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疫”中逆行 積蓄商業能量——商業地產意見領袖系列訪談

2020年春節前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全國,舉國上下出錢出力、獻計獻策、共同抗擊疫情!眾多專家學者認為,在疫情肆虐背景之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破6是大概率事件,今年一季度甚至可能破5。疫情將對經濟產生多大影響?商業地產人該如何應對?品牌商戶又該怎樣奮力自救?銥星雲商近期開設《商業地產意見領袖系列訪談》,跟大家一起直面疫情,共渡難關!

本期嘉賓:旭輝商業集團副總裁王壽慶

在戰“疫”中逆行 積蓄商業能量——商業地產意見領袖系列訪談

提振信心,共克時艱

銥星雲商:疫情對商業地產會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王壽慶:2020年庚子新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昔日大紅燈籠高高掛、歡天喜地的農曆春節被迫有了新“玩法”,不聚餐、不聚會、雲拜年,曾經人頭攢動、熱熱鬧鬧的商業步行街、購物中心門可羅雀,大家為政府控制疫情的決心與果斷拍手稱讚,同時也為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和配合感到欣慰,我們有信心也有實力戰勝此次疫情。

但,作為一位商業地產人,欣慰之餘,我更多了份擔憂。

新春佳節,是傳統的商業消費旺季,很多商家為了搶佔春節消費市場,提前調配好了包括人員、貨品、物資等各類資源。但由於此次疫情與SARS不同,幾乎涉及全國各大省市,影響面非常廣。各地政府均已出臺不同程度的城市管控措施,限制人口流動,提倡足不出戶,這是控制疫情的關鍵。由此,電影院等大型娛樂場所停業,海底撈、九毛九等大型餐飲主動歇業,部分餐飲商家的流水降至3%-10%,而以往同期營業額一般能為餐飲企業貢獻全年25%以上的利潤。

線下實體商業,正在遭受比任何時候都要冷的“寒冬”。由於此次疫情的衝擊,各類商戶均面臨著不小的考驗;此類現象,在街區商業中尤為嚴峻,由於部分商戶為個體經營小商戶,損失有可能傷及元氣,成為他們無法承受之殤。

旭輝商業旗下三條產品線(旭輝廣場、旭輝裡及旭輝市集)在全國(上海、重慶、長沙)共有8個在營項目,以街區商業居多。正是考慮到街區商業的特點和商戶的特殊性,旭輝商業積極加入減免租金的行列,以“與商戶共同進退、守望相助”的決心,對全體商戶1月25日至2月9日期間的租金實施減半政策,以緩解商戶經營壓力。

隨著疫情發展,旭輝商業還將持續關注商戶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影響,並給予支持與幫扶。

在戰“疫”中逆行 積蓄商業能量——商業地產意見領袖系列訪談

此外,旭輝集團秉持“用心構築美好生活”的理念,以回饋社會為己任。在疫情之初,旭輝便宣佈通過旭輝慈善基金會捐款2000萬元,成立抗擊武漢肺炎專項基金;同時,積極籌措醫療防護物資,通過增派馳援專車將醫療物資送抵武漢一線。1月28日,首批75萬雙醫用手套已送達武漢5家醫院的一線戰場, 1月29日,第二批物資已送達武漢市第三醫院,後續醫療物資還將陸續送達。

在戰“疫”中逆行 積蓄商業能量——商業地產意見領袖系列訪談

韜光養晦,厚積薄發

銥星雲商:在你看來,面對疫情的影響,商業地產該如何展開自救工作?

王壽慶:這場疫情如同一隻黑天鵝,剛好發生在實體商業轉型變革時期。雖然讓實體商業面臨了一場嚴峻的挑戰,但也帶給了365天都在忙碌的商業地產人更多思考:未來的商業地產應該怎麼去進行運營?

