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讀書能改變命運,我都快研究生畢業了,可至今工作也遙遙無期,該怎麼辦?

英雄拒絕黃昏


說讀書能改變命運,實際上包含有兩層隱藏的意義:

第一,並不是因為讀了書就改變了命運,而是通過讀書,先改變自己,然後才能改變命運。想一想讀書到底有沒有改變自己?

第二,讀書改變的是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和自己比較,而不是和別人比較。想一想如果你是高中畢業、專科畢業、本科畢業,你現在是不是好了很多?

題主確實是讀完研究生了,但這個研究生到底從哪些方面改變自己?讀完研究生的自己和本科畢業時的自己有什麼不一樣?題主還需要深入分析一下。

——第一,研究生畢業,題主身上的標籤已經發生了改變,從本科生變成了研究生。如果題主從二本考入211、985高校研究生,那題主從二本畢業生變成了211、985畢業生,這個改變是立竿見影的。

——第二,題主通過研究生的學習,個人動手能力、研發能力、自學能力、溝通能力等等是否比本科期間有了質的提升?如果有,那你已經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改變就自然會到來;如果沒有,那只是說書白讀了。

——第三,題主本科畢業後又過了三年,通過研究生的學習和實踐,眼界是否更寬廣了,心智是否更成熟了,世界觀、價值觀、職業觀是否有了一些顯著的改變?如果讀書沒能從這些方面改變自己,那也很難改變你的人生。

現在,題主面臨的只是就業的問題,其實還談不上命運,第一份工作往往也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且,就業的問題,更多的是在於觀念。題主可以結合我上面說的三點思考一下。與自己的過去對比,自己現在預期的工作,比本科時比是否更好?自己學歷標籤是否足夠支持自己找個好工作?自己的能力是否配得上好工作?自己對好工作的預期是否過高,是否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如果把學歷、能力和預期三個方面都融匯一下,相信題主的求職不會太難。而一旦進入工作崗位,題主同樣需要把工作的過程當做學習的過程,想一想怎樣改變自己,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高校人才真經


是金子總會發光,研究生快畢業的你不要著急。也許你很快就會找到工作,但你要注意,不要挑三揀四。

看了你的事,使我想起在某廠上班時,一位同事告訴我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畢業的大學生,也是沒找到工作,後來就去某廠上班。

年輕人工作積極,很快地被廠領導提升當組長。一次,一位翻譯陪同外國客戶在廠裡檢查工作。那個翻譯對廠裡的產品出現的問題翻譯不到位,還出現卡殼不知道如何翻譯。那個大學生就自告奮勇毛遂自薦地用流利的英語翻譯出來。

外國客戶對她的翻譯很滿意,後來廠領導把那個翻譯不好的人辭退了,重用她當翻譯。

幾年過去,那個大學生車子也有了,樓房也有了,人家乾的活還輕鬆,動動嘴皮子就把錢掙了,還老陪著廠領導各戶吃好飯。

看來,這人啊,還是讀書好啊。有文化的學歷高的就比沒什文化的學歷低的強。

這是十多年前聽到的故事。今天看了這個題目,我想起來的。不知你聽了這個大學生的故事,有何感想。


胡蘭英


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們這裡有一家人,屬於傳統中國人性格的,即吃苦耐勞,老實本分。父母是這樣,兩個兒子也是這樣。大兒子高考沒有考上,考慮到家庭實際情況,弟弟也上高中,負擔比較重,就沒有再念書了,回到村裡給人打工。2年後,弟弟考上師專,回來在家鄉當了老師。現在,兩兄弟都已經成家。老大在村裡幹活,這幾年環保要求嚴,很多廠停工了,收入沒有保證。老婆和他一樣,也在村子裡,一個兒子上初中,生活緊巴巴的。老二娶了一名老師,兩口子工資雖然不高,但是日常消費也低,能攢下錢,已經有房有車了,一個兒子在初中,日子比較寬裕。

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實際是告訴我們,通過讀書,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平臺,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到更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間,讓自己的人生也更加豐富多彩,從而實現不一樣的人生,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變得更有意義,也就是讀書改變命運!

