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公司,公司賺200萬後拿10萬分給員工,剩餘的老闆分了,這樣的企業有發展前景嗎?

育兒樂樂


企業激勵員工是一項技術活,給少了留不住人才,給的不均容易激化員工矛盾,給多了企業缺乏儲備資金,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很多老闆盲目效仿一些優秀企業,實施員工激勵計劃,最後的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本質上是沒有結合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制定出適合企業長遠發展規劃的人才激勵機制。


企業分享發展紅利應有一套透明、公平、可量化的激勵機制。經營企業本應該讓業績突出的人多拿,業績平平的人少拿,毫無業績的人不拿。企業需要結合發展階段,制定不同業績區間的階段性分紅(現金、期權)比例,讓整個團隊明白要想獲得更多的分紅,就得將公司業績提升至最高指標,員工也能對個人業務能力與職業生涯有所長遠規劃,而非只看短期給予的現金分紅,這樣的企業才真正具備發展前景。


分紅不均,適得其反


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首先看老闆的心胸是否寬廣,具備長期的戰略眼光人人才發展觀。換一句話說,就是老闆將人才發展視為公司長遠的核心戰略,願意跟員工一起分享公司不同發展的紅利,但問題是很多老闆經常好心辦壞事情。


人性都是自私的,老闆不告訴員工做出怎樣的努力,便讓所有人享有大鍋飯式的分紅,並不能代表其公司有發展潛力。本案例中員工提出:“10人公司,賺200萬後拿10萬分紅給員工,剩餘的老闆分了,這樣的企業有發展前景嗎?”類似的疑問,首先可以斷定員工對於分工機制是不認可的,或者沒有提前瞭解做出多少業績,未來能享受多少比例的分紅。


員工在享受公司未來賦予的紅利之初,該完成公司那些階段性目標,銷售額與經營利潤需要做到多少,享有的分紅比例佔據公司利潤總額的百分百是多少,公司對於員工個人職場規劃的晉升通道是如何設計的,這些問題員工內心並不清楚。


若老闆提前告知公司制定的人才發展激勵規劃,能有效的避免與公司發展理念不符的人加入團隊,可以大大降低人員流動性與人才培養成本。


激發員工驅動力,才是企業賦予的最大分紅


作為初創公司,其首要的目標是活下去,在盈利超過公司外來發展短期的資金需求之外,老闆對員工實施正向激勵,激發員工內在動力,才是真正具備發展性思維的企業。


老闆的使命不是讓企業越來越值錢,而是培養越來越值錢的合夥人。


我有一位總裁班同學,是做房地產模型的,其本人是公司早期十幾位員工之一。


公司創始人在員工加入公司之初,便告知未來的職業晉升路線將會匹配哪些期權、股權。員工清晰明瞭自身能力處於什麼段位,就能夠成為公司的股東,後來大股東也的確一一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後來,這位同學不僅在多個子公司佔有不同比例的股份,在總公司也同樣佔有15的原始股,每年享受企業的分紅超過200萬。


他們是如何做的呢?公司管理層對各部門崗位實現能力考核上崗制度,基礎崗位員工分P1、P2、P3三個等級;中層管理崗位分P4、P5、P6三個等級;中高層分P7、P8、P9三個等級。創始人將公司每年利潤的20%,拿出來設基層、中層、高層三個利潤分紅池,按不同比例享有未來的發展分紅。


公司高層對於能力出眾的普通員工,按工作年限滿3年、崗位P3級以上、績效貢獻滿8分以上,給予現金分紅池內對應的崗位比例年度分紅;p6核心管理層享有開設獨立分公司的權限,享有管理崗位分紅池分紅,並可以參股創辦子公司,持有50%以下的參股權;分公司業績突出核心骨幹完成總公司制定的戰略規劃,滿3年成為P9可以持有總公司相應的原始股,成為企業的合夥人。


這樣做的結果是該公司人才流動性極低,即便同行高薪挖人都很難挖的動,員工對企業發展前途非常有信心,公司短短几年時間成立多家子公司,業績也突破幾個億。


加入什麼樣的公司有發展前景


每一個員工都希望跟隨一位開明的領導人,以便有朝一日能一起享有公司的發展紅利,但企業的發展階段不同,員工加入的時機不同,未來享有紅利大小也會有所不同。


在紅利還兌現之前,員工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一家公司的發展前景、企業文化,願景與使命,以便發現一家極具潛力的公司,在企業高速成長初期加入這家公司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而言,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企業的發展的外因。互聯網行業是一個人才流動性極強的領域,每年都會冒出一些獨角獸的公司,而一些成長不佳的老牌互聯網公司,也自然就成為這些新興企業培養人才的搖籃。由此可見一家公司能否獲得高速發展,首先需要看行業是否處於朝陽產業,行業處於風口不僅投資人會搶投,有遠見的員工也會搶著加入。


