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其他地方有靈山被稱作“問仙婆”的那一類人嗎?我來告訴你

小時候在農村見到最多的,目前也比較多人信的“問仙婆”,小時候我一致很好奇他們的機敏,往往能說中要點,和善於總結。那麼"問仙婆”在其他地方有嗎?

在廣西其他地方有靈山被稱作“問仙婆”的那一類人嗎?我來告訴你

少數民族仙姑

壯族巫婆壯語叫“婭敬”,漢語稱“禁婆”、“仙婆”。巫婆自稱能溝通陰陽兩界,卜吉兇,問鬼神,跳鬼治病。她們單獨活動,能說會道,善於察顏觀色,而且多是民歌高手。 她們在做巫婆前必須經歷過一場不小的病,病中胡言亂語地唱歌,醒過來經過拜香火,即成 為巫婆。歷史上,漢魏以來,中原及一些邊疆地區興起了道教、佛教,惟廣西多信巫覡,仍留古意。近代社會進步,迷信巫覡之風逐漸減少,但並未徹底改變。

在廣西其他地方有靈山被稱作“問仙婆”的那一類人嗎?我來告訴你

騙人的問仙婆

降神時裝成鬼神附身,口中喃喃呢呢地唱著民歌,代事主死去的親人說話。壯族歷 史上以女巫為主,至建國前女巫仍不少。舊桂系時期曾徵收“巫道捐”,允許營業。民國16年(1927年)後嚴禁巫道活動,但無效果。一般迷信的人,尤其是婦女,多喜歡找女巫降神驅鬼。巫婆從中得到收入,成為一種迷信職業。天等縣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年青婦女還結伴請巫婆唱燕(燕調輕快,為青年婦女專唱)或唱巫,每唱一次,需送較多的錢和布、米、肉、 蛋等物。
   漢族稱女巫為“仙婆”。迷信者有病延醫無效,或竟不延醫服藥,多不惜花錢“問仙” 做道。婦女不孕或只生女孩不生男孩,也請仙婆“換花盆”。清至民國間,此風最盛。現在民間一旦有點什麼事,家裡婦女特別喜歡去“問仙”。

在廣西其他地方有靈山被稱作“問仙婆”的那一類人嗎?我來告訴你

都安、大化等地瑤族稱女巫為“觸陀”。建國前,“觸陀”被認為是溝通人神的中介。 傳說,在很久以前,沒有“觸陀”,“密洛陀”的喜怒哀樂是靠顯靈來表示的。後來有一天, 人們正在地裡勞動,突然看見一位孤寡老婦人走出房子,縱身一跳,坐到芭蕉葉子上,接著又站起來,在樹梢上來回走動,快步如飛,一會兒到這個山頭,一會兒到那個山頭。人們感到奇怪,當進到她的房子裡時,又見她坐在火灶邊,渾身發抖。她自稱得女神“密洛陀”神 靈附體,可以隨風行走,看得見鬼神,知道陰間各種差事,還說“密洛陀”告訴她,死後只 許她將此巫術傳給三個婦人。於是遠近聞名,人們稱她為“觸陀”,常請她問神。她死後將 巫術傳給三個婦女,這三個婦女死後又各自傳給了三個人,如此代代相傳。“觸陀”受到人 們特別的尊敬,認為人間一切禍福均與之有關,如遇疑難欲求原因及解救辦法,即請“觸陀” 問神。由於“密洛陀”的生日是農曆五月二十九日,人們遂認為單月單日求神最靈驗。每逢單月單日,往往從早到晚,求神的人絡繹不絕。“觸陀”在這天往往整天忙碌,但平常不脫離生產勞動。

在廣西其他地方有靈山被稱作“問仙婆”的那一類人嗎?我來告訴你

仫佬族稱巫婆為‘‘婭敬”,又稱“巴婭”,意即“布婆”,因其發迷問神時,須以布矇頭,故名。巫婆的產生,不由師徒相傳,而傳說是有“神”自來附體。建國前,羅城物華鄉有些村屯,每當中秋節前後,本地女青年經常做催眠的玩意。在明月當空的晚上,眾多女青年圍著一個女青年,用布巾把她的頭蓋起來,然後圍著她唱“婭敬”歌,唱得她昏頭轉向、 胡言亂語的時候,便認為是“仙姑”附身了,於是人們開始向她卜問吉凶,久而久之,被捉弄的女青年有的便成為巫婆。過去,仫佬族有的人很信“婭敬”的話,有什麼疑難都去求她 解決。“婭敬”都是本民族婦女,幾乎每屯都有一個。
   上述各民族巫婆,建國後經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等運動,破除迷信,到60~70年代, 幾乎絕跡。進入80年代,又有一些巫婆恢復活動。特別是在農村地區。


文自:嶺南十三叔

參考:都安、大化、靈山等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