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為什麼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超哥解歷史


隨著德國在1945年5月8日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整體局勢就變成了蘇聯與美歐的戰略競爭局勢。接下來亞洲的日本就成了美國和蘇聯合作打擊的目標,蘇聯統帥斯大林答應美國在三個月後對日本作戰。




美國、中國和英國於1945年7月26日發表了《波茨坦公告》,對日本發出最後的通碟,但日本根本就不接受最後的通碟。而蘇聯又不急著對日本宣戰,美國繼續對日作戰,很有可能需要18個月的時間加上近100萬人的傷亡代價才能結束戰爭。


根據前線傳回的戰爭情報評估,美國繼續動用空中轟炸和大量的登陸部隊進攻日本的話,日本武士道精神、獻身天皇的號召、以及藏身洞穴和戰壕與美國進行消耗戰的戰法,會給美國造成巨大的傷亡。最後,馬歇爾將軍得出結論,動用美國軍人在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代價太大,加上盟友英國,將超過150萬戰士的傷亡代價,戰爭不能繼續這樣下去。

蘇聯在此時也不閒著,同時在東方和西方動作不斷,在歐洲進行著戰略擴張,在東方更是限制美軍進入蘇聯勢力範圍區。杜魯門總統變得非常焦慮,希望俄羅斯參與對日作戰,早日結束二戰,又看到蘇聯的擴張戰略,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蘇聯答應對日作戰卻又不急著行動。



看穿蘇聯戰略的杜魯門,決定要及早結束對日作戰,以便阻止蘇聯的勢力進入東亞,更要阻止蘇聯紅軍的勢力進入日本。於是杜魯門總統決定在1945年8月6日對日本廣島動用原子彈進行打擊,最後炸死7萬多人,其後蘇聯立馬宣佈對日作戰。日本繼續不接受無條件投降,杜魯門總統決定在8月9日在日本長崎再投放另一顆原子彈,炸死35000人。其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蘇聯也止步於日本投降時的腳步。


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表面看是不能接受長達18個月的戰爭以及多達100萬人的傷亡,背後還有震懾蘇聯的用意,通過原子彈的投放震懾住蘇聯繼續對東亞的擴張。


科沁雜談


杜魯門之所以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要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尤其是要在戰後的國際利益劃分中佔有優勢地位;杜魯門之所以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因為害怕日本軍國主義下的自殺式攻擊,尤其是日本還制定了一億玉碎計劃;杜魯門之所以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因為要震懾自己的主要敵人蘇聯,尤其蘇聯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杜魯門之所以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因為要保護自己的權力,尤其是當戰爭快要結束而他自己是以副總統的身份繼任的情況下;杜魯門之所以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因為要展現美國的強大,為美國稱霸世界增加力量。

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理由之一:日本的自殺式攻擊和一億玉碎計劃會給美國造成巨大的損失。

日本從突襲珍珠港開始,就給美國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口傷亡。在珍珠港,有多艘戰艦沉沒和2000多人傷亡;在沖繩島12,000多人,硫磺島傷亡了28000多人;……。如此巨大的士兵傷亡給美國的財政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到了戰爭的後期,美國勢必要登陸日本本島,那會付出多大的傷亡?美國人民不會願意自己的親人付出生命,美國政府既不希望有更大的財政支出,又希望得到人民的支持。那麼減少傷亡就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原子彈是減少傷亡的有效手段。

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日本開始了最後的瘋狂,有組織的進行大規模自殺式的襲擊。美國的多艘軍艦就是在神風特攻隊自殺式襲擊下被擊沉的,年輕的美國水兵就是被帶著武士刀上飛機的日本法西斯飛行員所奪走的。怎麼才能制止日本的瘋狂?怎麼才能減輕日本對美國的傷害?當然是強大武器的震懾!日本是一個崇尚和服從武力的民族,美國越是有力的打擊日本,日本就越是順服。日本的這種民族心理和行為俗稱為:賤骨頭。原子彈是讓日本順服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愚蠢的日本政府和恐懼的法西斯集團進行掙扎的最後手段是制定了一億玉碎計劃,想用整個日本民族的滅亡嚇阻美國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前進以換的他們一絲的生機。美國鑑於自殺式襲擊的教訓,的確對日本的一億玉碎計劃感到恐懼;怎麼克服這種恐懼而贏得最後的勝利?遠遠的從空中丟下一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是最好的辦法。於是,胖子和小男孩被扔了出去。

