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放學或放假大多都在各種培訓班、興趣班學習,這樣到底好不好?

一襲紫依


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早早的規劃著孩子的未來。我幼兒園裡有一位6歲的女孩子,有一天我問她:寶貝,你現在在外面學了哪些興趣班呀?孩子一臉興奮的告訴我:我在外面學了圍棋、舞蹈、畫畫、樂高,還有語言表演。我感到非常驚訝,於是繼續問孩子:這些興趣班是你自己喜歡的,還是媽媽要你學的?孩子笑著告訴我:是我自己喜歡的呀!我回答:都是你自己喜歡的那你一定很開心。

我曾經與孩子的媽媽聊過,孩子的媽媽是一位非常注重教育的媽媽。媽媽說給孩子報興趣班,並不是要求她一定要成為專家,以後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都是因為孩子喜歡才給她報的。報不同的興趣班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事物。她說並沒有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這些課程基本上就是和玩一樣。孩子感到很快樂,因為班上有很多小夥伴,還可以在一起玩。




低齡的孩子,如上幼兒園或小學的這群孩子,他們在學校裡的學習壓力都不算大。小學的作業也不多,孩子在完成作業後,基本上都沒有啥事可做。於是很多孩子為了打發時間,他們就會去玩手機或遊戲。有很多家長都會向我反應這樣的情況。與其把這些時間都浪費掉,還不如給孩子在外面報興趣班。這也是很多父母的想法。而且父母可以趁著孩子上課的時間,自己也可以忙一點自己的事情。這樣不是很好嗎?

當然,在給孩子報培訓班的時候,我給大家幾個建議:

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我們成人給孩子報興趣班,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給孩子報,而是應該考慮孩子的興趣,讓他們自己決定。父母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隻能做參考。



二、兩個興趣班之間要留一點時間讓孩子休息。有的父母在給孩子報興趣班時,會在一個上午或下午連續給孩子幾門課,中間根本沒有時間休息。時間最好可以分開安排,孩子可以休息一下,不至於太疲倦。

三、家長不要為了圖便宜而一次性交完一年的學費。曾經有為媽媽告訴我,她給孩子報了英語班,可是孩子後來不想學了。但是媽媽已經交了一年的學費,因為交一年的學費要比分開交便宜些。可是交完後不能退了,她感到很苦惱。於是會去責怪孩子,你為什麼不學了?孩子也會有感到學習疲倦的時候,何況是補課性質的,不是孩子感興趣的興趣班。



孩子上興趣班,到底好不好?主要還是看孩子喜歡不喜歡和時間安排。孩子上興趣班,父母都要來回幾次接送,非常辛苦。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感謝您點贊留言或關注。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雨後山林靜


興趣班,之所以叫興趣班,就是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不過有些家長把這個本來是“充分條件”的興趣班當成了孩子人生的必要條件來經營了,所以有些適得其反。


接下來我談談我自己的做法,僅供家長朋友們參考。我家是女寶,孩子四歲多,目前在幼兒園裡報名了兩個延時課:週一是邏輯狗,週二是繪畫(其實就是手工)。在外面的機構報名了一個舞蹈班,週四晚上上一節課,週六上午上一節課。對於這三個興趣班,我的目的各有不同。幼兒園裡的,純粹是為了讓她好玩,跟老師和小朋友們待在一起不光能避免一回家就打開電視機,還能多多少少學習到一些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舞蹈班是希望她自己能學有所長,能夠持續終身,並且舞蹈班裡的學習對她來說似乎非常享受。每週兩節課,她從來沒有遲到過,從來沒有說過不想去的話,上課也都非常認真地跟著老師學。我有時候在外面陪著她,她從教室裡一轉頭看見我,對著我笑,我就會對她豎起大拇指。

昨天她還跟我說:“媽媽,你給我報一個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班吧!那個好好玩啊!”


重點就在這裡:好玩!

不管對於孩子上幼兒園也好,還是興趣班也好,我幾乎從來沒有跟她說過類似你要去好好學習,你要去聽老師的話這樣的話。我幾乎都會跟她說:“寶貝,去學校玩得開心哦!加油!”


