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馮國璋,和著名演員馮鞏是什麼關係?

庭州行者


先說他們之間的關係,馮鞏是馮國璋的曾孫,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父,就是這層關係。

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馮氏特洛夫斯基也算是名門之後。

馮國璋的曾孫

馮鞏在《建國大業》中有過這麼一段鏡頭,在電影中他飾演的就是自己的曾祖父馮國璋。從扮相上來看,馮氏的家族基因還是很強大的。馮鞏的爺爺是馮國璋的第三個兒子,畢業於德國的某高校,回國後創辦了恆源紗廠。到了馮鞏這一代也就不再從商了。至於說馮國璋,別的答主也已經介紹的明明白白的了,在此不再贅述。

不再登春晚的馮鞏

在去年的春晚上,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自打1986年登上春晚的馮鞏沒有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這讓很多喜歡馮鞏的觀眾們感到了一絲的意外和不捨。雖然馮鞏的相聲不再像多年前那樣的搞笑和犀利,但是他的節目整體質量還是不錯的。

相聲演員出身的馮鞏也是從2019年的春晚正式的告別了這個舞臺

馮鞏之所以離開春晚的舞臺,一方面是年齡的因素。1957年出生的馮鞏也已經是過了花甲之年。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不允許再進行高強度的表演。另一方面,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品的問題。不是每一個喜劇演員都能夠每年處在事業的巔峰上面,馮鞏也是如此。

縱觀馮鞏近幾年的作品,雖然是作品的內容緊跟了時代,但是一些包袱和笑料和網絡語言重複的太多,以至於觀眾已經形成了審美疲勞。

如此,退出何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雖然馮鞏不再登臺表現相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評選春晚史上最受歡迎的語言類的表演者,那一定會有馮鞏的名字。

這樣看來,也不算辱沒了名門之後的這個招牌。


蜜桔娛樂


馮國璋和馮鞏是什麼關係?一個是軍閥,一個是演員,這看起來貌似八竿子打不著。直觀的來看就是兩個人都姓馮,那既然題主這麼問了,肯定就不僅僅是都姓馮這麼簡單的關係。

1910年,馮國璋為《馮氏家譜》重修作了序言,並規定今後馮氏家庭以“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十字為排輩次序。

可是馮鞏的名字卻不在這十字裡面。那我要說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父,估計有人就要揪我脖領子了,你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嗎?人家家譜裡已經規定了排輩次序,那馮鞏排在哪兒呢?你在信口雌黃,小心你那一嘴大黃牙。


我說各位,您別發這麼大火行嗎?先聽我解釋。馮國璋、馮鞏這絕對是一脈相承的一家人,這點不用含糊。馮鞏是馮國璋的第四代後人,本身起名應該是禁字輩,那為何叫馮鞏呢?

這與馮鞏出生時候的政治氣候和社會環境有關,當時為了以示與反動軍閥決裂,只能違逆祖上的遺訓,所以起名的時候就不能用禁字了。

到了馮鞏的下一代,就繼續遵從馮氏家譜的排輩順序,所以馮鞏的兒子叫馮開誠。

哎呀媽呀,總算解釋清楚了,整我一腦門子汗。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父,這是鐵板釘釘的事實。關係捋清了,咱再接著說說馮國璋與馮鞏的那些事。

馮國璋,直係軍閥的首領,北洋三傑之一,後來又當上了民國代總統,是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一手由袁世凱提拔,袁世凱要恢復帝制,他及時地公開反袁,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利益。

他曾經鎮壓過武昌起義和二次革命等,所以說他是反動軍閥,一點兒也不虧。

宰相東陵伐木,元首南海賣魚(他賣總統魚的那種營銷手段,馮鞏可是一點兒也沒學著),民間譏諷他是個財迷,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個理財好手。多年經營積攢下了厚實的家底。

他去世後給子孫們留下了3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幾億身家)。別看有這麼厚實的家底,他的重孫馮鞏卻沒沾上光。到馮鞏這一輩兒,家底基本敗完了。要不馮鞏也不會從藝,也許就是個企業家了。