你已經是研究生,起點已經比很多人高了,只要你自己定位準確點,不要好高騖遠,相信一定能找到發揮自己優勢的工作,也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好家長也要作好園丁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我們古人對於讀書的目的的一個簡單的概述,說白了就是讀書是為了將來比較美好的生活。但是從現在意義上來講,讀書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美好的生活,還有更多的精神方面的追求,所以我們說讀書改變命運是怎麼一個改變?



先給大家講一個笑話:一個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後說,你20歲戀愛,25歲結婚,30歲生子,一生富貴平安,家庭幸福,晚年無憂,此人先驚後怒。道,我今年35歲,博士,光棍,沒有戀愛。先生聞言,略微沉思後說:“年輕人哪,知識改變命運啊!”

說實話,知識改變命運真的其實包括兩個方面,可能大家想到的知識改變命運一定是變成非常好的,有一個好工作,有一個好家庭,有一個好收入。但是在實際的過程當中,說實話在現實的當中真的有因為讀書而改變自己的命運,變成因教育致貧的現象。

還有就是教育看你是怎麼讀的,並不是任何一個人只要去讀書將來就一定能夠獲得好的工作,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最終能否獲得一個好的工作,能夠有一個美好的生活,其實與他是怎麼讀書有很大關係的,主要有如下幾個因素

第一,你讀的是什麼專業?

你所學的專業其實對於你將來的影響是非常的大的,如果你讀的是一些很熱門的專業,社會很需求的專業,那麼你將來能夠獲得一份好工的概率就非常的高,如果你學的是一個非常冷門的專業,社會需求量也不大的專業,那麼你將來的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概率就比較低,所以在同樣的是接受教育的情況下,不同的專業兩個人將來的發展肯定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第二,個人學習的情況。

是不是學習這個專業,將來就一定能夠找到好工作呢?那也不一定,比如有些人即使在一個好的專業,但是他並沒有很努力的去學習。最後有很多門不及格,很多掛科,可能還在大學期間,又沒有擔任學生幹部,也沒有入黨,也沒有參加很多志願活動,只是渾渾噩噩的過完4年大學生活或者是研究生,你覺得這樣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嗎?我覺得這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一定要跟自己的實際情況掛鉤。

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但並不是每一個人讀書的人都能改變。我們只是從統計意義上來說,但是並不涉及到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所以我想每一個人應該能夠清楚的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特別是你現在已經讀研究生了,如果連這個問題你都還沒有想清楚的話,那我真是有點覺得你這個研究生是白讀了。


義哥說教育


我真的想說,你的書都白讀了。讀書改變命運,包括幾個方面,它需要個人領悟和時間鋪墊。個人領悟:1.你通過讀書,可以明白許多東西,包括國家的方針政策、制度法律、風土人情、人情世故、科普原理等等。2.你讀到了研究生,進入到社會上,社會對你的看法會大大提高,這就是社會地位。3、你上的學越多,你越可以進去許多人進不去的領域或工作。這就是讀書改變命運的結果你現在還在讀書,看你的問題還屬於書呆子一個!如果一個人讀的書再多,不到社會上檢驗,社會不需要你,依然是廢品一個!所以,改不改變命運要看你的造化和領悟,等到你工作十年後,把你當時的地位、收入、經濟與你高中同學沒上大學的人做個對比,那時候你才能作出客觀比較!你現在什麼也不是,自然沒改變,而且,你現在要比人家沒讀書的人苦。所以,現在不是你空嘆的時候。至於說工作,那是需要你自己去尋找的,你還遠沒有成為一個知名大腕,獵頭會去找你地步!趕快準備你的簡歷、投遞、面試 ,這是考驗你究竟是不是書呆子的時候!看你的牢騷,恐怕你找工作要失敗很多次才行,做點心理準備吧!沒有人把工作送給你!


京都老客41118


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90後來回答一個這個問題,對於90後(95前)絕大多數在農村的孩子,尤其是很多比較貧困的地區,父母對於讀書是不怎麼重視的(不以偏概全),但是很慶幸,我的家庭,我的家族裡面長輩們都是非常重視孩子的讀書的。

但是關於讀書,我一直都不太認同他們的觀點。

他們的觀點是: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改變未來。

當然,不認同不代表不接受,在那樣的社會條件背景下,我們的父輩過得好的,要不就是讀書,要不就是下海做生意,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農村的家庭來講,很多父輩也是沒有資本去做生意的。

