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鹽就不會得高血壓了嗎?

蟬噪林玉靜


當然不是。

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鹽,因為體內鹽分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但是,高血壓是多因素髮病,並不是一個限鹽就能防治的疾病。所以,話只能這樣說,防治高血壓要限鹽,但少吃鹽不一定就不得高血壓。

先說少吃鹽防治高血壓的問題。

防治高血壓要限鹽,是因為研究發現,吃鹽多了和高血壓發病增加有關。這其中,有鹽敏感的人,也有不是鹽敏感的人,鹽敏感的人更容易因為吃鹽多發生高血壓。因為鹽(鈉)進入身體後會引起體內水分的增加,這樣就增加了血容量,增加了血管壁的緊張度(血管壁裡的鈉鹽和水分增多),這些都會導致血壓的升高(所以,利尿劑可以降血壓)。而且鹽敏感的人,腎臟排鈉的能力還減弱,就更增加了多吃鹽帶來的鈉水瀦留。所以,無論是鹽敏感的人還是非鹽敏感的人,要防治高血壓,都需要少吃些鹽。

還有,防治高血壓要限鹽,每天6克以下。是因為經過研究,每天這樣的食鹽量就夠用,多吃了也是要多排出去的(當然,出汗多,腹瀉、嘔吐時另當別論)。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每天5~6克鹽足矣。可是,現在的情況,我國無論南北方,食鹽量都超標,平均下來每天10克左右,當然北方更嚴重。

再說少吃鹽也會得高血壓的問題。

少吃鹽也會得高血壓

。這是因為高血壓是個多因素髮病的疾病,有遺傳因素,也有後天的環境因素,包括飲食(菸酒)、運動、機體代謝紊亂、精神情緒、心理行為甚至睡眠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即使少吃鹽也不見得能防住高血壓,還要控制其他危險因素。當然,有了其他危險因素更得注意少吃鹽。但是,如果有了其他危險因素不加控制,少吃鹽也會得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的防治是要綜合管控,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預,有了高血壓以後規範的藥物治療,才能很好地控制疾病,保障健康。

注意,少吃鹽不是不吃鹽。是控制合適的量。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這個問題問的好。大家都知道,對高血壓患者,我們一直強調要低鹽飲食,具體的就是每天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g以下,那麼反過來講,少吃鹽能不能避免得高血壓呢?

目前觀察的數據是,不同地區人群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與鈉鹽平均攝入量呈顯著正相關,但同一地區人群中個體間血壓水平與攝鹽量並不相關,攝鹽過多導致的血壓升高主要見於對鹽敏感的人群。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講:比如山東人吃鹽多,福建人吃鹽少,那麼山東人的高血壓患病率要比福建人高,但如果具體到山東青島這一地區的市民,個體的高血壓患病率(如張三和李四),就與吃鹽多少沒有明顯關係了。


其實上面這段話,仔細看,你會陷入自我矛盾中,吃鹽多少到底跟高血壓有沒有個鳥關係啊?!我曾經也是這樣矛盾。其實,吃鹽導致的血壓升高,是有異質性的(體質不同),有些人攝入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這種高血壓,我們可稱之為鹽敏感性高血壓,這與遺傳是有關係的。而我們目前觀察到的上一段所描述的數據特點,只能證明吃鹽多少與高血壓有關係,但不能明確存在因果關係。吃鹽多少就像是一種篩選措施,平均鹽攝入量多的地區,會讓更多鹽敏感人群暴露出來,人群高血壓患病率自然高。但如果具體到某個人,吃鹽多少會不會導致血壓升高,要看他是不是鹽敏感體質。


由於我們現在較少去做鹽敏感測試,同時我們也證實,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再過多攝入食鹽,是會增加死亡率的,所謂目前只能一刀切,大家都少吃鹽吧!但少吃鹽,也不能避免得高血壓,因為高血壓是多因素的。


認真做科普-真情為群眾-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重症行者阿鋒


每餐攝入鹽量過高,是導致血壓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生活當中還有很多因素能夠導致患者血壓升高,少吃鹽也只能是起到降低患病高血壓的幾率。

不吃海鮮的人,也會得痛風。

不吃肥肉的人,也會得冠心病。

高血壓分為兩種,“繼發性高血壓”和“原發性高血壓”,兩種高血壓發病原理各不相同:

繼發性高血壓:患者身體還有其他疾病或病因,導致患者血壓居高不下,比如說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病變、顱腦病變等,這部分高血壓患者較少,只佔全部高血壓群體的10%左右。

