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鄉愁多少,主要來自母親的慈祥程度,對此你怎麼看?

農在天涯


因為美好,才會有思念。

美好可能來自於母親的溫暖,家庭關係的溫馨,美好生活環境造就的愉快生活狀態,以及親戚朋友的關愛和身處異地的孤獨。


因果不眛


鄉愁不一定跟母親有關。

我以前敘述過的遠親“榮榮”,自嗜酒的父親患病去世後,便把母親也接走了,且在羊城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本來,他與老家已無掛礙,但他在每年春暖花開時節總會回來的,看一看家鄉的山,嘗一嘗家鄉的水。老家跟他有走動的人很少,也沒幾個他惦念的,讓他感念的就是故鄉,每次回來,裝一瓶井水,抓幾把坍塌了的老屋的牆土,說是帶回廣州,養上幾盆花草,每株施點家鄉的水土,以解思鄉之苦。

人,或多或少都會念舊。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大概亦源於此吧。


家鄉氣象


“一個人的鄉愁多少,主要來自母親的慈祥程度”,說得很有道理。

鄉愁是遊子對家鄉眷戀、懷念的情感,而被懷念、眷戀的肯定都是美好的東西。兒時,媽媽溫暖的懷抱,輕輕的催眠曲,甚至嘴對嘴餵飯時的香氣;長大以後的絮叨、叮嚀,甚至怪嗔……這些都可能會成為遊子在異鄉被戳中淚點的重磅情感炸彈。

當然,深沉的父愛、和睦的家族、慈祥的親戚、友善的鄰居、一起嬉戲的玩伴、山清水秀的環境,也是構成鄉愁的組成部分。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媽媽的慈愛是最難忘、最刻骨銘心的鄉愁了。當遇到身體有病並且是獨自一人時,當逢年過節不能回家時,那種傷感會因為想媽媽而成倍增大。恨不得馬上回到家中,見到媽媽,吃一碗媽媽親手做的酸湯麵的衝動會讓遊子們淚流滿面……

想媽媽,敬爸爸,思故鄉……





SX閒情逸致


家永遠是母親的味道,媽媽包的餃子,爸爸的漢煙味,每天落山的夕陽,夏日裡樹蔭下坐衣服,鞋子的背影,秋天田地裡忙碌的身影,冬天廚房裡每一道菜的香味……很多很多……不管家鄉如何落後,兒時的思念永遠伴隨這一生!鄉愁……[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蓉城鼕鼕


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母親的慈祥程度,是一個人最初的對於出生的地方的記憶與印象。

一個人的鄉愁,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強的,因為,在出生以外的地方,用盡了我們一生之中的努力,可以有的行走與想象,這些時間的經過,其實,最終,我們能夠留下的或許還是沒有什麼東西,或許可以留下的只能還是一些不可以確定的時間與記憶。

而鄉愁,是在遠處,在記憶與感覺的深處,或者,我們的心中,永不能改變的一個事實,是我們的平凡的母親,是母親的慈祥的記憶。

當然,我們的鄉愁,除了母親的慈祥,愛的記憶,還會有其他的一些東西,其它的一些鄉村的記憶與感覺,而正是這些記憶與感覺,已經讓我們找到了或者是印證了生命之中的一個完整性的印象。


飛過夏天的鳥


鄉愁與父母都有關係,而不是僅跟母親有關,養育我者父母親也。鄉愁很大部分與父母親有關,也跟兒時記憶中的環境有關,二者組成了人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