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赦後,溥儀與杜聿明首次下江南,為何一路上流淚不止?

jyz111


溥儀作為中國末代皇帝,其經歷是坎坷的,可以說在封建王朝所有皇帝中,溥儀估計是最慘的一個。溥儀前半生都是任由別人操控,完全是個傀儡,很難有自己做主的權力。溥儀三歲登基稱帝,六歲由於辛亥革命宣佈退位,十一歲的時候,張勳率領他的5000辮子軍進宮復辟,溥儀再次稱帝,但是僅僅只過了11天,溥儀又再次退位。



此後,溥儀又被軍閥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落了個無家可歸的地步。日本人又找到溥儀,溥儀心有不甘所以答應日本人前往東北建立滿洲國,這一年溥儀二十八歲。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溥儀又被蘇聯俘虜,被蘇聯關押了整整五年時間。1950年溥儀被蘇聯押送中國,溥儀被送進撫順戰俘營看押,溥儀本以為他的一生可能就要在監獄度過的時候,他又被特赦出獄。這一年,溥儀已經五十歲了。


溥儀被特赦出獄後,國家又給他安排了工作與生活,讓他後半輩子可以衣食無憂。1964年3年,周總理特別安排溥儀,杜聿明,王耀武,沈醉等人前往江南遊覽風光。這一路溥儀等人遊覽雨花臺,中山陵,井岡山,龍門石窟等地,溥儀途中多次流淚。

在經過雨花臺的時候,他是為了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而流淚,當年雨花臺犧牲十萬軍民為抵抗日軍,而他當年曾為日本人做了那麼多壞事。在路過龍門石窟的時候,他聽說日本人從中竊取了中國不少文物,他想起了自己曾將故宮的文物賣給日本人,心中又是不免傷感。除此之後,他前半生都是任人操控,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根本沒有半點自由可言,如今他是真正的自由,可以任意的遊覽祖國大好河山,他也不禁感嘆,所以也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麥地傳奇


1964年3月,周總理安排全國政協組織特赦人員溥儀、杜聿明、王耀武、沈醉等,連同其家屬一行40人到江蘇等地參觀,溥儀是一路參觀,一路流淚。

有人問溥儀:為何哭泣?溥儀說:感動,感慨!

一行人來到南京火車站後,溥儀走下火車,十分感慨,他對杜聿明等人說:

“我在北京住了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出過門,現在是真正解放了。”

杜聿明問他,“那你在瀋陽做皇帝時,不出門逛逛嗎?”

溥儀的回答讓杜聿明等人很意外:

“雖然以前看起來待遇還可以,但自由是沒有的,日本人完全限制了自由。他們說到哪裡就到哪裡,沒有選擇。以前過的是蝙蝠式的生活,現在做中國人真正自由了。”

溥儀前半生可謂命運坎坷,三次稱帝,三次被廢,日本傀儡,蘇聯關押,遼寧改造,1959年前基本就無自由可言,在敬愛的周總理的幫助下,終於脫離牢獄之災,奔向自由生活,獲得了特赦,並有幸江南遊,他能不激動與興奮嗎?人最高興的表達就是眼淚。

3月11日到15日,溥儀等人參觀了南京的中山陵、雨花臺、總統府等地。

3月12日,在拜謁中山陵時,溥儀淚如雨下,回憶起了對孫中山這個長者的音容笑貌,對杜聿明等人傾訴了自己反革命的罪行。

有理由相信,溥儀說的這些話處於自己的真心懺悔,因為早在東京審判中,他就發表了這樣的言論:

“在我當皇帝三年後,也就是1911年,我們的國家發生了革命,一位名叫孫中山的偉大革命者,領導人民推翻了腐敗的清王朝,這是一場進步的革命。”

參觀雨花臺時,看(聽)到那麼多英雄豪傑,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事蹟,親眼目睹日本給中國留下深重災難的歷史遺蹟,南京這一塊土地,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而自己曾經卻作為日本的傀儡,無視中國人的疾苦,還幫日本人幹了一些壞事,他痛哭流涕的說:過去我真是罪孽深重,這麼多人犧牲在這裡。我們應該考慮今後如何改造自己,洗清罪過,為人民服務。

