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哪些白酒性價比比較高?

一個人的西部


性價比高,換一種說法就是質優價廉、物美價廉。現在的白酒消費市場上,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一瓶的。如果不是請客送禮,一般的老百姓哪裡捨得買來喝哦。

在街頭巷尾,那些價格低廉、頻頻害人的酒精酒,肯定入不了廣大喝酒老司機的“法眼”。那到底還有沒有性價比高的白酒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找對地方。那就是一些長期釀酒,一輩子專做純糧食酒、良心酒的小作坊裡,他們做的是真正的純糧食酒,質量肯定是沒得說,而且價格也不高。

在此想多說一句。長期燒火生產的小酒坊,他們做的都是純糧食酒,價格都在一二十元一斤左右,陳釀的也有賣幾十百把塊一斤。因此,有些賣瓶裝酒的人總是無端詆譭小作坊的散白酒,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那種幾十百把塊一瓶的酒精酒(看酒瓶上的標籤就知道了)沒有多大競爭優勢。

如今的生意並不好做。遍地開花的小酒坊競爭異常激烈,誰要想在這殘酷的白酒市場上分得一杯羹,那他只有保質保量、物美價廉才是最好的法寶。當然,那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所謂的釀酒老闆除外。

小作坊的酒是不是純糧食做的,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法進行觀察和判斷。

1、看他每年的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很多小酒坊都有營業執照,也有食品經營許可證,但是他不一定有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因為送一個酒樣去檢測要花費一千多元,每年要檢測兩次,只有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做酒的人才會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去這樣做的。

2、看他是不是經常燒火煮糧、蒸酒。有些小酒坊雖然每天都在賣酒,但是他的鍋、灶一年半載沒有燒火,那他的酒是從哪裡來的呢?我想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每天都在燒火或煮糧或蒸酒的小酒坊,他賣的酒都是自己每天出力出汗辛苦做出來的,這樣酒能不值得你信任嗎?

3、看他是不是長期經營。正常情況下,經營時間不長的小酒坊,一般都是那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他的酒的質量大家可想而知。如果是十年八年的那種老店,肯定是值得信賴的。他能堅持十年八年,說明他的顧客多生意好,這也充分說明了他的酒的質量好。如果他的質量不好的話,消費者肯定不買賬,他的店早就倒閉了。

實事求是地說,市場上物美價廉的白酒是有的,但你一定得睜大雙眼仔細看。



花溪米酒


追求性價比高的心理我們都能懂,但是,在追求性價比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性”,也就是質量放在前面。因為喝好酒才是我們酒友的最終追求。

在這裡,我只推薦四種香型的我認為性價比比較高的酒。

一,濃香型

國窖1573,在瀘州老窖裡面賣的最好。入口綿柔,餘香渺渺,深得濃香型酒友的喜愛。可以說瀘州老窖的一大半銷量都是國窖1573拉起來的。在濃香型裡面,除了五糧液,我就喜歡瀘州老窖。雖然洋河也不錯,但是還是喜歡川味特曲的那種純正。

二,清香型。

清香型裡面性價比最差的就是江小白,賣的完全就是廣告,酒真的非常一般。沒辦法,年輕人喜歡。但要說性價比最高的莫過於衡水老白乾。河北其實不算是產酒大省,但是一個衡水老白乾也算是小有名氣。

三,醬香型

醬香酒是目前白酒界的新貴吧。茅臺是性價比最差的醬香酒,口感不是無可代替的,但是價格卻一枝獨秀。其中炒作的成分以及精神附加值的成分非常大,光從酒的口感質量而言,雖然也好,但是卻不適合普通老百姓喝。但要說性價比最高的莫過於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的國臺酒。要規模有規模,要品牌有品牌,要工藝有工藝,要血統有血統,是一款不錯的酒。

四,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其實主要在兩廣一帶,受眾相對比較少,算是地域性香型吧。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桂林的三花。但是今天要介紹的是佛山一帶的玉冰燒。名字非常好聽,但是你知道其中的玉其實是肥豬肉的時候,你就產生巨大的落差。玉冰燒一定要用一大塊肥豬肉泡,知道整塊肥豬肉都化完了,那麼酒也就成了。玉冰燒就三個字,醇,酣,香。價格不貴,但是口感卻非常獨特。可以試試。

