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吃飯磨磨嘰嘰還要喂,今天又忍不住動手了,該怎麼引導?

瘦兔子


兒子吃飯磨磨嘰嘰還要喂,今天又忍不住動手了,該怎麼引導?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她)們的父輩祖輩都非常寵慣他們,孩子從小就沒有能夠認真的培養他們各方面的好習慣,都把他們寵慣成小皇帝,小公主了,讓他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勞而獲的壞習性,父輩以為這是愛孩子,殊不知卻是害了孩子。人總是要長大的,他們都要面臨獨自生活的。家長應該在孩子較小的時候就要慢慢教會他們各種生活技巧,同時有意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措折,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我的鄰居家的孫子,兩三歲了自己都不會吃飯,根本就不會使用筷子,從小就由奶奶端著飯碗追在屁股後面餵飯。孩子一邊玩一邊吃。這是愛孩子嗎?這是嚴重的在害孩子呀!象這樣的孩子一頓飯要喂近一個小時,飯菜都冷透了,這對孩子的胃腸造成傷害,得不到營養,孩子越喂越瘦,這樣的孩子長大能好嗎?家長們千萬不能這樣養孩子,這會害了他們一輩子的!

孩子吃飯磨磨嘰嘰應怎麼辦呢?我認為父母必須要有點狠心,對這樣的孩子不能打,要逼迫他好好吃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斷掉小孩的零食。有些孩子家長生怕小孩餓著,整天零食不離口,他整天都沒有餓的感覺,吃飯時他又怎麼吃得下呢。在一段時間裡每天就是三頓飯,除喝水外,什麼零食都不准他吃,當他餓急了,他能不吃飯嗎。

每天吃飯時要求他規規矩矩的坐在飯桌前認真吃飯,不準搞與吃飯無關的東西,不準講與吃飯無關的話。同時家長要耐心的教孩子正確使用餐具,怎樣使用筷子。剛開始孩子因不會吃飯,可能搞得滿頭滿臉都是飯粒,這不要緊,慢慢地他就學會吃飯了。飯沒吃完不准他隨便離開飯桌。經過長時間的嚴格要求,一旦他養成了習慣了,孩子一日三餐就能認真吃飯了。


姜長永


我不清楚孩子吃飯磨嘰是在餐桌上吃飯慢還是貪玩做其它的事上桌吃飯的動作行為慢?

不過,不論怎樣餐桌上都不要訓斥孩子。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才是幸福的一家人,千萬不要破壞了這個氛圍。

並且帶著愛和感恩吃下去的食物才能化成營養,帶著氣惱吃下去的是毒。

現在人的節奏太快,只知道是吃飯,吃的菜硬菜好,卻品不出味道來了!

我女兒小時候我也催促她快吃,現在很後悔,總是提醒她慢下來,好好咀嚼品位食物帶來的享受,吃得快容易吃得多,發胖。

從小打好吃飯的基礎,吃飯的禮儀很重要呦。

現在用人找對象都說吃一次飯就可以看出人品,是有一定道理的。


美術程老師


現在好多孩子都是這樣,我老大那時候就吃飯,不張嘴,就算喂進去他都不咽,堅持把人能氣死,說真的一直很瘦,等自己會吃飯了還是吃一點點,慢慢也就習以為常了,那時只要他能吃一塊紅燒肉就給五毛錢,說起來真可笑,慢慢大了也能吃了,誰見了都會問這就是那個細胳膊細腿的孩子,都不信,現在身體特別棒,有時候也不要太擔心,不要打孩子,我脾氣也不好,但是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從來不打他們。


任嬌嬌


🙄當年我閨女小時候我也一樣頭疼,也曾經多次因此上火,說起來本不夠資格給你出主意的,不過畢竟有經驗教訓,就說說我的建議,權當一起聊聊吧:

1、一定注意少給孩子吃零食,再餓的孩子都能給零食填飽了,很自然的就不好好吃飯了。到時候威脅利誘都不好使。

2、注意給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天天如此,孩子更容易適應。

3、在吃飯問題上自家人一定要協調好方式方法和負責人,避免孩子飯沒吃下去,大人先打起來了,其中尤其要注意跟老人的協調。。

4、切勿打罵孩子,孩子很小,且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原因往往原因在於大人,所以打罵孩子虧心不?