企業發展的內核。一流的公司都具備一流的企業文化,然而大多數初創公司並沒有真正的所謂的企業文化、企業價值觀,願景與使命也談不上有多麼的遠大。這些公司的企業文化說直白一點就是老闆的做人原則,包容性是否足夠強大。因此,判斷一家公司老闆是否認同企業發展以人為本,重視人才對企業發展的價值貢獻,便成為員工瞭解企業價值的唯一標準。


制定出員工成長激勵計劃。對於這家初創期的企業,老闆僅僅在只有10名員工的規模,分紅給員工人均1萬元,相當於拿出總利潤的5%作為員工福利分紅,這比一些上市多年仍未給股東分紅的上市公司而言,這個老闆算是不錯的了。但我們無法確認這家公司在員工培養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也不瞭解員工在處於底層崗位時,是否有主動渴望獲得能力的提升,企業在員工能力提升、崗位晉升上做出過哪些措施。倘若在缺少這些必要因素的前提下,盲目定義一家公司是否具備發展潛力,難免以偏概全。


作為企業的員工,如果僅僅將個人分紅至於企業發展利益至上,對企業而言未必是優先培養的對象。若無法讓人能力在未來企業發展的路上不掉隊,否則即便進入一家有發展前景的公司,也未必能否獲得企業發展紅利。


飛哥團隊所答內容,你若喜歡,記得分享朋友圈,他日創業路上,興許用的著。

瞭解飛哥更多創業問答,請訂閱《創業行動家》頭條問答,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多多點贊分享。


創業行動家


我靠,還真有人在網上問這個問題,我以為沙雕只有我碰到過!

這事我真遇到過,這事是7年前了,公司一年盈利下來,拋去各種費用,剩下了117萬左右。公司為了慶祝,搞了一場活動。當時公司就40幾個人。我在會上講,拿出來20萬作為獎金。結果我沒想到的是,有幾個員工竟然罵娘了。

第二天,這幾個員工找我來談判。說我是無良老闆,錢全都是他們賺的,憑什麼只給他們這麼點獎金。我就講,你們只是我請來的員工,我們有勞動合同,我一天工資都沒欠你們的吧。

他們就講,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不是股東,可是苦勞是有,憑什麼把我們賺的錢分給你們這些資本家!

我很無奈啊,就把財務叫來了。我讓財務報一下公司基本情況。公司一共開了五年,今年是第一年盈利。前四年,都是公司股東各種往裡補貼錢,另外,幾個股東都是把房子押金去,給公司貸款。目前還欠貸款1000多萬。公司應當還欠股東各種債務接近2000萬。請問,我們這些資本家所承擔的債務你們是不是也要承擔起來?公司的債務你們是不是也要承擔起來?

結果,幾個人沒話了,看到好處就拼命想撈功勞,一聽說有債務,還有欠款,就一個個有多遠躲多遠?這人這麼就這麼聰明哪?


遊戲人超超


跟你分享一個情況類似的案例:

我老表在一家印刷加工廠上班,10人的微企業,公司年營業額300萬,除去各種廠房租金水電、員工工資、和各種稅等,實際盈利就一百多萬。

員工反饋老闆太摳門,賺那麼多錢,年終獎不搞也就罷了,在公司幹了一兩年,工資待遇都沒有加,反而變差了。

最近一段時間搞了一個績效考核指標,實驗期為3個月,領導說這個達標,會有相應的獎金。另外員工也按照等級劃分,每個級別的工資待遇不一樣。

老表說實行後,每個月的收入基本不變,而且相對的責任和產能要求變多了,壓力山大,比他早來的幾位公司元老也頂不住壓力走了,現在廠裡也人心惶惶,老表也在考慮過完年準備換家公司來做。

總結:

不管公司實際賺多少,員工只關注自己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如果企業老闆寧願賺多點,壓榨員工勞動成果,這樣的企業是走不長遠的。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上進演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上進演練


我朋友原來在個公司項目經理也就三千多,一般員工更少我也不說具體數據了,當然有很多人有意見傳到老闆耳朵了,老闆在大會上說:工資就這麼多,願意就做,願意由你自己。

事實上公司這個工資都很難招到新人,可是,老員工還是有很多人都是做好幾年的。為什麼?既然老闆給工資少,那員工都會各自想辦法找錢,只是這點工資吃飯都不夠,不自己賺點外快怎麼生活!於是,各種各樣的撈錢,本來我們這個項目一年幾十萬,真正進公司賬目也只有一半。

