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處在一種極度的內耗當中,焦慮抑鬱時時折磨著我,我該如何走出內耗,獲得重生?

25825you


人的內耗來源於心理能量的外放受阻。所以你要學會釋放。這個釋放不是簡單的無目的的釋放,而是要遵循心理的規律。比如說你產生了一個強烈的願望,但因為現實考慮而壓抑了,這個就成為了內耗的基礎。所以你釋放的時候,你就要以這個最初產生的願望為基礎,想方設法去釋放。因為制約最初願望的現實因素,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弱小的,是可突破的。如果忽略了這個最初願望,想暫時壓抑再去滿足,這個願望就會在潛意識中不斷迂迴、變形,尋求迂迴變形的滿足。到時候再想正常釋放或者滿足就難了。總之一句話,從最小最簡單的願望開始滿足起。


心靈化學


佛系,放下,斷舍離,實在還不知道如何做,每週一三五去醫院急診,二四六去火葬場,偶爾去公安局門口逛逛。人活著沒啥事,唯有活著最重要,改不了天氣,換不了地,想學習技術,就學技術。想玩點樂器就玩樂器。沒什麼放不下的,如果你病了,大家都難過過,如果你到了,估計就你自己難過,幫不了別人,還覺得自己拖累他人。放下才是人生!


岐黃醫道


重生,遇事往好地方想,要學會知足者常樂,想上進的時候,要去和比你強的比,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去面對,想還有很多不如我們的呢,要是沒錢,或者負債累累,要想我還有健康的身體,要想辦法去爭取,多讀書,看經典,時間久了,你會感覺很充實,內心充滿了陽光,我小時候母親去逝,父親嚴重的重男輕女,經歷了父親和弟弟的暴力7年,結婚以後,又遭到婚姻坎坷,前後經歷了30年家庭暴力,生不如死,最後抑鬱成疾,精神和身體都千穿百孔差點瘋了,還得了癌症,手術,化療,放療,外債累累,沒有管,最後離婚了,身邊的人,除了嘲笑諷刺辱罵,怎麼辦,自己想辦法從精神上走出來,經常看佛經,聖賢書,充實自己,現在癌症好了,精神也好了,我現在還外債累累,連房子都是租的,孩子在打工,幫我還債呢,人生無常,過好每一天,不白來一回,我身邊的人經常遇到不開心的事,都來找我開導,他們遇到的事,和我經歷的,就是太渺小了,我把我經歷的事,隨便說一下,她們感覺老震驚了,我問問她們,我說的你們經歷了嗎,他們都說沒有,要是遇到這樣的事,就更完了,我說,那你看我,不是挺好的嗎,看淡了就好了,他們馬上都樂了,個人體會


妙真613


焦慮抑鬱這兩種神經症確實內耗嚴重,有心理學研究說一般人消耗的能量大多數是消耗在這類的胡思亂想上,一般人尚且如此,焦慮、抑鬱更嚴重的人內耗可想而知。

要獲得重生,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思路: 弄清楚焦慮抑鬱這些心境困境是如何發生的,如何束縛人的。 弄清楚如何發生後,就會看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何從其束縛中解脫出來。下面簡要的說一下:


1. 焦慮及其引起的抑鬱是如何發生的?

這裡重點說焦慮,因為樓主問的抑鬱是焦慮伴隨的抑鬱,不是那種嚴重的抑鬱症,這兩還是有區別的。

焦慮的原因是個體面對經濟或其它壓力時,對他自身所處狀態評估後,自己過度的擔心將來。有的性格遇到事時容易考慮很多,然後自己在評估後又覺得自己可能沒有多少能力解決,自己就會對未來充滿不安全感。然後反覆的糾結推想可能會發生的不好的危險,在這種悲觀的認知下,就會產生緊張、不安、憂慮、 煩惱等等消極的複合情緒。這些情緒嚴重干擾人的正常思維,並且消耗人的大量的身心能量 。


從焦慮的原因描述上我們可以看到,問題主要出現在焦慮者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模式上。誠然對將來的事誰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怎麼樣,悲觀性格的人在遇到這樣的事上自然會產生這樣的習慣性的認知。 而樂觀性格的人遇到同樣的事,他就不會作這樣過度悲觀的推想。那麼怎麼改變呢?



