,勢必嫉惡如仇。

2.奠定觀眾基礎。老郭火起來以前,大家看的都是電視相聲,沒想到相聲還能這麼說,還有這麼多技巧。一時間把老郭推為了相聲的代言人,正好趁著這股東風,老郭可以自己制定評判標準,可以自主向觀眾灌輸自己對相聲的理解,吸收無數信眾,並引導觀眾將矛盾轉移給主流說相聲的,營造只有我德雲社與觀眾親如一家的形勢。

3.同行相輕。這個不必解釋,大家都知道。只不過老郭有底氣有實力做到這個。

4.老郭很清楚,比他年紀大的體制內的,不會跟個小輩計較,歲數小的體制內的能耐都不如他,他更不怕跟人家互懟,觀眾緣已經樹立了,主流的越計較,觀眾越反感,他可以越發的收穫觀眾的信任,而主流會被罵的更厲害。

這是他在困苦之極時自己鑽研出來的生存之道,大家心裡其實都明白不說破,只怪主流自己不爭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