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這一方水土,呼吸之間都是時代的風雷聲。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1819年,美國,紐約。伊利運河開通,哈德遜河和五大湖連接起紐約港與北美內陸,交通的便利帶來經濟貿易騰飛。

商貿的繁榮吸引無數野心家奔赴紐約,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泥濘荒蕪的曼哈頓半島,從此成為全世界最受矚目的大都會。

無論東方西方,新城之力多是奇蹟之源。

1992年,上海浦東新區成立。

故事的最初,無人相信黃浦江東岸的農田會創造中國,甚至世界的經濟奇蹟。多年以後,那些堅信“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的人望江興嘆,後悔沒能握住時代脈搏。

經過無數“奇蹟故事”的洗禮,投資還未開發的區域成為常識。但懂得道理,和做好投資判斷是兩碼事。

比如,重慶最具發展潛力的“奇蹟之地”是哪裡?禮嘉、蔡家、西永、空港,還是水土?

要想答好這個問題,需要考慮一個底層邏輯:判斷一個區域有潛力的維度有哪些?交通、人口、政策、產業……

綜合來看,每個區域板塊都有各自優勢,但要選出一個最具潛力獎,我提名水土。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中科院、騰訊公司、京東方、神華、ABB、川崎、庫卡、發那科、康寧玻璃、北大方正、中國幹細胞研究中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紫光、浪潮……這些龍頭級企業扎堆出現的地區是哪裡?

江北嘴?禮嘉?悅來?照母山?都不是。答案是,水土。

重慶向北之路已經縱深入腹地,蔡家、空港、水土、龍興都是新秀,各有看家本事。但只有水土享有經國務院批覆規劃為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殊榮。

水土的規劃是放在國家層面考量的。2010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重慶兩江新區,3個月後,水土高新園掛牌成立。官方定義其為兩江新區重要的功能區之一,是打造萬億級先進製造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此,水土這片土地發生了有史以來的滄桑鉅變,各大知名企業慕名兩江,雲集水土。

作為兩江新區重要的實體經濟主戰場之一,水土還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承載地,承擔著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重任。

在重慶主城,少有一個區域板塊能像水土這樣被賦予如此多的意義


從水土高新園到水土高新生態城,它正從投資窪地向產業高地轉變。目前已有11家世界500強和9家中國500強入駐,產業人口超過10萬人。

與過去很多新區人口來自傳統制造業不同,這10萬產業人口幾乎全部來自戰略新興產業。


水土的戰略新興產業有多牛?


目前,水土高新城已初步形成大數據及雲計算服務、光電顯示、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物製藥及數字化醫療設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製造等五大主導產業聚集區,“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這當中,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備受矚目:以京東方、萊寶科技為龍頭的光電顯示產業;以紫光、AOS、重慶超硅為代表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以北大醫藥、藥友製藥、華邦製藥為代表的生物醫藥及數字化醫療設備產業。


毫不誇張的說,水土已是目前中國西部最為高端的產業高地之一,在未來10到20年的產業競爭中都會處於一個很好的身位。


產業是光,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



產業的聚集帶來的巨大虹吸效應,形成一個人才、資本、信心、夢想不斷疊加的正向循環。

某種意義而言,水土正在成為重慶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器,這裡將成為支撐重慶未來10年乃至20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水土當下的佈局可以看出當年照母山勢頭。但我們更傾向水土的模板是上海張江、深圳南山和杭州未來科技城。

以上區域都是依靠新興產業和高新企業聚合,逐漸推動整個區域,甚至是城市的發展與升級。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時代的宏大固然令人熱血沸騰,但個體的幸福感常常來自平淡日子裡的細微點滴。比如清新的空氣、窗外的遠山青黛、春種秋收冬藏的踏實……

區域之間的比拼除了產業、經濟、交通這樣的硬指標,還有生活方式這樣的軟維度。

看慣了魔幻3D水泥森林的重慶人,更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是更為廣闊的山水意境。

縱觀重慶北拓之路上的幾個新區,依靠重慶山水之城的天然優勢,各自的生態都很優秀,算得上是尖子生,但細品下來,水土的閃光點值得駐足。


水土高新生態城,高新發展,重在生態。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觀音山實拍


單從數據上來看,水土有“兩山、一江、兩河、多公園”環繞,綠地率46%,森林覆蓋率54%,人均公園綠地27.5㎡。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210天以上,生活水質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水土公園多達16個,觀音山、雲頂山、馬元溪、紅旗水庫……一山一水皆是公園,是重慶主城不可多得的桃花源。

