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班上開家長會,是爸爸去的多,還是媽媽去的多?

王子書童


跟題主所面對的情況不同,在我的家鄉,以及我夫人的家鄉,開家長會去得多的是爺爺奶奶。可能因為我們地處農村鄉鎮,所以大部分年輕人都會外出工作,不能請假或者是路途太遠趕不上給孩子開家長會。

還有另一部分比較小眾的原因,是家長覺得家長會就是一個告知會,根本對孩子的學習沒什麼幫助,只是去到被通知怎麼樣怎麼樣。(我理解這種情況為缺少現場互動)。

有人說,爸爸或者媽媽不參與家長會就是不重視孩子,不排除這樣的家長,但是更多的是無奈的家長。

一方面,有些學校要求只去一個,另一方面,離孩子遠的,請不了假或者請假的代價非常大的情況也確實存在,到底就一句話:有頭髮,沒人會選擇當瘌痢頭。

不要隨意給人貼標籤。這是我老師教給我的。

如果你問,我家是誰去開家長會,我們家是輪流去,而我們更注重平時和老師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只聽一個總結意義不大。


淅爸育兒記


我在一所學校當保安,在這道答題上有些話語權。

班級開家長會母親佔多數,其次爺爺奶奶也不少,當然父親也有那麼幾位。

一般做母親的要麼是吃財政飯的,要麼是打工族和自由職業者,還有全職當媽媽的,一般有較多空閒時間段。至於農村郊區的學生父母一般都在外地闖世界,安排孩子住校或者全託與老師家,學校開會要錢等諸事委派孩子的爺爺奶奶完成。學生父親是家庭頂樑柱,在為養家餬口操勞忙碌著,打拼著,一般抽不出時間來開會。

現在每個班級都建有家長微信群,老師一般事項在群中告之一下就行,家長會都是在每次月考後,班主任根據全班學生考試高中低分數或學生這次成績是進步是倒退等情況,需分批邀請家長來校開會與家長當面溝通,達到老師與家長齊抓共管,共同促使學生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這才是老師的最終期待與目的……



老夥計610322


我是一個老師,一般孩子開家長會或者是學習輔導班,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母親的人數是父親人數的兩倍左右,也就是說母親去的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並不是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重視。而是相對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積極一些,而爸爸平時工作會很忙,主要承擔著孩子的經濟方面,甚少參加家長會。

我的小外甥今年四歲多,我姐姐給他報了鋼琴班,在週末的鋼琴班裡,他的年齡算是最小的,每個禮拜的鋼琴課,都是我姐陪著孩子一起上,在課堂上除了要學習之外,更要留心其他的事情,學好後回到家給孩子教,而我姐夫是醫生,每個週末都非常的忙,完全沒有時間去參加家長會,但是回到家也經常問孩子的一些情況。


所以,媽媽和爸爸對於教育的關注都是一樣的,只是母親的愛可能更加直接一些,也願意隨時去表露,而父親的愛相對而言比較的沉穩和內斂一些。

所以,在中國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很多時候是母親來親自參與孩子的課程訓練和會議,這也和中國的現實有關,在我小的時候,幾乎都沒有來過家長會,即使有,也有可能是好幾年才有一次,也是我媽媽比較的積極,經常會和老師交流溝通,知道我上了高中,媽媽還是一樣的,很感謝她!

今天是母親節,讓我們為全天下的母親深深的鞠上一躬!祝她們節日快樂,越活越美麗!


SUM電影


如果孩子班上開家長會,是爸爸去的多,還是媽媽去的多?

我家小孩今年上一年級下學期了,從幼兒園開始,大概每個學期有一次家長會,就我自己來說,基本上所有的家長會都是我自己去的,包括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春遊、秋遊活動等等,觀察了一下,其他的家長基本上也是媽媽陪得多,如果媽媽沒空,那有可能是家裡老人,如果沒有老人帶的話,那才輪到爸爸。

有次幼兒園需要家長排親子節目,我們班38個家長,只來了一個爸爸,由此可見,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缺席的現象,不是個例。

爸爸缺席孩子的教育,到底好不好?