馮鞏1957年生人,他不但在物質上沒沾著光,而且因為馮國璋的原因,政審屢屢過不了。文工團進不去,只能在紡織廠做鉗工,幹體力活。

那會兒馮鞏他們的生活過得很拮据,每月只能靠他母親80元的工資為生。馮鞏在相聲裡說的去菜市場撿菜葉,到土堆裡撿煤球,那都是真事兒。

直到1980年,馮鞏才正式調入中國鐵路文工團。此後登上了春晚的舞臺,事業才逐漸走紅。

所以說,馮鞏雖然是馮國璋的重孫子,但在他的生活和事業上並無幫助。他的成功全靠自身努力一步步走出來的。


說史聽濤




近二三十年,春晚上一句“想死你們了!”讓無數觀眾感覺到了溫暖,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這話是馮鞏說的。

2009年,馮鞏出演了電影《建國大業》裡面的馮國璋,大家發現,馮鞏和馮國璋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難道這兩人有什麼關係?

確實有,而且很近,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父,親的,沒有一點水分。

1、



馮國璋出生在1859年,比馮鞏大了整整98歲。馮國璋的發跡是從天津小站練兵開始的,當時的馮國璋從日本學習回來,專業能力不錯,授課能力很強,是袁世凱絕對的的左膀右臂。

北洋三傑中的“北洋之狗”說的就是馮國璋。1911年12月15日,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禁衛軍“總統”,兼職察哈爾都統,正是這樣的任命,讓禁衛軍在溥儀和裕隆太后退位時,沒有進行反抗,因為馮國璋曾經是這支禁衛軍大多數骨幹尊敬的馮老師。

1913年7月,馮國璋受命出任了江淮宣撫使,1914年,馮國璋晉升為陸軍上將。袁世凱去世後,馮國璋成為了副總統,此時黎元洪為總統。1917年7月,馮國璋成為了代理大總統。1918年8月份,馮國璋辭去了副總統之位。1919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60歲,留下了300萬大洋的遺產。

2、



馮國璋有五個兒子,其中第三個兒子叫馮家遇,出生在1888年的天津。馮國璋的這個三兒子很厲害,曾留學德國,後來投身實業。在抗戰期間,汪偽政府華北政務委員長大漢奸王克敏數次邀請馮家遇出任高官,但被馮家遇以生病為由拒絕。為了逼真一些,馮家遇不惜用黃膽水塗面,真是認真,理由只有一個:不做漢奸,不為汪偽政府做事。

馮家遇在1953年去世了,享年65歲,比他爹多活了5歲。馮家遇有六子七女,其中,第三子馮海崗出生在1920年。

馮海崗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後來在天津市河北區房管局工作。馮海崗有三個兒子,第三子,也就是最小的兒子,就是著名相聲演員馮鞏。馮海崗在1993年去世,享年73歲。

3、



馮鞏原名馮明光,出生在1957年。由於曾經出身顯赫,在十年動亂時期,馮鞏沒少受罪。

1973年,馮鞏拜師馬季,開始了自己的相聲生涯。1986年,馮鞏開始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第一次春晚節目是《虎年說虎》,但當時搭檔還不是牛群,是劉偉。1988年,馮、牛開始搭檔,開始被廣大中國人熟悉,那獨有的馮氏喜劇(相聲或小品)成為了春晚不可或缺的節目。

目前,馮鞏是相聲表演藝術大師,國家一級演員,擔任過中國曲藝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等職務。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北洋軍閥馮國璋的第三個兒子是馮家遇,馮家遇第三個兒子是馮海崗,馮海崗第三個兒子是馮鞏。曾祖父馮國璋被天下人熟知,過了三代,馮鞏又是被天下人熟知,真是一個循環。

雖然,馮鞏只是一個演員,但其做人做事可圈可點,深受親人、朋友和粉絲的認可。可以說,馮鞏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自己,無愧於自己的人生。