5、孩子真的不餓,那就給孩子空空肚子,一頓飯也餓不死人,等下頓再讓孩子好好吃。但中間別多給孩子零食,否則就惡性循環了。

6、白天儘量讓孩子有必要的運動,要讓孩子覺得餓,之後吃飯就好辦了。

7、注意提高自己手藝,飯菜做的漂亮點,口味好點,多換換花樣,要讓孩子覺得香,孩子才喜歡吃。

8、孩子大點就送幼兒園,那裡能給孩子培養好的習慣。



豆子也是醉了


吃飯磨嘰是很多孩子都有的,如果你希望他跟大人一樣的速度肯定無法達到的。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為什麼磨嘰,據我所知,吃飯磨嘰大致有以下一些情況:

1不會咀嚼,把飯含在嘴裡

2邊吃邊玩,沒把吃飯當回事

3不餓,不想吃

4懶,就希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5動作協調性不夠

每種情況,採取的方法是不一樣。

㈠不會咀嚼的孩子,是因為在添輔食時,大人沒有教孩子咀嚼,錯過了最佳教育期,這時候,我們吃飯時要和孩子一起做咀嚼的動作,互相比賽靠誰把飯菜咬碎,看誰咬得快等等,培養她咀嚼的習慣。

㈡邊吃邊玩的孩子,要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和時間觀念。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而且要一心一意。吃飯了就吃飯,玩的時候就玩。到吃飯時,問孩子是要玩還是要吃飯,只能選一樣。如果孩子選擇玩,那就讓他玩,大人吃好飯就把碗筷收了。孩子如果這時候要吃飯了,就告訴他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了,不能吃了。餓到下一餐再吃。

㈢不餓,不想吃的孩子。不餓的孩子,要麼零食吃多了,要麼運動量不夠。所以平時的零食少吃。如果孩子一定要吃零食,就約法三章。要吃零食,就得乖乖吃飯。或者規定時間內把飯吃飯,用零食作獎勵。

㈣懶惰的孩子需要告訴他。吃飯是自己的事,必須自己做。如果不自己做,就餓肚子。餓過了,孩子就知道飯要自己吃。

㈤協調性不好的孩子多做一些活動和遊戲。比如用勺子撩豆子,夾豆子,比賽餵飯遊戲,培養手腦協調性。

總之,孩子吃飯慢,一定是有原因的,要麼大人慣的,要麼孩子自身的原因,對症治療,事半功倍。


雲3136


現在小孩因為家裡總屯有零食,他沒有餓的時候,所以到了吃飯的時間磨磨蹭蹭,大人看著著急,擔心飯菜冷了,趕緊喂,慢慢就形成這種習慣,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吃飯磨磨嘰嘰還要人喂。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這麼做:

1、飯小朋友自己吃,大人堅決不喂。如果小朋友自己不吃,當天不允許吃零食。一般沒有了零食,小孩運動量又大,肯定會餓,到下一頓,還是同樣的要求,小孩肯定會吃的,堅持這個原則:想吃零食(控制量),必須自己吃飯,自己不吃飯,堅決不給零食,就餓到下一頓!

2、吃飯磨磨嘰嘰有可能是因為小孩咀嚼得比較慢。如果不是這個原因的話,可以規定一個你覺得正常的時間長,超過時間給點小處罰。在規定時長內給點獎勵,激勵孩子不拖拉,不磨蹭!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助你。


一線老師的教書心得


孩子吃飯磨磨嘰嘰還要喂其實都是大人慣出來了。每一個磨蹭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急促的家長,越是催越慢。給幾點建議:

1.按時吃飯,每天進食時間有規律。

2.不吃就不喂,孩子天生就有自我保護本能,如果很餓了他肯定會吃的,家長要忍心。

3.自己吃飯。一歲以上的孩子就要訓練自己吃飯了,培養孩子動手能力賀獨立能力。

4.菜品豐富。每餐換不同花樣做給孩子吃,平時多觀察孩子的喜好。

5.餐具好看。多給孩子準備幾套好看的餐具,讓孩子產生興趣。

6.切忌動手打孩子。特別是吃飯的時候,孩子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食慾減退,更不想吃。