到洛陽參觀了龍門石窟,白馬寺等地方,當溥儀聽到觀世音,佛像等國寶被外國人盜走,他和弟弟溥傑,一路嘆息,回想起當年兩人盜賣故宮國寶的往事,溥儀不禁流下悔恨的眼淚。

溥儀參觀革命聖地井岡山,當遊覽到毛主席的“讀書石”時,溥儀充滿崇敬之情,一遍一遍的輕輕撫摸著石頭。他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不易,感慨共產黨對他的包容,心中百感交集,漸漸淚水溼潤了眼睛。

來到明孝陵的時候,工作人員向他介紹說當年康熙也曾在這裡祭拜,並說到了康熙、乾隆南巡,想想當初志得意滿的康熙,一路上數著自己的功績——平三藩、收臺灣、西征準格爾、北伐俄羅斯。乾隆下江南時,那樣自豪盤點自己輝煌的一生,恨不能再活五百年好好享受大清的錦繡江山,此時的江南已不再是那時的那個江南,溥儀心裡充滿了世事無常的滄桑與感慨,或有痛失江山的無限遺憾。

在參觀旅遊過程中,溥儀走了一路,眼淚留了一路。通過溥儀日記的反映,溥儀是在懺悔,也有很多感慨,溥儀在日記中寫道“過去我做皇帝時做了不少壞事,我對自己、對別人都這樣說。過去的溥儀死掉了,現在是新生的溥儀。”

回到北京後,溥儀受到周總理在關懷下,在石景山公園當了一個售票員。有次以前的獄友也是同一批被特赦的人杜聿明和沈醉來找他玩,想讓他做導遊參觀下故宮,走到門口時被長長的隊伍愣住了,溥儀皺了下眉頭,我這回自己的家還要買票,這都什麼事啊,三人相視而笑。

令溥儀心疼的是,門票有點貴!


美麗青春您真痘


答:的確如此,溥儀被特赦後,與杜聿明等人首次下江南時,流了不少淚。

但這些淚水,實在是五味雜陳,有感恩,有欣喜,有傷感,有羞愧,有悔恨,有內疚……

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年,溥儀在“下江南”這段時間的日記裡,記載有很多感想、表態,儘管看起來不像私人日記,而像隨時接受檢閱的思想彙報,但透過這些文字,以及當時陪同人員的回憶講述,還是可以窺探出一些他的內心世界的。

溥儀是在1959年12月底被特赦,遊江南的時間是1964年春天,是由政協全國委員會組織的旅遊參觀活動,主要參觀江蘇等地。

旅遊團的團員以特赦人員為主,有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強、王耀武、沈醉、康澤等,以及他們的家屬,共40人。

溥儀的家屬是和他結婚兩年的妻子李淑賢,還有他的弟弟溥傑、弟媳嵯峨浩。

沈醉雖是特務出身,但喜歡舞文弄墨,後來他在回憶錄中稱旅遊團為“帝王將相參觀團”。

這個“帝王將相參觀團”當然不能跟封建時代的“帝王將相參觀團”相比,但他們的行程也是得到了嚴密安排、嚴格保護的。

他們參觀的第一站是南京。

負責接待他們一行的在是江蘇省政協工作的吳鍾祺。

吳鍾祺原為黃埔軍校第18期學員,解放前為江陰炮臺臺長,在渡江戰役中率部起義。

吳鍾祺後來回憶說,溥儀他們參觀的景點,會臨時閉園,他們居住的飯店,整個一層都給包下來,陌生人不得入內。

吳鍾祺老人說,當年到火車站接他們時,他是親眼看到了流淚的溥儀。

溥儀一下火車,就和列車長握手,抹著眼淚,嘴裡嘟嚷著說:“我是第一次下江南。”

又說:“一直沒有出來過,現在是真正解放了。”

就這,真的值得哭得這麼五道八叉嗎?杜聿明有點理解不了。

溥儀就解釋說,“過去日本人帶著我走,要我到哪裡就到哪裡,都是悶著走,什麼也看不到,現在是什麼都看到了。以前過的是蝙蝠式的生活,不見陽光不見人,現在做中國人真正自由。”

