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房價下跌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結束?

對於市場來說,房子是大宗投資產品,流動性相對不是特別高,所以價格存在一定的慣性。一般來說,房價與成交量的關係會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價格高位運行,成交量開始下跌。這個階段的原因大多是價格經過一個上漲週期後,開始慣性高位運行,但是市場對這個價格承受能力越來越弱,導致成交量逐漸減少。

第二個階段:價格開始下跌,成交量在上升。市場對價格承受能力較弱之後,價格就會逐漸鬆動,這個時候賣方想賣(害怕價格繼續下跌)、買方想買(害怕價格繼續),最終成交量就會放大。但由於房子是大宗投資,接受每個段位價格的客戶被市場逐漸消化後,房價會繼續下跌探索下一個可以接盤的客戶。

第三階段:當市場的庫存的具有購買力的客戶逐漸被消化後,而新的客戶還沒出現的時候,價格會繼續下跌探底,但是這個時候很多賣方覺得賣掉不划算,就開始惜售,供應的減少也會導致成交量萎縮。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結束?

從市場的層面來看,房價與成交量的運行關係基本上如上圖。那我們來看看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成交量及房價運行的情況。

01

北京商品住宅是在2016年底達到成交量階段性高峰後,開始急速下降,從2017-2019年這幾年,雖然價格仍是高位運行,但是成交量已經萎縮。成交價格在2018年底創歷史新高後,開始有所下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止跌的跡象。從目前的運行特徵來看,還處於第一階段,差不多開始要向第二階段轉移。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結束?

02

上海商品住宅市場,成交量基本上也是在2016年底達到階段性高點後開始一路下降之後就開始低位震盪運行,整個2016以後的成交量與之前不是一個量級上的,萎縮的特別厲害。成交價格在2018年下半年創歷史新高後一路震盪下跌。目前的情況來看,上海也是處於第一階段。什麼時候能到第二階段,就要看價格什麼時候下跌到財富處於某一個階段的客戶買得起。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結束?

03

廣州商品住宅市場,廣州市場相對於其他一線城市有點特殊,廣州在很長一段時間價格運行平穩且明顯低於其他一線城市的均價。但是在2015年的“330”政策之後,開啟快速補漲行情,基本上也是在2018年下半年達到歷史高點後開始下跌,尤其是進入2019年下跌幅度加大。從廣州的房價波動來看,投資者整體對這個城市的看法還是不太樂觀,這可能與大家對廣州未來經濟發展有所擔憂,以及相對於深圳來說,廣州有幅員遼闊的轄區面積,供應會很充足。我們可以看到,廣州價格漲起來一瞬間,跌起來也快。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結束?


04

深圳一直被廣泛認為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深圳商品住宅市場,成交價格是在2015年“330”政策後反應最敏感的,上漲最快最迅速,在2017年底就達到了歷史高點,然後輕微下跌後開始高位平穩運行。應該說,深圳的成交量相對330漲價前仍不是一個量級,但深圳有一個現象,就是價格下跌,就會大量的需求來接盤。這應該與今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新型示範區的加持是有關係。即便如此,深圳目前也算是在第一個階段,價格高位運行,成交量萎縮。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結束?

從以上的市場分析來看,即便四個一線城市的變化有所不同,整體市場還是展現出了“價格高位運行、成交量萎縮”的市場特徵。作為中國房價風向標的一線城市出現這樣情況,下一步會不會出現價格進一步下跌,以及對其他城市有什麼影響?總體來說,一線城市房價下跌確實會有一個很大的帶動作用,可能真正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