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行各業哪個景氣?

智慧明堂


這幾年實體經濟確實壓力很大,上週國家統計局剛發佈的3季度的經濟數據已經說明了這一點,3季度GDP增速下降到了6%,GDP增速這幾年可以說是一路下行,對於開店開公司的人感受可能會更加直觀一些,因為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那麼,有沒有一些比較景氣的行業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即便是經濟再怎麼不景氣總會有一些行業還是能賺到錢的,例如與經濟週期關聯性不是很強的教育、醫療等等!

我就以我身邊的朋友為例,他是做會展用品的,例如:國旗、國徽、獎盃、證件卡等等,屬於辦公用品裡比較冷門的小分類,這幾年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他的生意還是不錯,今年就更不用說了,正趕上70年國慶,在國慶節前夕的一兩個月,生意好得爆,聽他說進的貨還進倉庫就直接往客戶那裡發了,收回的貨款馬上就打給了廠家拿貨,到最後連廠家都沒現貨賣,拿錢都進不到貨,一些有經驗的批發商為了拿到貨都是派一個人直接住在廠裡,生產出來的貨馬上就被運走,我那朋友對今年的這個行情準備不足,後面搶不到貨,聽他說少賺了不少,只賺了別人一個零頭,儘管如此,這兩個月的生意估計也比去年一年的生意都賺的還多了......

做生意就跟炒股一樣,雖然大盤行情不好,但每天總會有漲停的股票,每天總會有機會,雖然現在大多數行業都不景氣,但也不乏一些行業還是能賺錢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思路,沒有不賺錢的生意,只有不賺錢的人,任何行業都有賺錢的,也有虧錢的,只不過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虧錢的可能會更多一些,賺錢的難度會更大些!


K濤資本


2019年各行各業有很多的機會,但要說哪個行業最景氣,這個說不上來。就講講我身邊在2019年情況十分好的行業:

1、養殖業,2019年可謂十分景氣。

在我家庭,有不少涉及到養殖行業的親戚,所以對這個行業可謂十分感冒。2019年養殖業給我的感覺,以及帶給很多親戚的回報,很高。有一個叔叔,它是做雞蛋生意的。前些年,我們這個三線城市,很多小型養殖戶不能繼續養殖,對環境的汙染性很大,他那個時候也在其中,但基於對養殖業的專注,所以就合夥了一些同行申請項目,發展現代化養殖。

我不是打廣告的,可能講的這個事情感覺像廣告,哭~,事情是真實的。這個叔叔前些年就與幾位合夥人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然後申報項目,將所有的養雞生蛋的流程係數現代化。我前一段時間去了那個廠,除了處理糞便的地方有一些味道,工廠內沒有任何味道。

蛋雞場,相信很多讀者有去過,裡面的味道很大。但是在他的雞場裡,沒有異味。與我這個叔叔瞭解過,現在現代化養殖並非我們這一個地方,也並不是單一蛋雞這一個品種,很多養殖的品種都實現了現代化,無味、控溫。他們每一座車間,都有類似“新風系統”的產品,常年保持一個溫度。並且能夠將生產出來的雞蛋集中採撿。

並不是介紹養殖蛋雞的現代化程度。而是這個行業現在景氣度很高,據從叔叔那裡瞭解過來的信息,前幾年雞蛋的價格雖然有波動,但也算是穩定。養蛋雞的利潤雖然存在,可以理解為雞蛋能平掉日常支出的成本略有盈利,最終是賺的蛋雞出售的錢。去年他們養殖的蛋雞,當淘汰的時候大約價格在5元錢左右一隻。這個淘汰雞與市場雞的價格差別較大,畢竟很多廠是一次性採購,所以價格也就很低。當然,有人收購,按照叔叔的講法還給向人說些好話,別人才願意。

但是今年呢?淘汰雞的價格5元一隻就別想了,大多都是在8元錢及以上,並且採購的人還給排隊。叔叔也建議我去實體養殖業,比如養蛋雞方向做一做,以現在的成本核算、盈利比率,可能一年多些的時間就能回本。

還有一個親戚是養牛的,大約是7月份的時候去過他那裡一次。養牛的這位親戚盈利比率就沒有養蛋雞的高,但景氣度也是不錯。由於今年豬肉缺口很大,所以雞蛋、雞肉、牛肉價格都有明顯的上漲。而這位親戚就踏中了行情。

牛的飼養時間長,由於價格的上漲,存欄牛的價格也是在上升。聽這位親戚說,每頭牛的價格基本上漲了3000元,他的存欄數量為100頭,也就是說這次價格上漲,他少說也能多賺30萬。並且,關於牛肉銷售不管這次有沒有“豬瘟”影響,向來也是穩定,並不愁銷路。

