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盧浮宮鎮館作品巡展系列之《書吏》

法國盧浮宮鎮館作品巡展系列之《書吏》

正面圖(圖片來源盧浮宮官網)

展品標籤

《盤腿而坐的書吏》

埃及古王國時期,第四王朝,創作於公元前2620年—公元前2500年間。

雕像以石灰岩繪製,雙眼的鑲嵌材質為岩石晶體、菱鎂礦(鎂的碳酸鹽成分)及銅砷,胸部的乳頭位置以木頭雕刻而成。

高:53.70釐米;長:44釐米;寬:35釐米

此雕塑是於1854年分享埃及考古發掘的成果,由埃及政府饋贈的禮物。

收藏於盧浮宮

展品描述:

盤腿而坐的書吏雕像是盧浮宮古埃及文物部最聞名於世的雕塑之一。雖然它享有盛名,但我們對其所表現的人物一無所知:他的姓名、頭銜,甚至是他生活的確切年代,我們都無從知曉。

法國盧浮宮鎮館作品巡展系列之《書吏》

眼睛局部特寫(圖片來源盧浮宮官網)

盧浮宮博物館收藏的書吏雕像,盤腿而坐,右腿交叉疊在左腿之上。最令人驚歎不已的是對其臉部的刻畫,尤其是其鑲嵌的雙眼之極強表達力:眼白部分是由一整塊白色的菱鎂礦鑲嵌而成,並帶有紅色紋理,瞳孔則由嵌入其中的岩石晶體組成,肉眼可見的瞳仁部分經過細緻地拋光處理。眉毛用黑色線條描畫而成。雕像的雙手、手指及指甲都經過精細的雕琢。胸部顯得肥大,乳頭部位則由兩個木釘鍥入。雕塑在1998年曾經進行過一次清洗處理,以突現出其本身保存完好的古舊色彩。

法國盧浮宮鎮館作品巡展系列之《書吏》

後面圖(圖片來源盧浮宮官網)

盤腿而坐的書吏於古王國時期雕刻而成,這段時期起始於約公元前2700年的第三王朝,湮沒於約公元前2200年的第六王朝末期。被埃及人視作黃金時代的古王國時期,以其卓越非凡的藝術創作而獨樹一幟。儘管對其身世來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人們還遠遠未能解開圍繞書吏雕塑的所有謎團。書吏雕像與其他大部分古埃及雕塑不同之處在於,其上沒有標明辨別身份的象形文字銘文。無論他是誰,盤腿而坐的書吏雕像描繪的極有可能是一位非常顯赫的達官貴人,可能屬於大金字塔時期。

法國盧浮宮鎮館作品巡展系列之《書吏》

側面照(圖片來源盧浮宮官網)

在埃及學研究中,"書吏"一詞是古埃及法老時代政府部門中,上至王國的大臣,下至行政機構級別最低的僱員在內的所有等級官員廣泛使用的稱謂之一。書吏一項主要的基本職責,就是管理國家財產和人事調配。大臣和重要行政部門的長官手下一般都有幾百名官吏負責具體的組織工作。此外,每個大地主都任用書吏組織、管理並監督農業生產活動及手工製造業:例如分管田地的書吏、分管倉庫的書吏、分管糧食的書吏及分管大小牲畜的書吏等。在神廟和金字塔任職的書吏則負責後勤管理工作。

法國盧浮宮鎮館作品巡展系列之《書吏》

側面照(圖片來源盧浮宮官網)

盤腿而坐的書吏左手持一張局部展開的莎草紙。紙莎草是盛產於埃及的水生植物,被古埃及人廣泛使用來製造用作書寫介質的紙張。書吏所穿的白色纏腰布,緊緊地繃於膝蓋上,讓其能夠以此為支撐進行書寫。書吏的右手本應持有一支筆,今天已經不知所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