原發性高血壓:臨床上對此類高血壓的認識不足,沒有足夠的臨床論據說明其形成原因,多以情緒、飲食、睡眠、藥物、神經紊亂為主,這些病因都有可能是導致血壓升高。

而鹽的攝入就被歸類於飲食因素當中,由於鹽含有大量氯化鈉,但是人體每天對氯化鈉的吸收範圍在4g左右就足夠了,需求量很低,如果患者每日攝入過多的鹽分,隨之而來的氯化鈉也會過多,可能會造成人體內水鈉瀦留,血管內阻力提高,導致血壓升高。

從原發性高血壓上看,少吃鹽只能降低高血壓的發病幾率。

從繼發性高血壓上看,少吃鹽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綜上所述,雖然少吃鹽確實可以降低高血壓的發生幾率,但並不能完全杜絕高血壓的發生,鹽分的攝入只是高血壓的誘因之一,而非唯一。

高血壓是慢性疾病,不可能突然患病,所以對於高血壓還是預防大於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要從生活當中的點滴開始注意,健康的飲食規律、適量的體育鍛煉、積極的生活態度、正確的用脊習慣,這樣才能減少高血壓的發生。

繼發性高血壓,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找出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通過治療根本疾病來降低血壓,絕大多數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可以在根本問題得到解決後,將血壓自然穩定的降低。


羅民教授


少吃鹽就不會得血壓高了嗎?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您所指的血壓高,就是高血壓?

導致血壓高,有繼發性因素和原發性因素!即繼發性高血壓和原發性高血壓!

先說說常見的高血壓,就是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就目前醫學發展而言,還只能作為可控而不能根治的慢性病。說是不能根治,是因為其是多大因素致病!不光與"鹽"的過多攝入有關,其還與酒、肉、吸菸、遺傳、工作緊張度、睡眠質量有關!所以,以上導致血壓高的各個因素都很重要!

當然,其它因素在個體身上可能都沒有,就是嗜鹽,這可以叫"鹽敏感性高血壓"!

這種血壓高呢?如果血糖、血脂不高,以利尿降壓藥為首選治療藥物!

當然,繼發性高血壓中有一種是腎小球腎炎導致的血壓高!患者每天的鹽分最好控制3g到6g,最多不要超過6克,因為攝入鹽分過多會引起鈉水瀦留,加重浮腫,加重腎臟的排洩的負擔!當然少吃鹽,可以降低血壓高的程度!

總之,少吃鹽可以有利於血壓的控制!但是並不是說,少吃鹽就一定不會血壓高!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瞭解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大內科馮醫生"!




大內科馮醫生


這個就需要從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和機理來分析。

當我們人體所測定的收縮壓≥140mmHg,或者舒張壓≥90mmHg,就叫高血壓。長期的高血壓如果沒有很好的控制,則可能出現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衰竭或者失去生命。所以,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人體的高血壓是怎麼形成的呢?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我們今天只討論原發性高血壓的問題。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非常複雜。多與以下因素有關。比如遺傳因素,許多高血壓病人的父母親、兄弟姐妹中有高血壓患者。認為是基因遺傳相關。明確對血壓升高的具體基因的研究,現在是進展緩慢,多認為高血壓與多基因遺傳有關;比如精神和環境因素在高血壓的發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精神緊張、焦慮,甚至噪聲等因素也會引起血壓升高;飲食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當然,吸菸、某些藥物、肥胖、年齡、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等,均與高血壓的發病,有一定關係。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少吃鹽,還遠遠不能夠避免或者控制好高血壓。

甚至,我們做了更多的努力,比如修身養性,比如控制飲食,比如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還是不能完全達到不得高血壓。因為有一點我們無法控制。那就是遺傳因素,一般來說,基因是無法改變的。

雖然如此,我們如果能夠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對於我們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控制高血壓的發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恰恰是這一點,我們中國人沒有做好。

本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成年人每天鈉鹽的攝入量需要低於5克鹽,每天鉀的攝入量高於3.5克。

可是,我們國家的人歷來重口味,鈉鹽攝入明顯超標。有人通過系統地分析研究,統計了近40年以來,覆蓋中國27個行政區域的24小時尿鈉和尿鉀的數據。發現中國人的鈉攝入量,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最大限量的兩倍。中國的北方比南方鈉鹽的攝入量更大。而鉀的攝入量,在全國範圍內卻一直很低,還達不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一半。

因此,導致在中國,還有日本和泰國,攝入過多的鈉鹽,成為了死亡的主要飲食風險。 在中國,近40%的死亡由中風和心臟病引起。正是因為高鈉低鉀的飲食習慣,引起血壓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加。

