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目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工作,正在全國各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由於此時疫情時間特殊,發生在新春佳節,加上這一次肺炎疫情的時間還特別長,讓人始料未及,也深感焦慮。現在大街上基本看不到幾個人,但只要一出門,就可以看到人人都戴上了專用口罩,關於信息的進展和動態也是時時更新,備受關注和熱議,而且還要勤洗手、不能串門,孩子們一定也感覺到這個春節的與眾不同。

隨著對疫情逐漸深入的瞭解,知道了絕對不是開玩笑,難免讓人心生恐懼。當然,適度的瞭解這個過程必須要有,只有瞭解具體原因、情況和進展,才可以讓人們更加註意,並做好防護措施,從而免除危險。

心理專家提醒:面對疫情,心理與身體防護同樣重要!過度的焦慮,會對人產生各種負面影響。比如失眠、甚至抑鬱等心理問題,不利於身心健康。

可見,在做好肺炎的陰影下,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心理問題也不可小視。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過度緊張,可能會出現五種負面情緒:

人如果過度緊張,一般來說,會出現以下五種負面情緒和表現:

輕視。

在最初的時候,很多人是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的,除了老人的固執,小孩子也認為不太可能。尤其是形成了自己觀念的中小學生,他們正處於自我意識發展的階段,認為哪有那麼嚴重,父母那麼在乎,實在可能,或者認為即使是真的,但離自己還很,也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常常認為可以不做個人防護就跑出去玩。比如有人用自制的口罩,就出門了。

專家提醒,越是特殊時期,尤其不是專業人士,不能隨便佩戴自制口罩。因為你不能保證它的絕對安全和可靠,所以很可能對自己和他人都構成傷害。

②過度緊張。

隨著疫情不斷髮酵,病例人數擴展,很多孩子感覺後怕,加上網絡上的一些小道消息,多是在販賣恐懼,TA們開始過度恐懼,過度恐懼會導致孩子做惡夢,睡不踏實,甚至伴有輕微的失眠與判斷偏差。

一般來說,輕度緊張與焦慮,可使人迅速進行有效防護和理性應對,而過度的緊張則會造成精神恐慌。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嚴重影響心理健康與抵抗力,甚至因缺乏安全感而易怒,常常無緣無故發脾氣等等。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③過度刷屏。

由於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關注疫情的發展動態上,TA們會頻繁刷新信息動態,以及看聊天軟件裡那些轉發、分享來的小道消息,或自己也參與轉發分享,成為謠言傳謠中的一份子,然後自己嚇自己,只要有個咳嗽都十分緊張,害怕自己可能被感染了,同時也害怕家裡人認為自己有問題,把以前光明正大的咳嗽,變得偷偷摸摸。

④仇視。

仇視心理,也就是與世界為敵。TA會將矛頭指向無故的人,比如醫生護士等,將憤怒情緒發洩在無故人的身上,甚至對疑似病人產生仇視等等,這些都是由不良情緒導致出的行為異常。

⑤ 瘋狂囤物。

明明用不了那麼多,卻購買來過多的食物和用品。比如口罩、藥品等等,前一陣子的板藍根脫銷就是屬於異常行為,明明知道沒有效果,卻還是購買回來一堆,放在家裡,但這些行為並沒有起到安心的作用,除了購買回來一堆沒有用的東西,反而加劇了恐慌情緒。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過度緊張,可能會出現五種負面情緒


過度緊張的危害: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叫“軀體化”的現象,就是人會把自己心中壓抑的情緒,轉移到身體上,讓身體來承擔和呈現這種負擔。比如過度緊張、焦慮會的人,在生活中,容易動不動就感覺疲憊,而且亂髮脾氣。長期如此,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使人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而不知原因。

另外,過度的緊張還會讓人迴避現實,產生“否認心理”。而“否認心理”可能會導致人出現精神上的分裂,形成精神分裂症。正如武志紅老師所言:“可以說,否認的心理機制,會導致一個人的內在想象世界,和外部現實世界產生巨大分裂。”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調適“肺炎恐慌”情緒呢?