每個人心目中的性價比都不一樣,如果你有自己覺得好的酒可以在下面留言,相互交流。


犟姥爺說酒


作為一個超級愛喝酒的小仙女,我茅酒大仙特別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汾酒


汾酒是典型的清香型的代表,口感不像濃香型那麼濃烈,又比醬香型的味道要淡,雖然汾酒有些系列的價格比較高,不能說是性價比最高的,但是就汾酒的清香型系列來說,性價比算高的了。其中包括白瓶汾酒,簡單透明的包裝讓酒的顏色更加清甜。

二、銀質習酒

銀質習酒是傳統的醬香型白酒,喝下去的口感也是十分的綿柔,喝的時候也沒有那種辣喉、刺鼻的感覺,這款白酒的價格在一百元上下,算是醬香型系列中性價比比較高的一款白酒了。

三、茅臺迎賓酒

這款白酒的口感肯定不能和飛天茅臺相比,但是這款白酒屬於茅臺集團的一個系列,性價比也是很高的,單從這款白酒的知名度,酒的品質也是可以得到保證的,這款白酒的口感也還是不錯的,畢竟很多人對於醬香型沒有那麼排斥,所以從知名度和品牌的信賴上說,這款白酒是值得一試的。

我是小橘子,一個懂酒又好酒的小仙女,想了解更多關於白酒的內容嗎?那就趕緊關注我吧,悄悄的說,你們是不可能把我喝醉的,想喝酒,那趕緊來茅臺,小橘子請你喝!


茅酒大仙


一直以來選擇白酒都是大家的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因為白酒的價格起伏實在太大,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那麼哪些酒是性價比高值得購買的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便宜好喝的白酒給大家。

1. 五糧醇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

五糧醇是五糧液股份公司以“五糧”字頭命名的三大重點品牌之一,自1995年上市,先後經歷了三次大的升級換代,精選高粱、糯米、大米、小麥、玉米,嚴格按配方比例釀造而成,具有濃香、醇和、尾淨的特點。

2. 53°茅臺迎賓酒(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

稟賦了茅臺酒獨具的優秀品質和品味風格特徵,如其香氣中,就保持了茅臺酒鮮明突出的醬香、醇甜香、窖底香三種典型體的香味香氣,同時又具有自身的特點——“酒體乾淨,色澤透明,窖香突出,品感協調醇和”

3. 53°貴州金沙酒1930(貴州金沙)

金沙回沙酒是貴州畢節老牌名酒,小麥制曲,採用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輪發酵、七次摘酒的茅臺酒生產工藝釀造。生產出的基酒須經過三年儲存後精心勾兌包裝上市,是貴州除茅臺酒外的前列個大麴醬香型白酒,具有醬香突出、優雅細膩、味醇豐滿、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的獨特風味。


星球酒舫


性價比最高的絕對是汾酒!紅蓋汾,黃蓋汾,出口汾都才40塊錢左右!很難找到這樣的良心酒了!什麼五糧液,茅臺,洋河,劍南春價格都很虛高!你要知道汾酒多久沒有漲價了!瞭解下汾酒歷史,以前名氣比茅臺,五糧液都高!



銀鞍照白馬


酒作為一種食品飲料,同時也是一種文化載體。“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麼,一款適合自飲的中檔白酒如何選?2019年12月,《消費者報道》深扒了天貓、京東、蘇寧旗艦店約2.5萬條消費者評價,對電商平臺熱銷的12款中檔(價位在250元至500元之間)高度(酒精度在50度以上)白酒進行了分析、評價。


評價品牌

茅臺、劍南春、洋河、郎酒(2款)、五糧液、汾酒、賴茅、瀘州老窖(2款)、古井貢酒、貴州習酒

評價指標

口感、入口、味道、上頭、香氣

口碑結果

1. 推薦劍南春、貴州習酒、古井貢酒。2. 不推薦郎酒、五糧液


入口:賴茅“辣”,郎酒“酸”

中國白酒的味道極其講究,單是香型就有十多種,其中濃香型、清香型、醬香型三種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也是普通酒友能喝到的最基本香型。同樣度數的酒,為什麼有的酒喝起來辛辣,有的酒喝起來綿柔?不管什麼香型的酒,剛釀出來的新酒都比較辣,需要經過存儲讓酒中的雜質消融,這個過程稱為酒的脫新期。一般濃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的脫新期是1年,醬香型白酒的脫新期為3~5年。還有一點是,我們喝到的酒是經過掐頭去尾的,即丟棄頭酒和尾酒。如果勾調酒的時候沒有掌握好,讓本不應該凸顯的辣味凸顯出來,喝起來就會覺得辣口。但有的酒會特意調配出辣的感覺,目的是和咽後的回甜形成鮮明對比。當然,“辣”也有可能來自白酒中的丙烯醛。如在釀酒的發酵期間感染大量雜菌,尤其當酵母菌和乳酸菌共存時就會產生微量丙烯醛,蒸出來的新酒就能感受到刺眼的辣味。

