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今晨,压在国人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日内瓦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让我重复一遍:这一决定不是对中国投下的不信任票。相反,世卫组织继续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非凡举措表示赞赏,并且强调,世卫组织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

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这一“定调”究竟传递出哪些积极信号?与17年前的那场疫情相比,眼前这场疫情将对宁波乃至全国经济走势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第一时间对此作了解读,旨在抛砖引玉,启发思考。

1

总的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这一“定调”至少传递出了三层意思——

首先,该事件不等同于列入“疫区国”。

所谓“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更多的是以疾病和病毒为导向,而非特定指向疫情发生国家。

事实上,目前在世卫组织的官网中并没有针对具体国家确定为“疫区国”的相关政策。此前,国际上仅有6起疾病真正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此前大家关于我国将被列入“疫区国”的担忧。

其次,该事件的负面影响是有限且可控的。

定义“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挥的是预警机制,每三个月为复核周期,没有强制期限,对此提出的临时建议可根据疫情控制情况随时撤销。

在发布会上,谭德赛已明确表态,“不建议对中国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任何措施都应当以证据为基础”,而其他国家作出的如对入境旅客进行健康检查、对入境货物进行卫生检查等行为更多的是各国应对疫情的自主行为,不以该事件为转移。

三是,该事件后中国可能接收国际援助的机会增加。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认定某种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旨在动员更多国际资源应对疫情。

谭德赛在发布会上的7条建议中,有5条具有正向利好作用。包括:

加速科研和疫苗相关研究;

共同对抗谣言和不实信息;

各国积极寻找预防、治疗和阻止进一步传播的计划;

各国积极与 WHO 分享信息;

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共同对抗病毒。

事实上,全球化的今天早已不是仅仅经济全球化,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不应该置身事外。

毫无疑问,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全国性的,疫情的严重性已经决定了其负面影响力。而新冠肺炎疫情被列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在国际层面对疫情的定调,避免世界各国对此产生各种不确定的甚至是更糟糕的预期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简单来说,这并不完全是100%的坏事,危机中也有机遇。对中长期宏观经济来说,稳定的预期给了市场主体充分的周转余地。

2

不过,疫情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是显著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我们研判,此次疫情对经济外向度颇高的宁波,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时期,而且受影响时间将更长。

从近日各种来自企业家的消息来看,一系列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制造业,复工情况大大推迟,或对订单的按期交付造成影响;服务业,尤其是餐饮酒店、会展旅游、线下批发零售等直接丧失了春节这个假期黄金周,前期的储备投入全部打了水漂;而进出口企业也将面临海外客户的“退单”风险。

对比2003年“非典”后宁波经济的走势,可以看到,此次疫情造成短期冲击或许已经不可避免。

当年“非典”对宁波经济的短期影响是多部门的,主要集中在工业、交通运输、流通消费和旅游消费服务业。

2003年宁波工业增加值(分季)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2003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季)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其中工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增加值为196.34亿元,环比减少21.3%。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集中在第二季度,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为3627.4万吨,环比减少20.5%;铁路货运262.66万吨,航运0.24万吨,影响较小;水运在第三季度明显减少。

2003年宁波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季)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流通消费损失惨重,当年第二季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为1183920万元,环比减少10.63%,其中餐饮业环比减少33.34%,批发零售贸易业环比减少7.43%。

2003年宁波餐饮消费额(分季)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旅游消费没有获取到季度数据,但从全年来看,2003年宁波国内旅游人数仅1720万人次,仅同比增长7.5%,远低于2004年和2005年的16%~17%的水平;博物馆当年参观人数为37.7万人次,同比下降21.13%。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新型肺炎的大面积爆发,将在短期内,尤其是一个季度内大幅度冲击宁波经济。但从“非典”时期经验来看,如果疫情能及时控制住,那么1~2个季度后,各经济部门有望反弹并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入境游、会展会议等行业修复耗时较长,大致需要2~3个季度。

而放到全年甚至是3~5年的中长期来看,疫情对经济总体走势的影响可持谨慎乐观态度。

中长期看,2003年,宁波GDP1786.85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达到了“十五”时期的顶峰,其中工业增加值为892.68亿元,同比增长15.7%。

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量为120737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48%,实现大幅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15347万元,增速12.7%,较同期增速也有提升,批发零售和餐饮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因此,同样可以大胆预测,此次新型肺炎对宁波的长期经济走势并不会产生大的颠覆。

3

当然,需要关注到,宁波现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2003年还是有所差别。

一是全球化的红利相对减少

2001年,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宁波外贸发达,对于2003年的宁波来说,正处在国际贸易活动活跃且环境宽松的时代。但当下,国际间竞合博弈激烈,宁波在贸易摩擦中,也一直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外贸企业能否在疫情这一不可抗因素中处理好与上下游国际供应商的关系,还是未知数。

二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03年,宁波经济还处在年增长10%以上的高速发展期,短期内受到冲击后各经济部门有能力快速调整,继续加速发展。但当下,中国经济处在大的增速换挡,宁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无法独善其身,增速从7%的时代下降到了6%的时代,而突发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会被进一步放大。中小企业首当其冲遇到了转型难、融资难的问题。疫情的突然发生,在资金流动性问题上,对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2003年宁波三次产业构成为6.3∶56.9∶36.8。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65.9%。而到了2019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上升到了54.2%,超过第二产业,其中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会议展览、教育培训等较2003年已经实现大幅发展,并向着百亿级、千亿级营收规模努力升级。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等支出大幅上升。春节长假本是这类活动消费的黄金时期,在疫情影响下,这几个板块都会受到较大冲击。

4

不过,当下也有2003年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经济业态上,电子商务的规模已远远高于2003年,特殊情况下,线下消费的不可实现将大量的消费人群迁移到了线上,网络零售额可实现大幅增加。

同时畅通的平台和网络渠道也让院线、教育、办公等有了新的渠道,在线影视、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可满足部分人群的工作和生活消费需求,新经济的优势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且有望在下一步出现更多的产业机遇。

而在政府治理能力上,医疗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让疫情管理、社会管理相对更有序,帮助中国尽快走出特殊时期,也有助于宁波更快地恢复经济秩序。

由于缺乏一手数据,针对疫情的影响,目前仍只能以定性分析和判断分析为主。对此,东南财金正联合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开展企业问卷调查,希望能够更加准确地解析新型肺炎对经济的影响、研判经济形势、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稳经济、稳民生、稳消费才能最终稳人心,期待企业家和创业者积极反馈相关情况,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调查问卷请戳:

END

文字: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研究员 管如镜

WHO定调!接下来,疫情如何影响宁波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