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的學霸,究竟比你厲害在什麼地方?值得初高中學生學習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和尖子生學習時間一樣,甚至比尖子生還要努力,但每次考試,都沒有尖子生考得好!

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在很多同學看來,這是一種不公。

在某論壇上,有一個話題,也許,能解開眾多學生的迷惑。

厲害的學霸,究竟比你厲害在什麼地方?值得初高中學生學習

學霸是如何學習的?

學霸是如何學習的,這個話題,截止目前,已經超過1000萬人的瀏覽和關注,在他們看來,對於初高中學生,成績就像我們看到的冰山,冰山下90%的內容,我們都看不到。

即尖子生與一般學生思維方式的差異,很多學生,看到不會的考題,想到的是不會,去解決,對於尖子生,更多關注不會背後的原因,直至完全掌握這個類型的考題,加上考試的技巧,#考試技巧##自然就可以拿不錯的成績!

尖子生是如何訓練自己的呢?

一、思維的刻意練習

很多同學都學過很多興趣班,比如鋼琴、外語、繪畫、圍棋、跆拳道、游泳,但是,長大了,學這些輔導班的學生真的都成了這方面的專家嗎?未必,因為,很多人的興趣是博取讚美!

當水平達到一定的水準,比如,我們說得拿證,拿到了證書,學習也就戛然而止,時不時秀一下,博取關注,這就是我們說的舒適區,即享受愛好帶來的讚美,而不是在更前一步的思考,即刻意思維。

對於初高中生來說,想要超越其他學生,必須要有刻意練習的思維。

1、目標練習—找個競爭對手

所謂的目標練習,就是給自己找一個競爭對手,盯著這個競爭對手,把所有的學科和他對比,看哪個學科是弱勢,哪個學科是強勢,做到補充弱勢,讓強勢更強。

2、量化練習—針對性解決問題

對於平時的學習,要學會量化練習,即針對性解決問題,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可能出現更大知識漏洞,得不償失。

3、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每個考題,都有多種解法和思路,對於初高中學生來說,要多練習,靈活運用,一般來說,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典型題、常考題不超過30個,對於學生來說,大部分時間就是反覆練習,找出期中規律,進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我們知道,每年高考後,很多人會舉例衡水中學的學生做了多少多少試卷,使用了多少多少水彩筆等等,其實,衡水中學的中學也是對必考點、常考點的考題做深度分解,找出期中的規律,進而掌握一類考題。

4、常反思—總結各種可能出現的考題

對於學生來說,任何一次學習,都要反思和總結,不管是平時上課,還是作業、或者試卷,都要學會反思期中的問題,總結其中的內容,久而久之,知識會記憶得更紮實,運用也更簡單。

向尖子生學習,具體靈活運用

當知道了上面的4個刻意練習,剩下的就是做具體的計劃指導,這個計劃知道,要包含具體的時間、方式、內容,越詳細越好,然後按步驟、按進程準備。

1、循序漸進,切忌走馬觀花

學習是持續,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你每天的目標是50個單詞,3篇閱讀理解,一張數學試卷,那麼,一週後,就要反覆這些動作,單詞從頭開始,閱讀理解找出規律,數學試卷找出考點。

2、多覆盤,找出不足

所謂的覆盤,就是從心再演練一次曾經的動作或者事情,這樣做,對知識會掌握得更為可靠,記憶更為紮實,避免了再次考到這個知識點,依然出現記憶盲區。

3、會畫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對知識結構梳理不錯的工具,學會手繪知識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圖像化只是記憶,更是靈活運用的關鍵。

最後,要說,學習,其實就是不斷提升思維能力、甄別能力的階段,只要不斷刻意練習,差生也能很快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