賴茅、郎酒兩款白酒在入口指標中排名靠後。賴茅在入口給消費者的直觀感受就是一個“辣”字。有評論提到“入口有漆味”“不夠順喉”“確實辛辣”,這一款被認為口感濃烈,回味略苦,適合重口味的“老酒鬼”。

天下濃香出四川,郎酒算是獨闢蹊徑的一款川系醬香酒。郎系一直被人們以暴香來形容,而這款普郎明顯淡雅許多,淡淡的醬香味,適合從濃香過渡到醬香的酒友。但入口之後,酸味是這款白酒爭議較多的地方。喜歡的人覺得風格突出,不喜歡的人覺得此酸味難以下嚥,且口中留味並不舒服。

相對,古井貢酒“古井特有的幽蘭香百喝不厭”“倒出來醒一會酒會更好入口”,汾酒“喝下去帶有一點甜味,不像普通的酒太烈”“入口綿柔不嗆口”,消費者評價顯示古井貢酒、汾酒易於入口。

味道:劍南春“純”,貴州習酒“柔”

每一款白酒都是由98%的酒精和水組成,而白酒味道、香型的差異就隱藏在剩下的2%當中。白酒經過糧食發酵、蒸餾而來,在這個微生物參與的複雜發酵過程中,形成白酒的五種味道——苦、辣、澀、酸、甜,這五種味道就像數學的排列組合一樣,不同的組合就能產生不一樣的味道。此外,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發酵工藝還能產生不同的味道,比如醬香型白酒還可能有窖泥味、曲子味、糠味、黴味及焦糊味等,而後期的儲存也會影響酒的口味。作為劍南春的主打產品,這款水晶劍濃香突出,酒的粘稠度較高。入口甘醇,口感凜冽,回味綿長,沒有多餘的雜味和怪味。其次,“勁兒不小,但不找後賬(不上頭)”也是此款佳釀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在“茅五劍”中,讓劍南春備受好評的還有其堅挺的價格——不講價、不加價、不降價。

作為茅臺旗下品牌,同樣是醬香型白酒,此款貴州習酒金質習酒的口感、味道、綿柔程度和茅臺最為相似。此酒標註由8年老酒,3年基酒勾調而成,剛喝時稍微有點辣喉,三杯過後順口,滿口酒香。相比茅臺王子酒貴州習酒的醬香味聞起來較淡,入口以後比較柔和,苦味略淡,回味香甜。此款包裝也莊重大氣,適合宴請、節日慶典等。

在味道上,五糧液以4.9分位居倒數。不少評價顯示,此款五糧國賓酒味道非常一般,口感已經脫離了五糧液固有的風格,喝起來和普五、1618差距太大。此外,有觀點認為五糧液“有點燒胃”“真辣口”“喝下去有種火燒喉嚨的感覺”,也有評論直言其“質量不值這個價格,屬於傍大牌的忽悠”。


消費者報道


那麼問題又來了,白酒是分香型的(大類分為12大香型),因為題主沒有對白酒的香型做出要求,那麼有必要說說白酒香型的分類以及文東最瞭解的可以推薦給題主的醬香型白酒。可以說香型是白酒與生俱來的,有了白酒就自然會有香型,只是建國之前根本沒深入挖掘,到了後來一波又一波的評酒會

才開始慢慢地把香型豐富和完善。記得首屆全國評酒會上,提出的標準為“香、醇、甜、淨”;第二屆全國評酒會,則是提出了“色、香、味、格”的四大感官標準;第三屆全國評酒會,正式確立了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它香型。

如果不深究的情況,可以簡單這麼理解,如鳳香型的西鳳酒,清香與濃香的複合;馥郁香型的酒鬼酒,則兼具瀘型之芳香、茅型之細膩、清香之純淨、米香之優雅;也就是說,複合型白酒具有2種或2種以上的基本型白酒的特點,又具備其複合後的獨特風味特徵。但無論其它香型如何,醬香型因其非同一般的特點,在我的心裡那絕對是

