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說,寧可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意教師因成績而體罰學生,你怎麼看?

蚊子279582141


寧可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教師因成績而體罰學生,敢在全體教職工會上這麼說的校長值得點贊!但恕我直言,這樣的校長太少了。

1.校長是一所學校升學壓力最大的人,學生成績直接關乎他(她?)的烏紗帽能不能戴得安穩。雖然評價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標準有N條,但最重要的還是學校的升學率,這是業內眾所周知的,就算不擺在面上說,操作起來也心照不宣。是以,一些校長為了學生出成績,想了許多招,有的還是損招,把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搞得腦仁生疼。而有些蠻橫的校長則直接下令,連招都懶得下,說什麼“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反正學生成績上不來,我就讓你們下不來臺!”所以說,一個不片面強調學生成績的校長就相當於給老師們鬆綁脫箍的校長。

2.校長不要求老師出成績,是不讓老師用體罰學生的方式出成績,這是一種辦學的智慧,是一個懂教育的領導應有的情懷。一些老師為了學生出成績,給自己長臉、爭榮譽、多拿績效,真的是不顧學生的感受,用了許多違背教學規律和違反學生心理的醜陋手段,包括體罰和變相體罰在內,深受學生及家長的反感!賞識激勵和懲戒鞭策是促使學生成長進步的兩種手段,二者配合起來用效果最佳。但懲戒不是體罰,一切不從有利於學生目的出發的懲罰行為都不是懲戒而是體罰(變相體罰)!比如罰站,如果是為了讓學生養成守時習慣,不再遲到,是懲戒;而如果是因為學生考試沒考好,則表面上是為學生好,實際上是為自己掙分,就是體罰。

3.校長不允許教師通過體罰的方式向學生要成績,並不是有些人以為的怕體罰出事家長校鬧,不敢擔當,推諉責任。相反,校長反而是深諳教學規律的。第一,校長知道成績不能從體罰中來,即使靠體罰取得一時成績,也會對學生心理造成巨大的傷害,這就完全失去了教育的本來目的,捨本逐末了;第二,校長知道,老師們大多數都是積極進取、不肯服輸的。越說不在乎成績,老師們反而越要拿出成績。不許體罰,老師們就會去想更好的辦法。

現在,的確有些教學管理者和教師不懂裝懂,粗暴無良,他們信奉的是結果論和成績唯一,只要最終學生考試成績不錯,過程中他們覺得可以為所欲為!這實在是大謬不然,毒害匪淺!

您有何高見?歡迎評論區發表。


劍客談教育


確實有些家長是溺愛心裡,我熟悉一個班主任教師,班裡紀律抓的比較嚴,自己每天早到晚回,抽空就打開網絡學習優秀教育課件,發現孩子有不正常表現就和家長溝通,她的年級學生成績兩次期末考試八個同年級都是第一,兩次期中考試一次第一一次第二,就是因為要年終升級考試了,給學生布置了次家庭練習作業,有個家長投訴學校,並說要給孩子體檢說壓力大孩子會得抑鬱症,學校一聽就要求處理解聘這個老師,提前要她聯繫其他學校應聘。有些學校領導,及老教師就給這個老師灌輸,你也太認真了,成績好了有啥作用,得過且過,只要孩子們不出事,把你的課上完就行了。後來她給學校領導認錯,學校領導對這個老師的能力也較賞識,最後就留下了,但沒讓跟班走,讓從新再帶一年級。這次打擊讓她受益匪淺她說。


海納W


領導說話很多時候都是言不由衷的,他這話我給你翻譯一下,在不給我惹事兒的前提下,把成績再抓一抓,這其實是在推卸責任。真正的好校長都是這麼跟老師說的,把你們班那個XX(名字)叫來,我親自收拾他!跟家長是這麼說的,你們如果不配合學校的教學計劃和管理制度,請把孩子領走,不能因為你一個人影響整個班級和學校。