2. 如何走出焦慮抑鬱引起的內耗?

從上面我的分析可以知道焦慮抑鬱的發生是因為認知的偏差導致的,在現代的情緒發生理論上,也認為引起人的情緒的狀態變化主要不是在於事件本身,而在於他是怎麼想怎麼看待事件,怎麼評價事件的。所以要改變這類情緒的困擾內耗,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的認知思維模式。 遇到事時,首先要冷靜的分析找出困境的解決辦法,適度的焦慮是可以的,可以推動人去集中注意力找解決辦法,但是如果過度的焦慮就會出問題。

冷靜的找出困境的解決辦法後,然後就一步步的努力的去做,但這個時侯要注意,也不要過份求完美,要一定一定要什麼結果,不要有這種期待,不然還會非常的焦慮,只要找到解決辦法,努力的去幹,儘自己能力去做,抱著一種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

在這樣的認知,行為的改變下,焦慮情緒肯定會化解,會走出內耗,獲得重生。


最後送樓主一句隨佛禪師的話: 傾力當前即能放下,放下方能傾力當前。


認識心理世界


因為焦慮抑鬱時時折磨,處在一種極度的內耗,我非常理解這種感受,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存在類似問題的朋友。

焦慮症和抑鬱症形成的因素複雜,當前醫學界也在不斷探索。目前發病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為兩類因素:

1. 先天因素

指先天的遺傳與易感性。就像性格脾氣會遺傳父母,抑鬱症和焦慮症也會有一定的遺傳度。

2. 後天因素

指長期在惡劣的、不友好的生活、學習或工作環境下,比如境遇很糟糕壓力大無法適應,或者身體殘疾有生活困難,長期如此也會引起焦慮抑鬱情緒,嚴重者就會發生焦慮症和抑鬱症。

鑑於當前你的情況,建議你尋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分析調查造成當前這種狀況的生活、學習或工作環境等方面可能後天因素,評估抑鬱焦慮的嚴重程度。在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幫助下進行心理治療,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


李霞醫生談


從來這個病都不是心裡出問題,是生活空虛,沒有希望或者外界壓力大,自己想的多,生活不規律造成的。人的神經就像彈簧一樣,當拉伸過度就沒有了調節功能,人長期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時間久了繃緊的神經系統就會疲勞紊亂,而這個恢復期有長有短,得這個病的大多都是思維敏感,內向心思細膩的人,想的多做的少,也就是所謂的小心眼。其實他本身心裡並沒有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吃藥控制症狀,這個是很漫長的過程而且要經常預防反彈。還有就是能動就最好不要讓他歇著,本來就喜歡胡思亂想,還要用精神療法,不知道誰發明的,看看用精神療法有的都十幾年依然神神叨叨的。讓他去工作去鍛鍊生活規律了,少胡思亂想,慢慢就恢復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種性格的人一旦犯病,以後恢復到發病前段狀態是不可能都,就像彈簧被壓垮之後,即便你把他按回去,也沒有了之前那麼好的彈性了。但是他又沒有可以查出來的器質性疾病。所以對他本人來講就得學著去放鬆自己,少鑽牛角尖,多鍛鍊。就像教小孩一樣,其實就是心裡不是很成熟的一類人。所以他後來也會正常的,但是始終會有心理的勞累和身體不定時的一些波動。隨著他逐漸習慣了這種體質,也就是在這種狀態下的痊癒,就是遇到不舒服能克服,遇到煩心事會開脫,其實正常人誰又不是很累呢。所以經歷過這件事對他本人也是一件好事,那就是逐漸的去分析研究自己,改變思維方法和生活習慣,變成了一個全新的自我,就像半成品變成成品一樣。雖然比別人晚成熟好多年,但是也是這種思維的人的一次大進步。所以這個病本質在植物神經紊亂過度疲勞造成,卻在治療的過程促成了人的思維的躍遷。所以不必過度緊張,遵醫囑吃藥,鍛鍊一定能夠恢復正常。好多人不吃藥也有好的,只堅持規律生活堅持鍛鍊,在犯病時候對症治療就可以。有時候一些患者想通了一些事情,然後病情也輕了總以為是心理問題,其實那是植物神經經過一個過度疲勞之後自我修復了。所以不要胡思亂想,也不要亂吃藥,知道了原因就不再害怕,離康復就會越來越近。每個人體質是不同的,同樣的環境多數人是不會發病的。


