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

文丨郭名高

圖丨網 絡

民國初年,梁漱溟報考了北京大學,但未被錄取。落榜後,他曾立誓:“我今後一定要夠得上叫北大請我當教授!”

後來,梁漱溟在《東方雜誌》上刊發了《究元決疑論》。蔡元培讀到此文,決定聘他到北大任教。

香港淪陷,一批文化人乘船撤離。是時,上有敵機轟炸,下有水雷騷擾。眾人惴惴難安,徹夜不眠,唯梁漱溟鼾聲雷動。有人不解,問道:“先生不害怕嗎?”梁漱溟回答:“怕什麼,我是死不了的,我死了,中國怎麼辦?”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書法

他給兒子的信中寫道:“前人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與人生》等三本書要寫成,我乃可以死得,現在則不能死。又今後的中國大局以至建國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將為之變色,歷史將為之改轍,那是不可想象的,萬不會有的事。”

梁漱溟認為自己是思想家,而非學問家。中國學問要從文字學入手,他於此沒下過多少工夫,所以學問不好。再者,他的外文也不行。“從這兩方面說,我完全不夠一個學問家”。思想家與學問家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知道的東西多,吸收的亦多,但就前者而言,創造多於吸收。“所以我承認我是思想家,不是學問家。”

有人批評梁漱溟的哲學前後不一,他說:“前後一致那是說永遠的錯誤!”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書法

1938年,梁漱溟到了延安。毛澤東見到他甚是熱情,還說:“梁先生,我們早就見過面了。您還記不記得?民國七年,在北京大學,那時您是大學講師,我是小小圖書館理員。您常來豆腐池衚衕楊懷中先生家串門,總是我開的大門。後來楊懷中先生病故,我也成了楊家的女婿。”

梁漱溟在延安與毛澤東交談過8次,每次都在兩個小時以上。他對毛澤東的印象甚佳。在離開時,毛澤東向他請教。起初,梁漱溟只是客套幾句,見對方很真誠,才說:“希望你對自己不要過於自信,對別人不要過於懷疑。”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書法

1953年9月,全國政協常委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梁漱溟就農村問題發表了個人看法。他說:“過去中國將近30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農民且以鄉村為根據地的,但自進入城市之後,工作重點轉移到城市,從農村成長起的幹部亦都轉入城市,鄉村便不免空虛。特別是近幾年來,城裡的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鄉村的農民生活卻依然很苦,所以各地鄉下人都往城裡跑。城裡不能容,又趕他們回去,形成予盾。”

毛澤東對其發言不以為然,他說:“照顧農民是小仁政,發展重工業,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幫助了美國人。有人班門弄斧,似乎我們共產黨搞了幾十年農民運動,還不瞭解農民,笑話!我們今天的政權基礎,工人農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這一基礎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壞的!”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書法

毛澤東的發言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參會者皆明所指。此後幾日,會議對梁漱溟的言論進行了嚴厲的批判。毛澤東說:“你一生一世對人民有什麼功?一絲也沒有,一毫也沒有。而你卻把自己描寫成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還美,比王昭君還美,還比得上楊貴妃。”“你雖沒有以刀殺人,卻是以筆殺人的。”

梁漱溟聞之大為震驚。他不顧一切,要求發言,並與之激辯,希望主席能有“雅量”。梁漱溟堅持己見,不肯認錯。連著數日,會議氣氛異常緊張,無人敢為之調和。周恩來知道梁漱溟與馬一浮相交甚厚,就電告馬一浮,讓其赴京規勸梁漱溟做個檢討,以便過關。但馬一浮拒絕了,他說:“我深知梁先生的為人,強毅不屈。如他認為理之所在,雖勸無效。”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書法

30年後,已經90歲的梁漱溟回首往事,他說:“當時是我的態度不好,講話不分場合,使他(指毛澤東)很為難,我更不應該傷了他的感情,這是我的不對。他的話有些與事實不太相合,正像我的發言也有與事實不符之處,這些都是難免的,可以理解的,沒有什麼。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吳顧毓是梁漱溟的學生。

“文革”時,吳顧毓被打成歷史反革命,判刑五年。刑滿釋放後,他以糊紙袋謀生,生活極其艱難。梁漱溟知道後,託人給吳顧毓寄了200元。辦事者怕一次寄這麼多錢會給對方帶來麻煩,每次只匯20元。後來,梁漱溟每領到工資,就到郵局匯20元,直到吳顧毓因腦溢血去逝為止。在此期間,梁漱溟極力奔走,尋找證據,總算為學生洗脫了冤屈。

梁漱溟曾寫過一首打油詩:“十儒九丐古時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猶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專政全憑知識無,反動皆因知識有。倘若馬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滿街走。”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書法

他被紅衛兵遊鬥二十多日,精力依舊充沛,毫無疲憊之態。紅衛兵將梁漱溟關進一間屋子。他就利用難得的清閒,每日著書立說,筆耕不輟,先後完成了《儒佛異同論》和《東方學術概觀》。

梁漱溟極重視《人心與人生》這部書,當時尚未完成,卻被紅衛兵抄走了。情急之下,他寫信給毛澤東,梁漱溟說:“若此稿毀卻,我生於斯世何益?假如在或鬥或批之後,不發還此書稿,即不可能敘寫,無異乎宣告我的死刑。”後來,在毛澤東的過問下,手稿得以歸還於他。

1975年,82歲的梁漱溟完成了《人心與人生》。他長舒一口氣,覺得生無所戀,可以西行了。學生一再勸說,他解釋道:“吾自是一‘非常人物’,莫以俗人看我。我從來認為自己負有歷史使命一一溝通古今中外學術文化的使命。相信我的著作將為世界文化開新紀元,其期不再遠,不出數十年也。”

他沒考上北大,卻成了北大教授。他敢和毛主席叫板,書法還很優秀

梁漱溟書法

同年9月,一批在“文革”時期遭遇迫害的學者、專家受邀出席國慶招待會。眾人歡呼雀躍,周恩來將此情此景彙報給毛主席。毛澤東批示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名單上的人參加招待會甚好,可惜沒有周揚、梁漱溟。”有人將這話轉述給梁漱溟,他欣慰地說:“人無完人是句至理名言,對於凡人或偉人,都同樣是適用的。”

1987年,94歲的梁漱溟和人談及“文革”,他說:“‘文化大革’是突如其來的,很突然,思想上沒有準備。物質上受了點損失,也不是我一家一戶,全中國的千家萬戶都受到騷擾。我的女人吃了苦頭,我還好,活了下來,歷劫嘛!所有字畫、簡牘、圖書都燒燬了,這些都是身外之物,沒有什麼。不過,思想是銷燬不了的!”

【作者簡介】郭名高,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學院特聘教授,西安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西安市鄠邑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著有:《心儀秦漢》《隨書法去遠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