玉見你心歡喜


平平庸庸的,不負責任,沒有擔當,你就不配做校長,畢竟不明事理護:小狗:的家長是有的,但那也是極少數,難到吃飯怕呃就不吃飯了嗎,有一點只要大方向是準確的,只要為了學生好,適當的懲罰學生又唯尚不可,我記得小時候上小學時,有一次為了打彈弓玩打仗,上課時偷偷地彈了前面同學一下,影響了課堂紀律,不知怎麼讓我媽知道了,把我拖到老師前,非得讓老師用教尺打我手心,還要老師用勁狠狠地打,說讓我長記性,換作現在還能有這樣的家長嗎,還能有這樣的老師嗎,所以說,現在的老師不敢嚴管學生,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出在家長身上,動不動就上訴,就指責老師,更有堪者還反打老師,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教育好學生不單單是老師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社會的責任


浦東老翁


不是體罰要有方法,我敎學50年一個學生都沒體罰,當是學生與我關係都很好。並且學生個個出色。我第一堂課不是說理想,主要講為什麼要在我這裡學習,及學習用處。就是一句不講理想。因為理想不現實。就是講學習用處。


談談2372454


這是一個好校長,說的是良心話,對老師是一種真正的關懷!這位校長是寧可丟官,也不丟良心的大好人!

教學成績平平,老師依然是老師,工資依然照拿不誤。老師人靜、心靜,平安無事,不給自己添麻煩,不給家裡添禍事,全家人其樂融融,幸福安康!

沒有哪一位老師,會因為“教學成績平平”受到處罰,更不會丟掉鐵飯碗!

但是,如果老師“因成績差而體罰學生”,那麼違規違法,就等同於捅了馬蜂窩,不但自己惹得一身麻煩,連家裡也不得安寧!

儘管老師一顆紅心,卻換來的是冰雪世界!



老師一旦因體罰學生惹了麻煩,不但受家長的氣,被家長欺負;更嚴重的是被學校乃至教育局處理,輕則通報批評,重則停職、停薪、不得晉級!

老師這是何苦來著?!又不是不“體罰”學生要得癌症!

所以,我說這位校長是好校長,說的是真話、良心話,而不是騙老師,為了學校出成績,他自己官職往大當,於是慫恿老師,把老師往溝裡射!

等到老師惹上麻煩了,他又充當李鴻章,對家長大氣不敢出,對老師處理了又處理!

年輕老師們,你們涉世不深,一定要不但學會教書,還要學會處世!

聰明一點吧,年輕老師們!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這位校長從保護教師的角度出發,對教師提出如此要求,可以理解。

但教學成績和體罰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並不是說經常體罰學生的教師,教學成績就高;不體罰學生的教師教學成績就低。

絕不允許教師體罰學生,這是各級教育部門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但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可以適當懲戒學生。懲戒不等於體罰,是教師對學生負責的表現。


王營評教育


首先對於此觀點持不贊成態度。

1、對於教師來說的本質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其中缺一不可,有一點出問題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2、對於當前中國教育體制來說,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於老師的教學技能和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僅要是像以前老師那樣教學嚴謹,認真負責,對孩子學習成績完全負責,還要適應當前孩子心理成長建設,要求老師能文能武,做到真正對孩子的未來負責。

3、對於當前教師的體罰現象,是一種很不可取的過激行為,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造成影響。但不是說對於問題孩子置之不理,任其放縱,這更會加速其往社會另一個不良的極端發展,為其長大成人後不良行為現象埋下隱患。

4、對於家長來說,當前的高知文化素養在快速提成,但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參差不齊,不良的家庭環境和不科學的教育手段都會造成問題孩子的出現,家長需要具備和孩子共同學習的決心,把孩子的青少年教育當成家庭重任之一來看待,不能任其放縱自由發展。

5、對於當前老師的教學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道德素養也良莠不齊,部分老師的極端惡劣行為影響到大家對教師職業的誤解,當前金錢利益的驅使讓部分教師誤入歧途,需要國家教育部門給與嚴厲治理。


小牛Jack


對於校長的說法,我實在不敢苟同。

取得好的教學成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絕沒有因體罰學生就能取得好成績的。

不可否認,體罰學生,會給調皮學生一些警示,但這種行為是嚴重違反紀律的,對此,國家教育部早已明文規定是不允許體罰學生的。而有的老師為何迷衷於體罰學生才能提高成績呢?