HIFI音響科技大咖秀


有人曾經戲稱:抑鬱都是‘閒’出來的。其實細想也有一定的道理。你見過哪個汗滴禾下土的農民患抑鬱?你見過幾個烈日下搬磚的建築工人抑鬱?每個勤勤懇懇、充實忙碌的人都會視抑鬱為路人。他們不知道抑鬱更沒時間抑鬱。抑鬱就是那種偏重於思就輕於行,海闊天空的思緒放縱。放縱的思緒找不到依託共鳴,轉而成為情緒壓抑,隨著壓抑在心底的膨脹,內耗增大產生抑鬱、焦慮、悲觀、厭世、自棄,失去了活著的意義。

什麼叫重生?一隻鷹的壽命可達70年。要活到70歲,它在40歲的時候必須做一個困難卻重要的選擇。鷹喙長而彎,幾可碰到胸脯。鷹爪老化無法有效捕捉獵物。羽毛濃厚,翅膀沉重飛翔吃力。要麼等死,要麼痛苦的更新。也就是比死亡更痛苦的蛻變。鷹要努力飛到山頂築巢不在飛翔,首先用喙擊打岩石喙完全脫落,等待新的喙長出,在用新喙把爪上老化的指甲一根根拔掉,鮮血一滴滴灑落,當新趾甲長出後,在用新趾甲把羽毛一根根拔掉,大約5個月後新羽毛、新喙、新爪子長出,長達150天的蛻變,一次煉獄般的磨礪,一個曙光乍現的黎明騰空而起、翱翔天空,再一次重生。

☞重生必須要經歷煉獄般的磨礪。你現在的極度內耗只是無用功的思維偏執,也就是偏執導致焦慮、抑鬱折磨著你的心理。

走出去把內耗變成行動,積極尋求新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坐以待斃。當你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結交3~5朋友知己,你的人生就有了動力。內耗消失,行動力抵消了焦慮忘卻了抑鬱。相信自己殘忍孑孓打碎內心的自我,焦慮、抑鬱就會灰溜溜離開你。

②運動也可以降低內耗,抵制焦慮抑鬱 。行為的懶惰和焦慮抑鬱是親戚。坐地空想只能惡化思緒。有科學家研究跑步10分鐘,可以激活自身的快樂因子,可以忘記煩惱增強抑鬱抵抗力。從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熱衷於運動的人一般都充滿活力、熱情洋溢。為自己制定運動計劃,一直堅持下去,當你愛上運動時,增添了活著的勇氣。所有無用的焦慮、抑鬱都不會靠近你。

③靜心學習,提成自己。你可能說:‘根本靜不下來!看不了書’。那是你不能自控飛揚的思緒,產生內耗是肯定的。你想一想,你焦慮不焦慮抑鬱不抑鬱,那些事實是不是都會存在的?每天拿出一小時,放空大腦努力平復自己,靜靜的看幾頁書反省自己,知識可以開拓眼界,知識可以拓展你的狹隘心理。持之以恆,一年亦或半載你的心理問題有可能自愈。這不是冠冕堂皇之話。能對自己“狠”才會有重生機會機遇。

其實有些病都是自己想出來的,一種無病呻吟弱氣。焦慮、抑鬱有時就是自找無趣,大千世界形形事物、色色人際,有什麼不坦然看不過去,人生苦短活好自己,不愧社會、不愧擔當、不愧自己。二萬五千里長徵都有走出沼澤地的一天,個人的這點小事不值一提。學一下’雄鷹’精神,重生~~還原初衷的你!祝早日康復!

情感心理問題關注頭條@慕三子


慕三子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你為什麼不去醫院好好正規治療?走出內耗一定是要恢復精神健康,這樣的情況不進行正規的治療怎麼可能!