藍風破曉


一筆寫不出兩個馮,馮國璋和馮鞏自然是有親屬關係

馮鞏,原名馮明光,1957年12月6日出生於天津市民主道58號,本籍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2000年11月參與民革,2005年11月參與中國共產黨,1977年9月參與工作,結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相聲表演藝術家。

馮鞏的曾祖父是馮國璋。

馮國璋是北洋三傑之一,直係軍閥的創始者,1917年出任署理大總統。馮鞏的祖父馮家遇,是馮國璋的第三子,留學德國,立志實業救國,回國後創辦了東方油漆廠等多種實業,對開展天津的民族工業起了不可忽視的效果。臨終前,他將悉數資產自願地交給人民政府。馮鞏自己則是新中國著名的表演家,值得注意的是,在《建黨偉業》中,馮鞏出演了自己的祖先馮國璋,每年的春晚要是看不見他,咦,還怪想他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每年春晚馮鞏那句“我想死你們啦”,都讓我們感到特別的熟悉。馮鞏——和藹可親的老藝術家。馮國璋——叱詫風雲的北洋三傑。二者一文一武,又同姓馮,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話不多說,看圖。瞧這眉眼、臉型和這法令紋。除去鬍子來看,倒真有幾分神似,只不過氣場截然不同。還真別說,二人關係匪淺,這馮國璋正是馮鞏的曾祖父。

北洋三傑之馮國璋,功績偉業以和為貴

馮國璋1859年出生於河間縣西詩經村,1889年畢業於天津北洋裝備學堂。隨後跟隨聶士成四處征戰,曾經歷過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

後來經聶士成推薦以清朝駐日公使裕庚隨員身份赴日,軍事才幹得到大幅提高。回國後受到袁世凱的賞識,編制軍事教材,輔佐練兵。

憑藉出色的練兵術,馮國璋成為了袁世凱的心腹。也正是“老師”這一角色使得北洋軍閥集團中有很多都是他的門生,在後來的奪權分裂中起了很大作用。

最初,袁馮二人關係非常好。即便後來袁世凱失去了清廷的信任,馮國璋依然與其暗中保持聯繫,數次關鍵時刻都為袁世凱纂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當袁世凱稱帝野心逐漸暴露之後,袁馮二人逐漸離心。民國五年,馮國璋公開反對帝制。全國上下民憤不斷,北洋集團很快四分五裂。

也終於在這一年把袁世凱熬死了。同年馮國璋被推選為副總統,坐鎮南京。民國八年,60歲的馮國璋突然病逝,一生期盼以和平統一的他最終沒能親眼目睹,這也成為了他的遺憾。



以上就是這個集軍閥、地主、資本家三個角色為一體的馮國璋的故事了。究其一生,也算是一個有遠見有熱血的末代將才。

馮鞏――自身很努力,太爺給自己壓力

正因馮國璋死時有憾,所以他對後代寄予了厚望。馮氏一族在此後的百年間也不負眾望,均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各個領域都出現了許多人才。

不過,雖然祖輩有奇才高就,馮鞏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好處。相反,他因為這個太爺吃了不少苦。

1910年,馮國璋曾為《馮氏家譜》重修作序,規定後代子孫以“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做字排輩。

到了馮鞏這一代理應以“禁”字取名,可其出生之時正是1957年。為表忠心,馮鞏的名字並沒有遵循祖訓。到了馮鞏的兒子時才以開做字,取名馮開誠。

也是這一時期,馮家沒落到了極點。一度捉襟見肘。當時由於政治原因,祖上的敏感身份使得馮鞏一家成了反革命家庭。

不得已,11歲的馮鞏和其二哥跟隨母親來到了“貧民窟”——大昌興衚衕20號,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直到20世紀末,新中國迎來了曙光,馮氏家族才再度崛起,當然這都是後話。馮鞏自幼就有文藝天賦,偶得良師賞識開始痴迷於相聲表演。十幾歲的他期望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角。與此同時,周圍人的歡聲笑語也一直激勵著他,彷佛告訴他“你可以成功”。