另外,在醫生眼裡,減少鈉鹽的攝入,還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們對高血壓治療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包括減少鈉鹽的攝入;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鉀鹽的攝入;減輕並控制體重;補充鈣;減少脂肪攝入;增加運動;戒菸、限制飲酒;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最後就是降壓藥物的治療。

因此,雖然不是說:少吃鹽就不會得高血壓病。但是,少吃鹽,確實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的重要方法。


腎病追蹤


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少吃鹽的確能夠減少高血壓的發生,但並不是說少吃鹽就不會得高血壓了。其原因在於高血壓的發生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和環境因素,所以需要綜合性防治。


高血壓是以持續性動脈血壓升高超過正常水平,並可伴有心腦腎等靶器官併發症發生的綜合徵。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導致其發生的危險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高鹽飲食(每日鈉鹽攝入量大於6g)、缺乏運動、肥胖、吸菸飲酒、情緒緊張、作息不規律等。



對於遺傳因素,我們難以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對環境因素的改變,來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控制鈉鹽攝入量,每日應控制在6g以內,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要戒菸限酒,需嚴格戒菸,最好不飲酒;要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要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要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對於已經確診高血壓的人群來說,我們日常除了改變生活方式以外,大家還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的藥物治療,藥物要個體化,優選長效製劑,並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全科掃地僧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內動脈壓力明顯身高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腦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高血壓的患病率和發病率,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明顯有差異,這主要等於和高血壓相關的飲食環境等密切相關。其中,鹽是一個大家熟知而不得不談的原因之一!

一、食鹽過多增加高血壓患病率嗎?

不同地區的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和食鹽的攝入顯著相關,從高血壓的分佈人群也可以明顯的看出,高鹽飲食地區的高血壓發病率明顯的高於低鹽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均每天食鹽攝入量,在12~15克或者是以上。諸多的臨床證據顯示,我國高血壓的高發和食鹽的攝入量明顯相關,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所以食鹽過多當之無愧的增加高血壓的患病率。



二、食鹽減少就不罹患高血壓了嗎?

雖然食鹽減少以後會減少高血壓的患病率,但在其他低鹽飲食的地區,比如地中海飲食的地區,仍然有明確的高血壓患病人群。這也就意味著,低鹽飲食雖然可以減少高血壓患病率,但定不能完全消除高血壓患病。這主要是因為,除了高鹽飲食可以增加高血壓患病以外,其他因素比如肥胖、精神應激、抽菸、藥物等也可以誘發和導致高血壓。所以食鹽減少,會減少高血壓患病,但食鹽減少不能完全杜絕高血壓患病。



三、怎樣減少食鹽攝入?

食鹽攝入的減少,需要嚴格控制鹽的用量,在我們平時的飲食中,有80%的鹽是來自於烹調用鹽和各種醃製食品,所以減少烹調用鹽,減少醃製食品可以有效的減少食鹽的用量。當然,包括使用減鹽勺、使用替代烹飪調料、控制食鹽攝入總量,都可以有效的控制食鹽,食鹽每日攝入目標是6g以下!


減少食食鹽攝入,不僅可以減少高血壓的發病率,還可以增加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達標率,減少高血壓相關併發症和事件,所以減少食鹽攝入,刻不容緩。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模式的改變,正在面臨著越來越高的發病率,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

少吃鹽就不會得高血壓了嗎?

高血壓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其最大的危害在於長期血壓升高會致靶器官受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一旦確診高血壓,患者就要開始漫長的治療過程,因此高血壓的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

1、食鹽攝入與高血壓:眾所周知,在我國居民中,食鹽攝入超標是導致高血壓最關鍵的飲食因素之一。這是因為我國人群普遍食鹽攝入量偏高,而高鈉攝入會致水鈉瀦留導致血壓升高。也因此,食鹽量超標被認為是導致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但是,這並不是說少吃鹽就不會得高血壓了。只能說,少吃鹽會減少高血壓發生的風險,而絕對不能完全避免其發生。需知,高血壓的發生時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生活方式因素外,還有很多其他危險因素。

2、高血壓的發生因素:之所以高血壓無法治癒,其實主要是由於其病因複雜。事實上,病因明確的繼發性高血壓是可以治癒的。而對於原發性高血壓而言,其病因很難明確判斷。我們所說的高鹽飲食只是誘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如遺傳因素,高血壓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年齡、性別因素,高血壓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病率升高,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生活方式因素,除了飲食外,長期大量吸菸飲酒、久坐不動、熬夜、情緒波動、長期壓力過大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導致血壓升高;超重或肥胖,體重超標也是導致血壓升高的高危因素。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少吃鹽,多吃醋能減輕

少吃高脂肪的東西,禁酒

吃螞蚱菜或秋葵,泡水喝也行。特別是秋葵杆泡水喝降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