除了理性的生態數據,水土的山水之間還藏著頗有溫度的傳說。

比如有“重慶地下都江堰”之稱的龍王洞,在地下流淌近百萬年的地下水域,噴薄而出滋養了一方水土。雍正年間,引龍王洞天然泉水灌溉農田千餘畝,命名“龍泉堰”,至今仍在使用。

更為玄妙的是,有人說龍王洞的水極好,因為附近的原居民多長壽,矍鑠老人比比皆是。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遙拍龍王洞

因為一直養在深閨未被開發,現在去水土還能看到梯田與遠山相互照應的田園牧歌景象。


不用擔心這樣的景象會消失,因為水土開發的基調早就定下——高新產業聚集地和高端人群居住區,板塊規劃的容積率在1.5以下。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觀音山梯田實拍


水土的山水是幸運的。

關於城市發展,我們已經過了急功近利,大開大伐的粗獷時期。不管是消費者的需求,還是政策的引導,都更接納與自然相伴,追求綠水青山,天人合一的理念。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重慶直轄22年的高速發展,人居的幸福感除了物質生活,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生活環境的品質,也就是居住生態。

所謂好的生態,其實就是一個可以自我循環的良性圈子。在水土,這個良性圈子已經逐漸形成。

高端新興產業帶來高端人才的聚集,高端人才的生活需求催生新興商業業態。後者提升整體居住品質,提高整個區域的競爭力,又會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和資金進入。

水土先產後城,用9年時間,持續發力、精雕細琢地去打造基礎設施,搭建產業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成為重慶向北的終極價值之地。

最先看到到區域價值的往往是地產商。與新世紀初的“八大金剛鬧金開”一樣,龍湖、金科、藍城、萬科、融創、兩江置業、金融街等品牌地產商扎堆挺進水土,足見對這個區域的信心。

比如,地產大佬宋衛平就把藍城在重慶主城的第一個項目“藍城兩江·田園牧歌”放到了水土,並選址在水土最大的公園觀音山公園附近。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田園牧歌效果圖


田園院落式的產品形態在江浙、川渝等地都很稀缺,屬於人居生態的高階版本。這次進入重慶選擇水土,也表現出宋衛平對水土未來生態理念價值的認同和看好。

宋衛平一直在為中國人的生活居住方式進行探索與革命。作為最新版的藍城小鎮,田園牧歌坐落觀音山,正對龍王洞,那些山巒中的靈氣,彷彿剛好被這片梯田承接。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田園牧歌規劃設計


據說,為了讓每棟中式小院推門就能看見田園牧歌的景象,宋衛平幾乎把建築規劃設計團隊折磨得死去活來。視野角度、陰晴天、光線、日出和日落……這些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在農業樣板區裡,幾百顆桃樹已經提前一年種下,來年盛開時,人面桃花笑春風;第一季播種的大米也已經產出,來年插秧和收穫的時節裡,你可以帶著孩子來體驗春耕秋收。

詩酒田園,踏歌而行。當宋衛平的藍城小鎮風靡整個中國時,溫暖和詩意的田園生活,便成為了幾乎所有中國人心中的歸屬地。


水土:重慶人都嫌遠的“極北之地”,是重慶未來20年的超級新城


判斷未來多少有碰運氣之閒,但萬事萬物總有規律可循。與其惶惶然相信小概率的投機事件,不如押注被驗證過的大概率事件。

具體到水土,各個指標維度的指向之下,這裡必然會成為重慶高新產業的聚集地和優秀居住生態的樣本。

具體到“藍城兩江·田園牧歌”,中國人一直推崇的田園生活,即將在這裡呈現,人們內心渴望的睛耕雨讀將在這裡復原。

如果你相信未來城市的競爭力來自於產業迭代更新,相信城市的幸福感來自於生態品質,那麼關於“重慶奇蹟之地”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和我一樣。

重慶高新產業的未來在水土,重慶生態宜居的樣本在水土,水土的機會是每個重慶人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