事實證明,我們的家族裡面,那些過得好的絕大多數都是讀了書、包分工、當官。也就至於整個村子裡面大人都是那樣的想法,孩子一定要讀書,一定要讀好書,這樣將來才會有出息。

個人對於這樣的觀點雖不太認同,但是,也不做評價,畢竟自己作為一個90後……多方面的認知不夠不全……沒資格評價。

談一下自己關於讀書的觀點:

個人認為:社會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知識改變命運”這樣的命題依然不會錯,社會越是進步,知識就越重要,但是作為年輕人,我們不能把知識當成改變命運的“救命稻草”。

我們依然要很努力的去讀書,但是我們不能覺得,只要讀到了書,我們的將來就一定會很好。

讀書應該是每一個人接受教育的一種方式!一種權利,一種社會資源社會服務!而不是一個人將來謀生的決定性行為。

社會發展的文明是不斷進步的,時至今日,雖然依然還有很多人沒有受過教育,沒有讀書沒有學歷依然很成功的,但是,你仔細去看他們的話……,你會發現他們的成功跟是否讀書沒有必然的關係,跟他們自己才有必然的關係。

有些段子總是講,成績好的人最後都混得差,成績不好的人最後卻混得好……,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事實,但是這跟一個人是否讀書,是否受教育有直接必然的關係嗎?不見得吧!

受教育是一個人基本的權利,是自己豐富自己的一個過程,是自己接受文明社會的一個薰陶,學歷高自然不是壞事,社會的現狀也確實證明了學歷高的人各方面會更好就業,但是學歷高從來就不等於他的將來就一定有很好、很滿意的工作。

如果我們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都這麼想,那麼就是國家教育的失敗是社會的失敗!!

最後說一下你該怎麼辦吧:

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學歷,臨近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會迷茫是正常的,但這不代表你的學歷沒有用,不代表你沒有學到東西(學沒學到東西自己心裡清楚)。

作為一個高層次的研究生學歷的人才,有迷茫是正常的,但是因為迷茫去否決自己的學歷和所受的教育經歷是不對的。

本人學歷不如你,可能年齡也會比你小,不敢斗膽給你具體的怎麼樣的建議……但是想送你一句話我從小到大聽到膩的話:

心態決定一切!別因為著急而找不到方向!

祝你好運!!!


儒豐直言


你好,我是差不多姑娘,由我來回答此問題。

有很多人通過讀書,確實改變了命運,但是也有人通過讀書沒有改變命運。原因有以下幾點:

1、有些人,讀書後能有所用,能適應社會。並任勞任怨的去工作,在經歷了很多的努力付出後,不驕不敖,所以收穫了成功。比如學醫學畢業的人,畢業了之後能從事相關的專業。初到一個工作能適應社會人的交際方式,能在新人期承受被欺負的經歷。當然如果你有後臺,沒有人敢欺負你。相信堅持加努力就一定有收穫,一定有所用途。

2、有些人,在讀書畢業後,沒有承受住工作上交際的困惑,遇到困難就想換工作,所以讀書,對他來說沒有改變命運。比如我,大學畢業,我本來應該有所用途,可以改變命運的。就因為我個人社會交際能力不行,所以在新工作上非常的困惑,不會討好領導,不會討好同事,總是不主動和別人說話,導致工作起來一點都不開心。本來一份非常有前途的工作,在鬱悶中結束了。這是我初到社會,遇到工作的困難,沒有承受住,所以我當時特別覺得讀書對我來說沒有用,我太失敗了。

3、原因還有很多,有些是機遇和機會,如果把握好了,就順理成章。

現在的大學生太多了,所以不要以為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生就要做很高等的工作,還是要從自身的能力出發。去努力,去堅持。我覺得堅持真的特別的重要,遇到困難一定要學會堅持,一定會收穫成功。

我相信研究生畢業的你,一定能持有這些精神走進社會的大家庭。努力奮鬥吧,成功就在前方。



安心日記


中國教育套路也深,什麼人都可以讀大學,一家人的收入都用於娃兒身上。學制也長,讀完大學都二十四五了,因為專業不符合現在社會需要還不好找對口專業工作。還是我們當年考過中師中專國家都補助生活費,還分配工作。就不會浪費家裡的錢財。也不耽誤人成家立業。建議學制改為幼兒園三年。小學恢復到五年制。初中、高中都兩年制。大學三年,碩士兩年。這樣就縮短了五年時間,幼兒四歲入院,小學七歲入學。這樣畢業就早些。同時把小學,初中,高中這九年都納入義務教育。不僅可以解決勞動力不住問題。同時少了教育方面的支出。