從我自身的經驗講,一點也不好。我家老公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去外地工作,到3歲左右會本地工作,中間接近2年的時間都是每週回一次,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孩子跟他的關係比較隔膜,用了好長時間才修復,孩子才慢慢跟他親近。另外,爸爸很少參與孩子的教育,那他就不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不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永遠get不到跟孩子交流的快樂。

不管是開家長會,還是輔導作業,基本上都是媽媽做得比較多,爸爸在哪裡呢?

記得之前看《考不好,沒關係?》這檔綜藝節目的時候,有個爸爸就說,“我的工作比比較忙,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

其實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藉口,現在基本都是雙職工家庭,工作忙,誰不忙呢?媽媽也有工作的,只是在培養孩子方面,媽媽會有更多的耐心,也會付出更多的時間而已,爸爸可能覺得自己對家庭經濟方面的貢獻比較大,然後在外應酬比較多,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方面,樂得當一個甩手掌櫃。


其實父親這個形象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缺席的話,對孩子會有不利的影響,會變得比較沒有責任感。

有次跟朋友深談以後,她說,男人要誇,不管做得好不好,都要多加鼓勵,這樣才能給他帶孩子的信心;媽媽在帶孩子方面,其實可以學會適當的放手,然後也要讓男人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來,不能讓他缺席,做隱形爸爸。也就是說,媽媽適當地懶一些,生活可能會更幸福。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6歲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希媽育兒


近幾年我看到的,我家兩個孩子的家長會上,爸爸和媽媽出席比例幾乎是1:9

我家孩子家長會老公從未露過面。孩子已經習慣了各種學習和生活的事情都是找媽媽。孩子小時候老公工作確實很忙沒時間,現在閒些了有時想表現一下,孩子還認為他幹不好。我老公帶孩子玩挺好,其他不行!!(圖片來自網絡)


記得兒子剛上數學輔導班那會兒(由於我不想給孩子太多壓為,五年級才報班,還暑假過後插班,沒上預科怕孩子跟不上)我也像積極的媽媽們每次陪聽,回頭孩子不會再講給孩子聽,有一次我有事讓老公去了,結果孩子下課我去接了,只看到兒子,老公不知去哪兒了?孩子告訴我:媽,我爸上課二十分鐘可能就出去逛街了,反正第一節下課就找不見人了,我說他來不靠譜吧,你還不信😊😊

孩子家長會也不願意講爸爸去,說是怕老師講話時爸爸電話響了怎麼辦?

現實確實這樣家長會上媽媽們幾乎佔到90%,剩餘的10%還會有幾個是爺爺奶奶,少數幾個爸爸偶爾還有在老師發言時接電話!

我身邊的朋友中孩子家長會幾乎清一媽媽出席!!上演一場現實版的爸爸去哪兒!


小梅愛營養


我家孩子的家長會基本上都是我去開,每次家長會留心觀看,不論是本班級參會的家長還是其它級部、班級的家長,都以媽媽居絕大多數。當然,也有部分是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姐姐、哥哥。我認為,家長會誰來開,排除父母不在身邊等特殊情況,一般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家庭分工不同

大部分家庭都會有一個默認的分工,爸媽在各自主抓的領域都會心領神會的自覺遵守。因為大部分孩子都是媽媽照顧的仔細、居多,所以孩子上學後,學習上的事媽媽自然跟進的多,一般老師也會要求,家裡誰抓學習,最好就是誰來開家長會,所以,開家長時,媽媽到會的就多一些;有一些家庭,因為爸爸善長輔導學習,瞭解孩子學習情況,可能就會是爸爸來開家長會。

工作等外在因素影響

開家長不可能每學期固定在某一天,所以等學校通知開家長會時,有些家長可能會因為一些走不開的工作或其它突發的或者特殊的原因,而導致請不了假不能來參加家長會,可能就會臨時抓換其它人代替開家長會。

