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婚姻大事令人头疼


大牛,一个地道、朴实的农村小伙儿。正值壮年的他理应和同龄人一样,在农田里劳作,或去大城市闯闯,攒够了钱就开开心心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可对大牛来说,无论哪一种生活都近乎成了恩赐和奢侈。他一个艾滋病患者怎么过夫妻生活?双方家庭能否接受?对下一代又会不会有影响?

确实,艾滋群体要结婚成家,除了要突破伴侣双方生理和心理的界限,还得面对下一代健康、教育和上一辈认知接受的问题。社会上对于艾滋患者婚姻的态度往往也是艾滋群体社交的巨大障碍。因此这不仅仅是伴侣双方的课题,社会多方位的关注和不解更让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步履维艰。

HIV感染者,婚姻大事令人头疼

卖血的孩子

要说大牛这老实巴交的孩子怎么能染上艾滋病了。原是小伙儿18岁的时候,乡里搞血站,鼓动乡亲献血。原意是好,可到后来,血站慢慢变了味儿,由于管理的不完善和在黑心商人的利益驱动下,卖血赚钱的风潮开始流行起来。年幼的大牛想着能给家里多赚点钱,加入了卖血的行列。可这血站哪是正规血站,采血者没有卫生意识,只要有人来献血,就照抽不误。很多人在抽血时共用一个针头,造成交叉感染,可怜的大牛就这样成了卖血的牺牲品。后来,乡村里的黑心利益链浮出水面,血站被关停,可大牛却永远回不到那个18岁的夏天了。

HIV感染者,婚姻大事令人头疼

未来该往何处去

大牛开始吃起国家发的免费治疗药物。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可大牛的人生大事依然让父亲焦急。父亲明里暗里地问过大牛想找个啥样的姑娘,大牛无奈地笑笑:"哪有正常人家会要我啊,祸害人我是做不到,如果有缘能找个一样的人,倒也是老天爷可怜我了。"

父亲知道儿子本性老实,万万是骗不来人的,要是能找个有相同经历的姑娘可真是老天怜悯了。两个人有相似的人生轨迹,可以互相理解安慰,彼此知道艾滋病患者生存成家的不易,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姻缘。再者,大家遭遇相同,不至于互相嫌弃,能惺惺相惜地扶持着一直走下去。更何况,艾滋病患者在生活起居方面和健康人有些许差别,日常总有不便之处,但若是"一样的人"不就没那么多限制和担心了吗,还能交流互助,多点"共同语言",不是"天作之合"了。

HIV感染者,婚姻大事令人头疼

觅得有缘人

一次镇里举办"世界艾滋病日"公益讲座,在台上给大伙儿介绍艾滋病检测知识的小芳引起了大牛的注意。小芳姑娘毫不避讳自己艾滋病人的身份,反而现身说法,给大家辟谣了很多关于艾滋病的谣言,也鼓励和她一样的人要充满希望地治疗和生活。

大牛和小芳在会后成了朋友,两个一样的人知根知底,毫不避讳,相处起来愉快轻松。在小芳的带动下,他们常作为志愿者和医生一起下乡,把知识和正能量传递给邻里乡亲;逢检查和拿药的时候,俩人也会结伴而行,互相提醒;说到艾滋病的话题,也不尴尬地藏着掖着,反而开始比起来谁比谁控制的好,俨然是对欢喜的"冤家"。

HIV感染者,婚姻大事令人头疼

自然而然地,俩人相爱了。没有不可言说的隐衷,没有互相嘲讽的嫌弃,没有社会外力的阻挡,他们的结合似乎天经地义。正因为他们是"一样"的人,是相知的人,命运才给他们牵了线,让他们一同勇敢地走下去。

两人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愉快地结合了。遵照医生建议,他们婚后的生活也非常和谐,两个人定期吃药、体检,病毒载量持续走低,病情控制的很好。医生还告诉他们,现在母婴阻断已经使很多艾滋家庭生下健康宝宝,在适合的时间,她们也可以尝试在医生帮助下孕育一个健康的孩子。

HIV感染者,婚姻大事令人头疼

大牛和小芳是幸运的,命运多舛的两人在各自风雨洗礼后,终于见到了彩虹。未来,他们或许还将遇到健康、生育、教育等诸多的问题,但小护相信,惺惺相惜的他们能够风雨同舟,勇敢地走下去。

有时,社会认同确实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艾滋群体的心理压力,但艾滋病患者自我社交认知的重构比这些外界因素更为重要。当有一天,我们的内心能强大到成功防御外界的不和谐音符,那么也没有什么流言蜚语可以摧毁我们了。小护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艾友坚定内心、冲破阻碍,可以大胆地结交朋友,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对象恋爱结婚,过上充实幸福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