……

所以說,溥儀“流淚”下江南的事兒,是真的。

溥儀他們在南京一共逗留了五天。

吳鍾祺老人清楚地記得,是從3月11日到3月15日。

他們參觀的地點除了明孝陵、梅花山、靈谷寺、夫子廟、中山陵、雨花臺和總統府各大景點,還有南京的不少公司,如當時的南京化工公司、友誼服裝廠、藝新絲織廠等。

吳鍾祺老人特別提到一個細節。3月12日,參觀團去中山陵遊覽時,才爬到陵墓入口的花崗石牌坊,溥儀妻子李淑賢心臟不好,身體虛弱,走不動,就對溥儀說,我在這裡休息,你們先上去吧,我等你們下來。溥儀體諒妻子,就說那我也不去。

幸好,這時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強這幾個人來提醒說:“老溥,你不能不去,因為……”

溥儀瞬間明白了什麼,趕緊攙扶夫人緩步登頂,和大家向孫中山坐像鞠躬。

在中山陵的接待廳吃飯時,溥儀喃喃自語地說:“我過去做皇帝也做了不少壞事,我對自己,對別人都這樣說,過去的溥儀死掉了、爛掉了,現在是新生的溥儀……這次政協花了這許多人力、物力、財力組織我們出來參觀遊覽,也是對我們的改造。”

後來參觀雨花臺,溥儀流淚了,他說:“到這裡心裡很難過,我們真是罪孽深重,這麼多人犧牲在這裡,太慘了……應該想想自己過去對共產黨對人民怎樣,今天共產黨對自己又是怎樣。應該考慮今後如何改造自己,洗清罪過,為人民工作。”

3月16日,旅遊團前往無錫,遊太湖飯,逛錫惠公園。

公園裡有一塊乾隆年間立的御碑。

溥儀又偷抹眼淚了,他轉身對吳鍾祺說:“乾隆那時下江南,和現在的江南是沒有辦法比的啊。”

很難說,溥儀這時的淚水中不含有李後主那種“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心情。

不過,他很快就端正了儀態,有板有眼地大聲說:“如今我作為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真感到自豪。”

吳鍾祺發現,溥儀嘴裡最喜歡說的詞彙就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華夏民族”、“愛國公民”等等。

3月26日晚上,溥儀乘車離開江蘇,此後參觀了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直到4月29日回到北京。

溥儀的日記裡,每天記錄的參觀感受思想內容都比較一致,比如:“黨為了幫助我們學習,提高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組織專員參觀,還讓家屬一同參觀,這使自己感到無比光榮和溫暖。”“跟著黨走,聽毛主席的話,加強自我改造,在不同的崗位上,好好為人民服務,這是每一個公民應做的事情。”


覃仕勇說史


溥儀與杜聿明愛國家邀請,公費到江南去旅遊觀光,一路上他看到國家欣欣向榮,百姓生活安康,他不禁淚流不止,多次流下懺悔與自責的眼淚。溥儀懺悔的是他在新中國的建立中沒有一絲功勞,反而做了許多壞事;溥儀自責的是大清的江山終究是亡在他手中,對於再造中國他卻只是一個罪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身為大清國最後一任皇帝, 溥儀是沒有實權的,權力都掌握在隆裕太后手中;身為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同樣沒有實權,他僅僅是日本的一個傀儡。當他以自由之身全國旅遊觀光時,不禁愧由心生,悲從心來,多次流淚。

新中國建立後,溥儀在牢中進行勞動改造,接受思想教育,他最終得到人民政府的特赦,獲得了人身自由。杜聿明跟溥儀的關係是獄友,如果清朝不亡,他還得稱溥儀為皇上;兩人在改造中相互關心互助,分享學習心得,成為了晚年的摯友。獲得特赦後,溥儀有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也就是北京市植物園園丁,他的工作是照顧植物及出售門票。

溥儀與杜聿明還有一份工作,那就是文史研究專員,他們經歷了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對於編寫國史有重要幫助 。1964年3月文史院組織溥儀、杜聿明等四十餘人去江南旅遊觀光。在火車的軟臥上,溥儀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一次下江南,以前從來沒有出來過,現在真的是解放了。康熙、乾隆都曾多次下江南微服私訪,這次溥儀在政府的幫助下率“將相團”到江南旅遊了。

“ 以前我的出行都是聽日本人的,啥也看不到,現在好了什麼都可以看到了;之前過的都是蝙蝠式的生活,終日不見陽光不見人的,現在才是真的自由。”溥儀說完便留下了激動的淚水,由此可見溥儀對於自由的向望,也從側面反應出來他當皇帝是多麼的憋屈!