家庭對孩子教育重視程度

有些家長沒有覺得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大事,認為家長會沒有大不了的事,坐那聽老師嘮叨沒有什麼用,就不願意耗神來參加家長會,讓家裡老人或其它人來湊個數就行。

家長的態度就可以折射出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背後一定有虔誠教育的父母。

頭條號“嘉媽育兒經”願同您一起分享育兒中的所思所悟,歡迎關注探討。

嘉媽育兒經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 發現大家都跟題主一樣說,媽媽去家長會比爸爸的多,但我家就不一樣,是我爸爸去得多,我媽只是替補。


首先,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家長會是由媽媽去的。原因無外乎有三:

一、孩子希望媽媽去開,第一時間就通知媽媽去開,在孩子眼中媽媽相對沒爸爸嚴厲。

二、爸爸是家庭經濟的主力,工作忙應酬多,而且有的媽媽是管家之主,時間上安排比爸爸更自由。

三、媽媽比爸爸更喜歡去開家長會,家長會無疑是一群爸爸媽媽在一起的聚會,有些媽媽的朋友跟孩子同個學校,可以組隊去開家長會,這個理由算是大開眼界吧。


然後,說說我家為什麼爸爸去得多,因為我爸爸讀的書比我媽多,認為孩子要想出人頭地,就要把書讀好。所以每次開家長會都特別積極,開完回來就會給我開思想工作,接著就一大堆要加油的話。爸爸在平時學習上沒怎麼管過我,就只在大型月度考試時間(期中、期末)會固定問候我,那是我的一場噩夢。


最後,不管爸爸還是媽媽去開家長會,大家想的讓孩子學習好,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或狀態,也希望爸爸媽媽們多多陪伴在孩子身邊,多溝通多玩耍,不要平時愛理不理,一到開家長會就“家庭動員大會”,這會孩子來說真的很嚇人。


卡拉丘養娃研究所,專注0-12歲孩子的育兒知識,陪伴萬千爸爸媽媽一起在養娃的路上成長,傳授適用的呵護小妙招,分享先進有趣的家庭觀念

卡拉丘養娃研究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大寶五年級二寶幼兒園,不管是大寶的家長會,還是二寶的親子課活動,我們都不會缺席。個人感覺,孩子的家長會,不管是媽媽去的多,還是爸爸去的多,還是長輩能去,他們願意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長情況,願意和老師交流,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現象,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家長會,誰去都不值得糾結,問題是能去就好

五年級的大寶開過幾次家長會,有時是請的專家講親課;有時聽三課老師的講課;有時講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有時是參觀學校的校風生活等等,主題無非是想家長更瞭解自己孩子詳細的情況,還要更配合學校的工作,個人感覺這是一件很有重要的事,就算平時有多忙,我也會抽時間去。

為什麼參加家長會,是對家長負責也是對孩子負責。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對於家長來說無比重要,我們辛苦掙錢,讓孩子去學校上學,孩子有責任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我們去學校參加家長會,能更清楚的瞭解孩子的情況,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這樣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引導孩子。至少和孩子好好交流怎麼學習進步。我們的錢花的有所值是對我們自己的責任,瞭解孩子的情況關心和引導孩子,孩子才能越來越好,這是對孩子的責任。

家長會的重要性。

我鄰居小蘭,很是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每次家長會,自己請假一定會去,如果實在走不開,也會交待老公請假去。她覺得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是對老師最基本的尊重,能更好的給孩子做個榜樣。我有次參加二寶的家長會,是親子手工,全班只有幾個孩子的父母遲到而已,孩子就哭的不行,告訴老師,為什麼自己的爸媽沒有來,要老師等一會才開始。看著孩子那委曲的樣子,我心裡酸的很。不要缺席孩子的任何一次活動,那樣會讓孩子誤以為我們不愛他,還容易讓孩子成為班上的另類,孩子非常傷心失落的。這樣的創作是很難彌補的。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頭條育兒作者,如有別字,多多包容。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私