1. 首先,保證快速落實防控措施,保障安全購物環境,併成為新常態。

自一級響應啟動以來,旭輝商業響應政府號召,各在營項目取消營銷活動並縮短營業時間;同時,加強公區消毒,進行全員防疫知識培訓,在全社會抗擊疫情的特殊形式下,為防止疫情擴散付出努力,為社會民生安全護航。

在戰“疫”中逆行 積蓄商業能量——商業地產意見領袖系列訪談

公區消毒工作全面升級

在戰“疫”中逆行 積蓄商業能量——商業地產意見領袖系列訪談

員工升級管理 加強衛生和防護

不論是否存在疫情,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都應該是常態。

2. 乘勢培養新消費習慣,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拓寬線上商業消費場景,增強客戶粘性。今年春節期間,短視頻、手遊、知識付費等線上消費均有了爆發式的增長,實體商業的線上消費場景是否也能分一杯羹?讓消費者像習慣滴滴打車一樣的習慣商場的專屬APP不是不可能,且至少可以做到讓更多的消費者瞭解、知曉並熟悉。因為此次的疫情,應該很多朋友新增關注了一個叫“丁香醫生”的公眾號。

3. 5G時代,智慧商業,縮短消費者與商場之間的距離。

5G時代已經來臨,購房者在家雲看房,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過程都能網上直播,全國人民都可以在線監工,這就是科技發展和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帶來的好處。之前一直都在說,商業地產要搶佔最後一公里,但未來,智慧商業可以讓消費者與商場零距離。智能推送、智能搭配、線上衣櫥、即時配送等,當我們把現有的一些手段及科技整合後會發現,線下的消費場景其實很多都可以線上化,5G技術為此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當然,實體商業作為社交的載體,不可替代,智慧商業只不過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多了一種渠道,多了一種玩法,多了更多的入口和想象空間。

4. 作為實體商業,我們到底需要提供什麼樣的消費體驗?

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費需求,而體驗消費需求最大,這是消費者成熟的一種表現。越來越多消費者對於空間美感、消費的便捷性、時尚度都有明確的需求,他們接觸到更多優質的、符合自身審美的消費之後,對自身的需求也更明確。這個假期,“賦閒在家”的商業地產人不妨迴歸內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躬身入局,重新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體驗”,如何

通過“場景、服務、內容”等創新去引領消費體驗,引領消費者,讓實體商業真正成為美好生活的提案者

5. 細節決定成敗,精細管理節支增效。

開源節流,是商業地產永恆不變的要求。值此困難之際,節流比開源更為重要。商業地產人必須要提升在營項目的管理能力,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減少員工降低薪資,走向惡性循環,精細化管理才是王道。運營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無數個細項,是否都已經做到最優化,減能降耗是否還有提升空間?主動歇業店鋪所在區域是否封閉管理?細節處見真章

疫情之後,恢復發展

銥星雲商:疫情過去後,購物中心如何進行恢復和發展?

王壽慶:一直以來,商業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關懷,此次疫情究竟造成了多大的損失我們不得而知,短期之內,至少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各地解除一級響應之前,實體商業業績仍將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中小企業及個體經營商家,我們期待著政府在未來可以針對性的給到相應的政策支持,如減稅降費等。當然,旭輝商業也將與商戶朋友共同堅守,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業服務。

幸好,捷報頻傳,抗擊新型肺炎的阻擊戰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希望的曙光越發明亮。但不容忽視的是,疫情結束後,由此引發的 “蝴蝶效應”將讓實體商業進入緩慢的恢復期,實體商業相關者應做好持續投入的準備。

但,知往鑑今,非典之後,我國GDP及社零總額均逐步回升且繼續高速發展,而且還造就了淘寶、京東等線上商業巨頭;相信2020年戰勝疫情之後的中國,經濟發展將會且一定會比以前更好,畢竟2019年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0000美元,經濟處於中高位盤整期,即使經過短暫回落後,盤整的趨勢仍很難改變,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就實體商業而言,由於春節錯位和節後返工時間延遲,被疫情壓抑的消費力或將於第二季度得以逐步釋放,如何借勢將3~4月的傳統銷售淡季“燒旺”,是擺在所有商業地產人眼前的課題。 “雙11購物節”自從被“製造”之後,熱度一年高過一年、銷售額節節攀升,其成功之道就很值得借鑑,線下線上交融、賦能值得思考。

此外,在疫情得以控制之後,精彩紛呈的夜間經濟、精心謀劃的營銷活動、主題特色IP跨界聯動品牌結構升級調整、健康安全品質消費等內容,將讓陣痛之後的實體商業煥發新的活力。

“瑞雪”之後必是“春天”,相信陰霾散去後,定是另一番蓬勃生機!

(關於商業地產行業如何進行自救和發展,歡迎大家在留言區進行理性探討)

本文由銥星雲商新媒體中心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為業界參考,不作商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