溥儀等人在南京參觀了五天,期間他們參觀了南京的梅花山、夫子廟、雨花臺和中山陵等,還有許多的公司和工廠。在中山陵前,溥儀虔誠而恭敬的給孫中山先生的墓鞠了三個躬;在雨花臺看到犧牲的革命烈士名單,溥儀淚流不止,他是在代表清朝對些這些烈士致敬,為自己的罪過懺悔!

“如今到了這裡,我的心裡真的是非常的難過,我們之前真的是罪孽深重呀,當時那麼多人都犧牲在了這裡,實在是太慘了……我現在真的應該想一想自己過去,到底對人民怎麼樣?而今天人民又對我怎麼樣?我現在應該考慮的是以後要如何去改造自己,洗清自己身上的罪過,好好的為人民服務。”溥儀在雨花臺烈士墓前如是說!


大秦鐵鷹劍士


杜聿明比溥儀大兩歲,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兩人稱兄道弟,一個叫對方“老杜”,另一個叫對方“老溥“!

如果張勳、張作霖得知軍閥中的小輩杜聿明會和自己三拜九叩的皇上稱兄道弟,不知道作何感想?

這一幕,估計杜聿明自己也沒想到。

1959年,經過十幾年的牢獄生活,溥儀終於獲得特赦,他在戰犯改造所交的朋友杜聿明、王耀武等人,都獲得了新生,呼吸著新社會自由的空氣。

1964年,文史研究館組織他們去江南旅行採風,陪同溥儀下江南的還有李淑賢、弟弟溥傑和弟媳。杜聿明、周振強、宋希濂也和他們同行。

同樣是下江南,溥儀的祖宗康熙和乾隆下江南是找美女、享受生活,而溥儀下江南,則是帶著任務來,考察歷史遺蹟,做社會歷史調查,為完善文史記載作依據。

時過境遷,康熙下江南時,正是清王朝蒸蒸日上的時代,志得意滿的康熙,一路上數著自己的功績——平三藩、收臺灣、西征準格爾、北伐俄羅斯。周圍一片阿諛奉承的聲音。乾隆下江南時,一樣學者爺爺康熙那樣盤點自己輝煌的一生,恨不能再活五百年好好享受大清的錦繡江山,卻不知道世界其他國家已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全世界的海洋和殖民地已經被瓜分殆盡了。

可是,溥儀並不是為大清失去往日輝煌而潸然淚下。讓溥儀落淚的,另有原因。

這一年的3月11日,溥儀一行人到了南京,在明孝陵地區參觀了梅花山、中山陵、雨花臺、總統府等地,也有南京的工廠。

溥儀在整個過程中,表現的十分謙虛謹慎、忠厚老實,完全沒有一代帝王的架子和排場。3月12日,步行參觀中山陵時,李淑賢走不動了,溥儀要在下面等著他。此時杜聿明、周振強、宋希濂一起要求溥儀上去,原因並未直說,溥儀離開心領神會,跟著一起上去了。

溥儀領會到了什麼?注意這個日期,1964年的3月12日,是我們的植樹節,也是孫中山先生的39年的忌日。溥儀來到中山陵,不拜謁中山先生的陵寢,是極其不尊重的。況且,溥儀當皇帝時,是孫中山先生的敵人,杜聿明宋希濂等人,雖然曾經與人民為敵,可是始終都是三民主義的信徒。誰不去拜謁中山陵,溥儀不能不去。

就在拜謁中山陵的途中,溥儀淚如雨下,回憶起了對孫中山這個長者的音容笑貌,對杜聿明等人傾訴了自己反革命的罪行。

有理由相信,溥儀說的這些話處於自己的真心懺悔,因為早在東京審判中,他就發表了這樣的言論:

“在我當皇帝三年後,也就是1911年,我們的國家發生了革命,一位名叫孫中山的偉大革命者,領導人民推翻了腐敗的清王朝,這是一場進步的革命。”

在40年代,溥儀就早已認識到腐敗的清王朝滅亡使歷史必然,而推翻清王朝的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者。