對於興趣班,我想給家長朋友們以下幾點建議:

1. 不要給孩子壓力。像“你一定要學好跆拳道哦!”這樣的話最好別說,尤其是很小的孩子真的會受不了的。人都有逆反心理,如果我們一直被強調要做好一件事情,很有可能我們的潛意識接收到的信號是:“我不行,所以他才一直強調我要好好學習……”


2.試著讓孩子自己選擇,前提是家長要做好鋪墊。我家孩子的舞蹈班就是她自己選擇的,但是我做了一些鋪墊。在她很小的時候,我就經常給她放一些舞蹈的視頻,尤其是芭蕾舞居多。她三歲左右就一直吵著要學芭蕾舞。所以,家長想要給孩子選擇一些興趣班的時候,也可以提前引導和干預一下,但不是強迫,是影響。


3.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平時是不是更加願意聽取跟我們關係特別要好的朋友的意見呢?親子關係良好,意味著家長和孩子是以平等的身份在溝通和交流。孩子感受到了來自於家長的那份信任和尊重的力量感,就能更加自信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班,也更加能堅持下去。


邊緣人迴歸


這種情況談不上好或不好,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

現在的玩耍和以前是不同的了,很多小孩子湊在一起玩,有不少就是在使用手機聯網遊戲或者一起看喜歡點的片子,也有一些孩子是一起運動,比如我經常在週末或者春秋放學後看到一些小學生在小花園踢球或者運動遊戲。

如果孩子有特定的興趣,時間又可以,經濟又允許,那麼給孩子選擇鐘意的興趣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同樣,如果孩子喜歡某個科目,在校學有餘力,課後再報上一個同科目的學習班,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這樣的學習是主動的,也是高效的,只是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留出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不可安排太滿。

反過來,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在課後或者節假日去上多個課外班,孩子很被動,這種情況自然是不可取的,不過也有例外,如果低年級小學生需要短時間內加強一些基礎的學習,家長有點強迫性地給孩子報個課外班也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不過需要家長更多的配合才能達成效果。

所以,在節假日或者課後給孩子報培訓班,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適合自己孩子就是好的,不適合自己孩子就是不好的,好與不好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相對的適合與否。



快樂庭院


目前我覺得這樣的情況可能分幾種情況:

一般普通的家庭:

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基本都是工作,孩子,家庭這幾條線上跑,從我接觸的這部分孩子及家長來看,家庭經濟也不是很好,所以也就不能說放假給孩子安排除了學習外有意義的活動,特別是到外面世界走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基本達不到這個水平。同時因為這個群體,更多的想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讀大學,讀重點大學是這些人能走的最便捷也是最便宜的路。所以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省吃儉用,也要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上,絕不輸給其它孩子,所以這部分家庭除了經濟壓力大外,也承受著學業上的壓力,對孩子期望值過高。

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

這部分家庭相對帶孩子外面世界看看的機會比其它都多,當然他們也參與了各種培訓班,也有相當部分也請了1對1的家教,所以他們的選擇比較多,也不會耽誤功課的。這類孩子應該說不僅接受了知識的學習,也享受了大自然的美,社會實踐能力強。


其它類的

現在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電子產品,特別是放假,相當部分孩子沉侵在電子產品的玩耍中,家長也沒有更多的時間或者耐心來陪伴孩子。沒有辦法,只有送到培訓班、興趣班,讓這些活動來佔據孩子的時間,至少可以減少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對孩子的危害。


想到啥說啥,供參考。不管你參與什麼活動,你得看孩子最後是否有收穫,如果收穫比較大,也算值。如果收穫小,換 一種方式來填充孩子的週末或者假期時間,也許又是另一個收穫。


楊鍋來了


這樣做到底好不好?可能不能用籠統的好與不好來下結論。這個也要因孩子而已吧,有些孩子在培訓班、興趣班確實學到了東西,增長了見識。而有些孩子,不僅沒有學到東西,還把僅有的興趣愛好都給學沒了。

