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何佩戴口罩有了國家級指南

為指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工作,降低因防護用品配備使用不當等引發的疾病感染風險,1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值得注意的是,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在疫情高發地區空曠且通風場所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針對普通居家人員、出行人員、居家隔離人員、特定行業人員等四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和防護措施建議。其中,特定行業人員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行業人員,隔離病區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疑似和確診病例轉運人員,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標本採集人員、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和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屍體處理人員等。

對於特定行業人員,因日常接觸人員較多,存在感染風險,其所在單位應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物品,並做好工作環境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

《口罩使用指南》針對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佩戴口罩的措施,提出佩戴的原則、推薦口罩的類型和使用對象、口罩使用後的處理原則、兒童佩戴口罩的標準和注意事項等內容,指導公眾科學合理佩戴並規範使用口罩,實現有效防護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居家隔離人員觀察期間不得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經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