我老婆家的親戚,8月份的時候去過一次,是養豬的。我們這裡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鬧過一次“豬瘟”,很多散戶養殖戶都沒有扛過來,選擇了低價銷售快速出清,生怕“豬瘟”影響。這位親戚,當時嫌棄豬販子給出的價格實在是太低,就沒幹,家裡有80頭母豬。他只養母豬,原來就靠著母豬繁殖,然後銷售豬仔。

那段時間他確實很鬱悶,一是擔心害怕豬生病,二是擔心豬仔銷售。但是,到了9月份、10月份的時候,這種擔心轉變為了驚喜。生豬、豬仔的價格在7、8月份的時候確實低。但是到了9月份、10月份的時候價格就開始飆漲,300元、500元,現在據說已經達到了700元,12月份的時候有望達到800元、900元的價格!

一頭母豬大約一年可生產兩次,一次大約能生產8頭-13頭。也就是說,一頭母豬一年可實現大約20000元的產值,80頭母豬一年就是160萬。

對於2019年來說,就家庭親戚間,都有著很高的賺錢效益,現在的景氣度很高。

2、社群購物,十分景氣。

我老婆特別喜歡網購,也不能說是網購,一些新潮流的購物方式也是很喜歡。聽她介紹,現在十分流行的是“社群購物”。什麼叫做“社群購物”呢?比如將你拉進一個群,然後這個群裡有一些產品供你選擇,簡單可以理解成這般。

這個方式有什麼景氣度呢?我老婆平常喜歡買花放在家裡,所以她的一個朋友就將她拉進了一個群裡,而這個群裡只銷售化,並且是雲南產地直採。就拿玫瑰來說,所在的三線城市處於我國正中間位置,距離雲南也是千里之外,所以玫瑰的價格平常時間是2元-5元一朵,要是過節的時候可能要飆漲至5元-10元一朵。而這個群裡的鮮花價格,可以達到1元1朵,比平常購買鮮花的價格還要低。質量方面,也不會比在我們當地購買鮮花的質量低,而方式就是直採的方式。

不僅僅有鮮花,還有很多類似的社群。現在城市很多興起的購物方式,這種現在十分流行,並且景氣度很好。還是拿鮮花做例子,前兩天我老婆剛好買了一組鮮花回來,而那一批次購買的人數高達60多人,單銷售額就3000元左右,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個團,並且這僅僅是在一個群裡,還有其他群。所以,社群購物的景氣度也是十分高。

每一年各行各業都很景氣,就看怎麼發現了,養殖業2019年卻是很景氣,這是因為商品週期、價格上漲的緣故。而社群購物又是變了一種購物方式,進而達到景氣程度。多思考,什麼行業都是景氣的。


厚金說


今年養豬沒有得豬瘟的市場很景氣。

我老家今年養了100多頭,沒有得豬瘟,不到30頭買了18萬多,這還不是在豬價最高的時候賣的,一頭豬就5000多了,怎麼說呢,今年豬價的這個行情能賺一棟樓不是問題,當然,你得看這棟樓是在哪裡買,深圳的肯定不行,但是在高密買還是有剩餘的,而且這豬價今年也不會急劇下落,他家的老母豬又下了100多頭小豬崽,又能掙著一筆,怎麼說呢。雖然今年的豬價讓我二姨賺的挺多的,但是長期看下來的話,也是這幾年辛勤的結果,每天都睡的特別晚,晚上還要起夜拿小豬餵奶,照顧這照顧那的,一年到頭就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再加上以前養豬也不怎麼的賺錢,所以現在掙的這些錢算下來只算是這些年平均賺的吧。如果養豬的得了豬瘟,不僅沒有賺著錢,甚至還得賠很多.



聰聰聰的Vlog


今年各行各業那個景氣?很高興能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做實體的,我來談談個人的看法

從2015年一月份創業至今馬上也有五個年頭了,本以為熬到了一定的時間,就能在行業裡面有點知名度,生意也會蒸蒸日上,現在想想也不過是九死一生!為什麼這麼說呢,看我來分析一下,從個人經營來講,我是專門做社區服務的,一般就是能夠服務到周邊兩三個小區,競爭的對手也從原來的一家到現在的三家,把整個小區平分了,每個店鋪也沒多少客戶,再加上小區流動性很大,很難有很穩定的老客戶經常來消費,可能剛和客戶混熟了,人家搬家搬走了,這種情況每年都很多!不過也有好處就是喜歡到店消費的客戶只要是不是離得太遠,還是願意來店裡繼續消費的,畢竟熟了,我們的服務做的也不錯。不光客戶自己來光顧,還會幫忙給介紹客戶,挺讓人感動的!現有的市場就這麼大,也不能眼光只盯著眼前這點市場,還是需要往外擴,做線上推廣,能利用起來的平臺也都用上了,每年費用也是直線上漲,做推廣的範圍和傳播速度是做線下廣告不可相比的,線下廣告有一定的侷限性,線上的話只要是資金到位,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這些年不是在做廣告就是在做廣告宣傳的路上,一直在不停的投入,每年也在增加服務的範圍,打通多渠道營收!