獨愛的存在,那麼我開局還是得說那玄幻一般的感官特徵描述,醬香型白酒(以茅臺為例)的感官特徵主要為微黃透明,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為啥強調醬香突出,因為是醬香、焦香、糊香三香集聚的複合香氣,且醬香>焦香>糊香,如果這三香表達的位置有問題(比如某酒焦香得一塌糊塗),那=這樣的酒是不合格的。

這樣說是不是抽象了點,不妨深入描述一下,真正的醬香突出,那自然是一種類似醬油、豆豉、豆麵醬的發酵大豆味,這個在李興發命名醬香的時候其最初靈感也來自醬油,同時還夾雜著如同咖啡可可、硬殼果品烘焙後的焦香和糊香,這個是高溫釀製時高粱殼的貢獻,也有種高溫大麴和糧食以及輔料的混合香味,它給鼻腔的感覺是微微的乾燥。

至於為啥空杯留香持久(上等的坤沙醬香酒空杯留香72小時以上),這個也需要解釋一下,醬香型白酒中不僅在品飲時倍感醇厚,幽雅細膩感充斥,回味延綿不絕,主要是含有較多大分子、難揮發(如大分子酸脂類基團)的特徵風味物質,這才是留香持久的關鍵。所以,很多酒友會將品完醬香酒的杯子空杯放置一夜,第二天起來看看自己喝的醬香酒杯有沒有幽雅舒適香氣存在,以此來判斷酒的品質,也有一定的道理。

雖然醬香確實突出,但是不好意思,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味成分到目前尚未確定,因為太複雜了,相關的科學研究如各種氣相液相色譜法一波一波地從未停歇,直到現在在醬香型白酒中檢測出的風味物質就有60餘種,還有目前鑑定不出或者不能確定的物質仍然是一個障礙。至於醬香型白酒幽雅細膩、醇厚豐滿,這點倒是好解釋,酒體酸度高是形成酒體醇厚、豐滿,口味細膩的重要原因。

說完了感官特徵,就必須得提一下醬香型白酒的釀造過程。端午踩曲,重陽下沙,四時合序,醬香始出。這下,也能理解賴茅為啥會有端曲、重沙系列了吧。而這個“曲”即原料小麥,“沙”則是高粱。有人會問,那當地的紅沙指的啥?沒錯,就是本地的

紅纓子糯高粱,雖然產量低,但與其他產區高粱相比,它的顆粒堅實飽滿,支鏈澱粉含量高,這樣才能耐得住坤沙工藝的八次發酵、九次蒸煮翻烤。

醬香型白酒被行業內公認為是成分最為豐富的產品,其釀造特點體現為泥底石窖發酵容器,其特點也是異常的明顯,在此我就不強調幾高几長了,因為也並無定論,但是看的見的

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是明確的,基酒生產週期長、大麴貯存時間長、基酒酒齡長等也是有目共睹的。再來到醬香酒的三種典型體,醬香型白酒掐酒時依據酒醅在窖池的上中下位置,分別分為醬香、醇甜、窖香3種風格典型體。簡單從窖池酒醅的發酵狀態分析,最上面酒醅含氧量偏高,有利於生香芽孢菌的代謝,呈現標準醬香;窖池中部含氧和水分適中,利於緩慢發酵,更顯醇甜;底部酒醅水分偏高,含氧最低,又與泥土接觸,利於土壤微生物代謝,呈現出窖香,優質的醬香酒產品必定是三種典型體風格共聚且相對協調的(如飛天茅臺醬香散茅6號)。

散茅6號

再來扒一下酒友們非常之關心的回沙酒、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是怎麼回事。茅臺酒常說:端午踩曲、重陽下沙、兩次投料、固態發酵、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不要小看這個“12987”工藝,因為這就是標準的回沙工藝,不止茅臺在用,這也不是什麼商業秘密了,早在試點工程的時候就打算全國推廣的。

坤沙酒:用的是顆粒完整度比較高的本地優質糯高粱,為啥用本地優質糯高粱來著,上面說過,其支鏈澱粉含量高,釀酒香味豐富,多次混拌仍不爛糊,以正宗“回沙”工藝釀製,週期是一年(其實是十個月左右),出酒率特別低,成本高。一般而言,宣傳上會稱茅臺為回沙工藝,坤沙酒,至於別的醬香型白酒,稱什麼10年坤沙20年坤沙酒

