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心理壓力到底有多大?

尛乂丨耐泰達


我是泰山之陽話教育,感謝您耐心閱讀,如果覺得我的答案還可以,請動動手指加我關注吧!也歡迎您為我點贊、評論、轉發,讓我們一起探討孩子教育!


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只能籠統地從高考壓力大泛泛分析,我可以告訴你詳細的壓力來源:

1.來自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曾在普通班做過一個調查:“你理想的大學是什麼?”結果顯示,有超過80%的人至少是個985,甚至山大都不想上,超過15%的人是把清華北大作為目標的!實際情況呢,這個班真正有實力考985的不到5個人,清華北大隻有1人有希望衝一衝,但還很懸的!一半的人也就只能考上一本就不錯了。

另一個事實是,山東省985的全省錄取率只有1.45%,211的錄取率才4.44%,一本錄取率還不到25%,本科錄取率不到50%的——競爭之殘酷可想而知!

你說,夢想與現實差距這麼大,一次次考試成績出來搓揉著,考不上就面臨掉入人生的深淵,能沒壓力?

2.來自家庭的高期望值。中國正在快速發展,每個家庭也在跨代一起奔跑:有的父輩還在農村,希望孩子考學改變命運;有的父母沒上過大學,希望孩子改變家族歷史;有的父母是985畢業,希望孩子不能比自己差;有的父母是工人,期待孩子考公務員;有的父母做企業,希望孩子學有所成繼承和發展家業……總之,沒有一個家庭不把壓力在無形中加碼傳遞著。

更何況,成績起起伏伏本來正常。但限於每個父母的個人水平和理念,有的只會叨叨,有的盲目給報班,有的只許進步不許後退,有的定的目標過高……做中國父母的孩子著實不易!

3.來自超量的學業任務。

第一,高中作業太多太多了!學生每天能利用來做作業的時間,就5個小時“撐天”了!但高一時,有九科要學,科科有作業,但光數學很多孩子3個小時也做不完,物理至少也得1個小時。其餘還有七科啊?你自己算吧!

高二高三分科後壓力會變小嗎?答案是,不會!因為題目在變難,題量也在變大!學理科,數理化一夜都做不完,語文英語沒時間學!

學文輕鬆?是的,作業輕鬆些!但考學難啊!錄取率太低了,想考上,就只有加班、加班、加班……壓力一點不比理科小!

每天時間都不夠用,怎麼辦?認真的孩子就只有熬夜、熬夜、熬夜,熬到崩潰,學到疲憊,奮鬥到流淚!

4.來自不可想象的難度!人說“會做的不覺難,覺難的永不會”。對那1.45%的985級別的學霸來說,再難的東西也能輕鬆應對,反而他們學習不累!但畢竟,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資質一般的人,學習起來就累了。

有人問了,降低難度不行嗎?何苦這麼逼孩子!說實話,國家做不到!為什麼?原因有二:

第一,社會發展推動科技發展,前沿知識在爆炸式增長,高中作為大學預備階段,只能被動增加難度和量,減負,只能是理想!

第二,全國有一年有幾千萬高中生,高考後,錄取的高職以上學生對應著2900多所大學,一個大學需要一個分數線,沒區分度可以嗎?最高的清華、北大要690分的,最差的職業學院才錄取到300分左右。試題如果沒難度,如果一個省超過幾千人考了690,清華北大在一個省計劃不到200人,你讓它該錄取誰?

所以人口多,學生基數大,只有增加難度和區分度,才能滿足各級各類學校錄取需求!

5.來自對結果未知的焦慮和恐懼!我覺得這是最要命的!比如,你奮鬥了一學期,明明實際上已經進步了,但期末卻遇到了一套偏題怪題,成績反而很低很低——你還不知道為什麼考的差,就開始否定自己,有時死的心都有!比如,你奮鬥了一學期,也發揮正常,明明做的不錯,但遇到了不負責任的老師無原則的閱卷,成績出來跌掉了眼鏡——是不是又要否定自己?

總之,意思就是,作為一個學生,奮鬥在茫茫的高中,就好比一個個體奮鬥在無邊的黑暗社會,你只看到了命運在擺佈你,你卻看不到那隻手在哪裡!所以,最終成功的人,絕對不是隻是學習好,還應該有穩定的心態和超強的意志品質!




泰山之陽話教育


對於每一個高中生來說,面臨著高考大家都有壓力,就程度來說,如果孩子的壓力大,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這就需要找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來給孩子進行心理疏導。比加說厭食、失眠、煩躁等等。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製造一個比較輕鬆的一個家庭氛圍,鼓勵孩子走出去,多到室外去運動運動釋放壓力。首先,我們家長先不要那麼焦慮給孩子施加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