再來分析一下外部原因 從外部分析就是房屋租金年年漲,還有同行之間的不停競爭,幾個店輪番的做活動,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打價格戰,本來淡季就時間很長,好不容易熬到旺季了,又開始了價格戰,低價競爭客戶,惡性循環,長此以往,不能良性經營,到最後誰也賺不到錢挨不下去的店鋪要麼關門要麼轉讓,對誰都沒好處!

所以做實體要想繼續做下去,不是你要不要堅持開下去,而是你能不能堅持每天都在變化中生存、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能比競爭對手的優勢多提升那麼一點點,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要不然一個不留神你可能就被淘汰掉了!


呂嬋娟工作Vlog


依我看,先說4個還算景氣的行業:

第一、新型教育行業。

此類主要是針對學生的新型教育產品,不包括其他技能或者興趣培訓類。就比如吃飯一樣,學習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主食,而其他培訓只能算作輔食。據行業估算,目前此行業的產業價值兩三萬億的市場。前段時間我也參加了一次大型的教育培訓宣講會,用二維碼來付費進行習題指導的方式,還是比較新穎的。如果一部教材500道題,那就是500次的付費機會,可想而知,一次投入,收入頗豐!

第二、軟件開發行業。

還是拿上述教育為例,其支撐點還是離不開優秀的軟件開發,那麼幾乎所有的特色行業都要有相關軟件支持,那麼軟件開發行業必然也是熱門行業。

第三、展業。

包含展銷會、展覽會、博覽會等各類展示、展銷等,以及為其提供硬件軟件服務的相關行業。

第四、企業家行業培訓。

雖然近些年一些培訓行業呈沒落狀態,但是新型的培訓與聯銷會議行業卻開始盛行,他們往往有一套自己的理念,通過這些理念把企業家聯繫在一起,達到人脈和資金的互通。

總之,傳統的行業逐漸走向沒落,新型的行業如日中天。如果感到回答滿意,請關注點贊。


釐生商業策略


別抱怨實體店難做。

抱怨實體店太難的人,你先別研究改行,你先問問自己入沒入行嘛。

我不覺得實體店太難。360行,行行都有優秀的人存在。

你認為這行很難,總有人在這行能夠掙到錢。如果沒有,那這個行業就該消失了。你認為那個行業很有機會。卻總有人從這個行業跌倒了爬不起來。

人心很浮躁,掙錢很著急。很多人在抱怨實體店不好乾,各行各業都有很多人在抱怨。

你想過沒有在你抱怨的同時你自己入行了嗎?

什麼叫入行?至少在這個行業當中你能夠做到及格。你能夠考到60分兒。那麼也就意味著你能夠淘汰60%的同行。這時候你再看你還覺得實體店很難嗎?我想能達到60分兒的人,一般都覺得這個行業還可以維持。然而這僅僅是入行。

小時候有四個字叫做優良可差。那麼我們入行就意味著可以。如何做到良好?如何做到優秀? 這是不是你做一個行業內的人應該去想去做的事兒呢?

別抱怨哪個行業不容易。能在某一個行業做好的人都不容易。但能在這個行業做好的人,也會很優秀。也別盲目跟風,哪個行業的錢好掙!你會發現當你去投身你看好的這個行業的時候,這個行業當中也有無數的失敗者,失意而歸。更有甚者,生活備受煎熬。

小到攤煎餅,賣地瓜賣朝鮮面的。大到鋼鐵公司,汽車製造公司,地產商。別說給你一個億,你就會比王思聰做的好。真的給你一個億,可能你就找不到自己。

都說短視頻是風口,你掙錢了嗎?

都說直播帶貨能掙錢,你做得到嗎?

你覺得李佳琪掙錢容易?那麼你在這個化妝品行業有十年以上的沉澱嗎?

在你曾經付出過心血奮鬥過的行業,你都沒沒做到優秀。如何保障在一個新的行業,你認為有所發展的,能夠掙錢的行業能夠讓自己脫穎而出呢?