朋友一個老實人,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最後還是決定另謀生路。


晴空69685


老闆只要按勞動合同,支付了相應的工資,包含提成,獎金,福利等等就是個好老闆。年終從利潤中拿一筆額外的錢來分配,還不夠嗎?有人說這200W中我貢獻了多少,老闆按約定支付提成或獎金後,餘下的還需要分員工嗎?再換位思考一下,老闆今年虧了200萬,員工準備支助多少?我認識一個老闆,他說每天醒來第一想到今天又花出去2w(工資、利息、房租等等),到下班如果沒賺到2W,都不會回家,晚上就會約客戶,想法子搞關係,簽單,不然晚上都睡不好。打工的,有多少人有這種體驗,只會覺得公司整天看不到老闆的人,不知道是睡懶覺還是在哪裡遊玩


於越土著


我這裡今年 年會也有分紅,百分之十的紅利4個人分,今年公司的流水到現在已經破千萬了。純利潤應該有200萬,也就是有20萬拿出來給我們4個人分,現在就不知道我BosS肯不肯拿20萬出來給我們4人分了[捂臉]


惠州志偉


呵呵,我開的公司,在情況最好的時候,每個月的營業額減去保本額(真真實實的保本額),提2個點作單月獎金,那時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就是大家眼中的好老闆。

後來情況不怎麼好了,工資遲發一個月,你猜員工怎麼著?


老張142957210


說心裡話,這樣的公司老闆已經很不錯了,拿出了全年利潤的5%來做員工年終獎金。

因為大家要明白,老闆今年賺了200萬,只分給員工10萬,看似有點“孤寒”,但要知道,10名員工平均每人可分到1萬元,這1萬元員工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可剩下的190萬,如果老闆拿在手上,也象員工一樣,想怎麼花就怎麼花,那這家企業就快完蛋了!

老闆手上這190萬,他可能有一部分要用於支付銀行貸款(有可能老闆的創業資金是借貸來的),另外一部分要用於明年繼續加大公司投入以保證可持續發展的資金。說白了,可能這190萬不但老闆不能用於自己用於私人消費,而且全部投入到明年公司的運營還遠遠不夠,需要繼續貸款。

因此,像只有10名員工,年利潤只有200萬小公司,能拿出10萬來發年終獎,該知足了!


上策視覺


遇到這樣的公司,我勸你還是趕緊辭職走人,這樣黑心的老闆,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周扒皮,不值得你為他拼命!

不過話說回來,賺了200萬,還肯拿出10萬來犒勞大夥,也算是對得起大家了。

作為老闆,開公司,前期投入多少資金,作為員工的,你們是否為老闆減輕負擔了?而到目前為止,老闆是否拖欠你們的工資?作為工人,只要努力把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完成就好了,就像我曾經的一個工友說的那樣:無驚無險,又到五點。是的,很多工人上班,都是為了混時間、騙工資,當然,絕大部分員工都是盡職盡責的,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

所以,當公司還沒賺到錢時,老闆該給你們的工資,一分不少;當公司賺到錢了,老闆該給你們的工資,依然一分不少,還拿出10萬犒勞你們,這樣的老闆,你打著燈籠也找不到。

我懷疑,10萬元分給10個人,你拿到手的並不是10萬÷10人=1萬/人,而是低於1萬元吧?所以內心才會產生不平衡的感受。

你應該感到慶幸,你還知道犒勞費分攤不均,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得加倍努力去工作,為公司全力以赴去創造價值,才是你這次分錢事件帶來的最好反省和進步。



生活多滋味1314


要是今年老闆虧了200萬,你們願意拿出10萬塊來給老闆止血嗎?

回到問題本身,你要是覺得,這樣的做法不得人心,因此企業發展不下去,這可就錯了。

決定一個企業是否發展下去的因素太多,有沒有發展前景不好說。

至於老闆賺了200萬,拿10萬分給員工,我覺的這做法沒啥問題。

畢竟老闆已經給你付過工資了,這10萬,是額外的獎勵,給多給少看老闆心意。

你要是覺得還不理解,那換位思考下,你要是創業,賺了200萬,願意給員工分多少?

要是有人這麼問我,我會說員工跟著我辛苦一年,沒有員工的付出,就沒有公司的今天,我會把這200萬都分給員工,感謝他們的努力。

這不就是我真有一頭牛的故事麼。

你們只看見老闆吃肉,他吃屎的時候你們可能沒看到而已。

公司賺錢了,老闆自然是要拿大頭的,因為老闆承擔的風險比員工大得多,公司要是倒閉了,老闆可能就傾家蕩產負債累累了,而員工不過是換一份工作罷了。

收入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擔多大的風險,就該有多大的收入。

真要是覺得心裡不平衡,那就去跟他談工資待遇問題,給不到心理預期的工資,換份工作就是了。

或者投錢入股,錢不夠就把你的車子房子什麼的壓上,支持公司發展,成敗一起承擔,那時候自然就分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