對於這種培訓班、興趣班,還是要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尊重孩子的意願來給孩子選報,對於孩子喜歡的,可以給孩子報,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感興趣,就不會覺得這是一個負擔,反而是一種享受,而且也能學有所成。

孩子不感興趣的班,建議還是不要給孩子報了,可以把時間節省下來留給孩子的興趣愛好,或是留給親子時光,給孩子報不喜歡的興趣班,一來浪費錢,二來浪費孩子和大人的時間,最為關鍵的是,孩子什麼也學不到,而且還會對這個興趣班提倡的興趣深惡痛絕,甚至會終身不在碰觸。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不喜歡的事情上,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我給孩子報課外班的時候,一定會聽取孩子的意見,孩子願意去學,那就花錢給報 ,不願意,就拉到,我不會強迫孩子去上興趣班和培訓班。如果家長真的想讓孩子去上某個興趣班,那麼家長一定要先引導讓孩子喜歡上,然後再給孩子報名。


川寶的懶媽媽


作為父母,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很有效的和孩子在一起,不能有效的支持到孩子,是因為父母沒有成長,角色沒有定位和轉換,以致在生活中發生很多矛盾和衝突。

不注重建設孩子的系統歸屬感、身份認同感、信念夢想的建立,只關注孩子的技巧、技能,其實是捨本逐末,建議大家瞭解一下理解六層次的概念:

1. 理解六層次是有六個維度的。

上三層是系統、身份、信念。

下三層是能力、行為、環境。

2. 系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在系統中的使命。如果你沒有找到系統中的使命,說明你和系統的鏈接還是很弱的,很難得到有力的支撐。

3.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得當,怎麼批評?

永遠要肯定孩子的上三層,

選擇性的批評下三層。


zbtvzt張敦濤


我個人認為,這要看家庭條件和小孩年齡。

如果小孩還處於小學年齡,我認為,寒暑假小孩不應該待在培訓班和興趣班。因為在這個階段,小孩的天性是好動。讓小孩盡情快樂享受天倫之樂,任其個性發展才最重要。過多地讓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待在培訓班或興趣班,其實是過多地干預了他的興趣和愛好的發展。

且說這個階段的小孩根本不懂得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將來自己要打算自己做什麼。孩子的興趣也是在慢慢的成長過程中發展的。

到了初中,這個階段的小孩在寒暑假時可在適當選擇小孩喜歡的培訓班和興趣班。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比小學階段成熟些,而且增加些興趣愛好的學習可以豐富他們的業餘時間。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情操。當然,家庭條件要允許。

以上見解,均屬個人看法。盡供拋磚引玉而已。


wch763918076


這個要看情況來分析,看是培訓什麼及啥興趣班?孩子意願如何?

若您的孩子學習能力差,學習習慣及方法也還沒有上道,希望找個培訓班培訓這些,那就認真嚴謹的去找這樣的培訓班,看能否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達到目的即可。不過要注意的是,一般培訓班估計更多的是在乎快速提高學習成績,而不一定是重在學習能力的培養,包括習慣及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更依賴培訓,從而長期“留住”學生。

若您的孩子有某些興趣愛好,然後希望進入相應的興趣班進一步深度發展發展,那未必是件壞事。孩子本來不感興趣但被強迫加入那就啥意義了,一切看情況而定。當然多些興趣愛好總是好事,人生充滿更多樂趣。


破界


家長忙得不得了,孩子放假在家出去玩危險,在家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上網,毀眼睛


用戶4784141676039


興趣班如果只是在假期學習一或兩個月,然後就中斷學習。這樣的學習就建議不要學了,一來也學不到什麼,二來也是耽誤時間。

有的家長工作忙,不放心孩子一人在家。這樣的情況建議在假期選擇作業班,輔導班。

興趣班類的學習需要長期堅持學習。不要相信所謂的速成。興趣班的學習需要家長孩子老師三方合作。一方不給力,都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也許你會說,我也不期望孩子成這方面專家,也不走專業,學著玩,就為了培養個興趣。但是每一項興趣都需要打好基礎,然後再談“玩”和“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