手機用戶55467246082


你或許在意“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但卻發現實際上跟你所想落差很大,才會這樣提問。或許因為如今在你周圍的研究生太多,以至於你看不到什麼優勢。

不過,一個研究生學歷還是夠的。用知識改變命運往往引用一個農村孩子經過刻苦學習,最後出了大山,能夠去城市生活工作,而其他小夥伴只能在山裡生活的故事。讀書改變命運也是一種比較,它讓一些貧賤(文言文說法,無貶義)的人,經過讀書考試的選拔,走上更富足的人生道路。這也是所有人認定最清晰通用便捷的一條路。

或許你只聽過故事,沒感同身受,所以體會不到。但“知識改變命運”,並不是侷限於讀書改變命運,還有很多的方面,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當你在某方面能力突出,必定也能做出些什麼,去改變結果,乃至自己的命運。

很多人找工作,要麼是覺得待遇不行,要麼是待遇行通不過面試。但周圍的朋友往往都幹著你覺得還行的工作,也會聽到一些好像遙遠但你也喜歡的工作。或許心裡也有一些危機感,夾雜著一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擔憂。可是未來總是不確定又可期,與其什麼都不做,只是每天空想,不如直接跳入其中,不怕曲折一點。很多的事情,你是一個研究生,也擁有不了更多。因為或許你可以有更多選擇。選擇意味著擁有,也意味著失去。不要那麼確定自己空想的就是真實的,只有你發現什麼是你不想要的時候,才能慢慢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玩家的憤怒


首先我們要區分一下讀書的概念,通常來講讀書是指一個人的學歷,主要是通過國家教育機構獲得專業性的知識技能,比如我們的各個專業;還有一個就是非專業性的認知拓展類的閱讀,比如我們讀《道德經》、《論語》或者一些心理學的一些書籍等等。通常我們更注重的是前者,而忽略的後者的重要性,但往往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後者的實用性更多。白巖松老師曾在一次訪談中感嘆到,一個人讀的書就好比圍棋盤上的子,今天大學生的閱讀量實在是太少了,沒幾個子兒,不成勢。很顯然你後者是嚴重缺乏的!

現在我們講回你的焦慮,別人都說讀書能改變命運,可是我研究生都快畢業了,工作還遙遙無期!為什麼呢?下面,我就從邏輯思維和心理學兩個方面來分析你的問題。

從邏輯上講:研究生畢業和找到工作有必然聯繫嗎?當然你所指的讀書更多的還是學歷,前面說了這是很片面的,我們就全面來說。就是即使你又有高學歷,又讀很多各個方面的書,你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嗎?這是沒有必然聯繫的!清華北大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啊!你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你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說你沒有目標,因為你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你不能當銷售嗎?!你不能送外賣嗎?!對嗎?送個外賣不要學歷吧。

從心理學上講:你有嚴重的性格缺陷,而且是潛意識的,你沒有獨立的人格,導致你沒有自我的價值導向與對事物的客觀判斷。你很難自我意識到,這是你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通常這種情況是來自於你的家庭教育,可能你父母從小對你的期望就是一個高學歷,當你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總會得到誇獎,表揚等反饋,你從這些反饋中獲得了自我的價值感。當你讀完研究生後你發現沒有書讀了,你失去了努力的目標,你發現自己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這個時候你開始迷茫,焦慮。人在焦慮的時候最容易意識到並接受自己潛在的性格缺陷,但你必須要知道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做出改變。從你的情況看你已經開始有意識了,這是很好的現象。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學會獨立!一個成年人無論是人格還是經濟都應該獨立!經濟的獨立更有利於你人格的獨立,找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養活自己,脫離父母的照顧,告訴你自己我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父母想要我過得生活,學會對父母干預你生活說不!找到自己的夢想,一個人生活的動力來自於內心,相信自己,能考上研究生說明你是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的,把它用到生活上!告別舒適圈,點燃內心的激情,感受生活的意義!

最後,任何話都要有自己的見解。讀書(閱讀)不一定能改變人的命運,但讀書可以給你創造更多的機會!加油!祝你有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