的也特別多,但正如此地無銀三百兩道理一樣,因為沒有才這樣叫,忽悠人的成飛很多。

碎沙酒:看字面意思理解為用粉碎的高粱(非本地高粱)釀出的酒稱為“碎沙酒”,生產週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口感單調不耐喝,也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因為本身就是粉碎的高粱也耐不住多次。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醬香味不足,怎麼辦呢?辦法就是在發酵時加坤沙酒的酒糟。當然,有的酒廠為了省事,直接摻入部分坤沙酒達到目的,這樣雖然能從節約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但卻不是真正口感的坤沙酒,體驗也會差幾個檔次。

翻沙酒:就是把經過“回沙”工藝,歷經九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在加入一些高粱和新曲藥後產出的酒,說到底就是酒糟酒,口感也是相對最差的,不建議飲用,更沒有半點評鑑價值。

說到底呀,原料工藝很重要,只有顆粒完整的本地優質糯高粱,按照標準的回沙工藝,加上獨特的生態環境如水質、窖池等,最後還得有關鍵一點,過硬的勾兌(勾調)技術,方能產出上等的純坤沙醬香酒。茅臺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醬香型白酒老大,也是中國白酒的領袖金和標杆,茅香深入人心。很多時候,在講醬香型白酒時,都是以茅臺作為參照的,其標杆意義毋庸多言。但茅臺高昂的終端價格也是硬挺在酒友面前的,工薪階層更是難以喝的上的,性價比就見仁見智吧!其實牌子酒的性價比都不可能的很高的,畢竟為牌子買單的最終絕對是消費者,不可能是別人。回到題主的要求,可以喝5號醬香或這上6號散茅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好了,今天分享到此結束,感謝讀者的閱讀和點贊關注,

對醬香酒文化的酒友歡飲私信茅臺醬香DNA。

6號


茅臺醬香DNA6


對白酒略知一二,也喜歡小酌兩杯,喝酒時間不長,喝的酒不少。提問提的比較大,不太好回答,我就隨意談談我的看法。

濃香高端推薦國窖1573,數百年老窖池出品,產量有限,這個價位雖高,但是和品質結合,頗具性價比。

濃香次高端推薦劍南春水晶劍,雖然水晶劍口感備受質疑,但是作為八大名酒的劍南春核心大單品只賣四百多,性價比也是槓槓的。

濃香普通白酒品類繁多,推薦五糧春,老窖特曲,只要是固態發酵,口感香氣適合自己的都是好酒。

醬香酒推薦習酒窖藏1988,國臺青雲,金沙摘要,丹泉洞藏,這幾款酒在我看來喝起來都比茅臺更舒適,而且價格也能接受。其他醬香酒的複雜口感和刺激感我不是太能接受,李興發老師為醬香酒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醬香酒依然缺乏濃香百年老窖的一種韻味。

清香酒推薦老波汾,汾陽王清雅20,衡水老白乾。清香酒低度酒多所以平時喝清香不多,但是清香酒入口柔順,還是很不錯的。

米香型酒主要集中在廣西廣東一帶,知名品牌不多,就是桂林三花。米香型白酒應該是白酒四大基本香型裡面最具性價比的,一般米香型白酒就是幾十塊,性價比秒殺前面三大香型。











醬香會


說起白酒,很多人都喜歡喝。適量的飲用白酒,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而且還能袪溼禦寒呢。所以我家祖孫三代人都會喝,尤其是我爸爸,堪稱“老酒鬼”,下面我就跟大家說說我自己認為目前比較有性價比的2種白酒。

一、枝江大麴

這種酒老酒民應該都知道吧,它包裝簡單,價格也便宜,枝江大麴產自湖北。它採用固液法釀製,不是完全用糧食酒精勾兌出來的,同時也不是完全的純糧食酒。它是由高粱、麥子等多種農作物釀製而成,這種酒看起來清澈透明,口感醇厚甘甜。越喝越會感覺到高粱那種純糧味道。

二、牛欄山二鍋頭

在我們生活中,這種酒很常見,二鍋頭作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牛欄山酒,精選優質高粱、小麥等原料製成發酵劑,製作工藝也是非常的繁瑣,再加上多年的古窖儲存,才使二鍋頭喝起來會有純正的酒香。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如果你們有更好的關於這個話題的解答,還望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個話題。


戀雲軒美食


白酒的性價比,指的是質量和價格的遠近程度。酒很好,價格低,是性價比高;賴酒價格高,是性價比低。

因為職業道德的約束,這裡只分享性價比參考標準,不提及具體品牌,請各位見諒。不過有了這個衡量標準,就能清楚的知道你買的酒是貴,是便宜,還是合適。

白酒性價比有三個關鍵詞:酒體質量、產品成本、銷售價格。

我們分開解釋。

首先是“酒體質量”。

酒體質量主要有三個決定因素:

