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達州老街老巷之篾匠街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人類出現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分離出來,出現了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的工匠。工匠,指的是有工藝專長的匠人,如今被稱為大師傅,技術員。在達城西門城牆外,曾經就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分別從事鐵器、銅器、木器、篾器生產。由於人數的增加,地域的擴大,便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街,於是就有了鐵匠街、銅匠街、木廠街和篾匠街。這些街,除1947年10月達縣政府繪製的《達縣城區圖》中有木廠街、篾匠街外,無論是民國《達縣誌》,還是20世紀80年代《達縣市城鄉建設志》等史志,都很難見到這些街的名字,更不用說簡介了。如今這裡只留有火廠壩巷、大半段箭亭子街和一小段西城壕巷,往昔低矮的平房被高樓所代替。

篾匠街在州河邊的沙嘴上,因此,當地人習慣叫沙嘴上,從原達縣市塑料廠到達縣市工人文化宮,長約100米。提起這條街,很多老年人或者記憶依稀,或者記不起,這就如同篾匠對於如今的年輕人,感到有些陌生。

87歲的李聲強,雖然出生在蓮花湖,但小時候就在城裡做賣泡粑之類的小生意,跑遍了大大小小的街巷。如今,幾乎天天在原篾匠街附近的西勝街小巷裡,與一幫老人聊天、打牌。據他回憶,篾匠街北邊靠城牆是鐵匠街,南邊傍河邊是木廠街,中間有座橋,叫斷魂橋。挨著木廠街的黃葛樹有間木房,其餘搭建的是船篷,道路不平,一半土路、一半石板路,落雨天走在上面,稍不注意,泥水飈在身上。篾匠街的人做的蔑活路,並不是想象中的蔑背篼、筲箕等,而是打船篷,編纖頭(蔑纖繩),這些都是船上和拉船用的東西。纖頭一般有30來米長,編好後,放到黃桶裡面蒸,蒸出來帶黃色才經用。長期在州河裡推船的老船工說,這種纖頭就像背系,東西越重,背起來越緊。

徐國忠和常昌恆記得,篾匠街屬箭亭子居委會十組,有20來戶人家,街道分為裡外兩排,裡面一頭傍城牆,有條小河溝,城裡的水從這裡流到州河,河坎上有竹林;外面傍州河。街上的人打船篷、蔑笆折、曬席、簸箕,箢篼、撮箕、蒸籠等蔑貨,20世紀60年代初還殺過豬。這裡有個叫劉成祥的人,50年代既殺豬又餵豬,很紅火,後來被批走資本主義道路,他想不通走了“短路”。這條街在修紅旗大橋後就與木廠街這邊隔斷了。後來篾匠街拆了修達縣市工會,居民也就分散了。

篾匠街上最早辦企業是1928年,巴中人向瓊章開辦瓊記織布廠,用木機織布,產銷各色花布、寬白布。1936年,購買織毯機一部,僱請技師一人,生產寶馬、獅球、公雞和金魚等圖案線毯。1954年12月,篾匠街1號組建的達縣城關竹器生產小組成為達縣市塑料廠的前身,當時生產蒸籠、軟棚、篾笆折等10多種竹製品;1955年5月,更名為城關竹器生產合作社;1960年4月,與城關竹器二社、藤器社合併,更名達縣竹藤廠;1962年,在國民經濟調整中,竹藤廠又分為竹一社、竹二社、藤器社;1969年9月,竹器滯銷,面臨困境,從而轉向生產塑料鞋底、塑料沼氣管等;1973年11月22日,經批准再更名達縣塑料社;1976年10月,達縣市、達縣分設後,定名達縣市塑料廠。

這裡,曾經一段時間入駐過達縣市工人文化宮和達縣市總工會職工學校。《達州市總工會志》記載,1980年6月,開始等建的達縣市工人文化宮,選址於紅旗大橋北橋頭西面,佔地8畝,1982年上半年竣工,活動場所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職工宿舍建築面積2180平方米,內設職工學校、招待所、圖書室、茶園、電影院等;1985年6月,興建達縣市工人文化宮影劇院,1987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667平方米;1993年7月,達縣市工人文化宮更名為達川市工人文化宮;1999年12月,達川市工人文化宮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工人文化宮;2007年1月,因城市改造,工人文化宮停止活動,6月被拆除。

20世紀80年代,達縣市總工會職工學校開辦電大班共28個,其中中文班10個,法律班2個,數學班8個,政治、物理、史地、英語、經濟管理班各1個,財會班3個,招生2104人。1984年4月,達縣市總工會職工學校電大班師生給時任國防部部長的張愛萍寫信,彙報學習情況及今後打算,隨信寄上在第三屆“達城之春”音樂會上演唱的張愛萍《鳳凰山上鳳凰飛》錄音帶。同年5月張愛萍回信,鼓勵師生在廣播大學的教學和學習中取得優異成績,把可愛的家鄉建設得更加興旺、美好。

當年的篾匠街上,如今僑興花園A幢臨河而立,樓宇高聳;達城快速通道臨空飛架,車輛來回穿梭;濱河遊園裡,人們休閒娛樂,怡然自得,再不是舊模樣,換了人間。(鄭景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