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招聘都是要35歲以內?

奮鬥78106463


我是一名HR,前後在幾家全國前幾強房產公司工作過,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感觸:35歲是一個職場分水嶺,招聘領域已有共識。

原因如下:1、很多企業壓力大,5+2,白+黑是常態,年齡偏大身體往往跟不上工作節奏;2、工作時間長的人員思維固化,不如年輕小白可塑性強、易管理;3、35歲一般指中基層崗位,如果一個人畢業十多年還在基層崗位上做著基礎工作,也能一定程度說明這個人工作能力不強或綜合素質不高。

如果你在職場,建議多學習,快提升,在35歲前上升到企業中高層,為個人職業發展打開新的一片天空。(以上指職場存在的現象,也有些行業是越老越值錢)


職場動車組


一邊是找工作的找不到合適的單位和崗位,一邊是招聘單位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還做年齡限制,這個題有點難破!

不過也有意外發生,6年前,洛陽一家市屬國企集團公司招聘公文秘書,年齡要求也是35歲以內,那時候老胡在網吧看到人才網的招聘啟事沒敢投簡歷,哥們老劉在旁邊看到後鼓勵老胡投簡歷,說公文秘書這種崗位專業性很強,通常很難招聘到這種人才。而老胡有在市委機關工作6年的經歷,於是我投了簡歷,很快被通知去面試,行政部部長還兼黨群部部長,著急招聘公文秘書呢,看了我發表的作品,然後拿著全市行業大會的材料問我:在這個材料裡你什麼角色?我說是第一執筆人,然後部長說我是內行,立即讓人事主管填寫入職通知書,他簽字後找常務副總簽字,然後找總經理簽字,20分鐘搞定入職,然後幹了6年,再次到社會流浪,直到幹上了自媒體。

年前我入職的一家公司,老闆看中了我40多歲的人還會玩自媒體,我去上班了一個月不幹了,因為這家公司壓2個月工資,格局太小了,後來我辭職了。

招聘單位有年齡限制,通常是擔心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不能完成崗位工作吧?


老胡寫實


這個確實存在。35歲還在招聘網站投簡歷的話,機會渺茫。我本人今年32歲,由於原單位破產,面臨擇業,這三個月來,深深的感受到35歲的限制。即使不到35歲,也機會不多。發來面試函的都是小企業,有個別大企業發來面試函,面試之後也杳無音信。

我本人感覺有這麼幾個原因:

1.成本問題。網站招聘,都是單位的中低職位,這部分職位,讓剛畢業的學生去做,培訓三個月做的綽綽有餘,但是工資低很多。

2.固有思維的形成。30多歲的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做事風格和思維。年輕學生則好塑造成適合公司的性格。這也是有些單位一直招聘新員工,解聘老員工的原因。白話就是老員工不好管。

3.30多歲的人應該通過人脈去工作。如果還是去陌生的新公司,則只能從底層做起,畢竟誰也不信任你的能力。這樣的話,對公司而言,也不穩定。我就是這樣,接連去了三個公司,但是有一點不如意,就看衰公司,離職重新找。

4.比如技術性的工作,公司可能覺得你體力和精力跟不上。

綜合而言,打工不長久。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公司能夠長久下去,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在一個公司做一輩子。當離職的時候就會意識到重新找份好工作多難。幾乎都是從頭開始。即使依靠人脈去了別的公司做中高層,那麼也不輕鬆。面臨著員工不服氣,老闆不信任的雙重問題。我見過多少空降的職業經理人被擠走的情況。迅速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才是正道。或者進入國企事業單位也不錯。


鹹魚的耳朵


我今年45歲了,2005年開始做生意做到2014年,因房費太貴就放棄不做了,在家呆了小半年,閒不住就去考了個保險代理證,幹了不到幾個月就裝修房子,不做保險了,裝修過程中瞭解了下建材,2015年7月就應聘一家做品牌的磁磚公司做導購,我算是公司裡年齡最大的導購了,因為自己做過生意,銷售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工作能力和敬業精神都是沒的說,不過最近心情有點複雜,還能做幾年導購呢,對公司還能有用幾年呢?要不要再考慮自己做點啥呢?