我家寶寶1歲1個月,從6給月添加輔食的時候就特別注意他的進餐習慣,現在每天早晚兩頓牛奶、中午晚上兩頓主食(米飯、麵條等)、加水果、餅乾。他就是太能吃了,醫生建議不吃那麼多。

總之,帶孩子不容易,需要耐心、用心、細心。早期帶好了,以後就省心。


安安家庭教育


孩子不願自己吃飯,磨磨嘰嘰要大人喂,這顯然是嬌生慣養的結果。所以有人這樣形容現在嬌生慣養的孩子:″過去的苦孩子沒飯吃,現在的小皇帝不吃飯"。其實,要引導孩子自己吃飯並不難,狠下心來,做好以下幾點:

(一)及早發現孩子的能力。一般來說,正常的孩子兩歲左右就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飯了。甚至有些智力發育好,動手能力特別強的孩子,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飯了。也就是說,孩子會用手抓著東西往嘴裡送,就表示孩子已經會自己吃東西了。

(二)提前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好習慣。發現了孩子已經有自己吃東西的能力,就該發展孩子這種能力,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大多數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輩的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餓壞了,本來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吃,非要跟著孩子的屁股一直喂,甚至一頓飯喂半天,這對孩子是沒什麼好處的。

(三)充分認識讓孩子自己學會吃飯的好處。現在的孩子,一般2歲至3歲就得正式進幼兒園了,進幼兒園前必須學會自己吃飯,這對孩子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增強自信心大有好處。況且,孩子通過自己吃飯,既可以促進智力發育,也可以促進孩子的動手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四)用不著心疼孩子自己吃飯弄髒自己弄髒地板。小孩子在學習吃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髒自己,同時會把飯粒弄到地板上,在大多數家長看來這很不像話,拒絕了孩子自己學習吃飯的機會。弄髒衣服換一下就可以了,弄髒地板清理一下就可以了,幹嘛要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呢。

(五)有條件的父母,儘量自己帶孩子。多數父母,習慣把孩子甩給老人帶,這對孩子對老人都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對孩子不公平,多數老人都特別過分的弱愛孩子,不讓孩子受半點委屈,很多情況下都無原則的剝奪了孩子必要後鍛鍊機會,造成孩子嬌生慣養。況且,為人父母不帶孩子,對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也極為不利。

(六)不要讓孩子隨便吃過多零食。多數家長在家裡準備一大堆零食,孩子隨便吃。零食吃多了,到了正餐自然就沒胃口,沒胃口就不吃飯。正餐孩子不吃飯,大人們就擔心孩子被餓著,只好動手喂,甚至跟著屁股喂大半天,孩子既失去了自己鍛鍊吃飯的機會,同時也打亂了按時就餐的規律。況且,整天吃些垃圾食品,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也沒好處。

(七)孩子就餐要有規律。每天定時就餐,學齡前的孩子每天四餐,注意營養搭配,正式入學後每天三餐就夠了。很多孩子之所以著餐不吃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就餐沒有規律,平時亂吃東西,沒養成按時就餐的好習慣。

(八)讓孩子真正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看似是幼兒園對小朋友的基本要求,但不只是簡單的口號。不但要學會自己吃飯,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應該由孩子自己去做,甚至一些孩子自己能決定的事,都由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做決定,讓孩子真正懂得,吃喝拉撒,讀書學習、做作業等等,都是自己的事,不是大人的事,自己的事要自己去獨立完成。


逐夢高考領航未來


餓一頓解決問題

他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是知道有飯在等著他,實在不忍心餓著就把他的吃飯間隔時間稍微拉長一些,這樣活動量大了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了


家有小熊孩的理智媽媽


到時間不吃,就不讓吃了唄,到一下一餐吃飯前,中間不能給任何零食吃,只能喝水,幾次下來就好了。其實孩子餓個兩三餐完全沒有問題的,你自己心疼孩子那就不好解決了。我們都試過一整天不給他吃飯,這樣他餓著過夜,第二天一碗飯沒有菜他都幾分鐘吃完,以後也沒有到時間了不吃飯,或者吃飯拖拉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