於是,他刻苦學習,賣力演出意圖證明自己,盼望著當上一名文藝兵。他滿懷期待得參加了軍區文工團的面試,初試順利通過,複試也順利通過。

各區文工團慕名來函,眾人好不羨慕。瀋陽軍區文工團第一個派人來到了馮鞏的學校,他們帶來了介紹信、報名信還有一張政審表。

文藝兵也是兵,那身綠衣服可不是那麼好穿的,而馮家的政治外衣一時半會還披在身上。所以馮鞏的出身成了最後的一道閘門,將馮鞏擋在了文工團的門外。

多年努力功虧一簣,馮鞏打心眼裡討厭這個坑了後人的太爺。不會一次打擊並沒有將其擊潰,他仍在靜候佳機。

終於1977年,政壇交替,人民稍有喘息。馮鞏幾經波折,如願當上了文藝黑兵。不過因為“黑”不敵政,一張大布報將他離職處理。

堅韌如馮鞏,他學習,演藝,做工三不誤。1980年,馮鞏這塊金子終於等到了光明到來的這一天。23歲他背上行囊,離開天津,坐上了信心念唸的去往北京的火車。

此後的他入了文工團,當了真正的兵。入了黨,成為了政協委員。有學歷也有了夢想,和他的相聲小品一起活躍在熒幕上。



從天津到北京,這短短120餘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8年(從1972年學習相聲開始)。之所以這段路走得如此艱難,還是要感謝他那素未謀面的太爺——馮國璋。

雖然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不過事實證明,家風家訓可傳世,而這官階榮譽及財富卻未必能流芳千古啊。搞不好還是口丟不掉的大黑鍋。


史之策


馮國璋是著名相聲演員馮鞏的太爺爺,也就是曾祖父。不過馮鞏不僅沒有沾太爺爺的光,小時候還為此吃了不少苦。

馮國璋是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和段祺瑞、王世珍併成為“北洋三傑”。1916年袁世凱死後,馮國璋出任民國副總統,併成為直係軍閥的首領,可謂權傾一時。

由於直係軍閥內部發生分裂,所以馮國璋的權力並沒有維持多。1919年馮國璋辭去副總統職位,並於當年病逝,終年60歲。馮國璋掌權期間置辦了不少家業,給後人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幾代人都花不完。

馮鞏的爺爺馮家遇還算爭氣,靠著留下的遺產和馮國璋的關係,創辦了不少企業,生意做得不錯。但馮國璋去世後,馮家遇的事業便一落千丈,到抗戰勝利時,家產已經所剩無多。新中國成立後,馮家就只剩天津的一套祖宅了。

馮家遇生有6個兒子,馮鞏的父親馮海崗是老三,以當時的國內形勢,馮鞏家不僅沒有繼承什麼遺產,還因為馮國璋“大軍閥”的身份吃了不少苦。他們家被迫從祖宅搬出,住進了狹小的房子,父親還丟了工作,生活十分清貧。馮國璋估計做夢都想不到,他的後人竟然淪落如此。

雖然馮家沒有出過搞文藝戲曲的人,但馮鞏卻是個例外。他上學的時候就對曲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還因為出色的天賦被馬季收為徒弟,名氣也越來越大。

不過等到他真正找工作的時候,卻因為太爺爺馮國璋的原因過不了政審這一關,因此無緣文工團,後來只能分配到紡織廠做工。

不過馮鞏卻一直沒有放棄曲藝這條路,最終得到了領導的賞識,並於1986年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自此30年沒有間斷,併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現在形勢變了,馮鞏也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太爺爺了。2010年,馮鞏出演了《建黨偉業》,在劇中飾演了太爺爺馮國璋。箇中滋味,一言難盡。


