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到了孩子還沒動靜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孕婦體內胎盤、胎兒等成熟度不夠?

暖心小屁股


關於分娩時間


首先預產期僅僅是一個大題的分娩時間,而且未必準確(特別是月經不規律的婦女)。我們臨床大夫需要結合末次月經和早孕期的超聲綜合評估預產期,而且以超聲為主。


在預產期推算正確的前提下,從統計學上來看

70%的孕婦在預產期之前分娩

95%的孕婦在孕42周之內分娩

5%的孕婦在孕42周之後分娩

平均分娩孕周約在38+4天左右

除去早產的情況,平均分娩孕周在39+3天左右


所以具體哪天生,個人差異是比較大的,在預後的統計上看,在39周左右臨產分娩,胎兒擁有最佳預後。所以胎兒超過預產期仍未臨產的,我們醫生就開始重視了。


如果沒有母嬰併發症,沒有明顯的胎兒缺氧症狀時,我們可以觀察到孕41周。如果孕41周之後仍沒有臨產跡象的,原則上給予人工催產。目前在現代醫院分娩,我們原則上要在孕42周內分娩,避免孕42周之後分娩。


具體處理聽取醫生建議即可,耐心一些,配合檢查和治療


產科李醫生


有數據統計,只有5%的孕媽會在預產期當天生產,多數寶寶在37~40周之間出生。先不要擔心!

預產期到了孩子還沒動靜,是不是孕婦體能胎盤、胎兒等成熟度不夠?

預產期是醫生根據12周產檢結果以及孕婦的末次月經日期、月經週期估算出來的日子。並不是到預產期寶寶就要出生了。

胎兒發育慢:分娩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寶寶的發育還未完全成熟,出生時間也會晚一些。孕媽的月經週期長,或受精卵著床晚,都會導致胎兒發育慢。

胎盤狀況良好:胎盤分四個等級,從0到3。臨產前胎盤等級為3級,輸送氧氣和養料的能力下降。到了預產期還沒生,可能是胎盤的成熟度不夠,還能很好的給胎兒輸送營養。

胎兒未入盆:大約在32周左右,胎兒會以頭朝下的姿勢,下降到子宮底,靠近宮頸口處,也就是入盆了。胎兒入盆是臨產徵兆之一。

孕期沒有堅持運動的孕媽,胎兒下降也會慢一些,這也是導致預產期推後的一個因素。

預產期到了,孩子還沒動靜怎麼辦?

超過42周還未分娩屬於過期妊娠,產婦和胎兒的風險加大,只要還沒到42周,還可以再等等。

按時產檢:36周後要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孕晚期子宮內的健康環境下降,胎盤的輸送能力也在逐漸減弱,所以要做胎心監護瞭解胎兒的健康狀況。

多走走:每天吃過飯半小時後出去走走,直立行走可以幫助胎兒更快入盆。而且走路還能鍛鍊到盆底肌彈力,對分娩有幫助。但最好有家人陪同,必要時也可以隨身帶著入院證件。

積極的心態:要相信胎兒和自己,保持樂觀的情緒,胎兒也能感受到。如果感覺煩躁,可以跟生過寶寶的媽媽交流下分娩時的注意事項,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

待產用品:已經到了預產期,你跟寶寶見面也就快了。準備好去醫院時會用到的待產用品。收納起來放在顯眼的地方。並囑託好家人,如果發動了可以拿起來就走。

總之,預產期只是估算的天數,孕媽按時做好產檢,並且做好分娩的準備,隨時可能會有臨產徵兆的。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相信每一位孕媽媽都十分期待和寶寶見面的那天,這基本是支撐她們能忍受如此多“磨難”的唯一理由,並且隨著肚子越來越大,這種焦急的心情就愈發的迫切。有些媽媽還沒有到預產期就想寶寶出來。那些強忍住的準媽媽看到寶寶到了預產期還沒有要出來的想法自然有點按耐不住。

到了預產期寶寶還沒有動靜怎麼辦?

重新核對預產期排除預產期計算錯誤

雖然經歷了大約8個月的產前檢查,但是百密一疏,依然有可能發生預產期計算錯誤。在最初發生錯誤後沒有核對、一路從孕早期錯到孕足月。重新核對預產期可以避免做無畏的醫療干預。

加強胎兒的監護

孕末期的胎兒已經具備了離開母體獨立生存的能力。如果宮內環境不適合胎兒生存可以立即娩出。但怎麼知道宮內環境不適合胎兒的生存?方法就是做胎兒的監護。包括胎動監護和胎心監護。胎動監護可以在家隨時進行,而胎心監護只能在醫院

超過預產期一週左右要考慮終止妊娠

超過預產期一週左右要考慮終止妊娠不要讓寶寶成為過期妊娠寶寶。醫生能讓產婦懷孕超過預產期,一定是因為孕期檢查沒有異常,沒有需要提前剖宮產或者是引產的因素。但無論怎樣懷孕超過41周後胎盤功能開始下降,繼續妊娠胎兒宮內缺氧的概率增加,如果胎盤功能正常,胎兒的體重會持續增加而發生巨大兒(體重超過4000g)從而增加難產和剖宮產風險。無論是胎盤功能是否下降都增加了胎兒的風險。41周是引產的最好的時機。目前指南也推薦41周開始引產。

怎麼終止妊娠?

前列腺素類藥物促進宮頸成熟

促宮頸成熟是什麼意思?在孕中期宮頸長度很長、質地很硬謂之不成熟。接近臨產前宮頸長度變短、質地變軟謂之宮頸成熟。當然醫學上有嚴格的評價標準。有些準媽媽超過預產期後宮頸依然很長很硬。此時需要用藥物促進宮頸的成熟。常用的藥物是前列腺素類藥物。其中最常用的是可控釋地諾前列酮栓也叫普貝生。藥物放置陰道內,宮頸會逐漸軟化。

縮宮素引發宮縮

當宮頸軟化後(自然或者藥物促宮頸成熟後)可以小劑量、持續滴注縮宮素,引發規律性的宮縮。規律宮縮後就會出現子宮口的擴張、胎兒的娩出。這就是引產的過程。

縮宮素引產是模擬自然臨產的過程。只要醫生規範用藥、仔細觀察產程的變化並不會額外增加風險。

很多媽媽擔心催產素(縮宮素)引產會痛。實際上不是催產素引發的疼痛,無論是自然臨產還是催產素引產都會疼痛。疼痛是由於宮縮引起的。沒有宮縮就不能分娩。但現代醫學可以讓女性不再忍受嚴重的疼痛,我們可以在麻醉狀態下分娩。有了麻醉疼痛大幅度緩解。這就是分娩鎮痛。


昆明送子鳥黃金萍醫生


您好,如果孕期沒有其他合併症,可以等到41周。如果懷孕超過41周沒有臨產,就要採取人工干預催產,目的是避免過期妊娠,也就是避免胎齡達到或超過42周。所以如果您一切正常的話,到了預產期還沒臨產不必著急,可以繼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