事實上,溥儀和孫中山這對死對頭,曾經有過交集。1912年,南北和談成功,孫中山黃興等人北上拜訪袁世凱,同時也要求會見隆裕太后為代表的滿清皇室。隆裕太后沒有出面,而是讓載灃作為代表與孫見面。孫中山把自己最帥的一張照片贈給了載灃,載灃則說,民國共和大勢所趨,感謝民國政府對我們的照顧。

孫中山和溥儀的第二次可能見面的機會,在馮玉祥北京政變後。孫中山受邀北上參政,途徑天津,溥儀被趕出皇宮逃亡天津租界。有資料表明,孫中山和溥儀都曾住在天津的張園,那時湖北新軍前任統領張彪的產業。當時溥儀被一群清廷遺老遺少圍繞,是沒有時間與孫中山見面的。

溥儀的小妹金志堅,在解放後參加革命工作,長期擔任北京的中學教師,認真負責很受師生歡迎。金志堅臨終前說“為人民工作,是我一生中最榮耀的事”。

相信溥儀也是這樣想的。

據說,溥儀和杜聿明剛出獄,杜聿明就邀請溥儀去故宮遊覽。溥儀一開始是拒絕的,杜聿明就和獄友們說,老溥不敢去故宮,怕傷心的,因為他當初可是皇上!溥儀立馬急眼”誰說的!我可是經過人民政府改造的,參觀故宮是共和國公民的權利!我當然要去!“

令溥儀心疼的是,門票有點貴!


歷史知事


溥儀和杜聿明在改造期間表現良好,所以在1959年就被特赦,1964年3月國家組織一批特赦人員到江蘇、浙江一帶考察,也就是下江南,一路之上所有的特赦人員都非常感慨,尤其是溥儀,確實是一路參觀,一路流淚。

第一批特赦戰犯中大名鼎鼎的溥儀和杜聿明

建國後,我國共有八次特赦,其中第一次在1959年12月,共和國對一批經過一定時間的勞動改造,確實改惡從善的國民黨和偽滿洲國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等進行了特赦,其中戰爭罪犯33人。

這33名特赦戰犯中,偽滿洲國及偽蒙疆3名戰犯包括著名的末代皇帝溥儀、偽滿洲國第十軍管區司令官郭文林、偽錫察盟全軍副司令雄努敦都布;國民黨被特赦的戰犯為包含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宋希濂、陳長捷、楊伯濤、鄭庭笈、邱行湘、周振強、盧浚泉等10位首要戰犯在內的共30人。

33人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溥儀和杜聿明兩人了。

溥儀是清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九·一八事變之後他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

杜聿明是蔣介石的黃埔系骨幹,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充當蔣的救火隊長,淮海戰役中,被我軍圍困於陳官莊,1949年1月10日被俘虜,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

溥儀、杜聿明特赦期間及特赦後受到很好的照顧

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期間受到很好的優待,由於其長期錦衣玉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所以對其特殊照顧。讓他經常在在東北各地參觀遊覽,閒暇的時候專心寫前半生的自傳,或者高牆內的醫務室以及房前屋後參加輕微勞動。溥儀本人在改造期間表現也很好,1959年12月被特赦是,特赦編號是赦字001號。

杜聿明被俘後受到了優待,在戰犯管理所醫務人員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杜所患的胃潰瘍、肺結核和腎結核等長年痼疾,逐漸好轉、康復直至痊癒。特別是對他的脊椎炎的治療,人民政府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醫務人員除投以藥石外,還為他特製了一具合身的石膏板,使他能夠舒適地安眠入睡。對這些杜聿明非常的感激,所以改造期間表現良好。

溥儀被特赦後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報到工作,第一個月,溥儀只負責澆水和搞衛生;第二個月轉到扦插繁殖溫室。三個月以後,溥儀先後分配到觀察溫室和繁殖溫室。1964年,調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資料專員,並擔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和中央文史館館員。

杜聿明特赦後被任命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文史專員。他積極撰寫文史資料,力求忠實地把過去的經歷記錄下來。

1964年的江南參觀,溥儀和杜聿明都感慨萬千,溥儀流淚不止

1964年3月,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組織溥儀、溥傑、杜聿明、沈醉等,連同他們的家屬和工作人員一行40人,到江蘇、浙江一帶參觀。