徐萍146531269


我今年58了,開了二十多年工廠,錢敗光了!去年再出來找工作,找了幾份,只有一份不成功?選了份較合適的,待遇與發展也可以,幹了8個月了,老闆滿意。年紀不是問題,能力最重要。我在軟硬件能力不比30的差,機電,表面處理有認識,外貿也成,英語不比年青一代差。。。。。有能力不怕年紀大的。


手機用戶50862865912


我下個月就四十了,上個月剛裁員,好在錢存得多些,有房有車,百來萬炒股也能賺個生活費,這個月己經八千進帳了。

話說回來不知找啥工作,原來做電信運維的,編過軟件,但年齡大了,加不了班了,真要面試,對方都比我小,其實上一份工作是六年前,面試人都比我小了,感覺只能做門衛了。


匕首先生


我今年55歲,進新公司兩年多,沒覺得受歧視啊,加班比所有人都多。補充一句,我這麼多年,一直是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做同事,我是搞it的。職場永遠需要有能力的人,要不斷學習才能跟上社會。


王健身


主要國家不重視技術型人才 工資低 又髒又累 你要沉澱到一定程度才吃香 我大學學的機械進工廠實習1500元一月 一年後轉正也才3千多 後來實在忍受不了就去幹銷售 幹了三年掙了點錢 貸款在學校附近幹了家打字複印店和奶茶店 自己當老闆挺好的


秋名山丶老斯基


這個命題本身有問題,我媽55歲才學的會計,現在是老闆的左右手耶。別人就愛用歲數大的,穩定,可靠。小孩子幾天就跳槽了,要不結婚,要不生娃。說的35不創業就得餓死一樣,這是多元化的時代,努力不愁找不到工作。


己庚


別扯那麼多大道理,職場火鍋大聲呼籲:“35歲危機”,就是職場上的一個“大毒瘤”!嘴上口口聲聲“不唯年齡”,在人才使用操作上,又搞“年齡層層遞減”。你別說企業招聘歧視35歲了,一些公務單位,早就出現“34歲現象”、“39歲現象”了。

人是一個能力、素養、性格、品行、業績等素質的綜合體,怎麼能用一個“年齡”一刀切呢。下面,職場火鍋不說那些知識結構、身體精力下降、事業線長短等原因,先剖析這裡面的其他的一些歷史規律的問題:

第一,職業黃金起點原因。

假設大學畢業入職,黃金工作期為25歲-45歲,實際上也就是20年。22歲畢業,3年熟悉業務、進入角色,最好用的階段是25-35歲。這十年是員工上進期,輸出大於輸入。35歲之後是回報索取期,如果得不到(提職加薪、股份合夥)等慾望滿足,35歲之後很容易出現“負作用”,要麼跳槽,要麼怠工。企業為何要吃人家嚼剩的甘蔗?

第二,年齡蓋層因素。

1990-2000年,迎來了百廢待興、蓬勃發展的快速發展階段。興起年輕化浪潮,重用了1960-1965年那批大中專畢業生,尤其是1963年的“大兔子”,佔滿了企業中高層,壓住了1965-1970年的一大批人才。現在,等到1963年的大兔子要退職時,65-70年的那批人,也進入了50歲左右。人才梯隊出現了斷層。現在提倡使用85後幹部,35歲正是一個黃金啟用年齡。

第三,培養自己人的需要。

企業挖35歲以上的成熟人才,深知“白眼狼”喂不熟,不知道哪天就跳到別人家了。許多企業,都開始注重培養自己的嫡系人馬,就是從22歲畢業生開始培養,從一張白紙塗寫自己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進入企業舒適區,穩定住自己的人才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