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頸椎病,做做頸椎操就好了嗎?怎麼做?

醫學小偵探


頸椎病也被稱為“頸椎骨關節炎”,這種疾病是由於頸部骨骼和軟骨的長期磨損而引起的,除了嚴重的頸部疼痛,它甚至可能影響脊髓和手臂。

頸部椎間盤的磨損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椎間盤會脫水和收縮,導致骨刺和其他相關的骨關節炎症狀。

在嚴重的情況下,頸椎病會導致脊髓間隙狹窄,導致神經根和脊髓受壓,使人感到手、臂、腿和腳麻木和無力,甚至還可能出現行走困難、缺乏協調和膀胱失控。

為了糾正頸部長時間保持錯誤姿勢而形成的頸椎病,可以做一些簡單易行的姿勢練習,被激勵著繼續遵循正確的姿勢,進行姿態校正,有助於治療頸椎病。

現代人長期低頭看手機,頸椎的問題越來越多,關於頸椎的問題,我寫過不止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去我的頭條文章裡看看。

脊柱專家認為,身體活動對頸部疼痛的人很重要,你可以通過運動來減輕疼痛,運動還可以保護你免受將來再次出現的頸部疼痛。

  • 精心選擇的運動實際上可以減輕疼痛,可以提供快速和顯著的緩解,加快你的恢復以及防止你的疼痛復發。

  • 一旦疼痛減輕或消失,其他運動可以幫助恢復頸部運動和肌肉力量,將幫助你獲得最佳的恢復,並幫助你預防未來的發作。

如果很難減輕你的疼痛,許多專家仍然認為增加你的活動是值得的,即使疼痛增加,只要這種疼痛的增加在活動停止時就停止,這種暫時的額外疼痛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儘量保持身體活躍。
仔細選擇運動是很重要的,你會發現一些練習和姿勢是有意義的,頸椎病往往會隨著持續的鍛鍊而減少或消失。

許多頸部疼痛的人頸部、上背部和核心部位的肌肉也很弱。

通過加強這些肌肉,更多的血液流到這個區域來幫助修復損傷。

強壯的肌肉為頸部和軀幹提供更大的穩定性,幫助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姿勢,增強身體的所有運動,幫助你避免未來的問題。

無論你是感到疼痛還是想要避免疼痛,鍛鍊頸部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助於恢復完整的頸部運動,你需要注意頭部和頸部的姿勢,然後適度加強。

改變你的生活方式,例如糾正加重頸椎病的錯誤姿勢,可以在預防病情進一步惡化,雖然所有的姿勢都不可能永遠避免,但在這些活動中改變或糾正你的錯誤姿勢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隨性的薇薇


頸型頸椎病

主要表現為頸部酸,脹,疼痛不適。與長期低頭工作有關。多經活動,修養能得到緩解。

此型頸椎病可以做頸椎操。嚴重者需要按摩,正骨。

神經根型頸椎病

主要表現為神經根性疼痛,肩背部,上肢,手臂疼痛,酸脹,麻木。

脊髓型頸椎病

主要表現為肢體麻木無力,下肢乏力,步態不穩!

椎動脈型頸椎病

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健忘,失眠多夢。治療方法以針灸,推拿,正骨。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心慌,胸悶,氣短。視物昏花等


正骨張


總體來說,脊柱是一個微動結構,通過關節 韌帶 肌肉共同組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由於人類直立行走的特性,加上過於依賴手機 電腦的生活習慣,關節的應力積累是必然結果,那麼脊柱就處於一個代償→失代償→再次代償的循環,簡單點說就是軟組織通過代償關節所受到的壓力來保持關節穩定,一旦肌肉力量下降或勞損過度,關節失去代償,就會出現穩定性下降,進而引起生理曲度變形 椎間盤膨突,曲度變形後,脊旁軟組織過於緊張,又進一步加重症狀,形成惡性循環。

而無論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目的就在於恢復脊柱的穩定,但脊柱是否能維持這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其實還是在於患者自身,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堅持進行功能鍛鍊,一方面改善生理曲度,一方面增強肌肉力量,兩者缺一不可,才能預防復發及惡化。如果單純練習肌肉力量,曲度沒有恢復,關節壓力還是會比較大,而肌肉力量不足,又無法保持正常的曲度,所以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飛燕 頸肌對抗 游泳這類鍛鍊效果比較好。


鍾文整脊康復


多數頸椎病患者長期低頭看書寫字和工作或看手機,看電腦等等,造成頸椎周圍的軟組織勞損或肌肉,韌帶,關節囊的鬆弛而影響頸椎的穩定。所以要經常做頸椎操,1,頸型及交感型頸椎病的,從頸部前下伸展,站立位,雙腳展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頭頸部前伸,側轉向右前下方,眼看前下方,似向海底窺視一樣,還原,然後頭頸部向前伸,側轉向左前下方,眼看前下方與前相似,還原。轉動時吸氣,還原時呼氣。2,頸部後上伸展,站立位,雙腳展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頭頸部盡力向右後上方轉,眼看在後上方,似向天空望月亮一樣,還原,然後頭頸轉向左後上方,眼看在後上方,還原,轉動時吸氣,還原時呼氣。頭頸部轉動時不向前伸出。3,頸部旋轉法,頭頸先向左環繞1周,再向右環繞1周,反覆多次。急性損傷及椎動脈型,脊髓型禁用。神經根型頸椎病。1,拍打頸肩運動,雙手開掌自然放下,同步進行,左右手在胸前交叉,用掌心分別拍打左右肩峰三角肌,然後左右手分別拍打同側頸肌。拍打的力量以自然到舒服為宜。如此反覆多次。2,頂天壓地運動,雙手開掌自然放下,十指交叉,雙手從前方舉於頭上,雙掌心向天,頭頸後仰,雙目望天,然後掌心向地下壓,頭頸前屈,雙目向下望。如此交替反覆多次,收回預備動作。椎動脈型頸椎病。1,屈肘擴胸,兩手自然下垂。分腿站立,兩臂屈時,同時後襬擴胸,反覆進行多次。直臂前上舉,兩手下垂,分腿站立,右上肢直臂由前向上舉,左右交替,反覆多次。同時用合適的枕頭對頸椎病的防治起重要作用,枕頭不宜過高。過高常使頭部處於強迫屈曲位,使頸部後軟組織長期處於牽伸狀態而造成軟組織的勞損,影響頸椎的穩定。枕頭過低或不用枕頭仰位睡眠時,頭頂枕部形成支點,可使頸曲減小,甚至反張,造成椎間關節勞損,加速頸椎的退行性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