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樓盤,原本賣8000,漲價到15000,現在又跌到11500,誰虧了?

周輝1901


題主所說的樓盤,原來8000,後來瘋長到15000,現在降到11500。至於說誰虧了,我個人的觀點就看所在的城市。



如果是四五線以外的小城市,縣城,房價的影響主要炒的成分佔主因,拆遷貨幣補償,或者為了孩子上學等因素。原居民生活水平及經濟收入來源不高,只是集中搶購潮影響了房價。如果是個人在15000高位買的房,那目前來說無疑成了"接盤俠",相對買虧了,至於以後會怎樣,房價可能會有所漲幅,至少也得五年時間消耗。



如果是三線城市,在15000高買進,後面虧到11500左右。我覺得,對於剛需人群而言,目前這個房價下跌主因是限購政策影響,至於是否買貴沒有,自己住就不要在意房子的價格,誰讓我們在低位的時候沒有把握住呢!早買就相當於把房租的錢給省下來了補到了房價上了,這樣算下來,也不會虧太多。買的時候永遠是最貴,買了之後沒有多少後悔的。我覺得,房價在個人收入兩倍左右還算合理,至少後面再努努力力還是有希望趕得上。等限購政策放鬆了,房價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敢確定。



對於我們普通剛需購房者來言,即便是虧了相對很多,如果是銀行貸款,我們也不能輕易斷供,一是房子就會被銀行收去抵債拍賣,二是我們誠信被納入黑名單,可能影響很長時間,涉及到誠信系統都會限阻,最重要再想銀行貸款,免談!

所以,只要是剛需,買了的,房價降一點雖然我們覺得有點虧,但對於目前房價而言還算比較合理。提高自己的收入才是硬道理!


嘉桐壘壘Vlog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有兩類人虧了。

一類應該是在每平米漲到15000元買房的人成了高房價的“接盤俠”,可能在房價下降到每平米11500元時,感到虧了,因為他們正好是在高房價的時候購買的。這個時候開發商賺錢了。但從長遠看,15000元接盤的購房者目前看是虧了,房價已經降到了15000元,但未來房價肯定還會漲上去的,他的未來是不會虧的。

另一類專虧了人,可能就是一直想企望房價下降再買房的人,一直沒有等到,從每平米8000元一直等到15000元,更加覺得沒有能力購買,而當現在房價機會來臨的已降到每平米15000元的時候,如果再失去這個機會可能就難了,俗話說得“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希望吸取教訓,現在就著手購房,不要再等了,否則,如果房價再次上漲到15000元的時候再買房可就又虧大了。

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再重蹈覆轍,犯同樣邏輯的錯誤。


開偉觀察


原價賣8000漲到15000現在又回到11500肯定剛需買房者最吃虧,炒房者也吃虧,老亮覺得活該,最大的贏家是開發商。這樣的價格變動也是典型的房地產出現拐點的信號,如果這時候跟風炒房肯定是套你沒商量。



房價從15000跌倒11500很多人會覺得,好大的折扣,好優惠啊,再加上售樓員一忽悠,很多人立馬出手了。開發商把房價定在8000賣時,肯定價格已經不低,但是購買量卻達不到開發商的預期。所以開發商會把價格漲上去,反正漲價也不損失什麼,這時候肯定有或是跟風或是怕再漲的買房者出手。但是由於價格過高,這樣賣肯定是不行的。



在開發商的大力宣傳房價15000以後,會以打折優惠等方式把房價拉回11500。這樣不知道開盤價是8000的人們會認為折扣好大啊,就會分分出手。其實,這樣的價格走勢早就是開發商計劃好的,是開發商的銷售策略而已。



老亮認為在這樣的漲價降價的優惠下,很多人以為自己撿了便宜,但事實是除了開發商沒人能撿到便宜。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喜歡老亮的答案請點個贊,謝謝😜!


老亮說房


買房的虧了啊!剛需的八千沒買得算虧了,炒房的一萬五買下來也虧了。開發商成本是固定的,一開始賣八千,說明投資時預期八千就賺錢了,高於八千的漲跌,都跟他們沒關係。我們國家的房價有個十多年的長時間上漲,不過出去了物價上漲因素,世界上所有商品,最後都是會漲到頭,進入一個漲漲跌跌的正常範圍,大多數人買房都是剛需,按自己經濟情況考慮眼前房價即可,用炒房的思路去思考,就是多餘的蹉跎。



這些年國內房市是個非正常態勢,席捲進很多業餘炒房的,房子跟所有商品一樣,進入正常有漲有跌的階段後,一般人再去跟著起鬨,代價會很大,尤其是一個既可以按市場規律走,也可以按政策需求走的市場,靠猜,靠預期,靠跟風去炒房,賺十輪也頂不住虧一輪,沒意思也沒精力花在這上面。

一八年馬上結束了,看情況最好是別輕舉妄動,個人所有投資項,最好都收縮起來,持幣觀望為王。無論打什麼仗,打輸都不算什麼大事,就怕打輸了還跟你各種掩飾,告訴你盛世無倫,這樣的結果就是會連各種政策都虛幻的不得了,誰都別想摸著頭腦,此時此景,掏自己的錢去試水,拿自己去當那個被犧牲的代價,殊為不智。