書霞育兒說


每個學校都差不多吧。

我兒子從小學到現在初二了,所有的家長會,孩子爸爸只去過3次,用一隻手都可以數得過來。

其實並不是爸爸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的時候他們是沒耐心,加上中國男人傳統裡的直男癌,大男子主義,他們有時候覺的開家長會就是媽媽應該做的事情。


但實際上,隨著社會發展,男人和女人一樣,都有工作,女人也越來越獨立,並不再依靠男人,教育方面,大家更是要共同努力協商解決。


2018年6月左右,深圳一對夫妻,丈夫就主動承擔了家庭主婦的工作,他自己表示:妻子在賺錢方面的能力比自己高,但是在耐心方面育兒方面自己又比妻子好,所以他就辭退了工作,專心在家裡帶孩子。




很佩服這樣的爸爸,因為他是沒有偏見的,也沒有那麼多傳統社會中老舊思想束縛,男人就該去賺錢,女人就該在家帶孩子,現在社會中女性明顯比男性越來越強勢,所以那些拉不下面子去開家長會的男人,要好好的想一想自己的問題了。在家帶孩子,能帶好了,可是比賺多少錢都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兒!




晨兒媽Tina


還好,從兒子入學開始,我與老婆就達成共識,孩子學習方面的事情由我負責,生活方面的事情由她負責。這樣明確責任是基於過去老婆家裡比較困難,讀書相應的比我要少一些,而她在料理家務、持家過日子方面的確是一把好手。

就這樣陪著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不知不覺已經快12年了。目前,孩子正在讀高三,再有幾十天時間就要參加高考。回想這十幾年的家長會,既有感概,也很留戀。說實話,孩子在讀書學習期間,是其身、心發育、智力發育以及獲取知識的關鍵階段,無論從那方面說,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家、校的密切配合是分不開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長會是學校為孩子學習與成長向家長提供的觀摩廣場,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提供一個學校與家長、家長與家長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乃至高中,每一次的家長會,你都能看到或感覺到,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都能對每一位學生自身存在的特性、特點,學習方面、生活方面、性格方面的優點或缺點分析的那麼透徹,那麼精準,以便家長在教育、管理、引導孩子的學習成長中制定或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同時,對孩子在家中所表現出的特性、特點以及優、缺點也可以通過家長會向老師作以彙報。

在家裡,作為負責孩子的家長,在孩子上小學階段,任務是非常重的,而且要求也非常細緻,聽寫、閱讀,批改、簽字等每一方面都不可疏漏。到了初中、高中,就要與孩子作朋友式的交流、溝通與協商,共同面對學習中困難與問題。我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一是孩子剛進初中時,大概在入學的第二個星期,孩子晚上放學回來告訴我:爸,物理課我根本沒聽懂。幸虧我當年物理功課比較紮實,我讓孩子打開課本,我們一起探討、一起學習。然後我又將這一情況給老師作了反映。以致孩子從初中到高中成為了班級的物理課代表,而且在高三的時候,還代表學校參加了市級的物理競賽。另一件事情就是我與孩子在日常的交流與溝通中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鑑於當前我們國家採取應試教育體制與機制,學習上不能夠、也不容許有偏科,任何一門課程,如果遇到知識鏈中有脫節,必須及時向老師詢問、請教,及時的補齊缺陷。孩子真的做到了,各門功課比較均衡,看到這些,我陪了孩子十幾年,心裡是舒服的,也是踏實的。

想想這十幾年來參加的家長會,具體場次是多少也記不清了,但每所學校、每個班級的家長會,我都是發言比較積極的家長之一,也許正是因此,孩子在小學也好,還是初中、高中,學校都邀請我,在學校自辦的刊物上,就孩子的學習、成長與管理撰寫一些經驗、體會類的文章。說到這裡,我想告訴所有的家長,家長會在孩子學習與成長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家長,不僅要積極的參與家長會,而且還要全身心的投入家長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