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加,研究生的質量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

追青青年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從總體上來說,隨著教育資源的逐漸豐富以及培養方式的不斷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培養研究生的能力必然是越來越強,但是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的整體素質。近些年來,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研究生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這也推動了考研人數的不斷提升。相比於考研人數的增長速度,高校培養能力的提升速度明顯較慢,所以當前的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學生的整體素質是在不斷提升的。

第二:培養單位的資源整合能力。研究生培養質量與培養單位的資源整合能力有較為直接的關係,包括導師資源、實驗資源、課題資源、行業資源等等,雖然橫行對比不同的單位在資源整合能力上有較大的區別,但是縱向對比來看,培養單位的資源整合能力普遍在不斷提升。由於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有嚴格的考核要求,另一方面高校也會集中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所以即使是普通的高校也有條件培養出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研究生。

第三:研究生教育越來越務實。近些年來研究生教育一直在不斷改革,為了提升研究生教育與行業結合的緊密度,開設了專碩,增加了企業導師,這會讓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大量的行業經驗積累。同時,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也併入了統一考試體系,提升了入學的門檻,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方面的問題,或者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諮詢我,謝謝!


IT人劉俊明


中國的本科、碩士研究生的入學差不多都是overqualified,但是大部分學習培養能力嚴重不足,導致本科、碩士研究生質量不高。朋友孩子在加拿大上大學,每學期只選5門課,但每天忙的不亦樂乎,每週花在做作業、預習複習、準備考試等等學習上的時間超過50小時,可想而知這樣四年大學下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是極其紮實的。這種情況美國尤甚,所以一般來說美國大學畢業的本科質量更高。

反之國內大學,大部分努力學習的大學生是準備考研或出國,不考研的大學生認真學習的不多。另外,本科生將大量精力用於“考研”嚴重影響正常本科二三年級的教學。中國的研究生更多的是給質量嚴重不足的本科補課而已。

建議:

1.建議中國大學儘快採用選課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社會需求選課學習,為社會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目前中國已經過了根據國家需求定製人才的人才極其短缺的階段,應該改革為社會和個人主動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生、博士生更是這樣。

2.改變考核結構,日常作業/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均衡比例的考核模式,避免學生平時逃課不學,考前突擊的學習模式。

3.消除水課。掛科就是掛科,不補考要重修,時事、馬列、社科、唯物論等課更多教給學生方法論,避免灌輸。


俺從小就玩這個玩意


您好,您的客服Cillian為您解答~現在國內研究生良莠不齊,不好斷定,但是不能否定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考研的道路中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面對現在國內研究生越來越多,含金量逐年成反比,並且一年比一年難考的,就算考出來找工作也還是拼不過別人爹的情況下,出國留學相對而言就是一個更優的選項。

因為國外尤其像美國常春藤這種學校,不僅教學質量世界頂級,而且對學生的成績也是有著嚴格的要求的,如果想得到真才實學,擁有良好的社會實踐,建議還是出國留學。

如果選擇赴美留學,建議先辦一個美國綠卡,因為總有美國綠卡的學生,學費會比沒有綠卡的學生便宜很多很多,並且申請獎學金的比例也會高得多,還能享受貸款讀書等福利,只要有美國綠卡,就可以和當地居民同等福利哦。感興趣可以私信我哈~


外聯出國Cillian


研究生質量應該是越來越高了,考研人數是在瘋長,但是錄取人數基本沒咋變,按概率算應該說考上的人質量更優~


親愛的晨哥


考研含金量比高考差遠了。

高考考個名校要從高一就開始努力,考研考個名校很多人準備半年一年就能考上。

而且高考考上名校的幾乎全是各省的名牌重點高中出來的學生,普通高中的學生想考上名校幾乎不可能;考研上名校的一堆二本三本和垃圾211刷學歷的學生,生源質量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就這種招生質量還搞擴招,可想而知研究生質量是低還是高。


德運脫脂乳粉


影響研究生質量的不是報考人數而是錄取人數,只要錄取人數卡住不擴增,報考人數再多也是擇優錄取。


丶Charisminent


從優秀研究生數量上絕對大幅上升了,但比率上未必,從對國家和科學本身的貢獻上來看絕對利大於弊,因為給了更多人走向科研之路的機會,種下了更多希望的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