石頭說歷史


北洋軍閥馮國璋,和著名演員馮鞏是什麼關係?(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電影《建黨偉業》裡,袁世凱看到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的消息,一氣之下扔掉手裡的報紙,鏡頭切換到馮鞏扮演的馮國璋,影院裡,大家不約而同的笑出聲來,夾雜著“哈!馮鞏!”的聲音,不得不說,基因這個東西,有時候真的很強大。

馮鞏和馮國璋的關係是這樣的:馮鞏的父親叫馮海崗,爺爺叫馮家遇,這個馮家遇正是馮國璋的第三子,馮海崗又是馮家遇的第三子,所以,馮鞏是馮國璋的重孫子。

馮國璋其人

馮國璋是河北河間人,家裡很窮,但是上學非常刻苦,正因為家裡窮,畢業後當了兵,開始是一名伙伕,因為能吃苦還有文化,很快被保送到武備學堂攻讀步兵科,1890年因為成績優異留校當了教員。

因為崇拜聶軍門(聶士成將軍),就投到他的部隊,中日甲午戰爭,馮國璋隨聶士成入朝作戰,日本人多,武器又好,清軍戰敗了,馮國璋跑到鴨綠江邊,正愁沒法過河,從小樹林跑來一匹灰黃色小高麗馬,馮國璋和衛兵閻升拽著馬尾巴過了河,逃過一劫,這匹母馬成了馮家的大功臣,從此專人照看。

甲午戰爭後,馮國璋被聶士成推薦為清國駐日本大使的陸員,前往日本,他時刻留意日本動向,並寫了一本關於日本軍事的書。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回國後,馮國璋被任命為營務處總辦,追隨袁世凱小站練兵,他把這本書獻給袁世凱,袁大加讚賞,稱他為“軍中學子第一人”,不久跟著袁世凱去山東剿滅義和團,從此名聲大噪,與王世珍、段祺瑞並稱“北洋三傑”。

1906年馮國璋任陸軍貴胄學堂總辦,由於對貴族子弟學生管理嚴格,反而被這些親王大臣刮目相看,迎來人生轉折,1911年,他跟隨袁世凱鎮壓武昌起義,攻陷漢口,被清廷授予二等男爵,馮國璋大哭“想不到我一個窮小子,現在竟封爵了,這真是天思浩蕩,我一定要為朝廷效力!”,第二年清帝就退位了,馮國璋被任命為直隸總督。

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馮國璋攻克南京,這一年,袁世凱把自己的家庭教師,36歲的周道如送給馮國璋做老婆,這一招一箭三雕,一是報答了周道如十多年來教育袁家子弟的恩情,二是籠絡了馮國璋,因為馮國璋正房去世已久,只有一個丫頭當姨太太,三是在馮國璋身邊安插了一個耳目。馮國璋喜出望外,婚後不久,恰逢馮國璋60大壽,周道如40歲,夫婦合成“百歲雙壽”。

1916年袁世凱病逝,馮國璋當選副總統,黎元洪當選總統,與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張勳復辟,黎元洪下臺,馮、段二人討伐張勳,黎元洪、張勳被趕走,在段祺瑞的擁護下,

馮國璋走上了人生巔峰: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

剛當了一年的總統,就被段祺瑞脅迫下臺,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因傷寒病過世,終年60歲。

馮國璋的後人

馮國璋共有2個正房5個姨太太,結髮妻吳夫人,為馮國璋生了3個兒子(馮家遂、馮家遇、馮家迪)1個女兒(馮家遜),第二任周道如,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周夫人嫁過來三年就病逝了,由

大姨太彭金梅料理家事,彭氏本是正房吳鳳的侍女,11歲隨嫁到馮家,黑黑瘦瘦的彭氏女大十八變,被馮國璋納為第一房姨太太,彭氏生了四子馮家邁和二女馮家禎、三女馮家賢。

一直到馮國璋去世,彭氏都沒有被扶正,倒是馮國璋原配夫人的女兒發話,把彭氏扶正,此時彭氏已經病故,就在彭氏的靈堂上,馮國璋的大女兒說“扶正了吧”,彭氏的兒子不停磕頭,謝謝大姐。