要緩解“肺炎恐慌”帶來的負面情緒,首先要從獲取信息的渠道上來控制,其次是要學會納悅自我,最後是堅定戰勝的信心。

① 要從正規渠道瞭解疫情情況。

要破解恐慌情緒,就要有了解真相的勇氣。比起輕視或不承認疫情的存在,正確認識輿情性和流行情況更令人能夠獲得心安。但對於有關最新的病毒感染信息,務必要從官方的渠道獲取可靠動態,屏蔽那些不知道什麼目的發在聊天群裡的謠言,做到真正的科學認識,同時參與輿情控制,抵制那些性質不齊的謠言,做到不傳謠,也不過度解讀動態,積極關注防控信息的同時,也要學習並掌握必要的日常防控知識。

②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

如果確實緊張,就學著承認和接納它。不要為了逞強,而使恐懼焦慮加劇,從而產生一些應激行為。比如最近很多人自制口罩出門,有用紙巾做的,還有用桔子皮做的!根本不是專家推薦的有效用品,戴上起不了任何作用。這恐怕是人們面對應激情緒所做出的異常行為,把現實與理想割裂開來,有時候,我們越是否認壓抑自己,就越容易被情緒支配,進而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的行動。因此,我們要學會直面自己的情緒,然後接納它,最後才能戰勝它。

③要堅定信心,多做室內運動。

一項調查表明:參加鍛鍊的人,他們的心理也比不出門戶、從不運動的人要健康。而一個在美國運動醫學會年會上作的報告顯示,6周的自行車或者重量訓練能夠緩解患焦慮症婦女的緊張症狀。重量訓練對減輕婦女的怒氣效果非凡。

一個人的信念非常關鍵,只有內心堅定信念,內心就變得非常鎮定,從而也有利於自己作出理性判斷和正確行動。堅定信心,一方面可以自我暗示。另一方面還可以多做運動,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感覺無比快樂,直接影響我們的言論和行為,從而堅定防護信心。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三個心理方案調適“肺炎恐慌”情緒


緩解焦慮情緒的五個小妙招。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籠罩下,疫情固然可怕,但負面的心理情緒同樣不容忽視,針對疫情做好心理防護也很重要,可以通過五個小妙招來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讓自己放鬆下來,創造一個輕鬆的抗疫情環境。

①獲取信息要有節制。不要頻繁地去疫情信息關注動態,也不要過度刷手機上的聊天信息,接受太多的負面消息,會增加焦慮感,讓自己無法化解。

②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早起早睡,不要熬夜或是賴在床上一整天。

③轉移注意力。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閱讀、聽音樂、運動、畫畫等等。

④呼吸放鬆法。選一個舒服的坐勢,吸氣3-5秒,讓肺部充滿空氣,再緩緩呼氣3-5秒,把空氣都呼出來,全程用鼻子吸氣和呼氣,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呼一吸間。

⑤在感覺特別焦慮緊張,已經到了難以承受的程度,可以去求助專業人士幫自己解決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結語:

新型冠狀病毒從確認到爆發,再到信息密集轟炸,不同階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人性反應,在告知正確的、科學的嚴防措施的同時,還有一些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對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面對疫情,一味否認、迴避、退縮、指責、抱怨,只會讓人快速陷入“肺炎恐慌”的負面情緒,給人造成心理傷害。真正科學的應對方式,是除了做好日常的自我防護措施以外,還要保證自己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能夠平衡飲食,保證睡眠充足,同時,還要進行一些室內娛樂活動,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保持好心情,堅定信心,積極的努力和應對,這樣焦慮和恐懼的情緒才會緩解直至消失,事情也會恢復到原本的軌道。

您和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這五個小妙招,可緩解焦慮情緒



今日一語:向日葵告訴我,只要面對著陽光努力向上,日子就會變得單純而美好。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陷入“肺炎恐慌”了嗎?你是怎麼幫孩子緩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