一路之上大家都感慨萬千,杜聿明在參觀完之後對國家的建設成就由衷的感覺到佩服,回去後不久他又當選了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他專門寫信給周總理,表達自己對黨和人民政府的感戴心情,決心以有生之年,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竭盡努力。可以說杜聿明完全的被改造了,是一個真心擁護的人了。

下江南之行,最激動的就是溥儀了,多次流淚。

剛剛坐上南下的火車,溥儀就激動的說:“過去日本人帶著我走,要我到哪裡就到哪裡,都是悶著走,什麼也看不到,現在是什麼都看到了。以前過的是蝙蝠式的生活,不見陽光不見人,現在真正自由。”說完,流淚不止。

下了火車溥儀和列車長握手告別,又流下了眼淚。

在南京參觀中山陵和雨花臺的時候,溥儀情緒也很激動,多次落淚,並對自己過去的最虐也多次進行懺悔。


我家的貓叫皮蛋


溥儀在蘇聯關了五年之後,被遣送回國,之後又做了十年的勞動改造。後來他和杜聿明等人一起被特赦了。溥儀還有杜聿明被特赦之後,生活上也是得到了一些照顧。而他們也被安排做了文史專員。也算是有了工作了。


又過了幾年之後,溥儀他們被組織起來一起到江南去遊玩。這對溥儀來說可是第一次下江南。甚至還被杜聿明等人調侃。

這是一次很愉快的旅行,而且他們的出行方式也是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但是溥儀確實有感,不禁就留下來眼淚。


溥儀說,當年他被日本人控制,幾乎是他們去哪,他要去哪。而且無論到那裡去都還有人跟著,簡直就和坐牢差不多。見不到陽光,也接觸不到別人,很顯然,他對那種日子實在是厭煩了。

後來溥儀在下了火車之後,又是流眼淚,或許是因為心情沉重吧。在雨花臺的時候,他感到自己罪劣深重,給國家造成了那麼大的傷害,雖然他早已不是皇帝,但是這些人曾經都是他的子民。


溥儀他是在懺悔自己的罪行,所以一路下江南,他對自己的反思越多,懊悔也就越多。


圍知歷史


傅儀被特赦,他自己也說沒想到,誰都能特赦就不能有他,他是罪人。他一直這麼想著,他在獄中的生活讓他明白了國家並不屬於他一人,是人民才有國家。


在特赦後,傅儀上交了出逃前準備的四百多件國寶,得到允許可以選其中一樣作為紀念,傅儀選了一隻懷錶,那是他的英國老師送給他的,他說他要時刻跟著黨的路線走,可見他在獄中是真正得到了改造。

傅儀一生做了三次皇帝,又下來了三次。得到特赦後,他下了江南,看到一番新氣象的新中國。心裡的滋味很是複雜,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自由的出來旅遊,以前那些日子真的覺得自己不像個人。在慈禧管理下他沒有得到過權利,後期又是日本的傀儡皇帝,傅儀雖然在那些日子裡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然而現在的自己才是他最滿意的。


參觀了南京的梅花山、夫子廟、雨花臺和中山陵等,還有許多的公司和工廠。這片土地上死過幾十萬的中國人,傅儀想到這裡於是老淚縱橫,一邊旅遊一邊用日記本記下一路的所看所想所聽。

離開南京他又去了無錫、上海以及浙江等地,看到乾隆爺以前下江南題的字更是百般滋味在心頭。以前乾隆下江南和如今的自己下江南,這種對比,對他的傷害尼采覺得是很深刻的。傅儀前半生都是活在別人的控制下,如今他作為一個普通人,自由的呼吸使他倍感振奮,他決定在後半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乾隆下江南


傅儀坐臥鋪下江南


江南迴到北京後,傅儀受到周總理的熱情照顧,在到石景山公園當了一個售票員。有次以前的獄友也是同一批被特赦的人杜聿明和沈醉來找他玩,想讓他做導遊參觀下故宮。走到門口時被長長的隊伍愣住了,傅儀皺了下眉頭,我這回自己的家還要買票,這都什麼事啊,三人相視而笑。

傅儀和好友


尼采廣寒宮中坐


被特赦後,溥儀與杜聿明首次下江南,為何一路上流淚不止?