彭氏之後,馮國璋還有四位姨太太,二姨太韓氏,氏馮國璋在保定知府府邸見到的一名歌姬,知府見他喜歡,慷慨相贈。三姨太何氏,氏清末陸軍大臣鐵良家中的侍女,為拉攏馮國璋,將這個小巧玲瓏、如花似玉的侍女相贈,何氏生下四女馮家蝶。四姨太程氏最受寵,為馮國璋生下五子馮家周。五姨太胡氏,因為沒有生兒育女,很少人提起她,據後代回憶,馮國璋病逝前,胡氏天天陪伴身邊聊天解悶。

1918年10月29日,馮國璋攜彭氏、胡氏迴歸故里,離村子半里路,59歲的馮國璋下車步行,與鄉親問好,並在家鄉創辦了“馮氏養正學堂”,編寫了《河間縣誌續編》,還慷慨解囊,撫卹貧弱。

馮國璋留下的財產並不多

歷史書上有名的馮國璋”北海放水賣魚“故事,文革期間,馮家有人專門證實過此事,是一位副官打著馮國璋的名義乾的,被馮國璋知道後,連罰帶打最終開了這個副官。

馮國璋去世後,把兄弟王世珍主持分家,每房都分了宅院,三個成家的兒子分的多一些,兩個小兒子少一些,四個女兒則更少。

馮鞏的爺爺馮家遇還算爭氣,靠著這點遺產和馮國璋的關係,創辦了不少企業,馮國璋去世後,家道中落,新中國成立後,馮家只剩天津一套祖宅了。

馮家遇生了6個兒子,馮鞏的父親馮家崗排行老三,因為是大軍閥的後人,吃了不少苦,被迫從祖宅搬出來,丟了工作,生活清貧。

馮家沒有出過搞文藝的人,馮鞏卻是個例外,從小就對曲藝感興趣,後來被馬季收為徒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因為馮國璋的關係,過不了政審,無緣文工團,只能到紡織廠工作,最終,憑藉優秀的天賦,於1986年登上春晚舞臺,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現在,馮鞏終於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太爺爺了,2010年,他出演《建黨偉業》,飾演太爺爺馮國璋,箇中滋味,一言難盡。





葛大小姐


馮國璋乃馮鞏曾祖父。

民國代總統馮國璋乃河北河間市西詩經村人,1910年,馮國璋為《馮氏家譜》重修作了序言,並規定此後馮氏家庭以

“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十字為排輩次序。作為曾孫輩,馮鞏本應該以“禁”字起名,然而由於時代大環境,為了表示與“反動家庭決裂”,馮鞏一輩不以“禁”字排輩。此後則又延續,馮鞏兒子輩便是以“開”字取名。

“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反映了馮國璋的家國情懷,有著富國強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精神。

《建黨偉業》中,馮鞏便飾演他的曾祖父馮國璋。

馮國璋其人:

是直係軍閥的首領,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為“北洋三傑”。

曾鎮壓義和團運動、武昌起義、“二次革命”,但也聯合五將軍發出逼迫袁世凱取消帝制的通電。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起,馮國璋便在袁世凱手下當差。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馮國璋操練軍隊,隊伍“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直木”, 觀摩的德國駐膠州灣總督稱讚其與王士珍、段祺瑞為“北洋三傑”

馮國璋此前與袁世凱關係雖有芥蒂,但總體方向是擁護的。不過得知袁世凱稱帝,雙方關係開始惡化,矛盾迅速尖銳。此後,袁世凱監視馮國璋,馮國璋則不參與會議或無視會議。

1915年12月25日,蔡鍔等宣告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反袁浪潮興起。1916年3月9日,馮國璋致電袁世凱銷假視事,從此放開膽量,公開反對帝制,成為“北洋派中反對洪憲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

