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精囊炎,到底該不該過性生活呢?


精囊炎(cystospermitis)是精囊的感染性炎症。精囊又稱為精囊腺,是一對位於前列腺和膀胱的後方的長橢圓形的囊狀器官。臨床症狀表現為血精、尿頻、尿急、尿痛、射精痛等。B超、CT、MRI常可以診斷明確。治療方法:一般予口服抗生素,一般認為長期療程(12周)比短期療程(2周)效果更好,但治療不徹底,易反覆。對於反覆發作的慢性精囊炎,可以選用精囊鏡,治療徹底,效果好,但國內開展的醫院相對較少。

得了精囊炎,到底該不該過性生活呢?

精囊炎的分類

1、精囊炎根據病原菌可以分為精囊非特異性炎症和精囊特異性炎症兩類

精囊非特異性炎症的病原菌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精囊特異性炎症常見的有精囊結核,滴蟲性精囊炎,淋病性精囊炎,真菌性精囊炎等。

2、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1)急性炎症常有局部疼痛症狀,並伴有射精疼痛,終未加重,性生活頻繁時尤明顯;常伴發鄰近器官的感染,可引起腹痛,有時可與闌尾炎、胃腸炎、腎絞痛相混淆。直腸指診可觸及腫大,而且有壓痛的精囊。急性炎症比較少見,治療不徹底可轉變為慢性。

(2)慢性炎症比較常見,患者多是 20~40 歲的男性,常見症狀以血精為主,精液為粉紅色、紅色,偶帶有血塊。 經常伴有性功能減退、早洩等性功能障礙。

得了精囊炎,到底該不該過性生活呢?

精囊炎的診斷

臨床上最主要的表現是血精,還有尿頻、尿急、尿痛,時伴有血尿、會陰部疼痛、性功能障礙、不育等。

臨床上考慮精囊炎,需要做一些輔助檢查來確診,常見的有:

1) 精液常規檢查:可見大量紅細胞、白細胞,精液細菌培養可明確是病原菌,並提供藥敏,以幫助選擇敏感抗生素。

2)經直腸超聲:可見精囊擴大,內部回聲增強不均,精囊內液體透聲差,精囊表面迂曲狀變為僵直狀。也可以在超聲引導下穿刺進行細菌培養。

3)CT、磁共振:CT 或磁共振檢查,以協助診斷。MRI對精囊疾病診斷價值更高,表現為高於正常腺體和脂肪的低密度影像。

4)尿道分泌物檢查:如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等症狀,需要加做尿道分泌物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的檢測,以排除性病。

得了精囊炎,到底該不該過性生活呢?

對疑有精囊炎的患者治療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為主。因目前不能獲得純的精囊液,所以只能取前列腺液或精液做參考,可以根據其細菌培養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長期療程(12周)比短期療程(2周)更有效。

如果持續或者反覆發作的精囊炎,病程超過3月或應用抗生素治療四周以上相關規範藥物治療無效的;檢查發現精道梗阻;檢查高度懷疑精道畸形,囊腫或者結石等病變,經保守治療無效的。可以選擇精囊鏡治療,可以處理結石,疏通精道,沖洗炎性物質,也可以注入抗生素液體。

得了精囊炎,到底該不該過性生活呢?

關於性生活的建議

1)對於精囊非特異性炎症,精液常規檢查或者精液培養做參考,複查炎症消失即可性生活。

對於精囊特異性炎症,雖然沒有多少文獻報道,但是經感染的精液傳播給配偶,還是有可能的。所以在精囊結核,滴蟲性精囊炎,淋病性精囊炎,真菌性精囊炎治療期間,性生活要採用防護措施。療程應該適當延長。並且定期做精液細菌學檢查,待檢查陰性,方才認為是治癒,方可性生活。特別是淋病性精囊炎,細菌學檢查連續三次以上陰性,才認為是治癒。

得了精囊炎,到底該不該過性生活呢?

2)對於伴有血精的患者,如果精液的顏色是暗紅的,紅褐色的,考慮為陳舊性出血,這時候,建議規律性生活,精液的排出,可以促進精囊內炎症,以及陳舊性血塊的排出,有利於精囊炎的治療。

如果精液的顏色是鮮紅色的,考慮是新鮮出血,建議禁止性生活。

3)對於採用精囊鏡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後早期每天進行力度適當的經直腸精囊按摩,並且術後可儘早性生活,鼓勵儘早排精,一般可在術後一週左右。可以促進精囊液的排洩,促進精囊內致病原的排出,有利於保持精道的暢通,有助於精囊炎的治癒。

同時,注意性生活並不是越多越好,避免縱慾過度,以第二天晨起不感覺疲乏為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