自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始皇帝以來,到1912年宣統帝宣佈退位,在2133年中出現了495位皇帝,含追封的73人,溥儀3歲登基6歲下臺,毫無功績可言,如從經歷坎坷來說,溥儀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溥儀當過3年大清皇帝、在紫禁城又當了12年廢帝(其中張巡復辟12天)、天津當了7年寓公、幹了12年滿洲皇帝、蘇聯住了5年監獄、回國進行了10年改造,然後又當了8年的公民,三次稱帝三次被廢,試問天下的皇帝誰有他的經歷坎坷?

1959年12月4日,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溥儀撕掉了胸口的編號981胸牌,拿到了編號為001號的特赦通知書,熱淚盈眶,他回到北京,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

1964年春天,按照周總理的安排,溥儀參加了由全國政協組織的旅遊參觀活動,這次旅遊團的團員比較特殊,絕大部分都是特赦人員,有杜聿明、沈醉、王耀武、宋希濂等,以及他們的家屬,共有40多人,溥儀的妻子李淑賢、弟弟傅傑、弟媳嵯峨浩都在其中,由於團員除了溥儀是皇帝之外,其他人在舊社會都是諸侯將相級別的,所以,喜歡舞文弄墨的沈醉將這個參觀旅遊團戲稱為“帝王將相參觀團”。

這些人的經歷都頗為坎坷,經歷了這麼多的波折,如今天下太平,生活歸於平靜,平時的獄友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專門進行一次參觀旅遊,大家都很興奮,就連沉默寡言的王耀武也變得興致勃勃。

而這次“下江南”,溥儀則是一路觀賞一路流淚,不知是感慨還是傷心,有人曾問溥儀“為何嗚咽?”溥儀說“激動,慨嘆!”。


江南之行的第一站是南京,下火車時溥儀和列車長握手,留下眼淚,動情地說“在北京那麼多年,一直沒有出來過,在東北時,都是日本人帶著走,要我去哪裡就到哪裡,什麼也看不到,現在是什麼都看到了,以前過的是蝙蝠式的生活,不見陽光不見人,現在做中國人真正自由。”

吳鍾祺老人是江蘇之行的接待人員,他也是起義的國名黨將領,參觀團的保護措施非常嚴密,參觀的景點都會臨時閉園,他們居住在飯店整個一層,陌生人不得入內,在南京他們呆了5天,參觀了明孝陵、梅花山、靈谷寺、夫子廟、中山陵、雨花臺和總統府,已經南京化工公司、友誼服裝廠等企業。

吳鍾祺老人提到一個細節,參觀中山陵時,溥儀的妻子李淑賢心臟不好,不想上去了,溥儀也不想上去,向陪著妻子休息一下,杜聿明說“老溥,你不能不去呀!”

溥儀愣了一下,立即明白,攙著夫人一起登上去,向著孫中山的坐像恭恭敬敬鞠了三個躬。

吃飯時,溥儀覺得魚特別好吃,就把整條魚都夾走了,妻子李淑賢說他,吳秘書還要吃呢!溥儀又把整條魚夾到吳鍾祺的碗裡,回憶到這裡,吳鍾祺老人笑著說“他從小當皇上,吃飯想不到別人,這很正常。”

在南京的5天,溥儀一路看一路記,大小事兒都記下來,他說“我過去是皇帝,幹了不少壞事,我總是對別人說,過去的溥儀死掉了,爛掉了,現在的是新生的溥儀,這次政協組織我們參觀,也是對我們的改造。”

雨花臺對溥儀刺激很大,參觀時心情沉重,“我們真是罪孽深重,這麼多人犧牲在這裡,太慘了!”

離開南京來到無錫,在錫惠公園,見到乾隆年間的一塊御碑,溥儀對吳鍾祺說“乾隆下江南和現在的江南是沒有辦法比的呀!如今我作為一個公民,真感到自豪!”

溥儀一行人先後參觀了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從3月10日出發一直到4月29日才返回北京。


時間跨度如此之長、安排如此周密的參觀旅遊活動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對於多年得不到人身自由的溥儀來說,是一次放鬆身心、愉悅心情的絕好機會,既然如此,溥儀為何淚流不止呢?