1916年3月19日,聯合發出了“五將軍密電”,此後多番公開致電袁世凱退位。這一期間,袁世凱被迫取消皇帝制,此後更是憂懼而死,可以說馮國璋起了不小作用。

此外,馮國璋當總統時鬧了個笑話,即“賣魚事件”。自明清以來,“三海”的魚就是皇家觀賞而非盈利,馮國璋看著心癢癢,就把魚賣了8萬元。

時人寫對子嘲諷說:“宰相東陵伐木,元首南海賣魚!”,段祺瑞因此也多有鄙視,稱馮國璋有“錢癖”。

事實上,馮國璋代總統、軍閥的身份不僅給不了馮鞏幫助,還脫了後腿,導致文工團政審不過。成才之路多了一道道坎。


谷大粒


曾祖;

馮國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華符,一作華甫,直隸河間縣西詩經村人, 直係軍閥的首領,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為"北洋三傑"。馮國璋早年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曾任北洋步兵學堂總辦兼督練營務處總辦。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馮國璋任中央練兵處任軍學司正使,後歷任統制和第一軍總司令。其為人亦首亦尾,但聰明好學、勤奮刻苦。辛亥革命時率領北洋軍鎮壓武昌起義。後曾奉命率軍進攻南京,鎮壓"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蘇都督,坐鎮東南。袁世凱稱帝后曾任命他為參謀總長,後來又讓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徵滇總司令,他均未上任。並聯合五將軍發出逼迫袁世凱取消帝制的通電。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經過國會補選馮國璋為副總統,在南京辦公。後黎元洪與段祺瑞爆發"府院之爭",引發張勳復辟,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辭職,馮國璋進京任代理總統,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民國七年(1918年)8月13日,馮國璋通電辭去副總統,於民國八年(1919年)返回河間故里。民國八年(1919年)10月,馮國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終年60歲。


讀書是福


馮國璋是著名的代總統,馮鞏是著名的相聲演員,兩人的關係就是:馮國璋是馮鞏的爸爸的爺爺,馮鞏是馮國璋的兒子的孫子。繞暈了嗎?馮國璋是馮鞏的曾祖,馮鞏是馮國璋的曾孫。今天福垊就為您詳細講述馮鞏和馮國璋的世系關係。

馮氏來源及馮國璋的譜系

馮姓的始祖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馮文孫。馮文孫在魏國擔任長卿一職,因受封於馮城(在今天的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遂以封地為氏。馮氏名人有戰國時獻上黨的馮亭,有光武帝時的雲臺二十八將第七位的將軍馮異,有明太祖時期的功臣宋國公馮勝。馮國璋就是宋國公的後裔,馮國璋的始遷祖(遷入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詩經村鄉西詩經村第一代)為馮祿,馮國璋的高祖為馮克任,曾祖不詳,祖父為南院馮丕振(還有東、西、北等院),父親為馮春棠。世代為書香門第,可大多科場失意。馮春棠娶妻孫釵,育有四個兒子——長子馮佩璋,次子馮蘊璋,三子馮琥璋,四子馮國璋。

第一代:馮國璋,國字輩

北洋副總統、代總統馮國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妻妾七人,子女九人,為子孫規定的輩分為“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

  1. 原配吳鳳,馮國璋在河間毛公書院求學時,迎娶的。兩人育有三子一女:長子馮家遂、次子馮家迪、三子馮家遇、長女馮家遜。

  2. 續絃周砥(周道如)及二姨太韓氏無出。周道如本是袁世凱的家庭教師,由袁世凱在馮國璋擔任江蘇都督時撮合。韓氏是當時的保定知府送給馮國璋的歌姬。
  3. 大姨太彭金梅,去世後被家族扶正。育有一子兩女:四子馮家邁、二女馮家禎、三女馮家賢。並非傳記所說的被嫡女扶正,而是去世後扶正。因為馮家邁的長女馮容曾提供大姨太在去世後被扶正的消息。
  4. 三姨太王氏(一說何藝花),在馮國璋任貴胄學堂總辦時,陸軍大臣鐵良將使女相贈。育有四女馮家迭。
  5. 四姨太程氏,育有五子馮家週,及一女(早夭)。
  6. 五姨太胡氏,無出。
那麼馮鞏的祖父是誰呢?他就是嫡出的馮家遇!