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理由之二:穩固和延續自己的總統生涯,保護和鞏固自己的權利。

杜魯門原來是羅斯福的副總統,是總統出意外之後的補充和備用品。與連任了4屆的羅斯福總統相比,杜魯門既沒有太高的威望,也沒有受到全國人民的一致擁戴;他是在羅斯福總統突然病逝的情況下,由副總統繼任的總統。這就意味著杜魯門的權利是不穩固的,要穩固自己的權利就必須拿出成就,要穩固自己的權利,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威望。

怎麼提高威望?最快捷的途徑就是用最短的時間獲得二戰的最終勝利

。在羅斯福總統的帶領下,美國取得二戰的勝利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了;既然如此,杜魯門能夠在戰爭中體現自己價值的地方就在於在減小傷亡的基礎上縮短取得勝利的時間。於是杜魯門想到了曼哈頓工程,於是杜魯門得到了超級炸彈;最後有兩顆超級炸彈被投放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杜魯門的確達到了縮短戰爭時間的目的,的確提高了他的威望和權利。還有一點是要被記入史冊的,那就是杜魯門是第一個下命令投放原子彈的美國總統;僅憑這一點,杜魯門就加強了自己的存在感,被更多的美國人民認可。為他獲得下一個任期增加的資本。

也就是說,原子彈是杜魯門連任的敲門磚。

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理由之三:美國必須震懾住蘇聯,資本主義必須遏制住社會主義的發展勢頭。

從1917年十月革命蘇俄誕生以後,世界上就出現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發展道路。由於這兩種發展道路是控制在兩個敵對的階級手中的,所以這兩種發展道路也是敵對的。處於優勢地位的資本主義一直想要消滅掉對他們產生了巨大威脅的社會主義

,這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壓迫無產階級的本能驅使的。資產階級希望社會主義在一夜間消失,怎麼能做到這一點?原子彈也許能。就算效果差一些,震懾住沒有原子彈的蘇聯還是可以的。

在二戰的後期,法西斯德國的負面是已經註定了的,美國感到欣喜;但令美國感到憂慮的是蘇聯的勢力已經擴展到東歐地區。如果不加以遏制,社會主義的力量會使西歐演變成紅色。怎麼才能遏制紅色的社會主義在歐洲的蔓延?怎麼才能讓西歐變成美國的後花園?

杜魯門又想到了原子彈。這時候的原子彈簡直就是杜魯門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的救命稻草。

蘇聯害怕了嗎?蘇聯當然害怕。本來蘇聯的力量就趕不上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二戰中蘇聯的力量又遭到了極大的削弱;這個時候美國又掌握了一種自己沒有掌握的超級非常規力量,蘇聯怎麼能不害怕?!當時蘇聯對原子彈的力量是未知的,而人類對未知力量是極其恐懼的。原子彈能夠有效地震懾蘇聯!

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原因之四:獲得更多的二戰的勝利果實,在戰後的國際利益分配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最終達到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目的。

美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沒有美國的援助二戰還要持續很長時間。所以,美國人認為自己應該獲取二戰勝利果實的絕大部分。但蘇聯為代表的其他國家會不會甘心情願地把勝利果實讓給美國?絕對不會!不要說社會主義蘇聯,就是資本主義的英國也不會把勝利果實拱手讓給美國的。

