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在基層:李小云和她的疫情防控日誌

“今年大年初一,社區的黨員、志願者們不怕疫情,立即和我們社區的同志奮戰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進入網格、廣場等處進行宣傳!感動感動!感謝感謝!”

“大年初二,今天雖然沒有回家看望年邁的老媽,心裡有些酸酸的,但想想轄區的居民們,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奮戰在防疫第一線,心裡踏實啊!”

“今天是大年初三,按照北方的傳統,今年是老爸去世的頭一年,要去看望離開的老爸,雖然沒有回去,相信老爸一定理解和支持!想念老爸!”

“大年初四,今早6點起床,老公和孩子都起來,一個幫我做早飯,一個幫我做中午的午飯,平時這個點,他們都是在夢鄉啊!其實我知道,他們都是在擔心我,怕我上班沒時間吃飯,把我安排好,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抗擊疫情在基層:李小云和她的疫情防控日誌

李小云的“疫情防控日誌”

這是合肥市瑤海區綠苑社區黨委書記李小云工作日記本上的一段特殊日誌——“疫情防控日誌”。在這場無硝煙的戰鬥中,她的壓力不小:從節前到年初二,她和社區同志經過摸排,將綠苑社區摸排確認的8戶列入居家隔離範圍,目前穩控很好,但過程並不輕鬆。

“我本想自己多值一些班,讓其他同事過個好年。”李小云告訴記者,她選擇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兩天全天值班,把一年中這些重要的團聚時間留給社區其他同事,然後年初二回老家鄭州看望自己的母親。但是突然變化的疫情形勢,讓她在年三十這天,果斷選擇退票,留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果然,合肥市瑤海區委、區政府在大年初一要求全區幹部上班到崗,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並要求在重要崗位上實行24小時值守。整個社區一下子緊張起來!因為基礎的摸排工作和臺帳建立全部在基層一線。

2020年的農曆大年三十,李小云開始寫自己“疫情防控日誌”。記錄每天的工作進度,記錄每天的摸排情況,很快,轄區重點人、重點車輛、重點戶記上了她的日記本上。

抗擊疫情在基層:李小云和她的疫情防控日誌

李小云工作間隙寫“疫情防控日誌”

“她真的不容易,其實我們都想她能回老家看看。”綠苑社區黨員志願者馬傳能說,李小云老家鄭州,平時回去得就不多,去年底,她父親過世,這個春節利用節日假期回去陪媽媽過幾天一直是她心心念唸的願望。但是因為疫情,她未能如願。遠在鄭州的母親雖然有一絲失望,但在電話中仍然鼓勵自己的女兒堅守崗位,同時叮囑她注意身體,保護好自己。

馬傳能說得的不容易,的確不容易。今年72歲的馬傳能是一名老黨員,他也是綠苑社區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一名“老戰士”,在摸排情況、協助管理中做了許多工作。他告訴記者,大年初一,轄區一個小區裡摸排出一戶武漢返肥人員,可能有各種顧慮,就是不願意把自己的行程說清楚,隱患很大。李小云為此反覆地上門和打電話,對方終於說了實情:兩名家庭成員分別2019年12月29日和2020年1月14日從武漢返肥,並主動接受了檢測和居家隔離等安排。

社區細緻入微的宣傳和動員,讓更多的居民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一條條線索摸上來,一個個重點對象列出來,後續的安排還要跟上。馬傳能說,社區這些年建了三支隊伍:黨員志願者隊伍、紅色物管隊伍、戲曲愛好者隊伍,這一下子就轉變成抗擊疫情“小分隊”了,每天20多人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大大增強了防控工作成效。一名在武漢讀書返肥的學子主動給120打電話接受檢疫,然後居家隔離觀察。

“我每天記日誌,也每天翻看日誌,主要是跟蹤進度。這件事關係生命安全,我絲毫不能放鬆的。”李小云說,今天剛剛接受了愛心企業中建四局捐贈的一批醫療物資,讓她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信心更大了:“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任何疫情都難不到我們。”(通訊員 關堂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