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武戲:一個被遺忘的話題

京劇武戲:一個被遺忘的話題

張春華

我的老師武丑大師葉盛章先生是真正的京劇大家,他絕就絕在演人物,一人千面,而不是千人一面。一個武丑演員,要有嗓子、眼睛、動作,既要有功夫,也要有幽默感。可現在演出機會少,演員練功少,技巧、表演都不盡如人意,尤其是矮子功、圓場技巧,沒有幾個能掌握得特別理想的。如今武戲就只剩下翻跟頭了。

當然,武戲不景氣的原因很多。我個人認為,武戲也要跟上時代,也要改革,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老戲老演了。前些日子我在電視裡看京劇音配像《響馬傳》,是李少春和袁世海主演的,由王立軍配演。我看了三個小時,覺得這戲太拖沓了,沒完沒了的“起鏘起鏘”,過場和碎場太多了。李、袁演的這出戏當年我看過,當時也沒覺得長,為什麼現在覺得長了呢?我想了想,這是因為如今的社會節奏加快,人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悠閒地坐在戲園子裡聽三個小時的京戲。老觀眾可以忍一個鐘頭,只為聽一句他喜歡聽的唱兒,而新觀眾卻沒有這份耐心,所以我認為演傳統戲要有改革,至少要加快節奏,刪去一些拖時間的過場和碎場,使劇情更為緊湊、好看。

京劇武戲:一個被遺忘的話題

說起武戲,現在常演的《三岔口》,就是我首先改的。原先的老《三岔口》是梆子戲,劇中的武丑劉利華原為壞人,扮相很難看,劇情也主要是打鬥。1951年,我和張云溪先生演此劇時,對老戲作了改動,將劉利華改為好人,與任堂惠因誤會而打鬥,而且是摸黑打,這就很巧妙而且幽默好看。這出《三岔口》當年以啞劇的形式參加在柏林舉辦的第三屆世界青年學生聯歡節,受到好評併成為武戲代表劇目,久演不衰。一個好的演員,應是半個心理學家,應瞭解觀眾想看什麼,不能只顧自己在臺上過戲癮,而不顧臺下觀眾的感受。此外,我還對如今的戲曲教學有些看法。我今年80歲了,但我並不守舊,並不認為傳統老戲不能改,而有些五、六十歲的老演員或教師,太過保守,老師當年怎麼教我的我就怎麼教學生,這是不夠的。因為你學戲的時代畢竟不是現在,你那時學的適宜那個時代,現在欣賞口味變了,你還一成不變地演老戲,能成嗎?我希望大家都能關注並重視武戲的革新問題。


武戲要注重表現人物

高牧坤

武戲在京劇歷史上曾經輝煌過,很多武生挑班唱頭牌,如楊小樓、李萬春、厲慧良、張世麟、高盛麟等,均獨樹一幟,十分紅火。上世紀80年代初武戲也很盛行,那時中國京劇院經常演武戲,而如今,京劇變成了以唱為主,有人說是聲部時代,武戲只是演很少的摺子戲,成了點綴。武戲演員演出少,沒人練功,這對於武戲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武戲講究傳承,不同的演員有不同的演出風格,即使是演同一出戏,也有區別。如蓋叫天以短打武生為主,注重造型美,有“江南活武松”之稱;高盛麟則優美嚴謹、威猛穩健;張世麟身段挺拔,技巧純熟;厲慧良武打功夫過硬並有真實感。這些老先生所處的時代,很少有錄影資料,我在電視裡看到一位武生配演李少春先生演的《長坂坡》,卻張冠李戴地按厲慧良先生的路子演,哭笑不得。至少說明搞音配像的人不懂武戲。

京劇武戲:一個被遺忘的話題

武戲演員講究氣魄、功架、氣質、風度,如《挑滑車》,扎著大靠的高寵挑滑車,憑的不光是高難度的技巧,也要有自信和大將風度。武戲也要塑造人物。楊小樓先生主張“武戲文唱”,就是這個道理。而今的武戲演員,只注重表現個人技巧,而不注重表現人物,這樣演觀眾還不如去看雜技和武術,因為雜技和武術的節奏快,難度更大,更好看。武戲故事、人物都很重要,中國京劇院曾創作演出《獵虎記》、《大破銅網陣》等武戲,都是故事緊湊,人物鮮明。但現在,編演武戲的人少了,因為很多編導不瞭解武戲,武戲中的開打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和劇情發展,不能沒頭沒腦地上來就打。

武戲如今不景氣,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電視裡的一些晚會,演京劇時只是唱一段,很少有武戲演出。劇場裡演的也是些很短的摺子戲,很少演大戲。我認為一個武生演員,應多演大戲,這樣利於塑造人物,提高自己的演技。第四屆中國京劇節特意開設了武戲擂臺賽,這是件好事,可以鼓勵年輕演員勤練功。但在短短的20分鐘內演一折戲,演員們拼的還是技巧,很少考慮怎樣塑造人物,這是令人遺憾的。武戲要革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領導重視,專家研討,創作人員紮紮實實地做,要以搶救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來對待這件事,否則也只能是空談。


武戲演員要練就過硬功夫

張幼麟

我學戲比較晚,因而我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但我喜愛京劇武戲,一直堅持練功。我覺得現在武戲不是沒人看,關鍵在於是否重視,而且只要你功夫過硬,照樣能受到歡迎。

我父親張世麟1952年以《雁蕩山》一劇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這出戏充分發揮了京劇武打特藝,山地戰、水戰、攻城戰,父親都演得乾淨利落,轟動京城,這出新創戲也成了武戲的代表劇目。父親演《鐵公雞》時,是真刀真槍地對打,沒有過硬功夫是辦不到的。過去講練功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現在條件好了,練功的人卻少了,一些武戲演員往影視發展,在武俠片中演俠客或當替身,其實這是短視行為,很多武俠片都是借鑑京劇的武打程式和套路,雖然現在影視中的武打動作藉助高科技手段,做得十分花哨,但一個功夫全面的武戲演員,在舞臺上長靠短打均十分出色,相信也不會遜色於影視,照舊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京劇武戲:一個被遺忘的話題

這又牽涉到劇目的問題。有人說,解放後武戲改革力度不大,武戲新戲少。但我認為,武戲改革可以從改編傳統戲入手。《鐵公雞》原是一出禁演劇目,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天津京劇院把這出戏拿出來改編加工,淡化政治色彩,突出技巧,在北京連演一百場。《金翅大鵬》則強調它的故事性、趣味性和神話色彩,採用機關佈景,演出時舞臺效果也很好。此外,《四平山》、《九里山》、《八仙鬥白猿》等武戲也加快了節奏,劇情緊湊、人物個性鮮明,觀眾反映都很好。今年九月,為紀念父親,我演出了《武松與潘金蓮》、《戰宛城》等武戲,觀眾也很踴躍。所以我認為武戲還是有觀眾的。

作為一個京劇演員,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奉獻精神。過去老藝術家的生存環境遠不如我們,沒有絕活,就是所謂“一招鮮”,觀眾會喊倒好。而今沒有這種壓力,武戲演員在練就過硬功夫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這樣可以更得心應手,更好地塑造人物。此外,武戲演員還要有合作精神。你演武戲時需有人陪你打,打出手時要與幾個人配合,配合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演出質量。所以即使你是頭牌武生,也不能耍大牌,要謙虛,尊重他人。過去梨園行裡有“一棵菜”的說法,武戲也不例外。

(摘自 《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