在此,分享一個真實的事例:

一位重點班的班主任,他的管理算得上是鐵腕式的,不允許學生課餘時間打籃球,不允許學生互相串門,不允許學生玩耍……總之,只要有空閒時間,就要求學生呆在教室學習,如果有學生違反紀律,是不允許學生吃飯的(該班主任把學生的飯卡集中管理),偶爾為之,也沒什麼。但該老師經常不給違紀的學生吃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家長鬧到學校,揚言要找班主任的麻煩,後來,經學校調解,此事才不了了之。

體罰學生,從來都不是好的教育方法,只會適得其反。

學校、老師要想提高成績,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 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制定適合學校發展的措施。

學校的興盛,源於一套切行可行的制度。如教育教學制度、教師日常管理規定、安全教育制度以及班主任管理制度等。學校領導作為制度的制定者,負責監督,班主任、老師負責具體實行,各個環節都落實到位了,學校的管理、教學會井然有序,就會形成良好的校風。

  • 加強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

不可否認,教師的主流是好的。極個別人的思想意識,職業素養急須提高。由於個別老師的存在,他們不滿社會,不滿學校,嫌工資少,總之在他們的眼中,一切都不好,只有他們才是一切。

基於這種現象,學校領導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止住這種危險思想。消極的行為不加以化解,會逐漸傳染開來,要是形成了一股風氣,學校的管理就難了。加強教師的思想教育就顯得多麼地有必要。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教師這門職業,不是一條升官發財之道,它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要使學生成才,教師首先得思想進步。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校經常組織老師進行政治學習,不忘初心,在教育戰線上努力耕耘,自然會提高成績。

  • 對學生進行規範管理。

學生當中,不乏有違反紀律的學生,但這不是班級的主流,況且,真正愛學習的成績好的學生大多都不違反紀律,是那種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而違紀的一部分,往往是學困生,用體罰的方式並不能提高他們的成績。

作為老師,我們教育他們只是在於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不致於讓這些不良風氣影響上進罷了。只要認真管理,思想工作做得紮實,班級一定會好的。

總之,要想提高成績,只要從教師、學生兩方面雙管齊下進行嚴格規範的常規管理,學校的校風風清氣正,班級的學風臻臻日上,何愁提不高成績?

我是頭條號:如果沒有你193435301,歡迎您關注我!


如果沒有你193435301


“寧可老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意讓老師因成績不好而體罰學生。”我認為,校長這麼說並沒有毛病,這樣做既保護了學生,也保護了老師,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師懶作為,不去履行自己的教育職責,不去嚴格管理學生,而是依法依規不讓老師體罰學生傷害學生。當然,這句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過分解讀,容易引起誤解或者歧義,誤認為老師明哲保身,對學生不管不問,放任自流。


當前形式下,出現部分家長誤解或者曲解這句話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教育法規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基層一線的學校老師,對這一規定都進行了深入的貫徹學習,特別是一線老師更是深有感觸,都把這一規定視為嚴禁觸碰的“高壓線”。管理學生的方法千萬種,唯獨不能用的就是體罰方法,同時,這也是保護青少年學生不受任何傷害的底線。作為老師我們更不能堂而皇之的打著教育學生的幌子亂作為。

二、部分家長“護犢子”的教育心態,使老師們不得不選擇更加理智安全的工作方法。整天面對上百個孩子的日常管理,老師們難免會出現急躁過激的言語和行為,大部分家長都能理解老師們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也能理解和諒解為了教育學生而操之過急的行為,但是也有個別家長得理不饒人,甚至故意過分把事情擴大化,唯恐天下不亂。我們學校就有這樣一位老師,因制止學生在課堂上做小動作,不小心把學生的衣服拽爛了一點點,本來不是什麼大事,可這位家長不依不饒,一會兒揚言威脅這位老師的人身安全,一會兒又要去教育局告這位老師,幾天下來,老師都快崩潰了。所以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們必須學會先保護好自己,孩子是家長的,我們盡責就好。



三、一旦出現責任問題,社會輿論一邊倒,上級領導不問青紅皂白也跟著一邊倒,全部倒上學生家長一邊。在老師管理學生的問題上,但凡出現一點點問題,老師本人所承受的壓力是不可估量的,來自社會輿論的不明真相的譴責,來自上級領導的施壓處分,足以擊垮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師,所以,很多情況下,老師們感言“且行且珍惜”。

總之,我認為在新時代新形式下,我們老師更應該盡職盡責教書,科學嚴謹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