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寧願用自己十年壽命,來讓父母長壽十年嗎?

一隻愛笑的大叔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無聊,因為它不現實,也不用去想。想讓父母健康長壽秘訣在於,孝順父母,讓父母活得開心,愉快。什麼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就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如父母為自己操心,讓他們開心愉快。讓他們看到你健康,平安,快樂,生活幸福,能夠感受到你的關愛,其他也別無所求。

人的健康是身心靈的全面健康,如果父母身心愉悅,想讓他們多活幾十年又有何難呢?除非那些無法抗拒的原因又另當別論。


禪修者黃鈺珩


我曾經到寺裡在佛殿前祈禱:減我的十年壽命,給我母親增壽,當時我母親生病,後來我母親直到83歲病終。母親逝世,我萬分難過,當時寫下:《哭亡靈》可憐天下慈母心,疼兒愛兒是真情,一點一點育兒長,一寸光陰一寸心。一生艱苦一生忙,想起母親淚千行,飽經風霜受煎熬,生育之恩報不完。世上只有娘愛子,幾人可憐慈母心?指望來年報孝心,如今灑淚哭亡靈!問蒼天,娘何在?割肝腸,刺腑心。可恨歲月無情劍,斬斷人間母子情!母親啊我的母親,千呼萬喚喚不應。故鄉青山依舊在,生身母親何處尋?若要再見娘一面,從今只望在夢境。、、、、、、


妙強8


善良是好事,凡事都得有個度和標準。祈願是好心善意,實際行動上很多事情必須先有個理才說情,現在好多事情就是應為沒有標準才混亂的。跟這個相比,現實的就是,比如說,器官捐贈,如果父母需要,你捐不捐,我的說法是不捐,用年輕一輩的器官去延緩垂暮之年的壽命是不科學不人道不合理的。如果子女需要,要不要捐,要捐的,孩子是未來,是希望,為未來和希望付出,總歸是值得的,這個不僅是家庭的進步也是人類的進步。配偶需要,要不要捐,那才考慮情,需要權衡情和理。兄弟姐妹之間,看情分和利益了,記得有個案例說妹妹給哥哥捐了個器官,結果哥嫂並不認同也不再關心這個妹妹,就是所謂的情,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約束力了。昨天看了個電視劇,說一個母親拋棄了女兒,後來需要器官了找了女兒,這種片子拍都浪費。簡單來說,從道理上,女兒就不用捐器官給目前,從情分上來講,當她拋棄女兒的時候,就已經沒有情分了,竟然還能拍個連續劇出來,不是越琢磨越把大家折騰傻嗎?社會捐助,是個人愛心很大發的,不屬這個討論。


說回願減自己十年壽這種孝心,祈願是大家一個心裡安慰,實質的話,不然平時善待父母,落實到每個具體的行動上。如果真有大的權衡比較,那麼就是不用犧牲年輕和優秀的去換取衰老和腐朽的,畢竟撫養子女也是同等重要的責任。


留學薈


說真心話,有這這種心地的兒女是多麼的善良,長著一副菩薩心腸。

雖然我念經求佛,但是我真心的達不到這種境界。很多人會噴我自私,說我不夠孝順,可是我不能為了迎合大家的想法,隱瞞我內心的真實。

我內心像的是,誰都想要自己的父母萬壽無疆,同時更是健康快樂幸福的度過晚年。試想,如果父母心理牽掛太多,或者痛苦太多,那麼活著也是煎熬的時候,我們就不要有用自己十年壽命給父母的這種想法了 。

所以啊,我們讓父母在有生之年,能夠過的更幸福,活得更開心,是不是更好呢?


茶禪一味敬佛心


我想過,當父親身患重病時,我每天為老父祈禱,願自己折壽10年,換來老父親延壽10年,但老父還是走了。所以盡孝還需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


老村莊的故事


前言:我很尊重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真的很有孝心,善良,甚至有點可愛。我們一樣希望我們的父母能夠長命百歲,但我們都知道物是人非,不可逆天而行,道法自然,天地都有它自己的運轉規律。我想這位朋友,如果遇到不順心或者不愉快的事情了,多和家人溝通互相理解相互通融,一起渡過難關[摸頭][摸頭]

好,回到正題,我現在認真的回答這位朋友的提問。我以前沒想過,現在細思極恐,理由如下:

作者提出的問題簡單的理解就是用子女身份的未來十年來換取自己父母的長壽十年。是否想過?我是沒想過,但是既然遇到這個問題,一向愛思考的我突然細思極恐,就想回答一下來阻止這位朋友這樣的思想。且不說這個問題的不合理性,就問題本身,如果成立了,理論上,大家想想,子女減少十年的壽命,父母延長十年的壽命,父母也有這樣的想法,於是父母也減少十年的壽命,父母的父母又得到十年的壽命,以此類推……我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最後我們的祖先,結果怎樣,是一個無法想象的事情。可能你會想,不用那麼長,得有一個結點,那如果真的有一個結點,那總有一個父母得到最初你想象且成立的十年,那麼,他(她)知道了,這十年在他(她)們的那個年代,會發生什麼在他們的身上,又會引發什麼樣的結果?這是一個歷史演變論的問題,也有可能是一個死循環。所以,我覺得細思極恐,沒想過,也不敢想,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點,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不是都能得到上天的公平對待的。我這裡只說我們的壽命而非其他。用我們子女身份未來十年的壽命來換取父母的長壽十年,看起來對等,很有儒家思想的孝道一說。但是這位朋友卻把這個命題的成立設計在一個理想化的空間氛圍:子女有未來十年。前面我說過,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不是都能得到上天的公平對待的,意外時有發生。每一個做子女的,出門在外,都可能有意外的一天,這是我們無法阻止的,所以稱之為意外。當你因此發生時,你的題目成立了,你的父母跟著你一起走了。本來的黑髮人可以送白髮人,變成了黑髮人白髮人的“同道中人”,空悲切啊。

第三,我在論說以上觀點的時候其實大家都已經有了一個人設在各位讀者的身上,卻忘記了還有一位觀眾欲哭無淚的在旁聽,他(她)有一個身份叫做父母。這個問題即使我們想過也好,沒想過也罷,它已經存在呢,成立了,但有一個人,他(她)不要。就是我們的父母。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孩子,沒有孩子的想象一下自己養了多年對自己始終如一的阿黃,小白,小黑,豆豆等,他們想用自己的十年來換取你十年的長壽,這時候有兩個按鈕讓你選擇,“接受”還是“不接受”?父母自從有了我們以來,都在變著法子為我們好,是那個小時候大雨天為我們披風蓋雨的“淋中豪俠”?是那個三更半夜起來為我們蓋上暖被的“熊貓眼”?是那個飯桌上讓你多吃點肉菜自己卻在廚房啃吃你剩下的筒骨還被生活壓彎了腰的“老柴骨”?還是現在想把自己未來十年的時間來換取此時此刻從未想過看一眼我們父母眼裡的淚水他們呢?所以,我們做子女的,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為他人好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應該問問,爸,媽,你們接受嗎?

最後,再嘮嗑一句。我們中國人都喜歡在父母大壽的時候送上一句:祝您健康長壽,晚年幸福。假如今天這個題目我想過了,讓題目成立,經過了國家批准,讓未來科技數據化後實施落實到位到每一個家庭。我們所祝福的健康長壽為什麼只是實現了後半句,健康呢?

所以,提出這個問題的這位朋友,出發點是好的,也是人之常情,理之所在。不過,我們所希望的,是順之以情,坦然待之。珍惜當下,留住時光。畢竟我們所向往的晚霞和曇花一現之所以美好,不是因為它本身就很美,是因為,那一時那一刻,我們都是彼此的依靠。[來看我]




虎子藏思閣


在我母親得癌症的那一年。我也想過,用我的壽命來沿長母親的長壽。我會好好的孝順父母,讓母親開心舒心,住得好,穿得暖,多陪陪母親,但子育孝而親不帶。作為子女誰都想要父母健康長壽,關鍵要有孝順之心之行,有時間去多陪陪父母,使父母精神好!身體好!才能達到長壽!


老馬說建築


四季更換,生命輪換,自然規律。父母在,多孝心,聽嘮叨,記心中,床前孝,心坦然,孝為先,受人贊



幸運星528222


這種說法和心願是希望父母長壽,說明兒女的孝心!現在仍有給父母買壽之說或做法,我認為,要想讓父母長壽就得關注關心父母的衣食住行!讓他們開心舒心,住得好,穿得暖,…關鍵要有孝順之心之行,使父母精神好!身體好!才能達到長壽!


平安幸運10


我有想過,在我母親得癌症的那一年。

我覺得問題的重點是你在什麼時候想過?我想大多數時候應該是自己沒有好好盡孝吧。

自那次我想過之後,我盡全力對我的父母,如今快十年了,父母很滿足我也很心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