哪個行業中的佼佼者?不是人才不夠優秀啊!別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實體店確實難做,但沒有執行力的人,做什麼都難。

每天有太多的人諮詢我。做汽車修理能掙錢嗎?賣汽車配件兒能掙錢嗎?

我說不掙錢你別幹了。那全國40萬家汽修廠,上百萬員工。全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5億輛。全國持駕照人數超過3.8億人。每年汽車後服務市場的產值超過萬億。我說賣汽車配件兒不掙錢。你信嗎?

我說能掙錢。全國有20萬家汽修廠處在盈虧平衡的邊緣。汽修廠實體店難做。汽配店實體店難做。你作為一個行業,小白想進入這個行業。有超過60%的可能性會被淘汰。這個掙錢的行業你敢幹麼?

有行動力,有學習力的人,能夠快速的在一個行業當中找到方法。在實踐當中不斷的探索和學習,讓自己在這個行業當中獲得收穫。

整天思前想後怕失去的人。請問你現在有什麼呢?你真的失去了又能怎麼樣呢?真的想成就一番事業,先改變自己的性格吧。

別總抱怨實體店難做。難者不會,會者不難。你不會的都是困難。你學會了都是收穫。



車有德


往大了說,現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各國經濟都不景氣。以我國為例,一季度GDP增長6.4%,二季度GDP增長6.2%,三季度GDP增長6%,宏觀經濟本身不景氣,中觀行業及微觀個體其實也比較難。受貿易影響,傳統至生產製造業影響最為明顯。

要說景氣度的話,受宏觀經濟影響大的行業景氣度不佳,比如說原材料行業、生產製行業,那麼與之關聯的各種工廠現在壓力最大,如果是做小廠的實業,困難是必然的。受到影響較比小的是靠內需拉動的行業和政策支持的行業。

所說從這個角度來看,消費行業和科技行業景氣度比較高。如果說自己做的生意不好作,想轉型,從趨勢上來講,這兩個行業也是重點考慮的。不過這裡有個問題,科技行業存在很明顯的技術壁壘,不是任何人想進入就能進入的,需要人才,需要技術儲備,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如果沒有這些優勢,可以考慮在科技行業裡面做些間接性參與的,比如說這兩年有些做線下第三方收錢的收錢吧之類的代理,還有現在普及了做人臉支付的設備代理這些可以調研一下當地的市場情況。

從消費行業來講,吃穿是少不了的,不過現在穿的方面不好做,主要是電商衝擊太大,同樣款式的衣服,做電商的一般都是在杭州的服裝批發市場旁,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在線下開服務裝除非是做品牌且在當地品牌有忠實度的,如果是賣雜牌服裝,現在很難和電商競爭。

剩下的就是做飲食了,民以食為天,這一點永遠不會變。做飲食做得好的,確實是能賺錢的。但是這個東西有時候需要天時地利的配合,並不是做做的好吃就能賺錢。既需要保證好吃,又需要當地有人流量配合,還要懂得管理和經營之道,學問比較多,如果本身在飲食方面有經驗,可以嘗試先從小做去,試下水。

總的來說,現在生意不好做,尋找需求穩定的高景氣行業,不要逆週期而為,對普通人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一是資金有限,二是耗不起,如果經過嘗試還是不行,最好學會及時止損,很多人做生意虧錢了覺得只是時間問題,再扛一扛就翻身了,結果不斷借錢週轉,越陷越深,最後連翻盤的機會都沒有。


財經宋建文


受到供給側改革和金融去槓桿的影響,實體行業影響很大,資源都向頭部企業集中,中小企業的日子都比較難過。

在經濟大環境下滑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行業因為各種因素異軍突起了。

尤其今年的自媒體直播行業把原本很多做實體的人拉進了自媒體領域。

知識付費——

而且各路資本也爭相湧入,資本的爭奪也直接助推了行業的火爆,比如年初全通教育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96%股權,交易作價15億元,按照巴九靈2018年末5.07億元總資產,巴九靈100%股權(16億元)增值率約接近3倍。