第二代:馮家遇,家字輩

馮家遇(1888年-1954年),字叔安,為馮國璋第三子,出身于軍旅之家。他先學軍事,在父親所轄的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學習,跟後來的東南王孫傳芳是同班同學;再學化學冶金,留學於德國柏林工學院;然後投軍,成為了兵工廠幫辦;最後從事實業,以實現實業救國之夢。金融方面,創有天津大陸銀行、大城銀行;工業方面,保定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東方油漆廠等。天津東方油漆廠的那些事兒,最為後人津津樂道。

馮家遇還搞過“吃雞”的愛國之事。當時,日本的雞牌油漆佔領著天津市場。馮家遇出於實業救國之夢,請德國專家在德國配方之上研製出了貓牌油漆。都說貓吃魚,可馮家遇的油漆卻是貓吃雞,將日本的雞牌油漆擠出了天津市場。不僅如此,越是危急之時,越能彰顯的他的愛國情操。

抗戰時期,馮家遇以病為由,拒絕漢奸王克敏邀請他出任偽職,王克敏時任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馮家遇曾要求子孫:不可租界購置田產,不能留洋求學和娶妻,禁止女眷戴鑽戒等。

馮家遇有妻妾三人,子女十三人。

  1. 原配邱氏,育有三子五女:長子馮海崙、馮海巍(排行不明,下同)、馮海崑;長女馮海曦、馮海昭、馮海昀、馮維、馮綬。

  2. 大如夫人(大姨太)李氏,育有三子兩女:二子馮海嶷、三子馮海崗、馮海峩;馮海音、馮紳

  3. 二姨太王氏,事蹟不詳,無子女。

第三代:馮海崗,海字輩

馮海崗(1920年-1993年)按其家族兄弟排行,為馮家遇第三子,庶出次子。還記得上面福垊介紹馮家遇是學化學的嗎?馮國璋希望兒孫遠離廟堂,而有一技之長,故而讓他們學習化學、經濟、農業等。馮海崗秉承父命,學習的是教育,他是在輔仁大學讀書的。讀書期間,認識了自己人生的伴侶劉益素(1921年5月30日-),當時就發下“今生非此女子不娶”的誓言。兩家門當戶對,結為秦晉之好。

馮海崗、劉益素伉儷育有三子兩女:長子馮信、次子馮達、三子馮鞏;長女馮幸耘、次女馮傳書。次子馮達,不是網上所傳所說的次子就是馮傳書的說法。此外,請注意墓碑的字體顏色。

第四代:馮鞏,禁字輩

馮鞏(1957年12月6日——)他一米八三,七十公斤,標準的身材,是我國著名的相聲演員,師承相聲大師馬季。按照輩分馮鞏應該叫馮禁鞏,然而出於禁字不好取名以及時代因素,馮鞏的譜名卻是馮明光。通過上面的碑文,福垊發現一個現象,馮海崗為三子取名信、達、鞏,那麼會不會這個“鞏”字最早是“雅”字呢?這只是個人的推測,錯誤請見諒。馮鞏一家人長得非常相似,典型的是馮信、馮幸耕、馮鞏、馮開誠。


馮鞏與妻子艾慧育有一子,取名誠誠,寓意夫婦互相忠誠。永不相負。誠誠長大後,決定恢復其高祖馮國璋定的輩分,也就改名為馮開誠。

第五代:馮開誠,開字輩

馮開誠(1984年7月——),自幼擅長象棋,長大為學霸海歸,鏖戰商界,現在我一家IT公司的老總。他沒做星二代,卻做成了高富帥。已婚,家庭情況不明,但00後的東字輩,估計也早就會打醬油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