其實,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為獲得真正的自由而激動。

年輕時的溥儀被一群滿清老臣和幾位太妃包圍,自己根本無法做主,可以說成年之前的溥儀從沒有離開過北京一步,在天津做寓公時非常低調,謹言慎行,做了滿洲國皇帝后,就成了真正的傀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離開日本特工和憲兵的視線,毫無個人自由可言,被蘇軍俘虜後,他強烈建議和日本隨從分開關押,然後就是5年的蘇聯監獄生活和10年的國內改造,本來溥儀認為自己的一生就會這樣度過,再也不會有出頭之日、重見光明的那一天,沒想到的是,他不但被第一批特赦,而且政府還安排自己及親人到南方進行將近兩個月的旅遊參觀,對他來說,怎能不激動、不感慨呢!

二是悔恨自己的罪過,感動於國人的犧牲

溥儀當了12年的滿洲國皇帝,東北三省數千萬百姓被日本奴役,死傷無數,可以說,溥儀難辭其咎,這也是溥儀一生引以為恥的一段經歷,同樣也是他在改造過程中講的最多的東西。這次旅遊參觀,可以安排了雨花臺、中山陵、延安、韶山等紅色革命聖地,可以說也是一次“紅色之旅”,隨著講解人員聲情並茂的講解,溥儀才意識到,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在毛澤東故居,溥儀難捨難離,感慨的說“如果我能長久地住在這裡,該有多好哇!”

三是對不起列代列宗,感到無顏面對

溥儀先祖康熙帝六下江南,風光無限、乾隆帝也留下江南,無限風光,想當年,乾隆每次下江南都歷時五個月,隨駕官兵3000人,用馬6000匹,船舶500艘,花費百萬兩白銀,北京到杭州沿途建造行宮30個,是何等的威風,相比列祖列宗,自己這個子孫卻是如此的不肖,同樣是下江南,身份不同了,地位也變了,大清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丟掉,怎不讓人唏噓,在錫惠公園見到乾隆帝的御筆石碑,愈發的讓人感慨,這可能就是亡國之君的悲哀吧!


葛大小姐


溥儀得到特赦以後,在1964年3月,根據上級指示,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組織溥儀、溥傑、杜聿明、沈醉等,連同他們的家屬和工作人員一起到江蘇、浙江一帶參觀學習考察。

當時和溥儀身邊一起的人都調侃溥儀說道:“被特赦後,溥儀率領帝王將相參觀團,首次下江南”可想而知,大家心情都很激動,而溥儀本人同樣也是第一次下江南,心情更加激動地難以表達,可是激動歸激動,為何溥儀一路上流淚不止呢?

最開始,3月10日參觀團從北京出發,一上火車,是軟席臥鋪,坐在上面很舒適,而且同時在火車行駛過程中可以看到美麗的窗外景色,溥儀激動地說:“過去日本人帶著我出去,都是要我到哪裡就到哪裡,沒有自由,現在是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啊”。說完,溥儀不禁流下了眼淚。

3月12日的時候,溥儀一群人到了南京的中山陵遊玩,溥儀本來不想進去,可是在別人的勸說下,還是進去了,還攙扶著夫人李淑賢一起給孫中山恭恭敬敬的鞠了三個恭,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治,可是溥儀還得來恭敬的祭拜他,可想溥儀內心的感受,因此參觀以後,溥儀心情很沉重,多次流淚。

來到明孝陵的時候,工作人員給溥儀介紹說曾經的康熙皇帝也在這裡祭拜,溥儀想到這裡的江南已經不再是大清朝的江南,心裡充滿了無盡的滄桑和感慨,同樣流下了眼淚。

在回來的時候,溥儀同樣一路上流淚不止,因為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宗們,比如康熙和乾隆多次下江南是找美女,圖享受,當時清朝國力空前強盛,四方稱臣。

康熙和乾隆們下江南有無數文武大臣接駕,同樣有大臣接風洗塵,那是何等榮耀,康熙和乾隆們也恨不能再活五百年,可溥儀想想此時的自己,只是作為普通人來江南採風的,考察歷史遺蹟,回去完善文史記載的,不免傷感,因此流淚不止。

溥儀一行人參觀了浙江、安徽、江蘇、湖南、湖北等地方,一直到4月29日回來了北京,回來還寫了日記,在溥儀的日記裡,他寫道這次的旅行讓他感到了無比的光榮和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