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將來誰來種地?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將來誰來種地?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等到糧食貴如金、餓肚子、餓死人的時候,自然有不計其數的人,拼死拼活、費盡心機、削尖腦袋、爭先恐後的奔向農村,熱火朝天的瘋狂耕田、種地、種糧食。這也是自由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和必然規律。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將來誰來種地?


豬肉賤的時候,丟豬仔、殺母豬;豬肉貴的時候,鼓動全民一窩蜂的去養豬。蘋果賤、橘子賤的時候,漫山遍野的水果,無人採摘。果農們一邊流淚,一邊砍果樹。蘋果貴、橘子貴的時候,又好了傷疤忘了疼,動員老百姓全村、全鄉、全縣、全市種水果。(姜)將你軍、(蒜)算你狠的時候,農民們立馬拼盡全力、日夜操勞、嘔心瀝血、瘋狂耕種。可憐一轉眼,又是一望無際的土豆、包菜、冬瓜……無人收購,大批大批的爛在地裡,無可奈何的老百姓,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欲哭無淚。在自由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單打獨鬥的農民,卑微如一粒塵埃……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將來誰來種地?


我國是一個近14億人口的糧食消耗大國。糧食安全非同小可。確保我們自己的糧食安全才是根本。哪怕再富強、再有錢,也不能有糧食完全靠進口的麻痺思想。糧食靠進口,就等於把自己的脖子,伸到別人的絞套中。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將來誰來種地?


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現在,不知道有多少寶貴的財富資源,在全國廣大鄉村沉睡閒置。倘若全國一盤棋,因地制宜,合理調配,充分激發廣大農民們的勞動積極性,大力發展農業,深挖潛力。我國完全可以成為一個糧食出產強國。因為我們既有5000多年,精耕細作的農耕經驗文化底蘊,現在,又掌握了許許多多,領先世界的農業新技術。我們可以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既可以學習美國大農場,規模化經營的經驗,又可以學習日本精耕觀光,優質農業的經驗。倘若,真正深挖出了廣大鄉村的潛力,成功合理經營。我堅信我國生產的糧食,不但可以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還可以像美國農業一樣,大量出口糧食,創造鉅額經濟效益。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將來誰來種地?


農業的根本出路,像工業一樣。關鍵在於科技化,智能化,現代化,產業升級。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永遠是第一生產力。思想僵化,抱殘守缺,不思進取,不能與時俱進,永遠沒有出路。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將來誰來種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