怎麼辦?美國只能用最快的速度佔領最多的地區。加快戰爭速度和佔領數量的有效手段就是使用原子彈。

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值得美國用最快的時間全部佔領嗎?非常值得。因為日本雖然沒有豐富的資源,但日本的地理位置卻十分的優越。可以說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把鎖,能夠鎖住亞洲的大多數國家,尤其是能夠鎖住社會主義的蘇聯和社會主義的中國。控制住日本能夠極大的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於是美國用原子彈加快了佔領日本的速度,原子彈也能給美國增加更多的話語權。

無論美國在二戰中向英國和蘇聯提供了多少援助,都不可能感化蘇聯和英國。這不是國家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造成的,這實際上是國家利益的衝突造成的。蘇聯和英國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顯然美國擁有增加話語權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更有效手段:原子彈。原子彈使美國獲得了戰後國際利益分配的優勢地位。

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原因之五:展現美國的強大力量,為美國稱霸世界做好鋪墊。毫無疑問,稱霸世界的最重要的保障是強大的力量。

美國的強大表現在哪裡?表現在世界第一的工業,表現在世界第一的經濟,表現在世界第一的軍事力量。這些都是美國強大力量的外在表現,但其中最有威懾力的是軍事力量。軍事力量裡面最強大的是原子彈,於是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引爆了兩顆。如果當時美國有更多的原子彈,那麼日本會有更多的地方受到原子彈的打擊。原子彈對日本打擊越厲害,就越能讓全世界認識到美國力量的強大。

為什麼美國要展現自己的強大力量?因為強大的國家都信奉叢林法則。力量強大的國家獲得利益,力量弱小的國家只能被宰割。美國想要做一個宰割其他國家的最大利益獲得者,就必須讓其他國家認識到自己爪牙的鋒利,就必須讓其他國家承認自己是獅子王。哪裡才是美國鋒利的爪牙?怎麼體現出美國獅子王的風範?當然是原子彈。

美國最終的目的是稱霸世界,因此美國總統杜魯門毫不猶豫地使用了原子彈。從新航路開闢一直到第一次工業革命,西方列強逐漸建立起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體系,英國是這一體系的掌控者和利益獲得者。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想取代英國的地位,成為新的國際體系的掌控者;美國想徹底的消滅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以控制全球。如果美國達到了稱霸世界的目的,控制了全球;那麼美國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世界的其他國家獲得利益。沒有忍受住如此巨大誘惑的美國最終使用了當時力量的最高體現——原子彈。

從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原因來看,資本對利益的追求是沒有上限和下限的,資本為了追求利益會毫無顧忌的使用任何手段。通過暴力融合人類文明是錯誤的,通過暴力稱霸世界的美國最終會因為暴力失去世界霸權和利益。


歷史緯度


首先,日本當時的國際環境是孤立的,這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二戰時期日本和周邊以及世界範圍內基本沒有什麼朋友,或者說是聯繫,雖然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意大利組成了軸心國,但各方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聯繫,況且德國、意大利又都是軸心國。日本從歷史上就是一個孤立而又強勢性的存在,簡單講,日本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朋友,相反,日本從歷史上就名聲不好,基本上處於招人煩的地位。對於這樣的一個日本使用原子彈沒人同情它,甚至是支持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不用擔心引起國際上的輿論譴責,這是一個大的國際環境條件。


二是戰爭損失方面的考慮,美國佔領日本是一個既定方針,符合戰後美國稱霸世界的需要,要佔領日本就必須採取登陸日本本土的戰鬥,而日本也已經想到了美國會這麼做。日本鼓動民眾進行“玉碎”行動,也就是和美軍同歸於盡,不會投降,這樣一來,美軍的傷亡肯定不會少。美軍在投原子彈前就已經開始了對日本本土逼近的奪島作戰行動,在日本本土外圍的島嶼爭奪戰中,美國領略到了日本的“玉碎”行為,日本和美軍死纏爛打,同歸於盡的戰法讓美國後背發涼,幾個島嶼的爭奪就給美軍造成了重大傷亡,如果進攻日本本土傷亡會更大。丘吉爾的回憶錄裡也有過描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不會投降,直到戰死……要一個一個的消滅日軍,一寸一寸的征服那個國家,很可能要喪失100萬美軍和50萬英軍士兵的生命”,美軍馬歇爾將軍也做出了美軍需要損失50萬人的代價,正是考慮到高昂的代價才讓杜魯門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第三個原因是原子彈當時美軍也是剛剛研製出來,需要實際檢驗一下真實的作戰效果,美國在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時就專門考慮到了天氣的情況,同樣也考慮了方便對於毀傷效果的觀察和評估。投放原子的當日除了實施投彈的B-29轟炸機,還派出了專門用於觀測毀傷效果的飛機,可以說是一次實彈實戰測試。這也是一個原因,當然這個原因是基於頭兩個原因之上而存在的,並非主要原因。