李三萬的三萬裡


在賣8000的時候沒買觀望人虧了,不過現在也不晚,現在降低了價格又是給你的機會,只要能看清楚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個經濟利益共合體,不發生戰爭改變世界格局的情況下,房價就不會下跌太多,就算一時下跌也是暫時的,在若干年過後房價還是上漲,只要相信國家就要相信房價,等到上漲的時候往往會反而反彈得更多, 行情越是低迷時期越是出手的好時機,越等只怕等不到頭,又要錯過機會,等來的就是漲太多買不起,這麼多年你為什麼還沒買房子,就是因為你等,在看上房子要出手的時候猶豫不決,錯過多少機會,要是你早買房,你的生活早就改變了,現在不要在說多年在那裡看那裡沒買,你還好意思說嗎?這還不是你導致造成的,說在多有什麼用呢!時間又回不去,把握現在吧!

行情低迷時間買房,優惠力度大,撿漏機會多

這個時間開發商都會忙著促銷,回籠資金,為了吸引客戶,紛紛打折促銷,對於剛需來講,此時正是出手的好時機。

首先開發商著急回籠資金,新房促銷,對於剛需來說,能買新房是抄底撿漏的機會。

從二手房來看,可以撿漏機會也很大,業主要想出手都會低於市場價賣的,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已經處於買方市場。

當然有不少人覺得我買房有什麼用呢?

房子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可以用來住,也可以用來投資,當你買的車、電子產品,一年後你就會發現這些已經過時,一年以後,你會發現除了房子,其他的東西都貶值了;十年後,你會發先除了房子,其他的東西都沒用。隨著通貨膨脹錢貶值,物價成本上漲,房價想不漲都難,投資不動產,不只是升值,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保值,抵禦通脹,化解貶值。


冰封暮年


你買了就虧了,不買感覺更虧。

  • 政府、開發商、建設方、銷售中心、、銀行、購房者誰是收益者、誰是虧呢?
  • 政府無論你 是怎麼價格的變動,土地使用費、城市配套費、施工的各種費用你都已經有開發商出了,都不存在虧。
  • 開發商呢,能夠8000元賣給你,肯定是有賺的啊 ,在奇貨可居的情況下,惡意的提高價格到15000元,只能說收益提高了,給一些有利可圖之人帶來不菲的收益。現在 又跌到11500元,看似價格回來了,但是建設單位來說還是有掙得,比原來期初預想還好,對銷售中心來講,房子降價了,也是一個利好的消息,能夠帶來更多的銷售業績,時間成本也就來還了。就好比一個物品先漲價10點,然後還是搞活動降價5個點,還是活動好
  • 銀行只是一箇中間聯繫著,房子漲了你可能多貸款點,降低了可能你少貸墊款。利息你是少不了的、
  • 購房者出的錢肯定是多了,無論是全款還是貸款。炒房的可能在高位賣出能賺點,可是新房都降價了,炒房的肯定也在虧。購房的要付出你的全部成為了房奴。
  • 如果遇到經濟危機,可能買房的都房、錢兩空了。假設在15000元買的房子,貸款買的,現在11500元,降價了3500元,100平米也就是35萬,你要向銀行找相當35萬東西做抵押擔保,沒有的話就可能被銀行給拍賣了,可能房也沒了、還欠銀行的錢。

北極深山雪源


二手房只有賣出去變現才能考慮虧了還是賺了,開發商是永遠不會虧的,簡單講講樓盤定價規則。

1.拿地時就會去測算利潤,沒利潤就不會拿地。工程成本、地價、營銷費用、各種稅以及開發貸利息等加起來叫總成本,在總成本的基礎上額外增加百分之幾的利潤算出整盤貨值,下一步分解到單樓棟貨值,接著分解到單套房源總價,這個大概理解為底價。

2.通常開發商會給客戶一些優惠,比如,參加產品發佈會優惠幾個點,提前認籌優惠幾個點,領導層特殊優惠等各種優惠疊加起來和底價相加,得出銷控表上面的表價,也就是客戶看到的價格表,那麼就算給你幾個優惠那也不會虧啊。


王叉叉在成都


該買的還是買吧!你再冷,還是有很多人買不起。再熱,你也沒辦的忽悠不需要房子的人買房。價格之下,只有自己的需求發揮作用。買了新手機,就不會再關心別的手機,這是常態。有了房子,還是天天望著房價,可能心裡還是想再進場爆炒一把。不瞭解房地產的人,只關心自己的需求就好,過度關注自己控制不了的東西,除了煩惱,也沒別的意義!


用戶7937859693816


只要是投資買房就一定有虧有賺,從8000漲到15000,再跌倒11500,很明顯只要11500-15000入手的屬於接盤俠。也就是是說在這個區間購房的是虧的比較厲害的。而在8000購房的是屬於早期入手的,最抗跌,而在8000-11500入手的屬於前期的入局者,雖然看上去不虧但也屬於投資失敗型。


最虧的要屬在11500-15000購買的投資客,因為從明面上已經是資不抵債,是典型的高位接盤,被狠狠收割的韭菜。而且不屬於剛需明顯居住價值不用考慮了,剩下的就只能是一地雞毛。

最後總結一下,投資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如果是自己居住覺得合適就買了,不論漲跌你就一套自己住老老實實住著就行。


大勛


都不要繞著彎子說了,不論上漲還是下降都是買房的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