巴九靈文化有30個公眾號,包括耳熟能詳的吳曉波頻道(粉絲350萬)、德科地產頻道(粉絲25萬)等,平均每個公眾號的價值為5000萬元。

從粉絲的價值來看,以佔比28.63%的知識付費業務收入和375萬粉絲為依據,吳曉波公眾號的每個粉絲價值為114.52元。

最終由於巴九靈公司吳曉波個人IP感太強,公司缺少可持續可複製的盈利模式,加上溢價過高,最終不了了之。

羅胖的邏輯思維年內也準備啟動上市計劃,同樣來自於新媒體的資本市場變現手段。

直播——

現在打開APP,隨便刷一刷就能看到各領域的視頻直播,比如頭條裡細分的三農、遊戲、文化、服飾、影視、財經等領域。

對於一個個體來講,可以閒暇時去看,也可以作為知識吸收的一個地方,比如財經領域各主播會對宏觀、股市等作出獨立的判斷和觀點的解讀;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有小兩口因為家庭原因無法外出打工,但因為老家的交通不方便,種植的核桃沒有辦法運出去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於是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建了快遞點,幫助同鄉發貨,之後看到網上其他人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在賣貨,於是靈機一動想到自家核桃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賣出去?索性也自己開啟了直播,開始沒有效果,但堅持一段時間後逐漸開始有人在上面下單,觀看的人數越來越多後,她就發動了鄉親都做起了直播賣貨的方式,家裡的核桃一下子打開了銷路,並且價格也比之前賣的要高。

所以很多時候變則通,跟上時代的變化,實體所在的傳統行業不是不能做,而是選擇怎麼去做,用新思維、新模式去運營,或許就能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資本高易


很平和簡單的一句話,卻帶有拷問並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這個問題非常好。今年各行各業哪個景氣?又怎樣做去做什麼呢?帶著敬畏和疑惑,我曾走過這段難熬的青蔥歲月,嘗試回答。

實體店

網絡發達,新零售的出現帶來新商業生態,互聯網+的興盛已經淘汰掉跟不上形勢發展的一些群體。而未來,取代互聯網經濟的必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社群經濟,購買的產品,慢慢演變成對品牌的信任,是品牌價值,而現在購買的是服務品質,這就是渠道和價值增值的問題。結果就是各行各業實體店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不是各行各業景不景氣而是怎麼做才繁榮,因為總有掙錢的。

經營

店鋪是有經營技巧的,首先保障好產品的品質,有優中選優的供貨商,質量是生命線。產品的數量不需要追求多少品種,甚至可以單一精品做到極致,有幾個產品,選取其中之一作為爆品營銷。服務至上,讓客戶滿意心裡舒服,同位思考溝通獲得客戶的認同,不是簡單的客套話。有品質保證,有貨源渠道價格,有店鋪營銷方案服務滿意,自然銷售額會好。另外增加互聯網銷售,不會互聯網+,就主動去學習擴展銷售技能,通過引流然後實現變現,這需要過程。

景氣

哪個行業最景氣,都有不同的回答。比較來說,衣食教育培訓這幾個行業最景氣,所有的商業行為都離不開它。現在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下降,消費精打細算,這是各行業不景氣的原因。細分領域,服裝行業裡孕童店,錢多少都要花;飲食行業裡遵循少而精的特色小吃,不贅述;教育培訓類以及特長班,這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圍繞孩子經濟產生效益。

最有前途的行業:自媒體新職業,普通老百姓就可以做,改行,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正確的投資在學習上。如何學習,學什麼呢?

以上是幾點淺述,希望對您有所參考。

我是藍海旭日,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您分享探討。


藍海旭日


現在實體店難經營,是經濟發展遇到瓶頸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在資本市場上大量的上市公司從央企到民營企業,大部分業績並不理想,上市公司不管是央企還是民企現在賺錢也不容易。筆者即是央企的金融顧問也是民營企業的金融顧問,深知各行各業企業的難處。我國的製造業,大部分企業的利潤只有3%,而銀行的貸款利息,綜合成本達到10%,如果是貸款生產產品,還賠錢。各行各業利潤太低,是我國經濟目前的事實,筆者目前正在幫助一些企業解決這些問題。

對於實體店來說,是不是需要改行?

一是看你賣是產品或者服務是不是有市場,是不是有利潤,如果你賣的產品或者服務沒有市場,沒有利潤,你就應當改行了,說明你選錯了行業。如果你賣的產品或者服務還有市場,還有利潤,是你沒有經營好,你就要提高自己的經營能力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力。

二是改行你是不是能找對行業,找準行業,找到賺錢的行業,新的行業你有什麼優勢,新的行業的產品或者服務有沒有市場,有沒有利潤,未來在哪裡,你怎麼在新的行業脫穎而出?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只有這些問題考慮清楚之後,你才能改行。

三是你選擇的新行業是否能經得起移動互聯網的衝擊,如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你的實體店能為消費者解決問題,也是消費者需要的,生活離不開的,你去可以去經營新的實體店。

您的企業或理財投資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財富總管投融資聯盟圈子諮詢。誠邀全國各地有資源、有能力的合夥人合作。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諮詢,謝謝您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