第四個原因就是威懾戰略;美國於1945年7月15日凌晨5點30分,爆炸成功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並於同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使用了原子彈,此時,美國也成為世界上首先擁有了原子彈的國家。美國通過對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也起到了核威懾作用,對於美國二戰後的國際關係產生了影響,北約的建立,美蘇冷戰對抗,都是依託擁有核武器力量來實現的,美國在日本使用原子彈也是美國戰後戰略威懾作用的一個展示,最起碼美國當時是有這個想法的,正所謂敲山震虎。



綜合來說,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綜合了多方面的利弊考慮,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美國對其使用原子彈利遠大於弊,正是通過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抵抗下去是沒有用的,迫使日本屈服,而美國也實現了踏上日本本土的戰略,美國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指正,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因為當時日本對全世界做出了慘無人道的傷害!為了給世界帶了和平促使日本快速投降美國決定對日本動用代號小男孩的2顆原子彈一個投在廣島一個在長崎


李開心的姐姐李心茹


太平洋戰爭後期,為了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隨後,日本天皇宣佈了所謂的“聖戰詔書”向世界宣告日本戰敗,日本士兵全部放下武器,就地向各國軍隊投降。

表面上看,促使日本投降的是美國的原子彈,且原子彈的威力也確實令人恐怖。但是,向日本投原子彈的主要意義並不僅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最主要的是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劃分。這在歐洲德國投降時就充分體現了出來,即德國被分割。用丘吉爾的話說就是戰後的“鐵幕”。

在丘吉爾看來,世界將分為兩大政治陣營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因此,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丘吉爾的蠱惑。因為,丘吉爾不想在日本再看到德國的結局。


歷山耕夫569


為了避免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敦促日本天皇投降。實際當時日本天皇已經有了投降的意思,因為美國已經提出可以考慮不罷黜天皇。但是軍隊內的強硬派實力還是很強,天皇沒辦法擺平這些強硬派,美國向日本投擲2顆原子彈,並且吹噓還有無數顆(實際當時已經用完了,半年內拿不出新的原子彈),這樣就瓦解了軍隊內強硬派的抵抗意志,畢竟武士道精神在NB也無法抗住這種打擊。


董三萬Meal


這是個早有定論的問題。鑑於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宣稱“一億愚碎”本土頑抗,以及美軍在之前太平洋奪島作戰中的巨大傷亡,美國政府預見登陸日本會造成美軍數以百萬計的傷亡,所以決定投擲原子彈震懾日本政府,逼迫其無條件投降。依我看,這一決定,雖然拯救了上百萬美軍,同時也拯救了那一億被軍國主義洗腦或裹挾的愚民。於日本而言,實在是功德無量萬家生佛。日本人應該給原子彈立神廟頂禮膜拜……


薺菜糰子


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巨大;加上當時日本跟一個邪教極端組識沒什麼兩樣,準備所謂的“一億玉碎”全民抵抗。為了減少損失,也為了不讓日本徹底淪為廢墟(這樣就可以自己接管,幫日本變成對抗蘇聯的前哨)。


佳期若夢1043


這很明顯日本偷打珍珠港軍基地全都打掉,再打就是沒有還手了,最後用原子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