你的病情

從你簡短的提問中,我能感受到你的焦慮和抑鬱問題十分嚴重,而且感到了時時刻刻在折磨中,既然還用了“每一天都處在”,說明持續的時間應該也不短了。很有可能是一個抑鬱障礙還伴發嚴重的焦慮,甚至感到了十分的痛苦感,這一切都預示著你很有可能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我們說中度以上的抑鬱症就沒辦法用單純的心理治療緩解抑鬱症狀,一定需要運用藥物治療才能起效。

對於重度抑鬱患者,社會功能是極度受限的,可以是很難維持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很可能會時常出現一些衝動輕生的念頭,可以說必須進行住院系統治療的。如果你說有沒有不住院不治療自己好的,我只能說可能有,但實在是太少太少了,而關乎於健康問題,任何的疏忽都要不得,何況去賭這種小概率事件?

如果你的疾病已經經過了系統的治療,但效果還是不理想。也不要自暴自棄,因為抑鬱症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慢性致殘性精神疾病,而且也有可能是你的診斷或者治療方面存在問題,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完全可以到上一級精神專科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在精神科方面國內最好的兩所醫院是北京的北大六院,和上海的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相信在這兩家醫院中的任何一家,你都能得到國內最頂尖的醫學治療。

我們國家的民眾對於抑鬱症存在很多錯誤的認知,對於抑鬱症的規範治療的誤區就更多了。抑鬱症本身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而是有生物學特徵的醫學疾病,所以不要再偏執的認為抑鬱症是“矯情”、是“小心眼”、是“裝病”。這樣的言論本身就是偏激而且傷害廣大抑鬱症患者的,甚至抑鬱症患者中,廣泛的存在病恥感。

對於抑鬱症的治療,必須遵循足劑量足療程。一種藥物足量足療程使用4-6周後可以更換一種作用機制不同的抑鬱藥物。症狀完全緩解後仍需要鞏固期治療以及維持期治療。維持期治療的時間是根據患者發作次數不同決定的。首次發作維持期4-6個月,第二次發作維持期2-3年,第三次發作建議長年服藥治療。維持期的治療看似沒有必要,但這是精神醫學幾百年的經驗結論,堅持科學的維持期治療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抑鬱症的復發幾率。


我說精神


我也有這個時期,慶幸自己已經走過,記得曾經在網頁上查詢自殺的方法,網頁突然跳出了幫助自殺的熱線電話,突然覺得世界上還是有真心幫助自己的人。

我覺得

1.脫離讓你抑鬱的環境,因為每次受到刺激,心靈來不及修復,就又被刺激,如此反覆,會越來越嚴重的。

2.如果自學能力強可以自己買一些心理學的書來看,如果自學能力弱,可以向心理諮詢師或者專業人員求助。

3.搞清自己的焦慮產生路徑,並寫出應對措施。比如焦慮是怕別人評價你,可以找出為什麼怕別人評價呢,是原生家庭沒有給你充分的愛、又或者是自己對自己要求嚴格、面對自己發生錯誤時的感到恐懼,不會處理情緒。如果是原生家庭原因,我們可以尋找這方面的書籍,在網上查詢相關人的經歷,來療愈自己;如果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害怕錯誤,試想如果你犯了錯誤的最壞結果你能不能接受,如果能接受,就沒什麼大不了,特別是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也可以試著犯些小錯誤,看結果會不會讓你覺得恐懼,慢慢就學會情緒處理方法。


輕寒細雨窗間夢


看了很多評論讓你去醫院,但我認為這種焦慮和空虛不安是沒有成就感造成的,克服辦法如下:

1、找興趣填滿內心。你現在需要填滿自己的內心,讓心滿了沒空去胡思亂想。行動起來去做一件感興趣、愛好的事情,如果沒有愛好,就硬找一件事堅持、自律的做下去,比如繪畫、練字、騎行、跑步、練拳、寫作等這些不費錢,從手機視頻上都可以跟學,也可以加入騎行團。

2、立刻行動,自律堅持。找到興趣之後馬上去執行,且約束自己自律堅持,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這件事就像你的心理依靠,有了依靠就不覺空虛了。

3、看一些勵志電影。建議看一下電影《阿甘正傳》,每當遇到困難別人在思考時,他已經行動起來了。阿甘把每一件事都做到了極致,表面看起來是"傻子",但他卻成了經典傳奇。

4、加入俱樂部或群友,在積極參與和與別人的交流相處中獲得存在感。

5、找到自己焦慮的原因,對症下藥。比如因缺錢焦慮的話就去掙錢,去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且不急不躁放平心態去做。

這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