  1. 原材料。必須是碳水化合物。就是含有澱粉糖的植物。譬如高粱玉米大米小麥,還有甜菜玉米杆甘蔗渣,都可釀酒。不過,所謂的糧食酒,只能是可食用植物種子。秸稈和根莖、渣滓一類只可液態法使用,正常的用於生產酒精。
  2. 工藝技術和設備。按目前國有標準,白酒生產三大工藝:固態法、液態法、固液法。其中,固態法生產的是糧食酒,液態法以生產酒精為主,固液法是含有糧食酒的酒精酒。
  3. 勾調與儲存。其中,糧食酒是酒與酒勾調,酒精酒是酒精與水的勾兌,固液法是酒精酒裡兌有糧食酒。

再介紹“產品價格”。

成本內容很複雜,還用大白話說,白酒成本的內容是哪些:

  1. 糧食。譬如茅臺優質醬香酒,要2.5斤高粱和2.5斤小麥出1斤酒。本地高粱4.5元每斤,小麥2元每斤,1斤酒用16.25元的糧食。而酒精酒只要0.5斤酒精,合1.875元。
  2. 製造成本。糧食酒要發酵,蒸煮,勾調,儲存,要很多設備、場地、人工、水電等等。還有時間、資金。酒精酒不需要這些投入,只要三精一水勾兌就成,這邊進酒精,那邊就發貨。
  3. 包裝和銷售。糧食酒會盡量壓縮這一塊的費用,酒精酒會盡量擴大這塊的費用。

整體算下來,直接成本的糧食酒,最多的也就是用糧食16.25元,酒精酒用酒精1.875元。這就是白酒性價比最基本的計算依據。

最後是“銷售價格”。

喝酒人買酒,是貴還是便宜,就在這個基礎上,能夠把握住個大概標準,找到自己覺得合適的“性價比”。這裡列舉判斷性價比的三個基本因素:

第一個,酒本身性價比的約算法

老村長一級的,10元每瓶。肯定是酒精酒。就按包裝1塊錢,廠家利潤什麼都算進去,共計最多4塊錢,就按5塊算,賣10塊,賺一倍。其實最簡單的約算法還不是這樣,直接的用1.875元對比10元,就有了性價比概念。

糧食酒不說醬香酒,就說農村槽坊的大米酒,2斤大米出1斤酒,合到3塊錢,賣10塊。這個比例就是約算法的性價比概念。或許不到10塊,或許賣到20塊。就靠買酒人自己把握了。

在這個層面,酒精酒是以材料成本的倍數定銷售價;糧食酒只能以絕對值定價。譬如說酒精酒2元成本可以定價4、8、16、32元,糧食酒20元成本只能定價30、40、50、60元。所以,酒精酒是暴利。

第二個,出產能力和出產量

不說糧食酒投入多大設備和人力什麼的。單說出酒的量。比方說,茅臺酒去年產量4萬噸。如果同等投入的生產能力,酒精酒1天就可以完成,這個在理論上是成立的。即便的按酒精酒1個月完成糧食酒一年的產量、1斤酒賺1塊來算,那麼一年下來,糧食酒賺了1塊錢,酒精酒卻賺了12塊錢。這個賬,也是“性價比”的重要計算依據。就是說,材料成本20元的糧食酒,我40元買著不覺得虧;而2元材料成本的酒精酒,40元賣我就認定你是黑心欺詐,10元買就老虧了。

在這個層面,酒精酒要的是週轉速度,賣的越快越好;糧食酒要的是質量,需求再大也要到時候才能賣。因此,人家都賺了多少輪的錢了,糧食酒還在等著老熟。

第三個,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就是賣酒的花費,包括廣告、賣酒人的利潤。還是約算法,1.875元的酒,捨得花錢打廣告,糧食酒就捨不得花那多錢,因為成本在那限制著,出產量在那限制著。就是說,酒精酒花三倍的錢賣吆喝還有得賺。糧食酒花一倍的錢打廣告就會賠老本。

綜上所述,買茅臺鎮醬酒,不夠年份的30元每斤、夠5年的50每斤,是最高性價比。買市場酒精酒10元每瓶是最高性價比,其他的價越高,性價比就越低。農村自釀造的糧食酒,10元就很好,30元的相當好了。至於酒精酒,5塊一斤都有得賺。

中高檔次白酒賣的貴,存在品牌溢價內容,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